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G对豚鼠前庭耳石器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贾宏博 王锦玲 +4 位作者 于立身 谢溯江 毕红哲 刘正 刘广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1760-1763,共4页
目的 研究高 G值对豚鼠前庭耳石器系统功能和形态学的影响 ,为航空航天活动中与此有关的问题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38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10 )和高 G刺激组(n=2 8)两组 ,高 G组于给予 +10 Gy5 min的刺激后 0 .5 h断头处死取双侧... 目的 研究高 G值对豚鼠前庭耳石器系统功能和形态学的影响 ,为航空航天活动中与此有关的问题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38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10 )和高 G刺激组(n=2 8)两组 ,高 G组于给予 +10 Gy5 min的刺激后 0 .5 h断头处死取双侧椭圆囊行光镜、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 ,并应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对耳石器囊斑 HSP70 m RNA表达进行观察对比 .处死前观察各组豚鼠的行为学及前庭躯体和前庭眼动反射等行为学表现 .结果  +10 Gy作用 5 min后 ,79%的豚鼠出现了耳石器受损的阳性行为学症状 .所有阳性症状均在 30 min内消失 .光镜下高 G刺激组有一定程度细胞空泡化 .扫描电镜下显示 :高 G刺激组于 +10 Gy暴露后 0 .5 h呈现两种性质的耳石改变 :1耳石消失及耳石再生前体球状物的出现 ;2耳石的变性融合 .透射电镜可见球状物正从 型细胞和支持细胞分泌的分泌相 ,以及细胞质空泡化及核固缩 .应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 ,发现高 G刺激组在 +10 Gy暴露后 HSP70 m RNA表达明显增强 .左右耳未见明显差别 .结论 豚鼠暴露于高 G环境后可造成前庭耳石器系统功能紊乱和耳石器结构损害 ,提示航空航天活动中 ,人体暴露于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G 豚鼠 前庭耳石器 行为学 形态学 原位杂交 热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动跟踪技术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贾宏博 师国伟 姚钦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5-390,共6页
眼动跟踪技术是人机交互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武器系统智能人机接口的关键技术,已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本文在介绍眼动跟踪技术的生理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眼动跟踪的各种测量方... 眼动跟踪技术是人机交互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武器系统智能人机接口的关键技术,已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本文在介绍眼动跟踪技术的生理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眼动跟踪的各种测量方法、测量仪器研究情况和眼动跟踪技术关键问题。通过归纳眼动跟踪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需求、现状和潜在优势,以期为眼动跟踪技术今后的军事应用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跟踪 人机交互 军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错觉的地面模拟(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贾宏博 于立身 +3 位作者 毕红哲 王奎年 刘正 谢溯江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观察在超重环境下由于动头或座舱姿态变化所引起的定向知觉 ,探讨在地面用高级空间定向障碍模拟器模拟超重错觉的可行性。方法用模拟器匀速旋转产生 1 .6G的超重环境 ,1 2名男性战斗机飞行员分别于俯仰平面内抬头前后和滚转平面内... 目的观察在超重环境下由于动头或座舱姿态变化所引起的定向知觉 ,探讨在地面用高级空间定向障碍模拟器模拟超重错觉的可行性。方法用模拟器匀速旋转产生 1 .6G的超重环境 ,1 2名男性战斗机飞行员分别于俯仰平面内抬头前后和滚转平面内座舱倾斜姿态改变前后报告其定向知觉。结果在俯仰平面 ,被试者完成抬头动作后 ,体会到座舱发生了 63.8°± 48.3°的上仰 ;在滚转平面 ,当座舱向左倾斜 2 0°后 ,被试者体会到座舱向左发生了 48.6°± 39.4°的倾斜。结论虽然在模拟器上有较强的Coriolis效应存在 ,大多数被试者均体验到了超重错觉 ,在地面用模拟器模拟超重错觉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物理) 超重 模拟 空间定向 耳石 错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耳石修复再生的超微结构及元素成分动态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贾宏博 谢溯江 +3 位作者 郭世俊 田大为 毕红哲 王善祥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7-371,共5页
