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筑人才高地 实施人才战略 被引量:12
1
作者 贾堂宏 胡洋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21,共2页
介绍了医院构筑人才高地、实施人才战略的主要做法、成效、体会以及今后的展望。
关键词 人才培养 使用 管理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及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贾堂宏 张佐伦 +5 位作者 杜伍岭 龚维明 王源瑞 高长虹 宋宏亮 秦得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吻合血管 腓骨移植 治疗 骨缺损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DNA表达阵谱分析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软骨细胞过程中细胞外基质基因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贾堂宏 张英 +3 位作者 申红 汪运山 曹谊林 张佐伦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从基因水平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地塞米松(DEX)在诱导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外基质(ECM)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TGF-β和DEX诱导大鼠BMSCs到软骨细胞系,从分化的软骨细胞中提取、纯化mRNA... 目的:从基因水平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地塞米松(DEX)在诱导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外基质(ECM)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TGF-β和DEX诱导大鼠BMSCs到软骨细胞系,从分化的软骨细胞中提取、纯化mRNA,逆转录合成cDNA,荧光标记后与大鼠BioStarR-20型芯片杂交,扫描后筛选出差异表达的ECM基因。结果:在2242个基因中,共发现与ECM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15条,其中8条差异表达明显,包括前胶原XIIα1和前胶原IIα1基因各1条,蛋白多糖aggrecan 1、核心蛋白聚糖和biglycan基因各1条,粘连糖蛋白及相关基因纤维连接蛋白1、fibromodulin和Chondromodulin-1(ChM-1)各1条。结论:TGF-β和DEX可有效诱导大鼠BMSCs到软骨细胞系的分化培养,其作用机制涉及到多个ECM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大鼠 骨髓基质细胞 软骨细胞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胸皮瓣治疗手指撕脱伤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贾堂宏 刘士懂 +2 位作者 孟庆军 李德民 李宗宝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4-15,共2页
通过7具尸体、14侧胸壁的解剖观察,描述了肋间血管的解剖,以及皮肤穿支的供血范围,分布、部位等。临床用于62例手指撕脱伤患者,取得良好效果。证实侧胸壁皮瓣能较好地满足手的外形和功能要求。
关键词 侧胸皮瓣 手指撕脱伤 解剖 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和基因强化组织工程在软骨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贾堂宏 张左伦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1期2094-2095,共2页
由于软骨细胞已近成熟细胞,体外扩增能力较弱,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骨髓基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具有强大的自我增殖能力和分化多潜能性,可通过TGF-β信号传导通路等途径控制MSCs向软骨方向分化,MSCs这种可在体外控制... 由于软骨细胞已近成熟细胞,体外扩增能力较弱,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骨髓基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具有强大的自我增殖能力和分化多潜能性,可通过TGF-β信号传导通路等途径控制MSCs向软骨方向分化,MSCs这种可在体外控制性培养并能在植入体内后分化成软骨的特性,为软骨修复和再生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但是,软骨修复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而不需长时间的表达,这与基因治疗表达目的基因的时间有限性相一致,两者结合形成了基因强化组织工程(gene-enhancedtissueengineering)技术,该技术是将诱导成软骨因子基因通过基因治疗的手段作用于软骨损伤局部使其在原位转染周围的软骨细胞,或在软骨缺损部位造成生长因子适当水平的表达并持续一段时间,从而显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软骨修复 生物学特性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指再植726例总结 被引量:5
6
作者 贾堂宏 王源瑞 +4 位作者 高长虹 刘培亭 李宗宝 刘士懂 王文德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3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适应证和手术技巧,以提高成活率,最大限度地恢复手功能及外形。方法回顾1984年~2001年6月726例902指断指再植手术临床资料。结果726例902指总成活率94.6%。随访时间6~182个月,按国际手外科协会推荐断指再植评定标准评...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适应证和手术技巧,以提高成活率,最大限度地恢复手功能及外形。方法回顾1984年~2001年6月726例902指断指再植手术临床资料。结果726例902指总成活率94.6%。随访时间6~182个月,按国际手外科协会推荐断指再植评定标准评定,优良率为88.9%。结论在掌握断指再植指征,提高血管吻合技术的同时,注重骨、肌腱、神经等组织的精细修复,加强系统功能锻炼,能进一步提高再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适应证 手术技巧 血管吻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腓骨骨折合并小腿肌筋膜间区综合征的早期治疗(附103 例报告)
