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混交林造林初期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慧琴 向涌旗 +7 位作者 吕倩 尹必然 汤智韧 张妍 陈刚 赖家明 范川 李贤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60-3371,共12页
土壤微生物是参与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重要成员。造林可以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但造林初期驱动的土壤理化因子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分析由珍稀乡土树种组成的三种新造混交林(BB... 土壤微生物是参与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重要成员。造林可以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但造林初期驱动的土壤理化因子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分析由珍稀乡土树种组成的三种新造混交林(BB:银杏Ginkgo biloba⁃桢楠Phoebe zhennan;CB:香椿Toona sinensis⁃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桢楠Phoebe zhennan;MB: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香椿Toona sinensis⁃玉兰Yulania denudata)表层(0—20 cm)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功能类群及其土壤理化因子,并以草灌化未造林地作对照(CK),研究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对不同林型造林初期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高于CK,表现为MB>BB>CB>CK,主要受到土壤孔隙度、水解性氮的影响。(2)土壤真菌门水平优势类群在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其中子囊菌门占绝对优势,MB中的被孢霉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P<0.05)。与CK相比,球囊菌门与Leptodiscella相对丰度在各林型中均降低。(3)通过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与置换多元方差(Adonis)分析表明,造林初期,造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CK存在显著差异(P<0.01)。冗余分析(RDA)分析表明全钾、水解性氮、土壤容重及土壤碳氮比是影响真菌群落指示种的主要土壤理化因子;被孢霉门与水解性氮、碳氮比、全氮、非毛管孔隙度、含水率均呈正相关,与全钾呈负相关。(4)真菌群落主要以腐生营养型为主,病理营养型次之;造林后腐生营养型真菌相对丰度降低,而土壤腐生菌的相对丰度在BB与MB处理中反而显著增加(P<0.05);MB处理中动物病原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真菌优势功能类群主要受到土壤pH、土壤孔隙度、土壤碳氮比(C/N)、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的影响。造林初期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类群发生了显著改变,阔阔混交林较针阔混交林变化更加明显,其中多种阔叶树混交林病原菌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真菌群落 功能类群 土壤理化性质 造林初期 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立地类型的柏木人工林空间结构分析
2
作者 鲁姝月 张小梅 +2 位作者 罗可馨 林玉瑄 赖家明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1-520,共10页
为探究不同立地类型柏木人工林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四川省梓潼县七曲山国有林场柏木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将15个柏木人工林标准地划分为不同的立地类型,并基于Voronoi图构建林分空间结构单元,采用角尺度、大小比数、竞争指数、开敞度和林... 为探究不同立地类型柏木人工林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四川省梓潼县七曲山国有林场柏木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将15个柏木人工林标准地划分为不同的立地类型,并基于Voronoi图构建林分空间结构单元,采用角尺度、大小比数、竞争指数、开敞度和林层指数等5个指数分析不同立地类型柏木人工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根据对优势木平均高影响显著的立地因子(坡度和土壤厚度)可将柏木人工林标准地划分成立地类型Ⅰ、Ⅱ、Ⅲ;3种立地类型的柏木林分以1株中心木与6株近邻木组成的空间结构单元最为常见;立地类型Ⅰ、Ⅱ、Ⅲ柏木人工林的角尺度平均值分别为0.39、0.37、0.38,林分整体空间分布格局呈均匀分布;大小比数平均值分别为0.49、0.50、0.51,大小分化程度相似,生长态势均为中庸;开敞度平均值分别为0.20、0.32、0.30,林分透光条件较差,生长空间不足;林层指数在3种立地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立地类型Ⅲ柏木人工林在垂直方向分层最明显,立地类型Ⅰ垂直结构最简单;竞争指数在3种立地类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立地类型Ⅲ林分空间竞争最激烈,立地类型Ⅰ林分空间竞争最弱。基于研究区柏木人工林现状,可根据林木生长立地类型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营林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木人工林 VORONOI图 立地类型 林分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造措施对马尾松低效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赖家明 李开志 +2 位作者 黄从德 张健 杨万勤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7-173,共7页
