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怡 刘叶 +2 位作者 王芳 贾琎蕊 宋盛晗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31-34,45,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1年5月至2024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实施肺叶切除术治疗的106例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DVT组(n=21...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1年5月至2024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实施肺叶切除术治疗的106例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DVT组(n=21)和对照组(n=85)。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史、生化指标、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及用药情况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水平、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水平均为老年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水平均会影响老年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发生DVT的风险,临床需在术前对于存在以上指标的高危患者采取强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肺癌 肺叶切除术 深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2
作者 刘爱欣 贾琎蕊 +1 位作者 叶鑫 李娜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出院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320例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的...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出院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320例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的认知功能。根据POCD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POCD组(n=58)和非POCD组(n=262),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问卷(EORTC QLQ-C30)评分,分析术后1周MoCA评分与出院后6个月EORTC QLQ-C30评分的相关性。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OCD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周,58例(18.12%)患者发生POCD。术后1周,POCD组MoCA评分低于非POCD组;POCD组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下降最大百分数(rScO_(2)%max)大于非POCD组;POCD组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最小值(rScO_(2)min)及术后自控镇痛使用率低于非COPD组;出院后6个月,POCD组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低于非POCD组,疲劳评分高于非PO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麻醉时间(OR=1.490,95%CI 1.085~2.047)、术中失血量(OR=1.162,95%CI 1.090~2.533)、rScO_(2)%max(OR=1.533,95%CI 1.094~2.147)及术后自控镇痛使用(OR=0.671,95%CI 0.463~0.972)均为POC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肺癌根治术后1周MoCA评分与EORTC QLQ-C30量表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r=0.319,0.490,0.448;P<0.05);与疲劳维度评分呈负相关(r=-0.297;P<0.05)。结论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1周POCD与出院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POCD患者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下降。建议从控制手术麻醉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术后积极镇痛等方面出发,降低POCD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肺癌根治术 认知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贾琎蕊 李晓红 胡滨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416-420,共5页
目的 纵向研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对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术后1个月行一般情况及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共发放19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2份,以术后1个月肺癌患者生活质... 目的 纵向研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对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术后1个月行一般情况及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共发放19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2份,以术后1个月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L)总分分组,分为生活质量良好组(≥平均分)及生活质量不良组(<平均分);并对患者跟踪随访,在术后3、6个月时再次行生活质量调查。采用FACT-L调查患者生活质量。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老年NSCLC患者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182例老年NSCLC患者在术后3个月时有3例患者不配合复查或失访,未获得二次生活质量调查,予以剔除,术后6个月时有8例患者失访,获得171份有效问卷。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老年NSCLC患者各维度FACT-L评分及其总分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不良组吸烟史占比、中转开胸率、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癌因性疲乏率均高于生活质量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OR=3.074,95%CI 1.461~6.468)、中转开胸(OR=2.377,95%CI 1.099~5.145)、术后肺部并发症(OR=4.088,95%CI 2.193~7.621)、癌因性疲乏(OR=3.016,95%CI 1.535~5.927)均为老年NSCLC患者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171例老年NSCLC患者中,术后1个月有癌因性疲乏者术后6个月FACT-L总分明显低于无癌因性疲乏者(P<0.05)。结论 有吸烟史、中转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及癌因性疲乏的老年NSCLC患者术后早期生活质量较差,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患者生活质量可逐渐提升,癌因性疲乏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产生持续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非小细胞肺癌 根治术 生活质量 纵向研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对高危肺癌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价值
4
作者 贾琎蕊 冀瑛 +1 位作者 张丽金 胡滨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66-269,312,共5页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高危肺癌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预防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3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使用低分子肝素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129)...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高危肺癌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预防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3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使用低分子肝素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129)和对照组(n=108)。比较两组患者的专科信息、手术信息以及术后住院期间VTE相关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的组织学分型、TNM分期、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术后VTE发生率、术后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轻微出血的比例、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可有效、安全地降低高危肺癌患者术后发生VTE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静脉血栓栓塞 预防 低分子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5
