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末期肾病患者肌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璐晨 沈华娟 +5 位作者 董永泽 赵梦娇 陈燕芳 贾艳清 姚石燕 马冠男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3期235-238,共4页
肌少症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易导致多种不良结局,该文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肌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危险因素、构建及验证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构建高质量的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肌少症 风险 模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姚石燕 沈华娟 +2 位作者 董永泽 贾艳清 赵梦娇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终末期肾病因其长期性、不可治愈性成为威胁患者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最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方法。动静脉血管通路是常用的透析通路类型,提高新建动静脉内瘘成熟率和长期通畅率一直是临床透析工作... 终末期肾病因其长期性、不可治愈性成为威胁患者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最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方法。动静脉血管通路是常用的透析通路类型,提高新建动静脉内瘘成熟率和长期通畅率一直是临床透析工作者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透析领域中的研究逐渐趋于成熟,借助AI技术进行动静脉内瘘管理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AI在动静脉内瘘管理中的应用和进展,包括动静脉内瘘部位选择决策、手术后成熟度预测、功能监测、声学特征监测、血栓及狭窄预测及动脉瘤分级等6个方面,以期为AI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3
作者 蒋怡 郭杨 +3 位作者 胡鑫晔 蒋美娜 贾艳清 郑伯安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2161-2166,2172,共7页
目的构建直肠癌(RC)淋巴结转移(LNM)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23年12月经根治性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RC的患者745例,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用于模型构建)522例和验证集(用于模型验证)223例。比较训练集... 目的构建直肠癌(RC)淋巴结转移(LNM)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23年12月经根治性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RC的患者745例,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用于模型构建)522例和验证集(用于模型验证)223例。比较训练集LNM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训练集RC患者LNM影响因素,基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绘制RC LNM风险预测模型的列线图,并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和Bootstrap法进行模型验证。结果RC根治术后根据TNM分期将训练集患者分为LNM阳性224例和LNM阴性298例,LNM阳性与阴性患者在是否印戒细胞癌、组织学分级、T分期、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织学分级低或极低分化(OR=7.524)、T3~4(OR=3.421)、CEA>5 ng/mL(OR=1.652)、CA19-9>39 U/mL(OR=2.240)、PLR>132.5(OR=1.625)均是训练集RC患者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组织学分级、T分期、CEA、CA19-9、PLR构建的RC LNM风险预测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中的AUC及95%CI分别为0.755(0.714~0.797)、0.705(0.636~0.774),提示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校准曲线显示对LNM风险的预测概率和实际概率之间一致性高,提示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决策曲线显示训练集、验证集的阈值概率分别为0~0.75、0~0.60,净收益率均远高于2条无效线,提示具有较强的临床适用性;Bootstrap法显示准确率为0.73,Kappa值为0.430,提示泛化能力较好。结论本研究基于组织学分级、T分期、CEA、CA19-9、PLR构建的RC LNM风险预测模型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临床病理特征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践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贾艳清 董永泽 +4 位作者 许秀君 沈华娟 姜红芳 蒋家翔 周美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2-745,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9月在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为研究对象。2019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187例病人为对照组,实施血管通路常规护理模式,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9月在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为研究对象。2019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187例病人为对照组,实施血管通路常规护理模式,2020年10月—2021年9月收治的199例病人为观察组,实施血管通路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循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管通路并发症及再循环的发生率分别为13.06%、4.52%,对照组血管通路并发症及再循环的发生率分别为的25.67%、11.2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应用有助于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并发症,提高血管通路的通畅率,延长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全生命周期 并发症 再循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后ICU病人的舒适护理 被引量:11
5
作者 贾艳清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6年第3期786-787,共2页
关键词 ICU病人 心脏手术后 舒适护理措施 病人为中心 手术后病人 整体护理 舒适感 不适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调肝汤联合西药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过少疗效及对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淑君 赵欣 +2 位作者 贾艳清 李晓瑜 潘龙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研究加味调肝汤联合西药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过少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肝郁肾虚型月经过少患者共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2例采用戊酸雌二醇(E2)、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62例... 目的:研究加味调肝汤联合西药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过少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肝郁肾虚型月经过少患者共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2例采用戊酸雌二醇(E2)、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62例采用加味调肝汤联合戊酸雌二醇、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血流阻力指数(RI)和卵泡期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5.81%高(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上述积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卵泡期子宫内膜厚度、R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卵泡期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更厚;RI较之于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卵泡期E2、FSH、LH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卵泡期性激素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9%,与对照组的24.