目的观察成熟耳石损伤后修复再生的形态学和元素变化特点,为深入认识其修复再生的规律和机理提供依据。方法给予过载刺激(10 Gy 5min)造成18只豚鼠耳石的损伤破坏,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分别观察过载刺激后1h、2... 目的观察成熟耳石损伤后修复再生的形态学和元素变化特点,为深入认识其修复再生的规律和机理提供依据。方法给予过载刺激(10 Gy 5min)造成18只豚鼠耳石的损伤破坏,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分别观察过载刺激后1h、2d、8d时其椭圆囊囊斑,用X射线显微能谱分析技术(electron probe X-ray microanalysis,EPMA)测量不同形态类别的耳石元素构成。结果过载刺激后1h正常耳石形态消失,被大量球状物代替,2d时球状物逐渐矿化,8d时哑铃状耳石出现并与矿化球状物共存,此外各时期均可见各种耳石的变性。EPMA结果显示,变性耳石Ca元素含量显著增高和P元素含量显著降低。另外,球状物在由初期向成熟矿化期转化过程中,表现出P元素含量逐渐增加和Ca元素含量逐渐减少的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结论成熟耳石损伤破坏后可以修复再生,该过程中形态学的变化伴随着元素构成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 修复 再生 超微结构 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视觉垂直线知觉与前庭器耳石功能评定 被引量:8
5
作者 贾宏博 王锦玲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70-73,共4页
关键词 前庭 功能评定 垂直线 视觉 皮层 反应 知觉 感受 耳石 主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Gy所致豚鼠前庭功能障碍及其预适应防护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贾宏博 于立身 +4 位作者 刘正 谢溯江 王锦铃 毕红哲 刘广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研究高G值作用后是否会造成豚鼠前庭功能紊乱 ,以及预先低G值暴露的预适应是否会对此有预防作用。方法 86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1 0只 ) ,1 0Gy组 (2 8只 ) ,2G组 (2 0只 ) ,预适应组 (2 8只 ) ,共 4组。 1 0Gy组直接给予 1 0G... 目的研究高G值作用后是否会造成豚鼠前庭功能紊乱 ,以及预先低G值暴露的预适应是否会对此有预防作用。方法 86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1 0只 ) ,1 0Gy组 (2 8只 ) ,2G组 (2 0只 ) ,预适应组 (2 8只 ) ,共 4组。 1 0Gy组直接给予 1 0Gy 5min暴露 ,2G组给予 8d 2G暴露 (1 0h/d) ,预适应组 (2 8只 )给予 8d 2G暴露后再给予 1 0Gy 5min暴露 ,对照组不给任何刺激。每组刺激后观察各豚鼠的行为学及前庭躯体和前庭眼动反射 ,包括有无头位震颤 ,头位偏斜 ,身体侧滚和转圈 ,有无自发眼震及眼位偏斜等前庭受损表现 ,并记录其持续时间。随后 (刺激后约 0 .5h)每组各取 8只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前庭中枢核团ChAT活性并进行灰度分析 ,其余用于其它指标研究。结果 +1 0Gy 5min的暴露 (+1 0Gy组 )可引起2 2 / 2 8(79% )豚鼠前庭行为学的异常 ,包括自发眼震、眼位偏斜、头位震颤、头位偏斜、身体转圈、侧滚转等 ;而在给予 +1 0Gy 5min的暴露前经过预适应 (预适应组 )的行为异常率只有 1 4/ 2 8(5 0 % ) ,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别 (P <0 .0 5 )。两组ChAT染色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不过两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别。结论高G值作用可引起豚鼠前庭功能障碍 ,预适应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中枢神经递质ChAT变化可能与此有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G值 前庭功能障碍 耳石器 预适应 胆碱乙酰化酶 高加速度 免疫组织化学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眼运动同步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贾宏博 姚钦 +4 位作者 师国伟 王致洁 谢溯江 郑媛憬 田大为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研究头眼运同步测量与分析,解决航空航天医学领域头眼运动数据测量分析问题。方法根据头眼运动生理物理特征,采用惯性测量和红外视频技术进行头眼运动数据同步检测和分析。结果头眼运动同步测量,实现了头眼运动一体化分析,提高了前... 目的研究头眼运同步测量与分析,解决航空航天医学领域头眼运动数据测量分析问题。方法根据头眼运动生理物理特征,采用惯性测量和红外视频技术进行头眼运动数据同步检测和分析。结果头眼运动同步测量,实现了头眼运动一体化分析,提高了前庭功能评价准确性。结论头眼运动同步测量与分析为航空医学领域提供了一种方便、快速、准确的评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眼运动 数据同步 前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视力检查与前庭功能评定 被引量:8
8
作者 贾宏博 郭世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综述从20世纪70年以来,用动态视力评价前庭功能的研究论文。动态视力用于评价前庭功能的主要生理基础是前庭眼动反射,常用的检查方法有简单的视力表测试,计算机化的动态视力测试,转椅条件下测试,跑台条件下测试和甩头条件下测试等。测... 综述从20世纪70年以来,用动态视力评价前庭功能的研究论文。动态视力用于评价前庭功能的主要生理基础是前庭眼动反射,常用的检查方法有简单的视力表测试,计算机化的动态视力测试,转椅条件下测试,跑台条件下测试和甩头条件下测试等。测试结果与头动的主动与被动、预测与不可预测、单纯头动与全身动以及头动的频率、速度、方向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视力 前庭功能检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虚拟成像技术的视眼动反射检查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贾宏博 田大为 +5 位作者 谢溯江 毕红哲 郑颖娟 孙雪蕾 姜媛媛 姚钦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423-426,共4页
