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利三联点相关的板块相对运动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贾鸿瑞 魏东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567-3575,共9页
智利三联点作为典型的RTT型三联点,伴随智利洋脊俯冲到南美大陆板块下方,通过建立纳兹卡—南极—南美—太平洋四板块系统,并基于GPS、地震滑移矢量、洋中脊扩展速率及转换断层方位角等观测资料,给出了前三个板块相对于太平洋板块的欧拉... 智利三联点作为典型的RTT型三联点,伴随智利洋脊俯冲到南美大陆板块下方,通过建立纳兹卡—南极—南美—太平洋四板块系统,并基于GPS、地震滑移矢量、洋中脊扩展速率及转换断层方位角等观测资料,给出了前三个板块相对于太平洋板块的欧拉矢量,据此进一步得到了各板块两两之间的相对欧拉运动矢量.结果显示,整个智利海沟处,三联点以北表现为纳兹卡板块相对南美板块的约83.0 mm·a^(-1)的近东向俯冲,快速下降到三联点以南的南极板块相对南美板块的约22.0 mm·a^(-1)的东偏南俯冲,由于洋脊俯冲效应,智利三联点自5.3Ma以来,整体由南向北作迁移运动,同时因为智利洋脊被转换断层切割成多个小段,导致智利三联点的性质在RTT型与FTT型间不断转变,当智利三联点为FTT型时,其运动方向改变为反向自北向南迁移,使得部分地区会经历多段洋脊的重复俯冲,从而导致洋壳玄武岩多次经历800~900℃的温度条件和低压(10~20 km深度)下的部分熔融,使熔体与残留物从第一次相平衡后形成的中性岩石,在经历又一次的部分熔融后形成酸性岩,这也是我们在三联点交替向北向南迁移的位置,多处发现弧前酸性岩存在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利三联点 欧拉矢量 板块相对运动 洋脊俯冲 弧前酸性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石墨烯分散固相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铜 被引量:4
2
作者 甄亚斐 贾鸿瑞 +4 位作者 梁军 韩仁杰 董权权 任莉 马晓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36-1842,共7页
以氮掺杂石墨烯(NG)为分散固相萃取(DSPE)吸附剂,建立了NG富集分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测定水样中痕量Cu2+的方法。当萃取溶液的p H值为6. 0,NG用量为30. 0 mg,萃取时间为20 min,洗脱剂为1. 50 mol·L-1的硝酸溶液时,Cu2+的富... 以氮掺杂石墨烯(NG)为分散固相萃取(DSPE)吸附剂,建立了NG富集分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测定水样中痕量Cu2+的方法。当萃取溶液的p H值为6. 0,NG用量为30. 0 mg,萃取时间为20 min,洗脱剂为1. 50 mol·L-1的硝酸溶液时,Cu2+的富集因子达80。Cu2+的线性范围为0. 5~80μg·L-1,相关系数(R2)为0. 9988,检出限为0. 45μg·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 1%。此方法成功地应用于自来水、公园湖水、地下水中铜离子含量的测定,其加标回收率为96%~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石墨烯 预富集 分散固相萃取 火焰原子吸收 环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