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调肝汤联合西药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过少临床疗效比单用西药治疗效果更佳,能促进子宫内膜生长,降低RI值,调节卵泡期性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过少 子宫内膜厚度 肝郁肾虚型 加味调肝汤 性激素 子宫血流阻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平台的预警评估在血液透析通路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贾艳清 沈华娟 +4 位作者 蒋家翔 姜红芳 董永泽 许秀君 周美玲 《浙江医学教育》 2021年第4期21-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平台的预警评估在血液透析通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选取2019年4-6月在我科行血液透析的86例患者(1815例次)为对照组,采取常规评估;选取2019年7-9月上述同一批患者(1912例次)为观察组,采用基于...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平台的预警评估在血液透析通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选取2019年4-6月在我科行血液透析的86例患者(1815例次)为对照组,采取常规评估;选取2019年7-9月上述同一批患者(1912例次)为观察组,采用基于信息平台的预警评估。比较血管通路的高危预警率以及移植物动静脉内瘘穿刺点的正确使用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血透导管感染的高危预警率、内瘘狭窄的高危预警率、移植物动静脉内瘘穿刺点的正确使用率分别为13.0%、10.1%、82.0%,均高于对照组,导管感染及内瘘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0.46%和0.4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信息平台的预警评估方案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患者血管通路的高危预警,并及时进行干预,从而有效减少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平台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评估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冲击治疗狼疮性脑病1例的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贾艳清 《全科护理》 2017年第8期1016-1017,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SLE)是一种累及全身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当病变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时称为狼疮性脑病或中枢神经系统红斑狼疮[2]。病人可发生各种精神障碍,如躁动、抽搐、幻觉、妄想等,重者出现癫痫发作。糖皮质激素通过强大的抗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SLE)是一种累及全身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当病变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时称为狼疮性脑病或中枢神经系统红斑狼疮[2]。病人可发生各种精神障碍,如躁动、抽搐、幻觉、妄想等,重者出现癫痫发作。糖皮质激素通过强大的抗炎及免疫机制,降低病人体内的自身抗体水平,达到SLE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脑病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激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机性访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周美玲 许秀君 +3 位作者 沈华娟 陈燕芳 贾艳清 过湘钗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按照透析时间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干预组实施动机性访谈,...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按照透析时间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干预组实施动机性访谈,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用自我管理量表和肾脏疾病特异性调查表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中伙伴关系、问题解决、情绪处理、实施自我护理及总分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131、13.645、12.213,15.012、17.043,P值分别为0.021、0.012、0.023、0.001、0.004),生活质量评分中躯体症状、疲劳、与他人的关系得分和总分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586、3.560、3.959、4.574,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结论动机性访谈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机性访谈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R转运交接模式对血液透析中心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沈华娟 董永泽 +3 位作者 许秀君 胡霄 贾艳清 陈惠仙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21期1971-1975,共5页
目的探讨SBAR交接模式对血液透析中心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158例患者(共计526例次血液透析)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交班模式;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158例患者(共计52... 目的探讨SBAR交接模式对血液透析中心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158例患者(共计526例次血液透析)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交班模式;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158例患者(共计526例次血液透析)为观察组。观察组使用基于SBAR交接模型设计"血液透析治疗患者SBAR交接单",采用SBAR护理交班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后护理交接班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交接班时间、护士交接班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交接班质量与交接班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事件发生率、交接班时间和患者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交班模式不仅规范了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前后护理书写记录,而且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可以提升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治疗前后护理交接班质量,降低因交接不清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交接班时间,从而提高医护患三方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交接模式 血液透析 护理工作 质量影响 交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联体模式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延续护理实践与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姜红芳 许秀君 +4 位作者 贾艳清 沈华娟 蒋家翔 周美玲 沈晓刚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5期1690-1693,共4页
