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毒机对NDV和IBV消毒及鸡舍除臭效果的检测与评价
1
作者 程旭 姜逸 +3 位作者 范建华 韦玉勇 俞燕 贾雪波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9期6-9,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消毒机对空气中新城疫病毒(NDV) Lasota株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HV80株的消毒效果及在鸡舍内除臭效果。将两种病毒在试验仓中形成气溶胶,测定使用消毒机消毒后不同时间点试验仓中的病毒效价,与对照组比较后计算病毒消... 试验旨在研究消毒机对空气中新城疫病毒(NDV) Lasota株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HV80株的消毒效果及在鸡舍内除臭效果。将两种病毒在试验仓中形成气溶胶,测定使用消毒机消毒后不同时间点试验仓中的病毒效价,与对照组比较后计算病毒消杀率。在养殖数量为2 000羽的蛋鸡舍开展除臭试验,设5个臭气采集点,分别于消毒机使用前后共5个时间点,采用氨气和硫化氢二合一便携式检测仪检测鸡舍内氨气和硫化氢浓度并计算臭气降解率。结果显示:消毒机运行40 min对NDV Lasota株消杀率达99.99%,运行20 min对IBV HV80株的消杀率达99.87%。消毒机运行60 min后对鸡舍中氨气和硫化氢的降解率均达到90%以上。研究表明,消毒机不仅对病毒具有良好的消杀能力,同时对于鸡舍环境的改善也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消毒效果 消毒机 鸡舍除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安徽部分地区2016年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2
作者 贾雪波 盛中伟 +1 位作者 肖芹 邹剑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71-74,共4页
禽大肠杆菌病是禽主要的细菌性传染病,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感染引起。调查对2016年上半年分离自安徽和山东部分地区的80株APEC的血清型、耐药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毒力因子分布等分子流行病... 禽大肠杆菌病是禽主要的细菌性传染病,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感染引起。调查对2016年上半年分离自安徽和山东部分地区的80株APEC的血清型、耐药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毒力因子分布等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2.5%菌株(10株)为O1血清型,15.0%菌株(12株)为O2血清型,25.0%菌株(20株)为O78血清型,47.5%菌株(38株)为其他未定血清型。分离菌株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APEC存在广泛的耐药性,所有菌株对10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50%菌株对检测的14种抗生素均具有耐药性。生物被膜检测结果表明,具有强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分离株有6株(7.5%),40株不形成生物被膜(50.0%)。对80株APEC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lux S和pfs在所有分离菌株中均能检测到,fim C、iss、iuc D和cva/cvi在分离菌株中的检出率大于80%,而irp2、vat和pap C的检出率均低于20%。80株APEC分离株中,有15株为强毒菌株(含有ast A、iss、irp2、pap C、iuc D、tsh、vat和cva/cvi中5个以上的毒力基因)。调查结果为开展安徽、山东地区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血清型 耐药性 生物被膜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鸡感染肠炎沙门氏菌后脾脏中TLR4和TLR15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贾雪波 盛中伟 +1 位作者 施寿荣 邹剑敏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47,共7页
本研究以中国地方三黄鸡为实验对象,检测在肠炎沙门氏菌的急性感染期,雏鸡生长和脾脏中TLR4和TLR15 m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将2日龄三黄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攻毒组,攻毒组颈部皮下注射100μL含106 CFU肠炎沙门氏菌的PBS缓冲液,对照组则注... 本研究以中国地方三黄鸡为实验对象,检测在肠炎沙门氏菌的急性感染期,雏鸡生长和脾脏中TLR4和TLR15 m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将2日龄三黄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攻毒组,攻毒组颈部皮下注射100μL含106 CFU肠炎沙门氏菌的PBS缓冲液,对照组则注射等体积PBS缓冲液。分别在感染后d1和d3(即3日龄和5日龄)记录雏鸡体重和采集脾脏样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两组雏鸡脾脏样品中TLR4和TLR15 m 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3日龄时对照组雏鸡体重与出雏重相比差异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发生增重停滞,而攻毒组雏鸡体重显著低于出雏重(P=0.018)和3日龄对照组体重(P=0.026);攻毒后d3,对照组体重极显著高于0日龄体重(P=0.000),并且与攻毒组鸡的体重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而此时攻毒组鸡的体重亦增加并超过0日龄体重(P=0.051)。肠炎沙门氏菌攻毒后,雏鸡脾脏中TLR4(P=0.023)和TLR15(P=0.000)m RNA表达均发生显著上调,其中TLR15 m RNA表达的上调持续至5日龄(P=0.000);肠炎沙门氏菌对雏鸡体重、脾脏中TLR4和TLR15 m RNA表达的影响,在日龄上均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效应(P=0.000),且雏鸡体重和脾脏TLR4 m RNA表达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471,P=0.000)。综上所述,在肠炎沙门氏菌的急性感染期雏鸡的体重增长受到严重影响,脾脏中上调的TLR4和TLR15 m RNA表达参与了三黄鸡沙门氏菌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菌 体重 TLR4 TLR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鸡感染肠炎沙门菌后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贾雪波 王加才 +2 位作者 盛中伟 施寿荣 赵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8-50,共3页
