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切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多样性 被引量:5
1
作者 赖章超 宋鑫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7-623,共7页
肌切蛋白(scinderin)是一种重要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在哺乳动物和脊椎动物中广泛表达.肌切蛋白作为凝溶胶蛋白超家族的成员之一,通过肌动蛋白丝切割、肌动蛋白聚集等方式来控制肌动蛋白的结构.肌切蛋白生物活性具有多样性,除影响肌动蛋... 肌切蛋白(scinderin)是一种重要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在哺乳动物和脊椎动物中广泛表达.肌切蛋白作为凝溶胶蛋白超家族的成员之一,通过肌动蛋白丝切割、肌动蛋白聚集等方式来控制肌动蛋白的结构.肌切蛋白生物活性具有多样性,除影响肌动蛋白丝重组外,肌切蛋白还参与细胞胞吐作用、调节细胞运动、细胞分化等细胞活动.此外,肌切蛋白在慢性炎症、凝血过程、免疫性疾病和肿瘤发生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肌切蛋白的结构特点、参与调节细胞的功能和机制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切蛋白 结构特点 功能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临床疗效 被引量:8
2
作者 陈云萍 李建成 +3 位作者 张江灵 洪朝欣 罗丹凤 赖章超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分析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59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调强放疗,肺部病灶分割剂量200~220 cGy/次、5次/周,肺部病灶放疗总量6000~6600 cGy。结果总... 目的:分析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59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调强放疗,肺部病灶分割剂量200~220 cGy/次、5次/周,肺部病灶放疗总量6000~6600 cGy。结果总有效率为76.7%。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9.5%、28.8%、13.4%,中位无进展时间11.9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0%、44.5%、25.6%,中位生存期19.9个月;1,2,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57.9%、39.6%、27.5%。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20.1%(32/159)、19.5%(31/159)、39.6%(63/159)。结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长期疗效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放射疗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基因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海艳 赖章超 +1 位作者 栾丽 宋鑫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68-474,共7页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是导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肺癌从病理学上大体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其中NSCLC约占80%,且传统的化疗、放疗已进入平台期。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分子生物学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药物疗法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钠对肿瘤全抗原致敏的DC细胞的灭菌处理
4
作者 杨金艳 董苏伟 +6 位作者 赖章超 华琳 郞智平 葛春蕾 冯雪苹 王莹 宋鑫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49-352,共4页
目的寻求肿瘤全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无菌处理方法。方法 将提取的肿瘤抗原按比例加入4组DC培养液,同时梯度添加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和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钠,分别培养24、48小时后抽取培养液做细菌、真菌检测... 目的寻求肿瘤全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无菌处理方法。方法 将提取的肿瘤抗原按比例加入4组DC培养液,同时梯度添加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和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钠,分别培养24、48小时后抽取培养液做细菌、真菌检测。结果 对照组39例标本均未检出真菌,其中7例检出细菌。实验组均未检出真菌、细菌。结论 在DC细胞培养液中添加肿瘤全抗原的同时添加一定浓度的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钠可以获得安全的肿瘤全抗原致敏的特异性DC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学 亚胺培南/治疗应用 西司他汀/治疗应用 注射剂 万古霉素/治疗应用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树突细胞/药物作用 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临床靶区设置的必要性 被引量:6
5
作者 陈云萍 赵义名 +7 位作者 张江灵 黄诚 洪朝欣 罗丹凤 赖灿辉 赖章超 陈珊珊 李建成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76-1780,共5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时临床靶区设置的必要性。方法:2006年-2012年福建省肿瘤医院177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或者调强放疗,根据靶区勾画原则分为不勾画肺部肿瘤临床靶区组...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时临床靶区设置的必要性。方法:2006年-2012年福建省肿瘤医院177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或者调强放疗,根据靶区勾画原则分为不勾画肺部肿瘤临床靶区组:勾画肿瘤靶区(GTV)和计划靶区(PTV),勾画肺部肿瘤临床靶区组:勾画肿瘤靶区(GTV)、临床靶区(CTV)和计划靶区(PTV)。两组肺部病灶分割剂量200~220 cGy/次,5次/周,肺部病灶放疗剂量DT 5600~6600 cGy。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结果:不勾画肺部肿瘤临床靶区组和勾画肺部肿瘤临床靶区组相比,肺部肿瘤平均剂量分别为59.6 Gy、60.7 Gy。两组近期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76.30%、83.33%(P=0.230)。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2.98%、35.35%、24.3%和38.95%、24.33%、11.5%(P=0.360)。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9%、45.3%、30.8%和62.18%、37.59%、26.58%(P=0.573)。1、2、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1.07%、40.27%、30.4%和43.55%、32.03%、27.56%(P=0.481)。两组复发率分别为38.52%、59.52%,均为野内复发。两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6.30%、33.33%(P=0.017),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8.52%、21.43%(P=0.414),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38.52%、33.33%(P=0.338),两组均未出现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结论:不勾画肺部肿瘤临床靶区使肺部放疗区域减少,治疗后并不减少局部肿瘤的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率,但明显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调强放疗 临床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阿帕替尼对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赖章超 梁仁佩 +1 位作者 吴清木 张江灵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23例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初始剂量为500mg/d,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予减量至250 mg/d...