通过马尾松低效林改造试验,研究了不同改造措施(全砍重造(QKCZ)、封山育林(FSYL)和补植混交(BZHJ))对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低效林改造后土壤有机碳(SOC)、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DOC)和易氧化碳(EOC)... 通过马尾松低效林改造试验,研究了不同改造措施(全砍重造(QKCZ)、封山育林(FSYL)和补植混交(BZHJ))对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低效林改造后土壤有机碳(SOC)、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DOC)和易氧化碳(EOC)含量分别比未改造的马尾松低效林(对照,CK)增加了1.063.30 g.kg-1、16.81 142.29 mg.kg-1(P<0.05)、12.83 43.71 mg.kg-1(P<0.05)和0.16 g 0.54 g.kg-1(P<0.05);不同改造措施马尾松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大小顺序,微生物量碳/有机碳(MBC/SOC)为FSYL>CK>QKCZ>BZHJ,易氧化碳/有机碳(EOC/SOC)为CK>BZHJ>FSYL>QKCZ,水溶性有机碳/有机碳(DOC/SOC)为BZHJ>CK>FSYL>QKCZ。说明3种马尾松低效林改造措施中QKCZ的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最好,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固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措施 马尾松低效林 土壤活性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赖家明 黄从德 +1 位作者 赵安玖 胡庭兴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09期87-89,共3页
"3S"技术是森林资源调查领域近年来引入的新技术,它在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进行区划、调查、规划、调整和评价等方面,与传统手段相比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实践教学中应用"3S"技术,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 "3S"技术是森林资源调查领域近年来引入的新技术,它在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进行区划、调查、规划、调整和评价等方面,与传统手段相比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实践教学中应用"3S"技术,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利用"3S"技术解决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提高林业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根本目的是为林业科技进步培养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后备林业建设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资源调查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川西天然林保护区土壤侵蚀动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赖家明 周广华 +1 位作者 胡庭兴 杨武年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76-279,309,共4页
利用1989,1999年的TM和2007年SPOT 5遥感影像,运用RS和GIS技术对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甲斯孔林场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了动态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1989—1999年),研究区轻度侵蚀区和强度侵蚀区面积不断增加,说明土壤状况... 利用1989,1999年的TM和2007年SPOT 5遥感影像,运用RS和GIS技术对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甲斯孔林场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了动态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1989—1999年),研究区轻度侵蚀区和强度侵蚀区面积不断增加,说明土壤状况整体上处于恶化趋势;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1998—2007年),强度侵蚀区面积下降,中度侵蚀区面积上升,表明水土保持状况趋于好转,土壤状况恶化趋势得到反转,但改善幅度不够明显。天然林保护工程在促进植被恢复和提高水土保持功能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工程 土壤侵蚀 RS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森林植被生物量遥感估算
6
作者 赖家明 杨武年 +1 位作者 黄从德 胡庭兴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6年第5期699-707,共9页
以四川省道孚县木茹林场亚高山森林为研究对象,在针叶林、阔叶林和灌木林3种森林类型中各设置15个标准样地,利用标准地实测森林植被生物量数据建立了基于遥感信息的川西亚高山该三种森林的最佳森林植被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并估算了森林... 以四川省道孚县木茹林场亚高山森林为研究对象,在针叶林、阔叶林和灌木林3种森林类型中各设置15个标准样地,利用标准地实测森林植被生物量数据建立了基于遥感信息的川西亚高山该三种森林的最佳森林植被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并估算了森林植被生物量。结果表明,在建立的一元线性回归、一元非线性回归和多元线形回归生物量模型中,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森林 生物量 遥感 相关分析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山地天然林破坏分布及信息特征
7
作者 赖家明 李洁 +1 位作者 岳明娣 曾凡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3-89,共7页
【目的】为川西林区天然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方法】以Qucikbird影像为基础数据,基于eCongnition 8.64遥感图像处理程序,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方法,建立分类识别规则集,提取了天然林的各种破坏信息,利用GI... 【目的】为川西林区天然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方法】以Qucikbird影像为基础数据,基于eCongnition 8.64遥感图像处理程序,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方法,建立分类识别规则集,提取了天然林的各种破坏信息,利用GIS技术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①天然林破坏类型主要有滑坡破坏、农牧破坏、雪圧损毁和风倒损毁;提取滑坡面积6.53 hm^(2),农牧面积60.34 hm^(2),雪压损毁乔木33株,风倒损毁乔木29株。②滑坡破坏主要分布在沟谷密度大于7 km/km^(2)、坡度大于50°且距离道路在100 m以内的裸地区域;农牧破坏主要分布在坡度20°以内,且与居民地距离在100~500 m之间的草地区域;风损破坏主要分布在高程为3500~3800 m区间,且郁闭度小于0.5的西北坡有林地区域;雪损破坏主要分布在高程3500 m以上、坡向为北坡且树种为云杉或冷杉的区域。【结论】研究表明,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天然林破坏信息的提取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信息 天然林 多尺度分割 Qucik Bird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糖包覆脂质体中胰岛素 被引量:14
