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某医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的调查
1
作者 贾孟良 谢守霞 +3 位作者 杨红英 陈振德 张万帆 饶曼妮 《哈尔滨医药》 2005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了解某院抗菌药物围手术期预防的现状,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调出2004年12月至2005年5月外科手术科室出院病人的全部病历,按病案号随机抽取315份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315份病历中,抗菌药物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率为100%;主要的药物为头... 目的了解某院抗菌药物围手术期预防的现状,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调出2004年12月至2005年5月外科手术科室出院病人的全部病历,按病案号随机抽取315份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315份病历中,抗菌药物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率为100%;主要的药物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甲硝唑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联合用药占65.7%。仍有在术前和术中不用,而在术后使用,没有把握住用药时机。术后平均用药6天,为时过久。联合用药存在选药不当,标本送检和药敏监测还未受重视。静脉应用率为100%,均为滴注给药,无静脉推注给药。结论抗菌药物围手术预防应用存在问题比较严重,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围手术期 预防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医院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多中心干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谢守霞 杨红英 +3 位作者 张万帆 关小平 林山鹰 贾孟良 《中国药师》 CAS 2008年第12期1429-1431,共3页
目的:在调查深圳地区不同等级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促进合理用药的工作模式。方法:选择6家不同等级医院2年各2个月门诊处方和当日门诊就医患者,采取多中心、随机试验方法,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核心指标进行干预前后的现... 目的:在调查深圳地区不同等级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促进合理用药的工作模式。方法:选择6家不同等级医院2年各2个月门诊处方和当日门诊就医患者,采取多中心、随机试验方法,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核心指标进行干预前后的现场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自身对比平均用药品种数从2.44种降到2.14种(P<0.05);抗生素使用百分率从43.7%降到35.7%(P<0.01);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从22.3%降到17.5%(P<0.01);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法百分率从96.7%上升到100%;干预后指标好于干预前。结论:使用WHO & INRUD开发的合理用药指标(SDU- Is)评价和比较不同医疗单位用药状况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宣传教育、完善规章制度和加强监督检查等策略进行干预性研究具有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用药 国际指标 现场调研 干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丁咯地尔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常建晖 于孝堂 +1 位作者 邓树海 贾孟良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86-287,290,共3页
以羟丙甲纤维素和丙烯酸树脂为骨架材料 ,5 %乙基纤维素乙醇溶液作为粘合剂 ,采用湿法制粒压片 ,制备盐酸丁咯地尔缓释片 ,进行体外释放度试验 ,并与进口缓释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研制缓释片的缓释效果良好 ,药物的释放符合一级动力... 以羟丙甲纤维素和丙烯酸树脂为骨架材料 ,5 %乙基纤维素乙醇溶液作为粘合剂 ,采用湿法制粒压片 ,制备盐酸丁咯地尔缓释片 ,进行体外释放度试验 ,并与进口缓释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研制缓释片的缓释效果良好 ,药物的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丁咯地尔缓释片 制备 体外释放度 羟丙甲纤维素 丙烯酸树脂 动脉血管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概况
4
作者 杨红英 贾孟良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z1期132-134,共3页
  子宫肌瘤为女性盆腔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统计资料表明,35岁以上妇女30%患有子宫肌瘤.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仍以手术疗法为主.随着对子宫在女性生活及精神方面作用的多方面研究,利用药物尤其是中药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保守治疗越来越受到医...   子宫肌瘤为女性盆腔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统计资料表明,35岁以上妇女30%患有子宫肌瘤.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仍以手术疗法为主.随着对子宫在女性生活及精神方面作用的多方面研究,利用药物尤其是中药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保守治疗越来越受到医学专家们的重视.许多妇科中医专家对该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众多的中药治疗方剂,现就临床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含量测定及初步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练宏新 杨红英 贾孟良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9期89-91,共3页
目的为实现对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质量的关键指标的控制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方法建立一种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的HPLC分析方法,测定3批次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中孟鲁司特钠含量;并通过高温、高湿度、强光照射试验和加速试验及长期稳定性... 目的为实现对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质量的关键指标的控制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方法建立一种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的HPLC分析方法,测定3批次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中孟鲁司特钠含量;并通过高温、高湿度、强光照射试验和加速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试验,进行制剂的初步稳定性试验。结果建立的方法经验证,孟鲁司特钠的线性范围为0.5~16.0μg/mL,检测限为0.12μg/mL,定量限为0.39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是99.7%、101.2%和99.8%,精密度试验RSD值为1.04%、1.23%和1.27%,初步稳定性试验中含量变化的RSD值均为1.22%、1.67%和1.45%。结论该方法分析时间短、专属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中孟鲁司特钠含量测定。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质量稳定,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咀嚼片 含量测定 稳定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豆根口腔崩解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6