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23例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初始剂量为500mg/d,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予减量至250 mg/d。治疗4周后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糖基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检查结果评价近期疗效。结果 2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9例,疾病稳定8例,疾病进展6例,客观有效率39.3%(9/23),疾病控制率73.9%(17/23)。治疗4周后血清CA125水平下降患者例数多于升高者。不良反应主要是高血压、纳差乏力和蛋白尿,发生率分别为34.8%(8/23)、34.8%(8/23)和21.7%(5/23),无因严重不良反应(Ⅳ级)停药患者。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对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近期疗效尚可,不良反应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药物疗法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拮抗剂和抑制剂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投药和剂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帕替尼治疗二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临床疗效
7
作者 赖灿辉 马筱秋 +2 位作者 赖章超 吴清木 张江灵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S01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31例二线治疗失败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初始剂量为500 mg/d,若出现3~4级不良反应,每次下调125 mg,逐...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31例二线治疗失败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初始剂量为500 mg/d,若出现3~4级不良反应,每次下调125 mg,逐渐减量至250 mg/d,将不良反应控制于2级及以下。治疗4周后通过CT检查结果评价近期疗效,并观察患者接受阿帕替尼治疗至出现肿瘤进展或死亡的时间(PFS)。结果31例患者中,达到PR 11例、SD 9例、PD 11例,RR为35.5%,DCR为64.5%;治疗时间35~188 d,全组患者的中位PFS为101.6 d;患者不良反应为1~4级,出现1例4级蛋白尿,予逐渐减药至250 mg后,降为2级;常见不良反应为乏力58.1%、高血压51.6%、蛋白尿41.9%,3级不良反应包括乏力(9.7%)、高血压(6.5%)、蛋白尿(6.5%)、手足综合征(6.5%)、腹泻(6.5%)。结论单药阿帕替尼多线治疗后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有一定疗效,安全性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药物疗法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拮抗剂 抑制剂 剂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化疗患者维生素水平变化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梁仁佩 罗丽云 +2 位作者 赖章超 张江灵 杨爱武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2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化疗期间维生素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243例接受化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食管癌患者化疗前1周内、化疗2个周期后的血维生素A、B1、B2、B6、B9...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化疗期间维生素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243例接受化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食管癌患者化疗前1周内、化疗2个周期后的血维生素A、B1、B2、B6、B9(叶酸)、B12、C、D、E共9种维生素水平、血液学指标和体质指数(BMI)的变化。比较食管癌患者化疗2个周期后9种维生素缺乏例数和平均水平的变化情况。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化疗前后各种维生素水平差异与BMI变化间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的243例患者年龄39~76岁,平均(60.14±8.26)岁。食管癌分期以Ⅲ期117例(48.15%)和Ⅳ期80例(32.92%)为主。初始治疗前的食管癌患者存在维生素A、B2、C、D水平不足(均P<0.05)。化疗2个周期后,患者维生素A、B2、B6和C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化疗2个周期后患者的体质指数、血红蛋白、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血钙水平降低(均P<0.05),血磷水平显著升高(P<0.05)。化疗前及化疗2个周期后患者的血维生素A(r=0.343,P<0.001)和C水平(r=0.388,P<0.001)变化与体质指数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接受化疗的食管癌患者存在维生素A、B2、C和D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化疗 维生素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致少见免疫相关外展神经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
9
作者 梁仁佩 林冠 赖章超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305-1310,共6页
临床药师参与2例由卡瑞利珠单抗引发外展神经不良反应的多学科团队协作诊治。临床药师识别、分析外展神经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进行药学监护,及时停用卡瑞利珠单抗,进行规范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最终患者临... 临床药师参与2例由卡瑞利珠单抗引发外展神经不良反应的多学科团队协作诊治。临床药师识别、分析外展神经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进行药学监护,及时停用卡瑞利珠单抗,进行规范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最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临床药师通过全程参与卡瑞利珠单抗相关外展神经不良反应的管理,在治疗团队中提供药学监护以及为后续治疗提出个体化治疗方案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外展神经 药品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L细胞临床制备规范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赖章超 宋鑫 《中国肿瘤》 CAS 2011年第2期89-91,共3页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是继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之后的第二代抗肿瘤免疫活性细胞。大量实验证实TIL体外活化扩增后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诸多临床试验也表明TIL细胞较LAK细胞具有更高的杀瘤活力和更好的靶向性。然而令人遗憾的...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是继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之后的第二代抗肿瘤免疫活性细胞。大量实验证实TIL体外活化扩增后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诸多临床试验也表明TIL细胞较LAK细胞具有更高的杀瘤活力和更好的靶向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TIL细胞作为一种特异性免疫活性细胞,尽管其用于肿瘤治疗已有20多年的历史,至今国内外还没有关于TIL细胞活化培养的统一技术规范。为此,我们结合各大实验室(包括本实验室)的制备经验,对TIL细胞培养的技术规范进行探讨,以保证其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规范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