8
作者 吴正红 平其能 +3 位作者 张磊 郭建新 魏毅 赖家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5-427,共3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糖包覆的胰岛素脂质体含量和包封率。方法:采用逆相蒸发-超声法制备胰岛素脂质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速离心法测定胰岛素脂质体含量与包封率;采用反相色谱柱Lichrospher ODS-C_(18)(250 mm×4.6...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糖包覆的胰岛素脂质体含量和包封率。方法:采用逆相蒸发-超声法制备胰岛素脂质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速离心法测定胰岛素脂质体含量与包封率;采用反相色谱柱Lichrospher ODS-C_(18)(250 mm×4.6 mm,5μm),以0.025 mol·L^(-1)硫酸盐缓冲液(pH 2.0)-己腈(72:2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14nm。结果:线性范围为2~10 μg·mL^(-1)。在空白壳聚糖包覆脂质体中胰岛素加样回收率为94.65%~100.5%,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0.92%~1.6%和4.0%~5.6%。在空白海藻酸钠包覆脂质体中胰岛素加样回收率为96.12%~101.1%,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1.7%~2.4%和4.0%~4.7%。壳聚糖包覆的胰岛素脂质体和海藻酸钠包覆的胰岛素脂质体包封率分别为73.6%和68.7%,胰岛素总含量分别为0.682 mg·mL^(-1)和0.713mg·mL^(-1)。结论:本方法便捷、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多糖包覆的胰岛素脂质体含量与包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多糖 胰岛素脂质体 包封率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的川西天然林区近29年植被覆盖动态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赖家明 杨武年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2-138,共7页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成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实施前后川西天然林变化情况,基于1989年、2000年和2017年3个时期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的土地覆盖分类结果,对近29 a间川西天然林区植被...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成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实施前后川西天然林变化情况,基于1989年、2000年和2017年3个时期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的土地覆盖分类结果,对近29 a间川西天然林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川西天然林区植被覆盖度在天保工程前(1989—2000年)整体呈下降趋势;在实施天保工程后(2000—2017年)呈缓慢回升趋势。中等及以上植被覆盖度区域在天保工程实施前减少了6 291. 56 hm2;而在该工程实施后则增加了4 384. 01 hm2。近29 a间研究区土地覆盖类型均以乔木林和灌木林为主,面积转移主要发生在二者之间;其间耕地面积变化明显,在工程实施前增加,而在实施后降低;森林覆盖率先速降后缓升,工程实施前降至61. 77%,降幅达2. 57%,实施后又缓升至65. 61%,升幅为3. 84%。这证明天保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川西天然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川西天然林 植被覆盖度 天保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口服多糖包覆胰岛素脂质体的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吴正红 平其能 +1 位作者 赖家明 魏毅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 研究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两种多糖包覆胰岛素脂质体的小鼠po降血糖作用。方法 用逆相蒸发法制备胰岛素脂质体 ;用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仪测定它们的形态和粒径 ;用HPLC法和超速离心法测定包封率 ;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溶液试验多糖包... 目的 研究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两种多糖包覆胰岛素脂质体的小鼠po降血糖作用。方法 用逆相蒸发法制备胰岛素脂质体 ;用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仪测定它们的形态和粒径 ;用HPLC法和超速离心法测定包封率 ;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溶液试验多糖包覆脂质体对胰岛素的保护作用 ;用酶 苯酚法测定小鼠po多糖包覆胰岛素脂质体后降血糖作用。结果 小鼠po 0 1%壳聚糖和 0 1%海藻酸钠包覆的胰岛素脂质体具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多糖包覆 胰岛素脂质体 降血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包覆胰岛素脂质体处方与工艺优化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吴正红 平其能 +1 位作者 魏毅 赖家明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6-80,共5页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得胰岛素脂质体 ,用壳聚糖进行包覆。以小鼠口服该品的降血糖效果作为实验指标 ,分别应用 L1 6 (2 1 5)和 L8(2 7)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壳聚糖包覆胰岛素脂质体的处方和工艺。结果显示最佳处方组成为水相(胰岛素 10 0 IU、...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得胰岛素脂质体 ,用壳聚糖进行包覆。