6
作者 谢立 陈振德 +2 位作者 杨红英 贾孟良 曾文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923-1924,共2页
目的:制备北豆根口腔崩解片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甘露醇、微晶纤维素等为辅料,直接压片法制备北豆根口崩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蝙蝠葛碱含量。结果:北豆根口腔崩解片口崩时限符合要求。结论:制备工艺简单,质控方法可行。
关键词 口腔崩解片 北豆根 蝙蝠葛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的抗自由基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贾孟良 杨红英 +1 位作者 董淳 李经才 《广东药学》 CAS 2005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考察褪黑素(MT)的抗自由基作用。方法 采用体内和体外两种实验方法,以过氧化脂质-丙二醛(MDA)含量为 指标,研究了MT的抗自由基作用。结果 在体外,MT(1.0,10 mmol/L)均能极显著降低过氧化氢和羟自由基所致大鼠脑匀 浆MDA的升高。... 目的 考察褪黑素(MT)的抗自由基作用。方法 采用体内和体外两种实验方法,以过氧化脂质-丙二醛(MDA)含量为 指标,研究了MT的抗自由基作用。结果 在体外,MT(1.0,10 mmol/L)均能极显著降低过氧化氢和羟自由基所致大鼠脑匀 浆MDA的升高。体内实验,MT(1.0,10 mg/kg,ip,12 d)均可显著抑制四氧嘧啶所致小鼠脑组织MDA含量的升高(P<0. 05);而MT(1.0,10 mg/kg,sc,2 w)均能极显著的降低12月龄小鼠肝、脑组织MDA含量。结论 褪黑素可通过抗自由基作 用保护机体免受过氧化损伤,延缓衰老。这种作用可能是MT抗衰老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自由基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脊柱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贾孟良 杨红英 +2 位作者 陈振德 曾文莉 林山鹰 《中国药业》 CAS 2011年第9期43-45,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脊柱外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脊柱外科2009年1月至6月住院患者的出院病历100份,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 目的了解医院脊柱外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脊柱外科2009年1月至6月住院患者的出院病历100份,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100份病历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100%,其中38%为单一用药,59%为二联用药,3%为三联用药。结论该院脊柱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时,在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方面的不合理现象较突出,必须对医生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贾孟良 谢守霞 +4 位作者 张万帆 庞春平 杨红英 杨吉乡 李江林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8期737-739,共3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各10只。给药组小鼠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0.1 mg.g-1;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均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30 m...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各10只。给药组小鼠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0.1 mg.g-1;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均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30 m in后将所有小鼠麻醉,切除给药组与模型组小鼠右侧肾脏,游离左侧肾脏,夹闭左侧肾蒂45 m in,然后去除血管夹,再灌注24 h;将假手术组小鼠麻醉后只切除右肾,缝合切口。24 h后处死小鼠,测定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并观察肾脏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Cr[(49.90±12.02)μmol.L-1]与BUN[(26.36±7.41)mmol.L-1]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21.40±2.67)μmol.L-1和(7.20±0.84)mmol.L-1](均P<0.01);给药组小鼠血清Cr[(30.20±6.30)μmol.L-1]与BUN[(15.37±3.77)mmol.L-1]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均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均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缺血性改变明显,给药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缺血性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不同厂家替米沙坦片与原研制剂的溶出曲线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孟良 谢守霞 +2 位作者 杨红英 练宏新 王玉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5期13-15,共3页
目的比较市售4个厂家的替米沙坦片与原研制剂的溶出曲线。方法采用中国药典规定的桨法测定溶出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于210 nm波长处测定替米沙坦含量,测得结果用Weibull分布模型拟合溶出曲线,并对提取参数(m)进行t检验。结果 5个厂家... 目的比较市售4个厂家的替米沙坦片与原研制剂的溶出曲线。方法采用中国药典规定的桨法测定溶出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于210 nm波长处测定替米沙坦含量,测得结果用Weibull分布模型拟合溶出曲线,并对提取参数(m)进行t检验。结果 5个厂家的替米沙坦片的的含量、含量均匀度及体外溶出度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的质量标准规定;4个厂家的替米沙坦片与原研制剂比较,溶出参数(T50,TD,T80,m)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5种国内外不同厂家替米沙坦片的溶出曲线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质量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片 溶出曲线 威布尔分布模型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谷氨酸所致大鼠神经细胞Ca^(2+)内流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红英 贾孟良 +1 位作者 李经才 董淳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 :研究褪黑素对谷氨酸引起的神经细胞Ca2 +内流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Ca2 +敏感荧光指示剂Fura -2/AM负载大鼠脑细胞 ,测定神经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结果 :谷氨酸500μmol/L可促进Ca2 +内流 ,显著增加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 (P<0. ... 