作者 贾琎蕊 张怡 +3 位作者 刘叶 张丽金 于宏彬 胡滨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45-48,53,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下肢DVT将患者分为血栓组(n=54)和对...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下肢DVT将患者分为血栓组(n=54)和对照组(n=349)。分析肺癌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栓组的年龄、男性患者比例、收缩压、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对照组,体重指数和国际标准化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手术时间≥3 h的患者比例、TNM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TNM分期为Ⅲ~Ⅳ期、D-二聚体水平升高、手术时间≥3 h均是肺癌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TNM分期为Ⅲ~Ⅳ期、D-二聚体水平升高、手术时间≥3 h均与肺癌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下肢DVT的发生有关,临床中应注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手术 深静脉血栓 风险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中远期生存率及预后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于宏彬 王磊 +1 位作者 贾琎蕊 孙潇爽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4期184-186,共3页
目的分析12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中远期生存率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治疗的120例食管癌患者病历资料,分析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中远期生存率及预后危险因素。结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45%(... 目的分析12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中远期生存率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治疗的120例食管癌患者病历资料,分析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中远期生存率及预后危险因素。结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45%(54/120)、29.17%(35/120);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肿瘤长度、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术后感染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长度、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术后感染是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肿瘤长度、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术后感染均为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临床应密切关注其变化并进行干预,以便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根治术 中远期生存率 预后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生择床担任责任护士的带教方式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秦玲玲 刘玉萍 +1 位作者 段丽娟 贾琎蕊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17期121-121,共1页
目的:探讨护生择床担任责任护士的带教方式对于护生出科成绩、病情观察能力、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设计和实施个体化护理方案的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护理本科实习生36名,分为实验组18名和对照组18名。... 目的:探讨护生择床担任责任护士的带教方式对于护生出科成绩、病情观察能力、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设计和实施个体化护理方案的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护理本科实习生36名,分为实验组18名和对照组18名。实验组采用护生择床担任责任护士的带教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师生共同管理患者的带教方式。结果:实验组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综合成绩,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床担任责任护士的带教方式使得护生的病情观察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判断能力、设计和实施个体化护理方案的能力均明显提高,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患者问卷调查,实验组的交流与沟通能力也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生择床担任责任护士的带教方式可以提高护生的出科成绩,并能提高护生的病情观察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判断能力、设计和实施个体化护理方案的能力及交流与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责任护士 护理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伸后延护理方案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和疾病认知的影响
8
作者 王芳 贾琎蕊 李政 《中国临床研究》 2024年第12期1955-1958,共4页
目的探讨前伸后延护理方案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以及对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于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就诊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以前伸后延护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 目的探讨前伸后延护理方案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以及对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于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就诊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以前伸后延护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推行时间为截点(2021年7月),将推行前(2021年1月至6月)就诊的5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将推行后(2021年7月至12月)就诊的5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前伸后延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总体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支气管胸膜瘘、低氧血症、脓胸),于干预前及干预7 d后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疾病认知问卷(B-IPQ)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26%(5/54)vs 25.4%(13/51),χ^(2)=4.865,P=0.027]。干预7 d后,观察组B-IPQ评分为(68.17±8.1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06±8.62)分(t=5.547,P<0.001)。两组患者痊愈出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6)。结论前伸后延护理方案可有效提高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认知水平,以期改善其行为方式,对其并发症发生情况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伸后延护理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围术期 并发症 疾病认知水平
原文传递
基于灰色关联和结构变动度分析医疗改革对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文娇 贾琎蕊 《中国病案》 2023年第5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某三甲医院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前后,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某三甲医院肺癌行胸腔镜手术出院的患者,采用灰色关联和结构变动度的方法分析医耗联动改... 目的探讨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某三甲医院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前后,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某三甲医院肺癌行胸腔镜手术出院的患者,采用灰色关联和结构变动度的方法分析医耗联动改革前后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各项费用的结构变动情况。结果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整体呈增长趋势。与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关联度最高的是材料费,关联度为1.0000,其次是手术费和病理费,关联度分别为0.6270和0.6073。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度为36.11%,其中2018年-2019年的结构变动度最大,为16.50%;从结构变动的方向来看,手术费的结构变动值一直呈现正向变动,其中2018年-2019年变动较大;床位费、诊疗费、药品费和放射费的结构变动值一直呈现负向变动,其中药品费变动最大。手术费对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为37.30%,其次是材料费,为13.08%。结论医耗联动综合改革之后,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各项费用变化基本符合改革预期,手术费用增加较明显,体现了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且住院费用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而医用耗材费用下降并不明显,仍需进一步加强医用耗材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 结构变动度 医疗改革 住院费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