7
作者 贾堂宏 杜伍岭 +4 位作者 孙炳卫 刘士懂 李宗宝 孟庆军 李德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6期7-8,共2页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并发症 筋膜间区综合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附64例报告)
8
作者 贾堂宏 刘培亭 +3 位作者 高长虹 王源瑞 刘士懂 李宗保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3-14,共2页
采用带蒂大网膜或骶棘肌瓣脊髓内移植和马尾神经吻合,结合Dick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64例,效果良好。该法既能解决脊柱骨折的复位固定,解除脊髓压迫,又能增加脊髓血供,恢复马尾神经连续性。
关键词 截瘫 显微外科手术 DICK钉 胸腰椎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离断后选择性指移位再植
9
作者 贾堂宏 孙希龙 +2 位作者 张忠厚 李强 王吉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3,共1页
作者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对4例10指外伤性离断者进行了选择性的指移位再植,全部成活。虽大都留有“小手”畸形,但功能恢复满意。作者就清创的重要性、伤情的判断及骨和血管的修复做了讨论。
关键词 指损伤 再植术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游离部分拇趾移植再造拇指二例报告
10
作者 贾堂宏 张忠厚 +2 位作者 孙希龙 王吉华 李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11-12,共2页
我们用吻合血管的游离部分拇趾移植再造拇指两例,均获成功。其外形酷似原拇指,功能恢复良好,报告如下。病例简介例1:男,25岁。1987年1月23日,左手被锯伤3小时后从外院转来。入院诊断:左手拇、示、小指完全离断,左手中、环指开放性骨折... 我们用吻合血管的游离部分拇趾移植再造拇指两例,均获成功。其外形酷似原拇指,功能恢复良好,报告如下。病例简介例1:男,25岁。1987年1月23日,左手被锯伤3小时后从外院转来。入院诊断:左手拇、示、小指完全离断,左手中、环指开放性骨折。左手示、小指均再植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趾移植 拇指再造 吻合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项审计案例
11
作者 贾堂宏 李大佑 +1 位作者 杨永成 刘爱娟 《中国内部审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6-58,共3页
[案例背景]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各省市一系列相关文件的要求,山东大学卫生局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项审... [案例背景]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各省市一系列相关文件的要求,山东大学卫生局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项审计工作,抽调系统内审人员组成2个审计小组,通过听取汇报、深入现场查阅资料、核对会计账簿和报表、抽查原始凭证和住院病人病历等方式,对我市10个县市区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情况和基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 审计案例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国务院办公厅 专项审计工作 农村卫生工作 2009年 中共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大学乡镇卫生院建设初探
12
作者 贾堂宏 张佩渠 成昌慧 《卫生经济研究》 2007年第3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建设 山东大学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健康教育 卫生工作 计划生育 健康素质 看病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和基因强化组织工程修复软骨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贾堂宏 张佐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基因强化组织工程 软骨修复 实验研究 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与关节破坏
14
作者 贾堂宏 张佐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7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关节破坏 基因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堂宏 《中国卫生人才》 2013年第6期90-91,共2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它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关键词 中国精神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激励法的运用
16
作者 贾堂宏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A00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医院管理 激励法 目标激励法 情感激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来波 贾堂宏 +2 位作者 龚维明 宋宏亮 宁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3-74,共2页