试验以我国地方鸡种清远麻鸡为试验对象,检测在肠炎沙门菌的急性感染期雏鸡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将2日龄清远麻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颈部皮下注射100μL含106cfu肠炎沙门菌的PBS缓冲液,对照组则注射等体积PBS缓冲... 试验以我国地方鸡种清远麻鸡为试验对象,检测在肠炎沙门菌的急性感染期雏鸡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将2日龄清远麻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颈部皮下注射100μL含106cfu肠炎沙门菌的PBS缓冲液,对照组则注射等体积PBS缓冲液,分别在感染后第1和3天(即3日龄和5日龄)采集雏鸡血液样品,采用ELISA比较两组雏鸡血清中IL-1、IL-6和IFN-γ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肠炎沙门菌感染后第1天雏鸡血清中IL-1(P=0.003)和IL-6(P=0.001)的含量均极显著下降,至5日龄时和对照组无差异;雏鸡血清中IFN-γ(P=0.033)含量则是到感染后第3天显著升高。肠炎沙门菌对雏鸡血清中IL-1(P=0.010)和IL-6(P=0.008)含量的影响,在日龄上均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效应。研究表明,在急性感染期三黄鸡雏鸡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IL-6和IFN-γ共同参与了由肠炎沙门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细胞因子 肠炎沙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被膜蛋白UL11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贾雪波 范建华 苗晋锋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7-41,共5页
本研究利用血清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 serotype 1,MDV-1)被膜蛋白UL11原核表达产物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制备多抗血清,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发现:UL11真核表达时,存在于COS-1和Sf9细胞浆中。而检测MDV的RB1... 本研究利用血清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 serotype 1,MDV-1)被膜蛋白UL11原核表达产物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制备多抗血清,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发现:UL11真核表达时,存在于COS-1和Sf9细胞浆中。而检测MDV的RB1B毒株感染CEF时,却发现UL11高度聚集于空斑中心,且可分布于空斑周围的所有细胞核中。这为研究UL11细胞核内扩散的分子机制,以明确UL11是否参与MDV-1致瘤的过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病毒 被膜蛋白 UL11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DNA对AA肉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增强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贾雪波 王成森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31,共3页
为探讨CpG-DNA对AA肉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分别将生理盐水、新城疫Ⅳ系抗原(DNV-IV)、白油加NDV-Ⅳ、白油加NDV-Ⅳ加CpG-DNA四组试剂接种一定数量的随机分组的AA肉鸡体内,观察不同日龄的AA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细胞因子产生... 为探讨CpG-DNA对AA肉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分别将生理盐水、新城疫Ⅳ系抗原(DNV-IV)、白油加NDV-Ⅳ、白油加NDV-Ⅳ加CpG-DNA四组试剂接种一定数量的随机分组的AA肉鸡体内,观察不同日龄的AA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细胞因子产生及抗体的分泌情况。结果显示,新城疫Ⅳ系疫苗在白油存在的条件下,对AA肉鸡免疫增强作用效果较为明显,而CpG-DNA有进一步增强该效果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CpG-DNA可以作为潜在的免疫佐剂应用于疫苗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DNA AA肉鸡 新城疫 免疫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急性热应激蛋鸡输卵管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卢宇 贾雪波 +1 位作者 张金秋 侯继波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7-812,共6页
