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毛染色损伤分析
1
作者 贾舜华 罗小璋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6期135-142,共8页
本文对酸性媒介染料散毛染色前后的羊毛性能做了测试和分析,发现纤维受到严重损伤,表现为强力、伸长、膨松度大大降低。纤维损伤主要是以化学损伤、局部损伤、毡缩损伤3种形式出现的。为减少纤维损伤,提高染色毛的纺纱性能,进行了一些... 本文对酸性媒介染料散毛染色前后的羊毛性能做了测试和分析,发现纤维受到严重损伤,表现为强力、伸长、膨松度大大降低。纤维损伤主要是以化学损伤、局部损伤、毡缩损伤3种形式出现的。为减少纤维损伤,提高染色毛的纺纱性能,进行了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毛染色 染色 化学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米染料的染色性能及对毛织物的染色工艺 被引量:28
2
作者 侯秀良 周启澄 +4 位作者 张新龙 王璐 贾舜华 胡晓峰 王善元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8-62,共5页
为研究槐米染料的产业化应用,测试了天然槐米染料的化学成分以及耐热、耐酸碱稳定性,分析了染色温度、pH值、媒染剂用量、染料用量等染色工艺参数对毛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并测试了槐米染色毛织物的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简单的制... 为研究槐米染料的产业化应用,测试了天然槐米染料的化学成分以及耐热、耐酸碱稳定性,分析了染色温度、pH值、媒染剂用量、染料用量等染色工艺参数对毛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并测试了槐米染色毛织物的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简单的制备方法,就能得到纯度高、耐热稳定性较好的槐米粉末染料;采用优化的铝预媒染色工艺可染得色泽鲜艳、牢度较好的黄色毛织物,且染色毛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杀菌功能,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具有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槐米 化学成分 稳定性 染色工艺 抗菌性 毛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染料茜草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侯秀良 位丽 +5 位作者 张新龙 周启澄 王璐 贾舜华 胡晓峰 王善元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4-27,共4页
文章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差热同步分析仪等热分析仪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仪详细研究了植物染料茜草的耐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储存稳定性,测试了茜草染色毛织物的耐热压色牢度和耐罐蒸色牢度。结果表明,茜草色素在100℃沸水... 文章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差热同步分析仪等热分析仪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仪详细研究了植物染料茜草的耐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储存稳定性,测试了茜草染色毛织物的耐热压色牢度和耐罐蒸色牢度。结果表明,茜草色素在100℃沸水中至少可以稳定2h,茜草染料可采用100℃沸水染色;茜草粉末染料中的某些化学成分有可能在145℃分解,350℃炭化;茜草染色毛织物的耐热压色牢度及耐罐蒸色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茜草色素酒精提取浓缩液可以在室温下保存90天以上,其水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颜色有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茜草 稳定性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槐米染料的精制及其对羊毛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世朋 王璐 +3 位作者 李娟 贾舜华 周启澄 张新龙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3-26,共4页
文章研究了槐米色素的树脂精制工艺,采用几种不同的树脂对槐米色素进行了吸附和解吸,比较了精制槐米与非精制槐米染料对羊毛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6.0时,选用ADS-5树脂作吸附剂,同时用90%的乙醇洗脱,该工艺对槐米色素的... 文章研究了槐米色素的树脂精制工艺,采用几种不同的树脂对槐米色素进行了吸附和解吸,比较了精制槐米与非精制槐米染料对羊毛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6.0时,选用ADS-5树脂作吸附剂,同时用90%的乙醇洗脱,该工艺对槐米色素的提取效果较好,由精制槐米色素所染试样的光泽度得以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米色素 ADS-5树脂 精制 光泽度 羊毛织物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染料荆芥对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娟 王璐 +3 位作者 李世鹏 贾舜华 周启澄 张新龙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9,共5页