目的探讨医联体模式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延续护理实践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100例。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 目的探讨医联体模式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延续护理实践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100例。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医联体模式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延续护理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干预36个月后,两组患者均采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评价,并比较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一期辅助通畅率、二期通畅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中伙伴关系、问题解决、情绪处理、实施自我护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一期辅助通畅率、二期通畅率分别为56.0%和10.0%,对照组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一期辅助通畅率、二期通畅率分别为22.0%和4.0%,观察组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一期辅助通畅率和二期通畅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医联体模式下的延续护理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通畅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模式 人工血管 动静脉内瘘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机性访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素养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美玲 许秀君 +4 位作者 陈燕芳 贾艳清 姜红芳 沈华娟 过湘钗 《护理与康复》 2019年第11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动机性访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素养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透析日期将其分为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观察组实施动机性访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6个月后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动机性访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素养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透析日期将其分为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观察组实施动机性访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素养。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伙伴关系、问题解决、情绪处理、实施自我照顾活动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素养总分及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干预后经济支持意愿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性访谈 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 健康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透析期血透患者患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丹丹 周美玲 +2 位作者 贾艳清 许秀君 祝雪花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9-52,共4页
为了解围透析期血透患者的患病体验,为促进患者尽快适应并积极应对疾病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现象学方法,以目的抽样对15名符合标准的围透析期血透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围透析期血透患者... 为了解围透析期血透患者的患病体验,为促进患者尽快适应并积极应对疾病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现象学方法,以目的抽样对15名符合标准的围透析期血透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围透析期血透患者的患病体验可归纳为3大主题,即疾病认知欠缺、负性心理体验、应对方式变化。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疾病宣传力度,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关注患者心理健康,建立有效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协助回归家庭社会,从而不断改善围透析期血透患者的患病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围透析期 患病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4
作者 贾艳清 《华夏教师》 2020年第2期22-23,共2页
数学是小学阶段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教学课堂中,"提问"是常见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提问能激起学习兴趣获得知识,教师通过提问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而如何在课堂... 数学是小学阶段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教学课堂中,"提问"是常见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提问能激起学习兴趣获得知识,教师通过提问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而如何在课堂中实现提问效益最大化,是教师需要考虑的一大问题。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课堂提问做出相关研究探讨,并提出一些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提问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数学作业充满生命力
15
作者 贾艳清 《小学科学》 2014年第4期87-87,共1页
作业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内化知识,外化素质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巩固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那种一天抄几遍概念,做几道计算题,甚至还错一罚十的机械、单调、枯燥的作业不但让学生对学科产生了厌倦情绪... 作业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内化知识,外化素质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巩固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那种一天抄几遍概念,做几道计算题,甚至还错一罚十的机械、单调、枯燥的作业不但让学生对学科产生了厌倦情绪,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根据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让学生愿做、想做,从而提高家庭作业的有效性,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作业 学生思维 生命 家庭作业 课堂教学 学习效果 厌倦情绪 设计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在儿科中的应用现状
16
作者 贾艳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5-7,共3页
儿童健康作为国家发展的第一希望。随着当代我国加快城市化改造进程以及随着人民生活生产方式条件的急剧变化,儿童的健康及管理工作已经逐渐有得到了的长足与进步,儿童疾病谱结构亦必将随之的发生有一定改变。家庭也是一个作为儿童成人... 儿童健康作为国家发展的第一希望。随着当代我国加快城市化改造进程以及随着人民生活生产方式条件的急剧变化,儿童的健康及管理工作已经逐渐有得到了的长足与进步,儿童疾病谱结构亦必将随之的发生有一定改变。家庭也是一个作为儿童成人社会化行为模式的两个主要理论基础,儿童最为依赖的是家庭。儿童心理发育健康中的家庭环境健康教育因素则主要往往也是指家庭建立过程与对在家庭区域内的成年成员素质的全面管理过程与素质水平呈正相关性,故家庭环境健康在儿科中有着其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 儿科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影响因素 被引量:34
17