以小鼠口服该品的降血糖效果作为实验指标 ,分别应用 L1 6 (2 1 5)和 L8(2 7)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壳聚糖包覆胰岛素脂质体的处方和工艺。结果显示最佳处方组成为水相(胰岛素 10 0 IU、含 1% PVP- K30 的 p H 7.4磷酸盐缓冲液 )、油相 (磷脂 2 0 0 mg、胆固醇 2 5 m g、维生素 E 10 mg)、壳聚糖溶液浓度 1%。最佳制备工艺为乙醚 10 ml、旋转蒸发温度 2 0°C、探头式超声 0 .5 min后加壳聚糖、包覆温度 10°C、时间 0 .5 h。优化后的工艺制得的制品经大鼠和小鼠口服后 ,血糖值下降至最低时分别为实验前的 39.13%和16 .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胰岛素 脂质体 正交实验设计 糖尿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恢复对洪雅县近15年景观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鹏 李贤伟 +3 位作者 赵安玖 黄从德 范川 赖家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6721-6729,共9页
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重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对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植被的重建、恢复和保护,不仅改变了景观的类型组成,也强烈地影响着景观的空间构造。以四川盆地山地丘陵区边缘的四川省洪雅县为研究对... 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重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对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植被的重建、恢复和保护,不仅改变了景观的类型组成,也强烈地影响着景观的空间构造。以四川盆地山地丘陵区边缘的四川省洪雅县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工程实施前后15年来(1994—2009)洪雅县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植被恢复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显示,林地增加、耕地和草地减少,是15年间洪雅县景观变化的主要特点。耕地的减少和林地的增加主要集中于人为活动影响更为强烈的海拔1000 m以下区域,反映了退耕还林对景观类型组成改变的巨大推动作用;海拔1500 m以上区域,更多地受到天然林保护和自然因素影响,面积变化相对稳定,景观格局空间构造方面的变化更为显著;海拔1000—1500 m区域,两种工程实施的影响交错,过程相对复杂。坡度≤5°的平缓地中,人为活动影响强烈,林地增加明显;而在坡度25°附近的坡地中,耕地较多,退耕还林潜力较大,耕地—林地转换相对其他坡度区段更为明显。总体上,林地向低海拔、缓坡度区域扩张,斑块间空隙还林面积较多,有连片发展趋势;而耕地在面积减少的同时,向低海拔、缓坡度区域收缩,斑块规模更小,格局更加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退耕还林 天然林保护 洪雅县 景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口服胰岛素聚维酮-脂质体的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正红 平其能 +1 位作者 魏毅 赖家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4-378,共5页
目的 考察不同分子量聚维酮对小鼠口服胰岛素脂质体降血糖效果。方法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聚维酮-胰岛素脂质体;用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仪分别观察和测定它们的形态与粒径;用HPLC法和超速离心法测定包封率;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降解考察聚... 目的 考察不同分子量聚维酮对小鼠口服胰岛素脂质体降血糖效果。方法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聚维酮-胰岛素脂质体;用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仪分别观察和测定它们的形态与粒径;用HPLC法和超速离心法测定包封率;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降解考察聚维酮-脂质体对胰岛素的保护作用;用酶-苯酚法测定小鼠口服胰岛素聚维酮-脂质体后的降血糖作用。结果 含有PVP-K17、PVP-K30和PVP-K90三种不同分子量的聚维酮胰岛素脂质体的粒径分别为180±36.7、172.7±38.0,159.2±34.2 nm,形态多为球形或椭球形;包封率分别为 64.4%、62.8%和57.5%;对胃蛋白酶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分子量增加而有所增强,但对胰蛋白酶未见有抑制作用;小鼠口服降血糖实验显示,含有PVP-K30的胰岛素脂质体优于含有PVP-K17和PVP-K90的胰岛素脂质体。结论PVP-K30有利于提高口服胰岛素脂质体的降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胰岛素 聚维酮 脂质体 降血糖作用 逆相蒸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人工林地位级表的编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黄从德 胡庭兴 赖家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29-31,共3页
在泸州、宜宾、富顺、洪雅、眉山、丹棱、沙湾、夹江、沐川等地的各种立地条件和不同年龄的林分中,调查了巨桉人工林标准地175块。通过比较选出了H=0 20871+2 92447A-0 11921A2作为巨桉人工林地位级导向曲线的最优模型,用等分法编制了... 在泸州、宜宾、富顺、洪雅、眉山、丹棱、沙湾、夹江、沐川等地的各种立地条件和不同年龄的林分中,调查了巨桉人工林标准地175块。通过比较选出了H=0 20871+2 92447A-0 11921A2作为巨桉人工林地位级导向曲线的最优模型,用等分法编制了地位级表,并对其精度进行了检验,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巨桉 工业原料人工林 地位级表 纸浆林 表格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退耕还林工程区林地动态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朝俊 胡庭兴 +1 位作者 刘波 赖家明 《遥感信息》 CSCD 2006年第1期38-40,共3页