为了探讨牛磺酸对急性热应激蛋鸡输卵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将40羽60周龄绿壳蛋鸡随机分成对照组(C)和牛磺酸组(T)。对照组饲喂正常日粮,牛磺酸组在饲喂正常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1%的牛磺酸。饲喂14d后再将对照组和牛磺酸组随机各分为两组,... 为了探讨牛磺酸对急性热应激蛋鸡输卵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将40羽60周龄绿壳蛋鸡随机分成对照组(C)和牛磺酸组(T)。对照组饲喂正常日粮,牛磺酸组在饲喂正常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1%的牛磺酸。饲喂14d后再将对照组和牛磺酸组随机各分为两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n=10)、急性热应激对照组(SC,n=10)和正常牛磺酸组(NT,n=10)、急性热应激牛磺酸组(ST,n=10)。SC组和ST组的蛋鸡进行急性热应激(37℃)处理12h。采集蛋鸡输卵管组织样品,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测定其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检测其TNF-a和IL-1βmR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牛磺酸组蛋鸡输卵管上皮单层柱状细胞排列规则,纤毛正常,黏膜层清晰可辨;急性热应激对照组蛋鸡输卵管上皮单层柱状细胞排列不规则,绒毛脱落明显,黏膜及黏膜下层出现大量弥散红细胞和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PMN);而急性热应激牛磺酸组输卵管黏膜及黏膜下层仅有少量红细胞弥散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牛磺酸组蛋鸡输卵管组织中SOD活性、T-AOC均显著提高(P<0.05),正常牛磺酸组蛋鸡输卵管组织中IL-1β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急性热应激对照组相比,急性热应激牛磺酸组蛋鸡输卵管组织中SOD活性、T-AOC均显著升高(P<0.05),而MDA含量、TNF-α和IL-1β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表明牛磺酸能够减轻和保护急性热应激诱发的输卵管损伤,同时也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抗氧化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急性热应激 蛋鸡 输卵管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内毒素诱发的实验性山羊乳腺炎乳腺组织的保护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苗晋锋 马海田 +2 位作者 贾雪波 邹思湘 陈伟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8-613,共6页
目的本试验通过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内毒素诱发的实验性山羊乳腺炎乳腺组织的保护研究,探讨灌注免疫增强剂BCG-PSN对乳腺组织的影响,研究调动乳腺自身的防御功能,以防治乳腺炎的发生。方法选取泌乳初期健康睢宁白山羊6只,左乳区经过乳头管... 目的本试验通过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内毒素诱发的实验性山羊乳腺炎乳腺组织的保护研究,探讨灌注免疫增强剂BCG-PSN对乳腺组织的影响,研究调动乳腺自身的防御功能,以防治乳腺炎的发生。方法选取泌乳初期健康睢宁白山羊6只,左乳区经过乳头管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5 ml,右乳区灌入5 ml注射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连灌6 d。第7天按50μg.kg-1体重分别向左、右乳区灌注大肠杆菌内毒素。灌注前及灌注后0、1、2、3、4、5、6、7、8、9、24 h观察山羊整体及乳房局部变化。灌注24 h后,处死动物,取乳腺组织,部分Bouin氏液固定、部分液氮保存。结果临床症状及病理切片观察均显示,山羊表现典型的急性乳腺炎症状。与灌注生理盐水对照相比,乳腺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能显著降低乳腺组织中部分炎症相关因子的含量及其基因表达水平。其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髓过氧化物酶(MPO)、碱性磷酸酶(AKP)、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性显著降低(P<0.05);IL-1β、TNF-α的含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IL-6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mRNA表达水平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可以抑制乳腺组织内IL-1β、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及和炎症相关酶的过度释放、减轻炎症因子对乳腺上皮细胞的损伤,对内毒素诱发的山羊实验性乳腺炎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睢宁白山羊 卡介菌多糖核酸 内毒素 乳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高明燕 姜逸 +4 位作者 程旭 俞燕 范建华 贾雪波 孟闯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7-94,共8页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引起的雏鸡和成年鸡呼吸系统以及泌尿生殖道组织损伤和病变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疾病。虽然临床上广泛使用疫苗免疫防控该病,但由于...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引起的雏鸡和成年鸡呼吸系统以及泌尿生殖道组织损伤和病变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疾病。虽然临床上广泛使用疫苗免疫防控该病,但由于IBV基因组存在频繁的变异和重组,导致新基因型和血清型不断出现,从而造成我国鸡IB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文章详细介绍了基于IBVS1基因系统发育学建立的分型方法以及我国流行的IBV4个基因型、18个分支的来源、传播和流行现状,为IB防控和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 S1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学分析 基因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菌多糖核酸缓解内毒素诱发大鼠乳腺炎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苗晋锋 马海田 +2 位作者 贾雪波 范红结 邹思湘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869-3875,共7页