鉴于人类对于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重视,研究开发具有环保、天然生态特性的植物染料来代替部分有毒合成染料,开发环保纺织品,对于羊毛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选用植物染料荆芥,用水煮法提取荆芥染料进... 鉴于人类对于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重视,研究开发具有环保、天然生态特性的植物染料来代替部分有毒合成染料,开发环保纺织品,对于羊毛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选用植物染料荆芥,用水煮法提取荆芥染料进行染色实验,通过改变工艺参数研究了浓度、温度、pH值、媒染剂等因素对染色质量的影响。通过优化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方案,并且对上染后的织物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荆芥对羊毛织物染色的各项牢度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羊毛 染色 染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技术在植物HT-CT色素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解新生 王璐 +3 位作者 张新龙 胡晓峰 贾舜华 周启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9,共5页
文章对植物HT-CT色素采用超声波提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作用时间、浴比对色素提取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超声波提取植物HT-CT色素的优化工艺,主要参数为:水浴温度50℃、提取时间90 min、超声波功... 文章对植物HT-CT色素采用超声波提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作用时间、浴比对色素提取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超声波提取植物HT-CT色素的优化工艺,主要参数为:水浴温度50℃、提取时间90 min、超声波功率200 W、浴比1∶50。实验结果表明:50℃优化工艺条件下的超声波提取比100℃的常规提取效率高,该优化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提取 植物色素 毛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技术在植物ML-CT色素染羊毛织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解新生 王璐 +3 位作者 张新龙 胡晓峰 贾舜华 周启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9,共5页
为开拓超声波技术在植物染料染色中的应用,以植物ML-CT色素对羊毛织物的染色为例,研究了其在超声波辅助作用和常规条件下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超声波对ML-CT色素染羊毛织物有明显的促染作用,可以降低染色温度,缩短染色时间,减少染料用... 为开拓超声波技术在植物染料染色中的应用,以植物ML-CT色素对羊毛织物的染色为例,研究了其在超声波辅助作用和常规条件下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超声波对ML-CT色素染羊毛织物有明显的促染作用,可以降低染色温度,缩短染色时间,减少染料用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织物的染色牢度,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超声波染色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染色 常规染色 上染率 染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斌 王璐 +2 位作者 赵国瑛 杨自治 贾舜华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5-68,共4页
探讨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性能特点。分析了接枝变性处理在改善淀粉成膜性和黏附性、降低浆液的凝胶现象、提高浆液的混溶性方面存在的优势。提出:接枝变性处理适合淀粉多元复合变性的发展要求,接枝变性淀粉可以替代PVA用于纺织经纱上浆... 探讨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性能特点。分析了接枝变性处理在改善淀粉成膜性和黏附性、降低浆液的凝胶现象、提高浆液的混溶性方面存在的优势。提出:接枝变性处理适合淀粉多元复合变性的发展要求,接枝变性淀粉可以替代PVA用于纺织经纱上浆。当前需加强淀粉接枝变性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研究,才能加速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接枝变性 浆料 成膜性 黏附性 混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斌 王璐 +2 位作者 赵国瑛 杨自治 贾舜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01,107,共4页
介绍了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研究中存在的优缺点,并剖析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指出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需进行系统研究,以促进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发展。
关键词 浆料 接枝变性淀粉 经纱上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染料HT-CT对毛织物染色性能及其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秀良 位丽 +5 位作者 张新龙 周启澄 王璐 贾舜华 胡晓峰 王善元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共4页