以天全河流域中、下游为研究区域,应用分类后检测的方法,利用1997年和2003年的SPOT与TM融合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和专家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对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提取变化信息。研究表明:1997-2003年研究区域... 以天全河流域中、下游为研究区域,应用分类后检测的方法,利用1997年和2003年的SPOT与TM融合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和专家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对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提取变化信息。研究表明:1997-2003年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耕地大量减少。林地增多量大;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大,耕地动态度为-5.1%,林地动态度为0.9%,建筑地动态度最高;研究区域退耕还林地的来源主要是耕地,来源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IS 退耕还林 动态监测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人工林二元材积表的编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黄从德 胡庭兴 赖家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06-108,共3页
调查、收集了四川省泸州、宜宾、洪雅、富顺、眉山等市、县的各种立地条件下的巨桉人工林标准地175块,样木330株,利用3个数学模型,采用SAS统计软件分析,通过比较选出材积生长模型v=0 0000783738d1.71182751h0.99798144,编制了巨桉短周... 调查、收集了四川省泸州、宜宾、洪雅、富顺、眉山等市、县的各种立地条件下的巨桉人工林标准地175块,样木330株,利用3个数学模型,采用SAS统计软件分析,通过比较选出材积生长模型v=0 0000783738d1.71182751h0.99798144,编制了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人工林二元材积表。经检验,平均误差为-0 052%,标准差为±3 4%,均方误为±0 85%,精度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桉 纸浆林 人工林 二元材积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人工林地位指数表的编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从德 胡庭兴 赖家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347-350,共4页
在泸州、宜宾、富顺、洪雅、眉山、丹棱、沙湾、夹江、沐川等地的各种立地条件和不同年龄的巨桉人工林分中,调查了标准地175块。通过比较选出了H=28 21970(1-e-0.15600A)0.99310作为巨桉人工林地位指数表导向曲线的最优模型,用标准差调... 在泸州、宜宾、富顺、洪雅、眉山、丹棱、沙湾、夹江、沐川等地的各种立地条件和不同年龄的巨桉人工林分中,调查了标准地175块。通过比较选出了H=28 21970(1-e-0.15600A)0.99310作为巨桉人工林地位指数表导向曲线的最优模型,用标准差调整法编制了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人工林地位指数表,并对其精度进行了检验,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周期工业原料人工林 编制 巨桉 地位指数表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川西天然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以道孚县甲斯孔林场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杰 周广华 +3 位作者 赖家明 胡庭兴 赵安玖 黄从德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3-318,共6页
以道孚县甲斯孔林场为例,基于1989年、1999年TM影像和2007年SPOT5影像数据,研究了遥感技术在川西天然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了1989年至2007年甲斯孔林场天然林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989年至1999年间,因天然林被大规模采伐,森林... 以道孚县甲斯孔林场为例,基于1989年、1999年TM影像和2007年SPOT5影像数据,研究了遥感技术在川西天然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了1989年至2007年甲斯孔林场天然林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989年至1999年间,因天然林被大规模采伐,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覆盖率下降了3.52%;1999年到2007年间,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天然林资源有所增加,森林覆盖率上升了4.15%。由此说明,在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驱动下,川西地区的天然林资源有逐步回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天然林资源 天然林保护工程 甲斯孔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黄从德 胡庭兴 赖家明 《四川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70-74,共5页
在区划立地的基础上 ,将收集的四川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人工林的标准地材料按好、中、差三个立地等级 ,采用理查兹方程 (Richards)对样本的各项生长指标 (胸径、树高、材积 )进行了拟合 ,经计算得生长预测表。研究表明 ,立地条件好的林... 在区划立地的基础上 ,将收集的四川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人工林的标准地材料按好、中、差三个立地等级 ,采用理查兹方程 (Richards)对样本的各项生长指标 (胸径、树高、材积 )进行了拟合 ,经计算得生长预测表。研究表明 ,立地条件好的林分各项生长指标都好于立地差的林分。通过对材积生长的分析 ,确定了三种立地条件下巨桉林分的数量成熟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桉 短周期工业原料人工林 生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人工林直径分布规律及其收获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从德 胡庭兴 赖家明 《四川林业科技》 2003年第3期25-30,共6页
运用Weibull分布、反 Weibull分布、Logistic方程三种模型拟合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人工林林分直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Logistic方程拟合巨桉人工林的直径分布效果好,并在此基础上分3个立地等级建立了直径分布收获模型,经检验,精度达到要求。
关键词 巨桉 纸浆林 人工林 直径分布规律 收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