目的 :研究褪黑素对谷氨酸引起的神经细胞Ca2 +内流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Ca2 +敏感荧光指示剂Fura -2/AM负载大鼠脑细胞 ,测定神经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结果 :谷氨酸500μmol/L可促进Ca2 +内流 ,显著增加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 (P<0. 01) ;应用褪黑素10 -5mol/L后可显著抑制Ca2 +内流 ,降低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 (P<0. 01)。结论 :褪黑素可通过抑制谷氨酸引起的Ca2 +内流保护神经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谷氨酸 神经细胞 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给药方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肖永新 侯海若 +1 位作者 杨红英 贾孟良 《中国药业》 CAS 2010年第6期54-55,共2页
目的评价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经济效果。方法将12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病例按实际用药情况分为3组,分别给予红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3组治疗方案有效率分别为76.19... 目的评价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经济效果。方法将12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病例按实际用药情况分为3组,分别给予红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3组治疗方案有效率分别为76.19%,79.45%,90.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6.85%,6.67%,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1.02,24.03,29.35。结论红霉素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注射用骨肽和鹿瓜多肽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调研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永新 杨红英 +1 位作者 贾孟良 罗粤珊 《中国药业》 CAS 2011年第3期36-38,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使用注射用骨肽和鹿瓜多肽注射液的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查某三甲医院脊柱外科2009年9月至10月的出院病历161份,统计分析患者应用两种注射剂的情况。结果共有注射用骨肽和(或)鹿瓜多肽注射液处方112张,注射...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使用注射用骨肽和鹿瓜多肽注射液的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查某三甲医院脊柱外科2009年9月至10月的出院病历161份,统计分析患者应用两种注射剂的情况。结果共有注射用骨肽和(或)鹿瓜多肽注射液处方112张,注射用骨肽的使用均不符合说明书要求,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符合说明书要求的患者有21例,不符要求的使用主要表现为用药量不足、用药疗程不足、配伍不合理等。结论医院注射用骨肽和鹿瓜多肽注射液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必须加强对医生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并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骨肽 鹿瓜多肽注射液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红英 贾孟良 +2 位作者 陈振德 林山鹰 曾文莉 《中国药业》 CAS 2010年第5期40-41,共2页
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门诊普通处方200份和出院患者病历120份。对门诊患者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处方指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表现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 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门诊普通处方200份和出院患者病历120份。对门诊患者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处方指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表现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全年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及金额进行排序。结果抗菌药物DDDs前3位为头孢唑林、甲硝唑、头孢美唑钠;头孢菌素类应用最多,占抗菌药物种类的53.85%,金额排序前3位为拉氧头孢、头孢曲松、头孢唑肟钠。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选择不合理(40.00%)、给药次数不合理(46.67%),尤其是手术给药时机不当的问题较突出。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还应进一步加强其使用管理和监督,促进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应用 合理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红英 贾孟良 +2 位作者 谢守霞 黄毅 谢立 《中国药业》 CAS 2011年第21期14-16,共3页
目的建立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褪黑素对热休克蛋白合成的影响,了解褪黑素对小鼠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褪黑素高、低剂量组。缺血-再灌注24 h... 目的建立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褪黑素对热休克蛋白合成的影响,了解褪黑素对小鼠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褪黑素高、低剂量组。缺血-再灌注24 h后观察肾脏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小鼠肾脏热休克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呈明显的缺血性改变,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数目明显增多,肾脏热休克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褪黑素高、低剂量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肾小管上皮细胞缺血性改变减轻,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肾脏热休克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褪黑素通过诱导热休克蛋白的合成,能减轻小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褪黑素 热休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44
16
作者 陈振德 杨红英 +3 位作者 贾孟良 宗林丽 黄新萍 吴伟元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0-221,共2页
