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荥阳小胡村墓地出土部分铜器的科学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鑫光 梁法伟 +2 位作者 唐静 高振龙 贾连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5,共8页
小胡村墓地为殷墟晚期"舌"氏家族墓地,为探讨其出土铜器的腐蚀特征,揭示其所蕴含制作技术和相应考古学信息,从而为器物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墓地出土12件铜器进行基体锈层结构和制作技术... 小胡村墓地为殷墟晚期"舌"氏家族墓地,为探讨其出土铜器的腐蚀特征,揭示其所蕴含制作技术和相应考古学信息,从而为器物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墓地出土12件铜器进行基体锈层结构和制作技术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相较纯铜、铜锡和铜锡铅合金,铜铅合金耐腐蚀能力较弱,腐蚀严重;铜器经冷热加工处理易造成内部组织结构不均内应力残存,间接加速铜器腐蚀;12件铜器材质:纯铜2件、铜铅合金4件、铜锡合金3件和铜锡铅合金3件;仅2件兵器(刀M28:1、戈M38:1)经有意铸后热锻和冷加工,其余皆直接铸造成型。M21墓4件铜器皆为铜铅合金明器,小胡村墓地作为殷墟周边商文化系统,趋同商文化中心区,亦呈现部分中小贵族随葬铜器明器化现象。研究结果可为器物修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胡村墓地 殷墟晚期 青铜器 科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信阳楚国城阳城址八号墓
2
作者 武志江 聂凡 贾连敏 《大众考古》 2016年第3期14-15,共2页
城阳城址八号墓位于河南信阳平桥区城阳城址保护区。从20世纪50年代起,该地区陆续发掘了8座大型楚墓。2015年8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始发掘八号墓,截止目前,已完成除主棺之外的墓葬清理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
关键词 河南省 城址 信阳 楚国 50年代 20世纪 文物考古 清理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新蔡平夜君成墓的发掘 被引量:23
3
作者 曾晓敏 宋国定 +6 位作者 贾连敏 谢辰 叶嘉林 谢巍 王胜利 余新红 王尉波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19,共16页
平夜君成墓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葛陵村东北部的一道南北向岗脊上,西南紧邻葛陵故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1994年5月对该墓迸行抢救性发掘。 平夜君成墓为两棺两椁,墓葬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盗。经发掘清理,出土随葬器物有... 平夜君成墓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葛陵村东北部的一道南北向岗脊上,西南紧邻葛陵故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1994年5月对该墓迸行抢救性发掘。 平夜君成墓为两棺两椁,墓葬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盗。经发掘清理,出土随葬器物有青铜、漆木、铅锡、皮革、金、玉、竹、陶器等。按用途可分为札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甲胄、生活用品及竹简等。其中竹简内容较为丰富,大致可分力卜篮祭祷记录和遣策两类。 平夜君成墓是淮河流域近年发现的楚国大型封君墓葬。随葬器物种类繁多,制作精美。墓中出土铜器及竹简中有"平夜君成"铭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新蔡县 平夜君成墓 中国 文物考古 墓葬形制 墓葬结构 棺椁形制 棺椁结构 出土器物
原文传递
三门峡虢国墓地M2013的发掘清理 被引量:23
4
作者 贾连敏 杨海青 +6 位作者 胡小龙 刘宇翔 姜涛 孙建国 陈素英 杨青龙 陈英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23-34,共12页
M2013亦是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具推测为单棺单椁,随葬器物分布于棺椁之间及棺内,共出土随葬器物898件,有铜、玉、石、陶、骨与蚌器等类。其中铜礼器中的(?)和匡上铸有铝文,由铝文可知墓主人应为女性,其夫应是虢国元土一级的贵族。... M2013亦是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具推测为单棺单椁,随葬器物分布于棺椁之间及棺内,共出土随葬器物898件,有铜、玉、石、陶、骨与蚌器等类。其中铜礼器中的(?)和匡上铸有铝文,由铝文可知墓主人应为女性,其夫应是虢国元土一级的贵族。墓葬年代为西周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 虢国墓地 M2013 发掘清理 文物考古 塞葬形制 葬具
原文传递
郑州商城外郭城的调查与试掘 被引量:16
5
作者 袁广阔 曾晓敏 +5 位作者 宋国定 贾连敏 张松林 王文华 李晓莉 王蔚波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50,T007,共12页
1986年至2002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根据考古资料,对郑州商城外郭城墙进行了全面的考古钻探,发现郑州商城的南、西部大多只剩下城墙基槽部分,北部只剩下护城河,东部有湖泊。通过分析夯土墙内出土的陶片和护城河的出土物,确定外郭城在... 1986年至2002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根据考古资料,对郑州商城外郭城墙进行了全面的考古钻探,发现郑州商城的南、西部大多只剩下城墙基槽部分,北部只剩下护城河,东部有湖泊。通过分析夯土墙内出土的陶片和护城河的出土物,确定外郭城在二里冈下层时期已经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商城 外郭城 出土器物 建筑文化 地层堆积
原文传递
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6的清理 被引量:40
6
作者 江涛 王龙正 +1 位作者 贾连敏 宁景通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31,97-98+100+1-2,共33页