作者 沈华娟 许秀君 +4 位作者 董永泽 胡霄 贾艳清 周美玲 蒋家翔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104-3107,共4页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特点,为透析导管感染预防对策的制定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5年1月-2019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肾脏病科收治的经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1974例...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特点,为透析导管感染预防对策的制定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5年1月-2019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肾脏病科收治的经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1974例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置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合并糖尿病等临床资料,归纳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影响因素。结果1974例血液透析患者,男性958例,女性1016例,平均(62.53±16.91)岁,导管细菌培养阳性24例,总置管26452日,CRBSI感染发生率为0.907/千置管日(24/26452)。患者性别以及导管留置部位(颈内静脉与股静脉)与CRBS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年龄>65岁、置管时间≥15d、尿毒症合并糖尿病等增加了患者CRBSI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置管时间<7d的患者感染率最低,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感染率明显上升(OR=0.352,95%CI=0.171~0.728,P=0.005),导管留置时间是引起CRBSI的影响因素(P<0.05);24例导管培养阳性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58.33%和16.67%,革兰阴性菌如产气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合计占25.00%。结论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CRBSI的发生与导管留置时间、患者年龄、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等有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加强护理人员上下机操作规范,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中心静脉导管 影响因素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艳清 刘淑君 王瑾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58-161,共4页
目的分析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产后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以ECXEL表格统计2021年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初产妇120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120例初产妇临床资料,统计产后抑郁发生率,并按照是否发生抑郁分为... 目的分析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产后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以ECXEL表格统计2021年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初产妇120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120例初产妇临床资料,统计产后抑郁发生率,并按照是否发生抑郁分为2组,25例发生抑郁者纳入观察组,95例未发生抑郁者纳入对照组,分析初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并以Pearson程序分析产后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结果经数据统计显示,120例初产妇中25(20.83%)例发生产后抑郁,95(79.17%)例未发生产后抑郁。单因素分析:观察组年龄、文化程度、定期孕检、产妇健康情况、婴儿健康情况、医务人员态度、家属态度、喂养方式、产科并发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35岁、高中及以下学历、未定期孕检、产妇健康情况不佳、婴儿健康情况不佳、医务人员态度不好、家属态度不好、混合喂养或奶粉、存在产科并发症、EPDS评分≥13分、PSQI评分≥11分为导致初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高危因素。Pearson程序分析显示,产后抑郁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结论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且该情况的出现与产妇文化程度、生产顺利情况、医务人员与家属态度、喂养方式等密切相关,若未及时采取合理方案改善可影响其睡眠质量,二者相互作用导致病情治疗难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产后抑郁 影响因素 睡眠质量
原文传递
动机性访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19
作者 周美玲 许秀君 +3 位作者 陈燕芳 贾艳清 姜红芳 沈华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24期3156-3160,共5页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某三甲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根据透析时间将患者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实施...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某三甲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根据透析时间将患者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实施动机性访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采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和肾脏疾病特异性调查表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素养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健康素养总分由(87.34±2.85)分提高到(97.34±3.02)分,其中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3个维度的得分和总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干预后干预组健康素养总分和以上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由(100.64±17.62)分提高到(115.60±16.15)分,其中躯体症状、疲劳、与他人关系3个维度的得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干预后干预组生活质量总分和以上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增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改善健康的意识,改变自身不良的行为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 生活质量 健康素养 动机性访谈
原文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血管通路穿刺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21
20
作者 董永泽 许秀君 +2 位作者 沈华娟 周美玲 贾艳清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35-1141,共7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汇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血管通路穿刺管理的证据,为加强临床医护人员动静脉血管通路穿刺规范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UpToDate临床顾问、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国际指南协作网、苏格兰校际指南网、... 目的检索、评价并汇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血管通路穿刺管理的证据,为加强临床医护人员动静脉血管通路穿刺规范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UpToDate临床顾问、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国际指南协作网、苏格兰校际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医脉通等网站、指南库,以及ACP Journal Club、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中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血管通路穿刺管理的证据,文献类型包括临床决策、指南、最佳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2017年1月—2021年12月。循证团队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并提取、汇总证据。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2篇、指南4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1篇。最佳证据包括首次穿刺时机、穿刺前评估及准备、穿刺方法、穿刺成功判定、穿刺并发症处理、穿刺针拔出后按压、穿刺辅助设备、穿刺人员资质及培训8个方面,共25条证据。结论血液净化医护人员需结合具体临床情境、证据的促进因素、阻碍因素及患者意愿,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佳证据,提高动静脉血管通路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相关不良事件,延长血管通路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 穿刺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