目的分析利用虚拟成象技术进行视眼动反射检查的信度和效度,探索其在视眼动反射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 22名被试者分别随机先后用虚拟成像方法和传统检查方法(投影模式,SYSTEM 2000型前庭功能检查系统,美国MMT公司)进行3项视眼动反射检测... 目的分析利用虚拟成象技术进行视眼动反射检查的信度和效度,探索其在视眼动反射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 22名被试者分别随机先后用虚拟成像方法和传统检查方法(投影模式,SYSTEM 2000型前庭功能检查系统,美国MMT公司)进行3项视眼动反射检测(平稳跟踪检测、扫视检测、视动性眼震检测),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即该方法的效度;此外,每名受试者用虚拟成像方法随机重复进行三次测试以检验各次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即该方法的信度。结果虚拟成像方法和传统方法检查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虚拟成像方法三次检查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虚拟成象技术应用于视眼动反射检查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眼动检查 虚拟成像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过载引起前庭功能紊乱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宏博 耿喜臣 +4 位作者 田大为 颜桂定 谢溯江 金朝 刘广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72-275,共4页
目的探讨高过载导致的前庭功能紊乱(G-VD)的发生机理。方法观察11名飞行员于静止头直位高过载暴露前后的自发性眼震(SN)、变位性眼震(PN)、前庭眼动反射(VOR)、视动性眼震(OKN)、视前庭相互作用反射(VVOR)和主观视觉垂直线(SVV)变化情况... 目的探讨高过载导致的前庭功能紊乱(G-VD)的发生机理。方法观察11名飞行员于静止头直位高过载暴露前后的自发性眼震(SN)、变位性眼震(PN)、前庭眼动反射(VOR)、视动性眼震(OKN)、视前庭相互作用反射(VVOR)和主观视觉垂直线(SVV)变化情况,以及6名地面人员于左转抬头的动头模式下4.5G过载暴露前后的SN和PN变化情况。结果11名飞行员过载暴露前后各指标未见明显变化,6名地面人员于动头模式下暴露后有2名出现SN和PN。结论地面模拟飞行中过载作用条件下,如头位静止不会诱发G-VD;G-VD的发生可能与受试者在过载环境下是否动头有关,过载环境下动头更易诱发G-V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过载引起的前庭功能紊乱 高过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定向信息的显示与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宏博 毕红哲 《人类工效学》 2006年第4期48-51,共4页
空间定向障碍是目前与人的因素有关的飞行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和发展科学的空间定向信息显示形式是解决此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所在。文章就目前几种主要的空间定向信息显示形式及其常用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空间定向 显示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toconin90在豚鼠耳石破坏后的变化
12
作者 贾宏博 谢溯江 +4 位作者 张清俊 郑颖娟 姚钦 陈姗 刘琳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成熟耳石破坏再生过程中,Otoconin 90(OC90)蛋白在内耳的分布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成熟耳石破坏后修复再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机械过载作用的方法造成豚鼠耳石破坏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耳石破坏后不同时期(0.5~1 h,3 d,7 d)... 目的观察成熟耳石破坏再生过程中,Otoconin 90(OC90)蛋白在内耳的分布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成熟耳石破坏后修复再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机械过载作用的方法造成豚鼠耳石破坏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耳石破坏后不同时期(0.5~1 h,3 d,7 d)内耳切片各主要部位OC90分布表达情况,并测定椭圆囊囊斑的光密度(OD)值,对其表达强度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OC90蛋白的分布在耳石破坏后没有显著变化,仍呈现"多点"表达的特点,其在椭圆囊和球囊囊斑感觉上皮的表达于破坏后呈现增强趋势,其中耳石破坏3 d时的OD值增加显著(P﹤0.05)。结论 OC90蛋白在成熟耳石破坏后修复再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 otoconin90 再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弦偏心旋转诱发的豚鼠前庭眼动反射特点
13
