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添加剂和贮藏时间对苜蓿青贮品质和霉菌数量的影响
1
作者 贾海阔 吴春会 +5 位作者 祖晓伟 刘振宇 陈欢 刘震灵 王明亚 李秋凤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69,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有机酸、菌剂和酶制剂单独及混合添加对苜蓿青贮品质和霉菌数量的影响,并确定其适宜的添加剂和贮藏时间。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设置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为对照组(CK组)、5 g/... 试验旨在探究有机酸、菌剂和酶制剂单独及混合添加对苜蓿青贮品质和霉菌数量的影响,并确定其适宜的添加剂和贮藏时间。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设置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为对照组(CK组)、5 g/t青贮发酵剂组(CK^(+)组)、0.2%苯甲酸+0.2%柠檬酸+0.5 g/t复合菌组(T1组)、0.2%苯甲酸+0.2%柠檬酸+0.5 g/t复合菌+0.3 g/kg β-葡聚糖酶组(T2组)、0.2%苯甲酸+0.2%柠檬酸+0.5 g/t复合菌+0.3 g/kg木聚糖酶组(T3组)、0.2%苯甲酸+0.2%柠檬酸+0.5 g/t复合菌+0.3 g/kg β-葡聚糖酶+0.3 g/kg木聚糖酶组(T4组),贮藏时间分别为7、15、25、35、55、60 d。结果显示,贮藏时间和添加剂均显著影响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及微生物数量(P<0.05)。贮藏时间和添加剂的交互作用对苜蓿青贮的乳酸(LA)、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及乳酸菌、霉菌数量有显著影响(P<0.05)。与CK组相比,第55和60天,T3组、T4组的pH值、氨态氮(NH_(3)-N)、NDF、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LA、粗蛋白(CP)含量显著增加(P<0.05)。第55天,T4组的霉菌数量显著低于CK组、CK^(+)组及T2组(P<0.05)。研究表明,苜蓿贮藏55 d,添加苯甲酸+柠檬酸+复合菌+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青贮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贮藏时间 苜蓿 青贮品质 微生物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粮精粗比及菊粉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水平对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徐领 卢俊言 +7 位作者 陈欢 董佳豪 刘震灵 贾海阔 吴春会 李素霞 王明亚 李秋凤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510,共15页
本试验旨在探寻不同饲粮精粗比及菊粉(IN)和枯草芽孢杆菌(BS)添加水平对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L 16(43)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3个因素分别为精粗比、IN添加水平、BS添加水平,精粗比分别为20∶80、40∶60、60∶40、80∶20,IN添... 本试验旨在探寻不同饲粮精粗比及菊粉(IN)和枯草芽孢杆菌(BS)添加水平对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L 16(43)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3个因素分别为精粗比、IN添加水平、BS添加水平,精粗比分别为20∶80、40∶60、60∶40、80∶20,IN添加水平分别为0、0.15%、0.30%、0.45%,BS添加水平分别为0、1.7×10^(9)、1.7×10^(10)、1.7×10^(11) CFU/kg。共设16个组,每组5个重复。利用体外产气法进行体外发酵,分别测定2、4、6、8、12、24和48 h产气量及48 h营养物质降解率和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1)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在12、24和48 h时,饲粮精粗比为60∶40组体外产气量显著高于饲粮精粗比为20∶80、40∶60和80∶20组(P<0.05);在24 h时,饲粮IN添加水平为0.30%组体外产气量显著高于饲粮IN添加水平为0、0.15%、0.45%组(P<0.05);在4、6、8、12 h时,饲粮BS添加水平为1.7×10^(9)、1.7×10^(10)和1.7×10^(11) CFU/kg组体外产气量显著高于饲粮BS添加水平为0 CFU/kg组(P<0.05)。2)饲粮精粗比为60∶40和80∶20组干物质降解率(DMD)显著高于饲粮精粗比为20∶80和40∶60组(P<0.05),饲粮IN添加水平为0.30%组DMD显著高于饲粮IN添加水平为0、0.15%、0.45%组(P<0.05),饲粮BS添加水平为1.7×10^(11) CFU/kg组DMD显著高于饲粮BS添加水平为1.7×10^(10) CFU/kg组(P<0.05);饲粮BS添加水平为1.7×10^(10)和1.7×10^(11) CFU/kg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显著高于饲粮BS添加水平为0、1.7×10^(9) CFU/kg组(P<0.05)。3)饲粮精粗比为60∶40组pH显著低于饲粮精粗比为20∶80和80∶20组(P<0.05),饲粮IN添加水平为0.30%和0.45%组pH显著低于饲粮IN添加水平为0组(P<0.05),饲粮BS添加水平为1.7×10^(10)、1.7×10^(11) CFU/kg组pH显著低于饲粮BS添加水平为0 CFU/kg组(P<0.05)。饲粮精粗比为40∶60和60∶40组氨态氮(NH 3-N)含量显著低于饲粮精粗比为20∶80组(P<0.05),饲粮IN添加水平为0.15%和0.30%组NH 3-N含量显著低于饲粮IN添加水平为0组(P<0.05)。饲粮精粗比为60∶40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显著高于饲粮精粗比为20∶80和40∶60组(P<0.05),饲粮IN添加水平为0.30%组TVFA含量显著高于饲粮IN添加水平为0、0.15%和0.45%组(P<0.05),饲粮BS添加水平为1.7×10^(10) CFU/kg组乙酸和TVFA含量显著高于饲粮BS添加水平为0、1.7×10^(9) CFU/kg组(P<0.05)。综合分析体外发酵特性,筛选出最适各因素水平为:饲粮精粗比60∶40,IN添加水平0.30%,BS添加水平1.7×10^(10) CFU/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发酵 精粗比 菊粉 枯草芽孢杆菌 瘤胃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欢 史子浩 +6 位作者 吴春会 李秋凤 于晓梦 徐领 贾海阔 刘震灵 王明亚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2-1258,共7页