研究了HT-CT色素的耐沸水稳定性、耐酸碱稳定性,染色方法以及各染色工艺参数对染色毛织物颜色特征值、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T-CT色素在100℃沸水中稳定;在酸性至中性条件下稳定,而在碱性条件下颜色增深;染毛织物适宜采用铝离子后媒... 研究了HT-CT色素的耐沸水稳定性、耐酸碱稳定性,染色方法以及各染色工艺参数对染色毛织物颜色特征值、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T-CT色素在100℃沸水中稳定;在酸性至中性条件下稳定,而在碱性条件下颜色增深;染毛织物适宜采用铝离子后媒染色方法,主要工艺参数为:浴比1∶25,染料植物用量50%(owf),染色温度100℃,染浴pH值6,铝媒染剂用量5%;HT-CT染色毛织物的耐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均较好,达到国家标准3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毛织物 染色性能 染色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气圈动态方程对精纺高支毛纱成纱质量的影响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毕松梅 贾舜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23,共3页
本文用数学、力学等方法导出环锭细纱机在纺制精纺高支毛纱时凸形气圈的精确方程式,用以研讨高速情况下凸形气圈微元纱段受力情况,这对指导高速条件下增大管纱卷装、降低断头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气圈 动态方程 精纺高支毛纱 毛纱 成纱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腈120/2Nm赛络纱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
12
作者 毕松梅 贾舜华 《纺织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34,39,共5页
研究了用赛络纺技术开发60/40毛腈混纺120/2Nm高支混纺毛纱的方法,在原料选配、工艺流程、设备改造及成纱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赛络纺纱 细支纱 毛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毛织品能否染成“健美”色的思考
13
作者 周启澄 赵国瑛 +4 位作者 王璐 张新龙 贾舜华 胡晓峰 侯秀良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2-54,共3页
纺织品的艺术含量以技术含量为基础,艺术含量本身又是文化品位的基础。艺术含量的主要部分由染整工程创造,其中,染色尤为重要。根据"美"必须以"健"为伴的原则,染色决不可再用对人体有害的染料和助剂。重新起用天然... 纺织品的艺术含量以技术含量为基础,艺术含量本身又是文化品位的基础。艺术含量的主要部分由染整工程创造,其中,染色尤为重要。根据"美"必须以"健"为伴的原则,染色决不可再用对人体有害的染料和助剂。重新起用天然染料,逐步替代有问题的合成染料是一个方向。介绍了用于毛纺织生产的植物染料的制备、羊毛针对性的染前生物酶预处理、植物染料染羊毛的优化媒染方法以及生态毛纺织品的开发,提出了存在问题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织物 植物染料 针对性酶预处理 媒染 生态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腈120/2Nm赛络纺成纱质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毕松梅 贾舜华 《上海毛麻科技》 2001年第1期10-13,共4页
本文着重研究了用赛络纺技术开发60/40毛腈混纺120/2Nm高支混纺毛纱,在原料选配、工艺流程、设备改造及成纱质量等方法进行了研讨。
关键词 赛络纺技术 毛晴混纺纱 成纱质量 SIROSPUN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染料HM在蛋白质纤维上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瑾儒 张斌 +3 位作者 王璐 劳继红 金凤珊 贾舜华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0,共4页
应用天然植物染料HM对蛋白质纤维羊绒和羊毛进行染色,探讨了染液浓度、染色pH值、染色升温速率和染色保温时间对2种纤维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染料HM上染羊绒纤维时,宜在pH值4.0的100%染液浓度中,采用1℃/min升温速率,保温染... 应用天然植物染料HM对蛋白质纤维羊绒和羊毛进行染色,探讨了染液浓度、染色pH值、染色升温速率和染色保温时间对2种纤维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染料HM上染羊绒纤维时,宜在pH值4.0的100%染液浓度中,采用1℃/min升温速率,保温染色60 min;天然染料HM上染羊毛纤维时,宜在pH值5.0的50%染液浓度中,采用1℃/min升温速率,保温染色90 min;天然染料HM上染羊毛纤维较羊绒纤维容易,上染百分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羊毛 羊绒 上染百分率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_2O_2氧化青黛染色新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勇 王璐 +4 位作者 张新龙 贾舜华 周启澄 胡晓峰 赵国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2-96,共5页