【目的】为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polysaccharide nucleic acid fraction of Bacillus Calmette Guerin,BCG-PSN)对内毒素(endotoxin or 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发实验性动物乳腺炎的保护机制,【方法】72只清洁级SD大鼠被随机分成实验... 【目的】为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polysaccharide nucleic acid fraction of Bacillus Calmette Guerin,BCG-PSN)对内毒素(endotoxin or 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发实验性动物乳腺炎的保护机制,【方法】72只清洁级SD大鼠被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36)。确定怀孕14d起,隔日左后腿胫骨前肌肌内注射BCG-PSN(实验组)或灭菌生理盐水(对照组)0.33mL/只,连续5次;产后72h经乳头管灌注LPS10μg/侧到第4对乳腺(两侧)内。分别于灌注前(定义为0h)及灌注后3、6、9、12和24h(n=6)颈静脉放血处死动物,采集样品。【结果】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BCG-PSN加快了LPS诱发炎症的组织修复进程,促进了炎症后期泌乳量的恢复。定量RT-PCR结果显示,BCG-PSN能降低乳腺组织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mRNA表达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第6、9、24h差异显著。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活性在乳腺组织中和血清中变化规律相反;组织中酶活性,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6、9h达到最高,血清中活性分别在6、3h最低。放射免疫检测结果显示,同对照组相比,BCG-PSN使乳腺组织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分泌极值降低,极值出现时间提前,而血清中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结论】BCG-PSN可能通过降低TLR-4的表达,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及酶的过度分泌,缓解LPS及相关因子(TNF-α、iNOs)对乳腺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菌多糖核酸 内毒素 乳腺炎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卵泡颗粒层组蛋白H3K4me3和H3K27me3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春苗 贾雪波 +3 位作者 王钱保 黄正洋 黄华云 赵振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4期621-626,共6页
卵母细胞成熟过程受组蛋白H3K4me3(trimethylation of lysine 4 on histone 3)和H3K27me3(trimethylation of lysine 27 on histone 3)及其相关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酶的调控,因此考虑对鸡的卵泡发育也存在一定的影响。选取“苏禽3号”配... 卵母细胞成熟过程受组蛋白H3K4me3(trimethylation of lysine 4 on histone 3)和H3K27me3(trimethylation of lysine 27 on histone 3)及其相关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酶的调控,因此考虑对鸡的卵泡发育也存在一定的影响。选取“苏禽3号”配套系第一母本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法探究组蛋白H3K4me3和H3K27me3在鸡卵泡不同发育阶段颗粒层中蛋白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在苏禽3号卵泡颗粒层中,组蛋白H3K4me3在卵泡发育不同阶段表达模式呈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波浪形趋势,波浪变化较为平缓,在F5、F2和F13个表达高点的表达量与SWF(small white follicle)、LWF(large white follicle)、SYF(small yellow follicle)和F34个表达低点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组蛋白H3K27me3在不同发育阶段表达模式亦呈波浪形表达趋势,波浪变化起伏较明显,在SWF、SYF和F33个表达高点的表达量与F5、F4、F1和F24个表达低点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组蛋白H3K4me3与H3K27me3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泡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呈较强的负线性相关(R=-0.808,P=0.000)。结果提示:组蛋白H3K4me3和H3K27me3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泡颗粒层中的表达具有组织差异性,呈负相关的动态修饰性,可能共同协调卵泡生长过程中各基因的表达与功能,研究结果为鸡繁殖性状调控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 颗粒细胞 组蛋白 H3K4me3 H3K27m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外源核苷酸对AA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金秋 王加才 +1 位作者 贾雪波 侯继波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4,共4页