1990年以来,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在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新发现的国君兆域区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举世瞩目的M2001、M2009两座虢国国君墓葬,出土了大批青铜礼器和十分精美的玉器。M2006也是这次发掘中... 1990年以来,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在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新发现的国君兆域区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举世瞩目的M2001、M2009两座虢国国君墓葬,出土了大批青铜礼器和十分精美的玉器。M2006也是这次发掘中比较重要的一座墓葬,现报告如下。将来如与正式报告有出入者,均以正式报告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礼器 纹饰 扁平体 标本 形制 玉器 玉质 出土 三门峡市 西周晚期
原文传递
虢国墓地出土商代小臣玉器铭文考释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5
7
作者 姜涛 贾连敏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57-62,99,共7页
1990~1993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三门峡市文物队联合在上村岭虢国墓地发掘大型贵族墓葬及车马坑10余座,出土文物达17000余件(套、组),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发掘出土的近3000件(套、组)玉器中,还包含有一些商代遗物,并有... 1990~1993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三门峡市文物队联合在上村岭虢国墓地发掘大型贵族墓葬及车马坑10余座,出土文物达17000余件(套、组),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发掘出土的近3000件(套、组)玉器中,还包含有一些商代遗物,并有部分刻铭。这里我们首先选出其中3件商代小臣刻铭玉器,对其铭文及有关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臣 商代玉器 铭文 卜辞 贵族墓葬 出土文物 文物考古 有关问题 体结构 金文
原文传递
虢国墓地出土商代王伯玉器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贾连敏 姜涛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6-49,100,共5页
1990~1993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联合在上村岭虢国墓地发掘了一批虢国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这批玉器中有些属商代的器物,少数还刻有铭文。以前我们讨论过其中的3件小臣玉器,现在我们介绍2件王伯玉器,并... 1990~1993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联合在上村岭虢国墓地发掘了一批虢国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这批玉器中有些属商代的器物,少数还刻有铭文。以前我们讨论过其中的3件小臣玉器,现在我们介绍2件王伯玉器,并对相关问题作些探讨。一王伯玉器王伯玉觿(M2006:107)。出于M2006棺内,青玉质。体呈角状弯曲,上部雕成虎形,虎首向下,中部束腰,尾部有钝尖。两面纹饰相同,上部虎为臣字形眼,身饰阴线虎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玉器 相关问题 殷墟卜辞 贵族墓葬 虢国 出土 铭文 纹饰 小臣 文物工作
原文传递
永城保安山二号墓文字试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志文 贾连敏 《中原文物》 1999年第1期72-80,共9页
永城保安山二号墓出土了大量的塞石刻字和朱书文字,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为近年来西汉考古发现所少见。这批珍贵的文字资料,对古代墓葬制度、建筑、历法、书法艺术和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朱书文字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文字学 西宫 东宫 “门” 文字资料 甬道 省博物馆 西汉墓葬
原文传递
河南荥阳小胡村墓地商代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23
10
作者 贾连敏 王蔚波 +2 位作者 鲁红卫 梁法伟 曾晓敏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25,I0001-I0007,共19页
2006年7~9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荥阳市小胡村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共清理商代晚期墓葬58座,墓葬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葬具多为一棺一椁,人骨保存较差、在出土的多件铜器上发现铭文“舌”字,这里应是一处商代... 2006年7~9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荥阳市小胡村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共清理商代晚期墓葬58座,墓葬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葬具多为一棺一椁,人骨保存较差、在出土的多件铜器上发现铭文“舌”字,这里应是一处商代晚期的“舌”族基地。此基地的完整揭露所获资料,对研究商代晚期丧葬习俗、族属及相关历史地理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荥阳市 小胡村墓地 商代墓葬 “舌”氏族
原文传递
新蔡葛陵楚简中的祭祷文书 被引量:12
11
作者 贾连敏 《华夏考古》 CSSCI 2004年第3期89-101,108,共14页
本文对新蔡楚简中的一类简进行了初步的分类整理 ,并对其形制和书体、内容与格式、字词释读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关键词 祭祷文书 葛陵 历史文化 新蔡楚简
原文传递
河南淅川龙山岗遗址西周遗存发掘简报 被引量:7
12
作者 贾连敏 瓮兆功 +3 位作者 鲁红卫 祝贺 梁法伟 白宜郑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9-52,共14页