作者 贾宏博 毕红哲 +4 位作者 刘广莉 谢溯江 王锦铃 田大卫 王善详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1-504,共4页
目的:观察豚鼠于不同频率和偏心半径正弦旋转时相对于轴心旋转的前庭眼动反射变化特点,以提取反映前庭耳石器功能的指标,为建立其功能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频率0.1,0.2,0.3,0.4,0.5,0.6Hz,峰速60°/s的正弦旋转刺激,分别将... 目的:观察豚鼠于不同频率和偏心半径正弦旋转时相对于轴心旋转的前庭眼动反射变化特点,以提取反映前庭耳石器功能的指标,为建立其功能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频率0.1,0.2,0.3,0.4,0.5,0.6Hz,峰速60°/s的正弦旋转刺激,分别将豚鼠置于轴心,头向外偏心半径330mm,660mm,990mm处诱发其眼震,分析不同刺激条件下的眼震增益变化规律。结果:频率和偏心半径都对眼震的增益有显著影响:同一偏心半径条件下,眼震增益随频率增加而增大;同一频率条件下,眼震增益随偏心半径增加而增大,以在0.3Hz,0.4Hz最为明显,超过此频率范围后增益随半径变化不明显。结论:提取眼震增益的增强率(enhancementratio,ER)可以表达眼震增益随偏心半径增加而增大的增强效应,并作为反映豚鼠前庭耳石器功能的指标,以0.4Hz,半径990mm的正弦旋转模式作为耳石器功能评价的刺激模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旋转 耳石器 前庭眼动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静态眼球反旋转反应的初步观察
14
作者 贾宏博 王锦玲 +3 位作者 刘广莉 谢溯江 毕红哲 王善详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观察人体于不同的头位倾斜条件下诱发的OCR反应特征,为建立其检测方法和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受试对象为地面人员22名和飞行人员11名,端坐于装有特制头托的座椅上,通过头位在冠状面内分别处于左右各倾斜30°、50°、70... 目的观察人体于不同的头位倾斜条件下诱发的OCR反应特征,为建立其检测方法和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受试对象为地面人员22名和飞行人员11名,端坐于装有特制头托的座椅上,通过头位在冠状面内分别处于左右各倾斜30°、50°、70°的位置诱发静态OCR反应。采用红外视频眼动记录方法分别随机测定从头直位到左右各30°、50°、70°的眼动视频信号。最后以动头前即刻的眼球位置为零位,以眼球虹膜纹理为标志,对各时刻虹膜纹理与初始状态虹膜纹理进行互相关分析,找出相关度最大的一点为各时刻眼球位置,测量该时刻眼球与初始眼球位置的角度即为眼球扭转角度。结果头位倾斜引起的典型OCR反应曲线特征是,头位倾斜动作开始,首先引起一个幅度较大的与头动方向相反的眼球反方向旋转,随之,眼球反转角度逐渐减小,在头位倾斜到固定角度后,眼球反转角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或不变,未发现头位向同一方向倾斜不同角度引起的OCR有显著差异。飞行员与正常地面人群OCR反应未见显著差别。结论静态头位倾斜可以诱发出OCR反应,可用来评价耳石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静态眼球反旋转 检测 头位倾斜 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toconin90蛋白在豚鼠内耳的表达
15
作者 贾宏博 张清俊 +6 位作者 谢溯江 郑颖娟 姚钦 陈姗 刘琳 田大为 吴旻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331-333,共3页
目的观察Otoconin 90蛋白在内耳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耳石代谢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 (streptavidin-perosidase,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检测正常豚鼠内耳切片各主要部位Otoconin 90表达情况。结果 Otoconi... 目的观察Otoconin 90蛋白在内耳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耳石代谢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 (streptavidin-perosidase,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检测正常豚鼠内耳切片各主要部位Otoconin 90表达情况。结果 Otoconin 90蛋白不只在椭圆囊和球囊囊斑的感觉上皮有表达,在与其临近和相对位置的非感觉上皮,以及壶腹、半规管和耳蜗等多个部位均有丰富表达,在椭圆囊和球囊囊腔、半规管内等也有染色阳性物质出现。结论 Otoconin 90蛋白在内耳呈现出"多点"表达的特点,提示内耳多处产生Otoconin 90,可能最后转运至椭圆囊和球囊囊斑,在此与钙离子相互作用形成耳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 Otoconin 90 内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空军指令AFI 48-123——《医学检查标准》解读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宏博 《空军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55-55,共1页
美国空军指令AFI 48-123——《医学检查标准》(MedicalExaminnations and Standards)是美国空军所有军人及雇佣人员必须强制执行的核心医学标准之一,它涵盖了空军各类人员所需的医学检查的程序、要求、记录及标准。美国空军于2009年对... 美国空军指令AFI 48-123——《医学检查标准》(MedicalExaminnations and Standards)是美国空军所有军人及雇佣人员必须强制执行的核心医学标准之一,它涵盖了空军各类人员所需的医学检查的程序、要求、记录及标准。美国空军于2009年对2006年版的AFI 48-123的1,2,3,4卷进行了修订并合并为一个整体标准,2011年颁布执行。本文对其进行简要介绍并与我军相关标准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球囊诱发的肌源性电位