试验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外源核苷酸对AA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10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外源核苷酸试验组,每组2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于22日龄开始,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0%和0.20%外源核苷... 试验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外源核苷酸对AA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10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外源核苷酸试验组,每组2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于22日龄开始,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0%和0.20%外源核苷酸,试验期42d。采集血清分析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外源核苷酸显著提高了AA肉鸡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显著提高胸肌和腿肌重量,同时显著降低腹脂率。添加外源核苷酸对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降低非酯化脂肪酸含量。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外源核苷酸能在提高AA肉鸡增重和肌肉重量的同时降低脂肪的沉积,从而提高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核苷酸 肉鸡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转录组测序筛选鸡繁殖性状相关lncRNAs
13
作者 李春苗 贾雪波 +5 位作者 黄正洋 黎寿丰 黄华云 王钱保 薛龙岗 赵振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13,共7页
为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鸡繁殖性状中的作用,研究通过分析苏禽3号高产组和低产组母鸡垂体转录组数据,结合edgeR软件预测出在鸡垂体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并通过GO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找出与鸡繁殖性状相... 为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鸡繁殖性状中的作用,研究通过分析苏禽3号高产组和低产组母鸡垂体转录组数据,结合edgeR软件预测出在鸡垂体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并通过GO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找出与鸡繁殖性状相关的差异表达lncRNA。结果表明,通过预测得到952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其中908个上调,44个下调;差异表达的lncRNA共富集到9个信号通路,与繁殖性状相关的通路分别为BMP和cAMP,共筛选到3个与繁殖性状相关的lncRNA,推测这3个lncRNA在鸡繁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与鸡产蛋性能相关的lncRNA生物学功能及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丰富了鸡的生殖调控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 垂体 lnc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查理沙门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14
作者 盛中伟 贾雪波 +2 位作者 肖芹 窦新红 邹剑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55,共3页
研究通过培养特性、沙门菌生化鉴定系统、PCR检测以及血清学分型,对一株分离自肉鸡的细菌进行了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发酵等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查理沙门菌。毒力基因检测表明,分离株含有pagC、msgA、sipB、prgH、orgA... 研究通过培养特性、沙门菌生化鉴定系统、PCR检测以及血清学分型,对一株分离自肉鸡的细菌进行了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发酵等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查理沙门菌。毒力基因检测表明,分离株含有pagC、msgA、sipB、prgH、orgA、spaN、tolC、iroN、sitC、sopB和pefA基因。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链霉素、诺氟沙星、甲氧氨嘧啶、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四环素等常见抗生素均有耐药性,为多重耐药菌株。生物被膜检测表明,该分离株具有中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理沙门菌 分离 生物学特性 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科学与产业研究新动态——第十届亚太家禽会议掠影
15
作者 沈海玉 窦新红 +2 位作者 施寿荣 贾雪波 邹剑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72-74,共3页
第十届亚太家禽会议2014年10月在韩国召开,会议探讨了未来的家禽科学与产业研究,从遗传育种、饲料营养、疾病控制、饲料安全、动物福利等方面展示了最新的成果,同时关注平胸鸟和小规模家禽养殖的相关研究,可为我国家禽科学与产业研究提... 第十届亚太家禽会议2014年10月在韩国召开,会议探讨了未来的家禽科学与产业研究,从遗传育种、饲料营养、疾病控制、饲料安全、动物福利等方面展示了最新的成果,同时关注平胸鸟和小规模家禽养殖的相关研究,可为我国家禽科学与产业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遗传育种 饲料营养 疾病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LipL32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16
作者 宋翠萍 贾雪波 +2 位作者 陈鸿军 于圣青 丁铲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44-48,共5页