目的:了解我院2005年1-6月份抗菌药物的使用及临床分离菌的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电脑程序调取2005年1-6月份住院药房抗菌药物的消耗数量,并按用药频度(DDDs)进行排序;本院临床分离菌用Kirby 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头孢菌素类、... 目的:了解我院2005年1-6月份抗菌药物的使用及临床分离菌的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电脑程序调取2005年1-6月份住院药房抗菌药物的消耗数量,并按用药频度(DDDs)进行排序;本院临床分离菌用Kirby 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临床用药最为广泛;在抗菌药物DDDs的排序中位于前十位包括2种喹诺酮类和6种头孢类,左氧氟沙星的用量最高。我院临床分离菌包括革兰阴性菌336株(56.6%),革兰阳性菌258株(43.4%)。在临床分离菌中最常见的菌种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球菌(CNS)、金黄色葡球菌等。结论: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用量呈正相关。因此有计划地控制药物的用量以及使用时间,在不同范围(医院、市、省等)轮换使用不同抗菌药物,可能是减少细菌耐药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用药频度 细菌耐药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杨红英 谢守霞 +3 位作者 贾孟良 宗林丽 董淳 曾文莉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评价深圳某市立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别随机抽取该院某日内门诊成人普通处方100份和6日内出院患者病历180份,并调取6个月住院药房抗菌药物的消耗数量,考察门诊患者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处... 目的:评价深圳某市立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别随机抽取该院某日内门诊成人普通处方100份和6日内出院患者病历180份,并调取6个月住院药房抗菌药物的消耗数量,考察门诊患者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处方指标、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表现及半年度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的排序情况。结果:该院门诊患者的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存在问题较严重;在DDDs排序中位于前10位的药物包括2种喹诺酮类和6种头孢菌素类,其中左氧氟沙星最高。结论:该院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防止抗菌药物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处方指标 DDDS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片在多种溶出介质中溶出曲线的比较研究
18
作者 贾孟良 谢守霞 +2 位作者 杨红英 练宏新 王玉 《今日药学》 CAS 2012年第11期649-652,共4页
目的比较国产厄贝沙坦片仿制药与进口原研药在4种不同的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的相似性。方法 RC806溶出仪进行溶出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以pH1.2的盐酸溶液,pH4.0乙酸盐缓冲溶液,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和水为溶出介质,分别测得4种... 目的比较国产厄贝沙坦片仿制药与进口原研药在4种不同的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的相似性。方法 RC806溶出仪进行溶出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以pH1.2的盐酸溶液,pH4.0乙酸盐缓冲溶液,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和水为溶出介质,分别测得4种片的溶出曲线,并采用相似因子f2来考察其相似性。结果厄贝沙坦片的溶出曲线有很强的pH值依赖性,在pH1.2的盐酸溶液中溶出完全,而在pH4.0乙酸盐缓冲溶液、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和水中,国产厄贝沙坦片仿制药与进口原研药的溶出曲线有很大差异。结论国内外不同厂家的厄贝沙坦片在多种溶出介质中溶出曲线存在差异,临床应用时应加以注意;有必要加强多介质溶出曲线的监控,保证不同厂家同一品种质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片 溶出曲线 相似因子f2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分析银杏叶提取物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守霞 张万帆 +3 位作者 贾孟良 杨红英 杨吉乡 原文鹏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55-1459,共5页
目的:用基因芯片分析银杏叶制剂(Ginkgo bilobaextract,EGb)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基因表达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银杏叶提取物处理组。以香港城市... 目的:用基因芯片分析银杏叶制剂(Ginkgo bilobaextract,EGb)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基因表达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银杏叶提取物处理组。以香港城市大学基因组科技应用研究中心制作的包含7500个小鼠已知基因和ESTs的cDNA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肾脏缺血45min再灌注24h的小鼠肾脏组织基因表达谱,并观察EGb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因表达影响。结果: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的小鼠肾脏组织基因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255条,其中115条基因表达上调,140条表达下调;缺血再灌注+银杏叶提取物处理组小鼠肾脏组织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244条,其中108条基因表达上调,136条表达下调。结论:银杏叶制剂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许多基因表达变化都有调节作用,这一综合性作用可能是其保护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 银杏叶提取物 缺血再灌注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灭痛控释微丸的制备与释药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蒋大义 宁德俄 +3 位作者 董淳 常翠 杨宏图 贾孟良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42-544,共3页
目的 :制备双氯灭痛控释微丸并研究其释放机理。方法 :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了包衣液中溶媒系统的组成、膜材的浓度、致孔剂和增塑剂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 :膜材浓度增加、水比例增大 ,释药速度加快 ;PVPK30 浓度增加 ,释药速度有所... 目的 :制备双氯灭痛控释微丸并研究其释放机理。方法 :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了包衣液中溶媒系统的组成、膜材的浓度、致孔剂和增塑剂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 :膜材浓度增加、水比例增大 ,释药速度加快 ;PVPK30 浓度增加 ,释药速度有所加快。这些因素与包衣厚度共同决定衣膜的控释能力。结论 :本制剂属于包衣骨架控释微丸 ,随着包衣厚度的改变 ,释放机理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灭痛 控释微丸 释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