17
作者 贾宏博 谢溯江 陈勇胜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关键词 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 胸锁乳突 短声刺激 前庭器官 球囊功能 VEMP 生理基础 测试方法 肌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系统对长期力场改变的适应
18
作者 贾宏博 于立身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0年第4期194-197,共4页
前庭系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本文从行为学、眼动反射、神经电生理及组织结构等方面综述前庭系统对失重及超重环境的适应性改变 。
关键词 前庭系统 失重 超重 力场改变 适应性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刺激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及立位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强东昌 贾宏博 +3 位作者 姜媛媛 陈珊 李更茹 曾强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前庭刺激前后被动直立位耐力试验心率、血压和压力感受器敏感性等指标的变化,了解前庭刺激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及直立位耐力的影响。方法对15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在转椅刺激前、后进行被动直立位耐力检查。被动直立位耐力实... 目的观察前庭刺激前后被动直立位耐力试验心率、血压和压力感受器敏感性等指标的变化,了解前庭刺激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及直立位耐力的影响。方法对15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在转椅刺激前、后进行被动直立位耐力检查。被动直立位耐力实验全程监测心电图和左手中指逐跳血压,在试验的第20,21,23,25,30,35,40,41,45 min测量常规血压、心率和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指标(BRS)。结果前庭刺激前直立位耐力检查结果均正常,刺激后有两人发生晕厥前症状;常规血压(SBP、DBP)检查在大部分实验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心率在检测的大部分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BRS指标仅在直立位25~min段、30~min段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检测时间段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前庭刺激可能会削弱机体心血管压力感受器反射调节功能的稳定性,造成部分志愿者直立位耐力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刺激 心血管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压力感受器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飞行员与飞行学员气导声诱发的在眼外肌上记录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被引量:15
20
作者 谢溯江 贾宏博 +5 位作者 毕红哲 国佳 郑颖鹃 姚钦 陈珊 姜媛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记录中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学)员气导声诱发的oVEMP(ocular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眼外肌上诱发的前庭肌源性电位)的特征性参数,以便建立战斗机飞行(学)员的正常值数据。方法 62名健康飞行学员(30名男性和32名年龄... 目的记录中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学)员气导声诱发的oVEMP(ocular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眼外肌上诱发的前庭肌源性电位)的特征性参数,以便建立战斗机飞行(学)员的正常值数据。方法 62名健康飞行学员(30名男性和32名年龄匹配的女性)和31名现役健康战斗机飞行员作为受试者,采用气导短纯音(short tone burst,STB)双侧给声双侧进行记录。记录93名健康飞行(学)员STB-oVEMP的nI和pI潜伏期、nI-pI间期、nI-pI的波间幅度以及双侧幅度不对称比,以获得正常值数据。对年龄与性别对oVEMP的影响也进行了观察。结果 93名健康飞行(学)员oVEMP的nI和pI潜伏期、nI-pI间期、nI-pI的波间幅度以及双侧幅度不对称比分别为(10.35±0.66)ms,(15.18±1.07)ms,(4.75±0.99)ms,(6.75±4.13)μV,以及(13.22±9.13)%。男性飞行学员与男性现役战斗机飞行员间在oVEMP的各个特征性参数上无显著差别。年龄匹配的男女性飞行学员仅在nI-pI的波间幅度上存在显著差别,分别为男性(6.96±3.85)μV和女性(5.47±3.10)μV。结论在oVEMP幅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年龄对oVEMP参数似乎没有影响。因此应该采用双侧幅度不对称比而不能仅仅采用绝对幅度参数来评估oVEMP的检测结果。飞行(学)员需要按照性别分别建立oVEMP的正常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椭圆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