本试验收集了临床发生黄疸病犬的尿液,提取基因组DNA,经16s rRNA基因PCR鉴定,表明该犬存在钩体黄疸出血群毒株感染。以该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获得lipL32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结果显示该抗原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可溶性表达... 本试验收集了临床发生黄疸病犬的尿液,提取基因组DNA,经16s rRNA基因PCR鉴定,表明该犬存在钩体黄疸出血群毒株感染。以该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获得lipL32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结果显示该抗原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可溶性表达。该蛋白的成功制备为犬钩体的诊断及新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广谱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黄疸出血群 LipL32基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LAMP检测细菌整合子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敬潇 贾雪波 +2 位作者 沈海玉 许明 窦新红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64-66,共3页
整合子在细菌获得和传播耐药基因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细菌整合子的方法,根据已知基因序列,通过分析筛选出三种整合子(Ⅰ类、Ⅱ类、Ⅲ类)的特异保守序列,设计LAMP引物组,建立多重LAMP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 整合子在细菌获得和传播耐药基因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细菌整合子的方法,根据已知基因序列,通过分析筛选出三种整合子(Ⅰ类、Ⅱ类、Ⅲ类)的特异保守序列,设计LAMP引物组,建立多重LAMP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特异性扩增含有整合子的参考菌株。对365株不同来源分离株的检测表明,共有192株检测到整合子,其中Ⅰ类整合子阳性比例最高(187/365),其次是Ⅱ类整合子(5/365),未检测到Ⅲ类整合子,也未发现Ⅰ类整合子和Ⅱ类整合子均为阳性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子 多重LAMP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超滤浓缩对其TCID_(50)的影响
18
作者 潘杰 沈明君 +4 位作者 范娟 徐蓁 刘宏斌 贾雪波 傅元华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45,共2页
采用Millipore公司的Mini pellicon超滤系统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毒液进行了浓缩试验,膜堆(PES)的分子量分别为5,8,10,30和50 ku。结果显示,不同孔径的膜堆其浓缩抗原液的TCID50皆随浓缩倍数逐步上升,透过液的TCID50全部为0... 采用Millipore公司的Mini pellicon超滤系统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毒液进行了浓缩试验,膜堆(PES)的分子量分别为5,8,10,30和50 ku。结果显示,不同孔径的膜堆其浓缩抗原液的TCID50皆随浓缩倍数逐步上升,透过液的TCID50全部为0,截留率为100%。表明采用浓缩工艺对PRRSV细胞培养液进行适当浓缩,可有效提高抗原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 膜堆 PRRSV TCI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禽主要疫病检测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19
作者 范建华 吴发振 +5 位作者 张莹 俞燕 程旭 赵宝华 韦玉勇 贾雪波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24年第5期24-24,25-27,共4页
随着水禽产业的快速发展,水禽疾病也越来越复杂,快速准确的诊断检测方法建立与应用是水禽疾病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对目前水禽常见的蛋子瘟、浆膜炎、禽霍乱、小鹅瘟、禽流感和坦布苏病毒病等几种主要疫病实验室诊断检测方法进行了... 随着水禽产业的快速发展,水禽疾病也越来越复杂,快速准确的诊断检测方法建立与应用是水禽疾病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对目前水禽常见的蛋子瘟、浆膜炎、禽霍乱、小鹅瘟、禽流感和坦布苏病毒病等几种主要疫病实验室诊断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水禽疾病防控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禽 诊断检测方法 疾病防控
原文传递
清远麻鸡和白耳鸡TLR15基因多态与鸡白痢沙门菌天然感染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贾雪波 盛中伟 +1 位作者 施寿荣 邹剑敏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17,共6页
以中国地方三黄鸡(清远麻鸡和白耳鸡)的种母鸡为研究对象,通过血清平板凝集反应对鸡白痢沙门菌(Salmonella Pullorum,SP)天然感染情况进行评估,通过PCR-SSCP的方法筛查Toll样受体15(Toll-like receptor15,TLR15)基因在2个鸡种中的多态性... 以中国地方三黄鸡(清远麻鸡和白耳鸡)的种母鸡为研究对象,通过血清平板凝集反应对鸡白痢沙门菌(Salmonella Pullorum,SP)天然感染情况进行评估,通过PCR-SSCP的方法筛查Toll样受体15(Toll-like receptor15,TLR15)基因在2个鸡种中的多态性,并对TLR1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鸡SP天然感染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清远麻鸡和白耳鸡的鸡SP感染率分别为37.50%和53.50%,清远麻鸡的SP感染率显著低于白耳鸡的SP感染率(P<0.05);Ch TLR15基因的外显子区域检测到3个SNPs(G168A、C726T、A1166G),其中G168A和C726T为沉默突变,A1166G能引起编码氨基酸由赖氨酸(Lys)突变为精氨酸(Arg);C726T(P<0.05)和A1166G(P<0.01)在品种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显著,C726T在白耳鸡的阴阳性感染鸡之间(P<0.05)和两品种的阴性感染鸡之间(P<0.01)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显著;A1166G则在两品种的阴性或阳性感染鸡之间的基因型分布均差异极显著(P<0.01)。C736T多态位点基因型和品种分布在鸡白痢沙门菌自然感染率性状上存在着显著的互作效应(P<0.01)。结果表明:肉用型的中国地方鸡种对SP的抗性较强于蛋用型鸡种,TLR15的C726T多态位点可能与鸡的SP抗性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 天然感染率 TLR15 SNP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