针对传统的空气氧化制约了植物染料青黛现代化生产的问题,研究用含天然靛蓝的植物染料青黛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并利用双氧水代替空气对其进行氧化,探索青黛染料染色的工业化生产可能性。通过改变工艺参数,研究双氧水浓度、氧化温度、氧... 针对传统的空气氧化制约了植物染料青黛现代化生产的问题,研究用含天然靛蓝的植物染料青黛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并利用双氧水代替空气对其进行氧化,探索青黛染料染色的工业化生产可能性。通过改变工艺参数,研究双氧水浓度、氧化温度、氧化液pH值、氧化时间等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对比了双氧水氧化和空气氧化的效果。结果显示双氧水氧化后染样的K/S值较高,染色牢度与染色重现性较好。与传统的空气氧化相比,采用双氧水氧化易于控制生产工艺,更适用于现代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黛 双氧水 氧化 颜色特征值 染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染料复合染色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勇 王璐 +4 位作者 贾舜华 张新龙 周启澄 胡晓峰 赵国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18,共5页
为丰富植物染料的色谱,应用DL-CT蓝色植物染料和HHH-CT黄色植物染料对羊毛织物进行复合染色,研究了复合染色在植物染料上的应用。对DL-CT蓝色植物染料和HHH-CT黄色植物染料复合染色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染料用量、媒... 为丰富植物染料的色谱,应用DL-CT蓝色植物染料和HHH-CT黄色植物染料对羊毛织物进行复合染色,研究了复合染色在植物染料上的应用。对DL-CT蓝色植物染料和HHH-CT黄色植物染料复合染色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染料用量、媒染剂用量等工艺参数对羊毛织物色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工艺;还对还原性植物染料DL-CT新型染色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DL-CT蓝色植物染料和HHH-CT黄色植物染料通过复合染色可以得到不同的染色色泽,为丰富植物染料的色谱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氧化 复合染色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染料HH-CT的抗紫外特性及在羊毛织物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宁宁 王璐 +1 位作者 贾舜华 周启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9,共5页
天然植物染料在给予织物雅致颜色的同时,也能赋予其特殊的功能。文章就植物染料HH-CT的抗紫外性能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HH-CT染液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以染液在紫外区域的最大吸光度为优化目标,通过正交试验... 天然植物染料在给予织物雅致颜色的同时,也能赋予其特殊的功能。文章就植物染料HH-CT的抗紫外性能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HH-CT染液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以染液在紫外区域的最大吸光度为优化目标,通过正交试验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60 min,浴比1∶10。将此染液应用于羊毛织物上,测试染后织物的紫外防护系数(UPF),结果显示,染后羊毛织物的UPF值大于30,且在UVA波段的平均透射率小于5%,符合GB/T 18830-2002中定义的"防紫外线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提取 羊毛织物 染色 UP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植物染料W-CT对羊毛针织物的染色性及抗菌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沙香玉 王璐 +2 位作者 张新龙 贾舜华 周启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共5页
由天然植物染料W-CT的萃取实验可得,W-CT热稳定性较好。文章还确定了萃取W-CT色素的最优工艺条件:温度90℃,浴比1∶30,提取2次,每次提取1 h。随后采用肉汤稀释法测试W-CT染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实验结果为对大肠杆菌的MIC≤1.953 mg/ml... 由天然植物染料W-CT的萃取实验可得,W-CT热稳定性较好。文章还确定了萃取W-CT色素的最优工艺条件:温度90℃,浴比1∶30,提取2次,每次提取1 h。随后采用肉汤稀释法测试W-CT染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实验结果为对大肠杆菌的MIC≤1.953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1.953 mg/ml;醇提法对大肠杆菌的MIC为31.2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1.953 mg/ml。在此基础上同时探讨了W-CT染色工艺,实验表明:无媒染时浴比对颜色特征的影响很小,在铝媒染中染液的pH值对颜色特征的影响较大,W-CT色素对织物染色色牢度普遍符合国家标准。最后通过测试织物细菌减少率,表明用W-CT染色可以赋予织物较好的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羊毛织物 染色 最低抑菌浓度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针起毛机工作原理及工艺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镇圭 贾舜华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65-69,共5页
本文通过钢针起毛机作用原理的分析,对影响起毛作用的因素和工艺进行了探讨,对进一步熟悉起毛机的性能和起毛工艺调整有指导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起毛机 梳理 缩绒 张力 针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