将526例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189例)采用弹力袜为主的预防措施;B组(178例)采用A组措施加低分子肝素的预防措施;C组(159例)采用B组措施联合维生素E、1,6-二磷酸果糖(FDP)的预防措施。比较三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 将526例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189例)采用弹力袜为主的预防措施;B组(178例)采用A组措施加低分子肝素的预防措施;C组(159例)采用B组措施联合维生素E、1,6-二磷酸果糖(FDP)的预防措施。比较三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分析DVT发生原因。结果并发DVT A组9例,B组2例,C组1例。B、C组DVT发生率与A组比较,P均<0·05;B组与C组DVT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认为静脉壁损伤、血流滞缓和高凝状态是胸腰椎骨折术后DVT的主要原因,围手术期行弹力袜加低分子肝素联合预防措施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维生素E 1 6-二磷酸果糖 低分子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修复后易出现严重后凸畸形 被引量:11
18
作者 魏晓东 宋宏亮 +1 位作者 龚维明 贾堂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481-2487,共7页
背景:胸腰椎骨折多伴有临位椎间盘的损伤,传统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对损伤的椎间盘未予处理,它可能是是术后导致患者后凸畸形的主要原因。目的:探讨椎间盘损伤对单椎体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单纯短节段内固定后后凸畸形角度的影响。方法:分... 背景:胸腰椎骨折多伴有临位椎间盘的损伤,传统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对损伤的椎间盘未予处理,它可能是是术后导致患者后凸畸形的主要原因。目的:探讨椎间盘损伤对单椎体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单纯短节段内固定后后凸畸形角度的影响。方法:分析2009年1月到2014年6月山东大学中心医院收治的单椎体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12个月和内固定取出后6个月进行随访,获得X射线和MRI资料。根据术前MRI影像按椎间盘损伤与未损伤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23例,对两组患者各随访时间点椎体楔变角、矢状位后凸角、骨折椎上位椎间盘角、矢状位比例指数和骨折椎上位椎间盘退变分级数据进行分析。平均随访23.6个月(18-30个月)。结果与结论:1影像学参数:两组患者在内固定取出后6个月矢状位后凸角均显著大于术后2个月(P<0.05);观察组患者矢状位后凸角、骨折椎上位椎间盘角、矢状位比例指数在术后12个月和内固定取出后6个月时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椎间盘退变分级:观察组患者骨折椎上位椎间盘Pearce退变分级在术后12个月和内固定取出后6个月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结果说明: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单纯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后,均会发生后凸畸形,而椎间盘损伤会导致更为严重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脊柱 椎间盘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损伤 胸腰椎骨折 预后 后凸畸形 角度 退变 短节段内固定 后路手术 评分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TLIF在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明 张英华 +3 位作者 孙景云 贾堂宏 鞠亮 黄寿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5期89-91,共3页
目的评价微创经椎间孔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LIF)在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DVT的影响。方法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163例,分别采用了微创TLIF(微创TLIF组)和开放TLIF(开放TLIF组)术式,检测其术前24 h内、术后24 ... 目的评价微创经椎间孔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LIF)在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DVT的影响。方法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163例,分别采用了微创TLIF(微创TLIF组)和开放TLIF(开放TLIF组)术式,检测其术前24 h内、术后24 h、术后7 d的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D二聚体水平,平均随访了12个月,于术后第2周、第12个月分析随访结果,并采用ODI评分、VAS评估手术效果。结果微创TLIF组术后第2周、第12个月时腰背痛VAS明显低于开放TLIF组(P均<0.05);术后第2周、第12个月两组之间ODI评分比较,P均<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P均<0.05,上述指标术前两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微创TLIF治疗老年腰椎病患者效果优于传统开放TLIF,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D二聚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病变 微创经椎间孔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凝血酶原时间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 血浆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宁斌 龚维明 +2 位作者 郭舒亚 宋宏亮 贾堂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58-859,共2页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补阳还五汤加减 临床观察 加减治疗 椎间盘内 疼痛感受器 中医药治疗 根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