龙山岗遗址位于豫西南丹江下游。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于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次发掘不仅发现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还发现有西周等时期遗存。西周遗迹主要有灰坑、沟、墓... 龙山岗遗址位于豫西南丹江下游。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于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次发掘不仅发现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还发现有西周等时期遗存。西周遗迹主要有灰坑、沟、墓葬等;出土的典型器物主要为陶鬲。从器物的特征来看,遗存的年代涵盖了西周早期、中期和晚期。西周早期的陶鬲,颇具商文化特征;西周早中期之际的陶鬲,表现出了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如陶系为夹砂红陶,鬲足为柱状等;西周中期后段以后,出现了明显为"二次包制"的柱形鬲足,属"楚式鬲"的典型特征。这些发现为早期楚文化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淅川县 龙山岗遗址 西周遗存 早期楚文化
原文传递
河南商周考古六十年概述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连敏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8-88,107,I0007,I0008,共24页
河南地处中原,商周时期为王朝建都之地和重要活动地区,商周文化遗存丰富而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商周考古发现层出不穷,如商代早期都城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新发现,晚期都城殷墟考古发掘的新突破,两周洛邑和应、虢、郑、韩、楚等诸... 河南地处中原,商周时期为王朝建都之地和重要活动地区,商周文化遗存丰富而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商周考古发现层出不穷,如商代早期都城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新发现,晚期都城殷墟考古发掘的新突破,两周洛邑和应、虢、郑、韩、楚等诸侯封国的考古发掘硕果累累。一系列的重大考古发现证明了商、周时期中原地区逐渐形成了华夏文明的中心地位。本文就60年来河南境内商考古的新发现与研究试作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商周考古 都城 墓葬 发现研究
原文传递
河南信阳市城阳城址2009-2011年考古工作主要收获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连敏 武志江 +2 位作者 张玲 鲁红卫 马麦桃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F0002,F0003,共9页
2009—201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信阳市城阳城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工作,基本搞清了城址范围、城内布局以及部分城墙的年代,为城址的深入研究和保护提供了考古学依据。
关键词 信阳市 城阳城遗址 布局
原文传递
郑州商城遗址炭化植物遗存浮选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贾世杰 张娟 +5 位作者 杨玉璋 程至杰 张居中 贾连敏 曾晓敏 蔡丹(校)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7-103,114,共8页
本文通过对郑州商城遗址2009~2010年度考古发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较为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四类农作物遗存、部分禾本科杂草种子及少量豆科、藜属、蓼属、水棘针、苍耳、葡萄属、桃核等植物遗存。量... 本文通过对郑州商城遗址2009~2010年度考古发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较为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四类农作物遗存、部分禾本科杂草种子及少量豆科、藜属、蓼属、水棘针、苍耳、葡萄属、桃核等植物遗存。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农作物遗存在各类炭化遗存中占有主体地位,其中又以粟的出土概率和绝对数量为最高,水稻、小麦次之,黍最少。这一结果表明,在以郑州商城遗址为代表的商代二里岗文化时期,中原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农业经济,其中粟种植为主,水稻、小麦、黍种植为辅是该农业经济的主要特征。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二里岗文化时期郑州商城先民同时还存在对桃属、葡萄属等可食用果类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商城 二里岗文化 浮选 炭化植物遗存 稻旱混作
原文传递
河南淇县宋庄东周墓地M4发掘简报 被引量:17
16
作者 郭移洪 鲁红卫 +4 位作者 祝贺 韩朝会 贾连敏 高振龙 张明力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1,F0002,I0001-I0006,F0003,共17页
河南淇县宋庄M4是1座春秋晚期墓葬,保存较为完整。墓葬形制为"甲"字形竖穴土坑墓,有殉人与殉牲现象,且出土了大量青铜礼乐器和陶器,为探讨春秋战国时期豫北地区考古学文化与政治格局提供了重要线索。
关键词 淇县宋庄 东周墓地 M4 春秋晚期
原文传递
河南信阳市城阳城址八号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5
17
作者 武志江 聂凡(执笔/摄影) +3 位作者 任潇 马麦桃(绘图) 寇加强(绘图) 贾连敏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45,F0002,F0003,共24页
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信阳市城阳城址的西南岗墓葬区清理了编号为M8的大型土坑木椁墓。该墓平面呈"甲"字形,坐西向东,墓道位于墓室以东。随葬品有仿铜陶礼器、车马器、兵器、起居器及饮食器等,分别置... 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信阳市城阳城址的西南岗墓葬区清理了编号为M8的大型土坑木椁墓。该墓平面呈"甲"字形,坐西向东,墓道位于墓室以东。随葬品有仿铜陶礼器、车马器、兵器、起居器及饮食器等,分别置于不同的椁室内。墓主人全身被衣衾敷裹,为45岁左右的男性。该墓应是战国中期信阳一带的楚系高等级贵族墓,对研究楚国贵族墓葬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 城阳城址 楚墓 战国中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