为了选育纤维素高效降解菌,提高纤维素降解效率。本研究从肉牛瘤胃液、肉牛粪便,蝗虫肠道末筛选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的株系,对其进行生物学鉴定和酶活性比较。结果表明,从肉牛瘤胃液中筛选出纤维素降解株系L7,L8-1和L9,分别鉴定为高地芽... 为了选育纤维素高效降解菌,提高纤维素降解效率。本研究从肉牛瘤胃液、肉牛粪便,蝗虫肠道末筛选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的株系,对其进行生物学鉴定和酶活性比较。结果表明,从肉牛瘤胃液中筛选出纤维素降解株系L7,L8-1和L9,分别鉴定为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暹罗芽孢杆菌(B.siamensis)和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lus);从蝗虫肠道末中筛选得到株系H2-1和H3-1,分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lus)和解蛋白芽孢杆菌(B.proteolyticus);从肉牛粪便中筛选得到株系F8-2被鉴定为高地芽孢杆菌(B.altitudinis)。其中降解能力最强的株系为L7,其全酶(FPA)、外切葡聚糖酶(C_(1)),内切葡聚糖酶(CMC)和β-葡萄糖苷酶(β-Gase)活性分别为4.28,1.89,5.57,2.30 U·mL^(-1)。菌落D/d平均值与FPA,CMC,C_(1),β-Gase的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筛选得到株系L7具有较强的纤维素降解能力,为提高饲料转化率提供了更多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 酶活性 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纤维素降解菌筛选、诱变选育及其秸秆降解效果研究
4
作者 陈欢 史子浩 +8 位作者 吴春会 李秋凤 徐领 贾海阔 刘震灵 高艳霞 王明亚 刘振宇 刘忠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26-8136,共11页
本研究旨在选育高产纤维素降解菌,以提高纤维素降解效率。试验从肉牛瘤胃液中通过刚果红染色法筛选出纤维素降解菌,然后经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后筛选出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株,并对其秸秆降解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肉牛瘤胃液... 本研究旨在选育高产纤维素降解菌,以提高纤维素降解效率。试验从肉牛瘤胃液中通过刚果红染色法筛选出纤维素降解菌,然后经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后筛选出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株,并对其秸秆降解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肉牛瘤胃液中筛选得到初始菌株纤维素降解菌C8,其全酶(FPA)、外切葡聚糖酶(C_(1))、内切葡聚糖酶(CMC)和β-葡萄糖苷酶(β⁃Gase)活力分别为3.96、1.08、2.21和0.51 U/mL,其秸秆干物质降解率为35.79%,经生物学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命名为枯草芽孢杆菌C8。2)以枯草芽孢杆菌C8为初始菌株通过ARTP进行诱变,筛选得到突变菌株AC83,其FPA、C_(1)、CMC和β⁃Gase活力分别为6.31、1.18、3.63和1.05 U/mL,相较初始菌株分别提高了59.34%、9.26%、64.25%和105.88%;秸秆干物质降解率为43.64%,较初始菌株提高了21.93%。3)突变菌株AC83经过连续6代培养,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本研究筛选得到突变菌株AC83具有较强的纤维素降解能力,为提高饲料转化率提供了更多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枯草芽孢杆菌 ARTP诱变 纤维素酶活力 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斯拉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贾海阔 《时代汽车》 2020年第9期87-88,共2页
中国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发展,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并将新能源车巨头特斯拉引入中国市场,通过特斯拉上海建厂加剧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倒逼国产新能源车企业创新发展。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一方面能够优... 中国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发展,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并将新能源车巨头特斯拉引入中国市场,通过特斯拉上海建厂加剧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倒逼国产新能源车企业创新发展。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一方面能够优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营销模式等,重塑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另一方面也给国内新能源汽车带来生存压力,给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出了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斯拉 新能源汽车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