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视域下高校资源功能发挥浅议 被引量:4
1
作者 贾俊花 李丽军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8-20,38,共4页
高校作为国家列入的研学产品,具备独特的资源优势,在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中起着价值观塑造功能、知识传授功能和能力培养功能,这就要求高校尽快健全完善研学制度及机构,增强主动作为意识,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加强课程开发,将研学旅行活动... 高校作为国家列入的研学产品,具备独特的资源优势,在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中起着价值观塑造功能、知识传授功能和能力培养功能,这就要求高校尽快健全完善研学制度及机构,增强主动作为意识,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加强课程开发,将研学旅行活动做好做深,更好地发挥出社会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旅行 高校资源 功能发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的专业教学与专业育人融合的实践与探索——以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贾俊花 张树军 黄志洁 《河北职业教育》 2018年第4期9-11,22,共4页
大数据已深入高职院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依据大规模数据信息,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促使学生较好地完成学业,而且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使课程教学与思想教育高度融合,真正做到教学育人。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的高职... 大数据已深入高职院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依据大规模数据信息,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促使学生较好地完成学业,而且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使课程教学与思想教育高度融合,真正做到教学育人。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的高职专业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新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专业教学 思想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文书语言规范化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贾俊花 王丽芳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3期69-70,共2页
由于法律文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权益和公民的切身利益,因此法律文书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要比其他语体的各类文章要求更高更严格,必须在词语、句子、结构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加强规范。
关键词 语言 规范化 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贾俊花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63-66,70,共5页
课程思政作为三全育人的主阵地之一,能够有效实现课堂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有机统一。文章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基于课程性质,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特点,对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的有机融合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以期为人力资... 课程思政作为三全育人的主阵地之一,能够有效实现课堂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有机统一。文章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基于课程性质,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特点,对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的有机融合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以期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其它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思政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主要差异 被引量:4
5
作者 贾俊花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4期90-91,共2页
河北方言属于典型的北方话,虽然在语音、语调及词汇方面与普通话很接近,但大部分地区在发音方面与普通话相比还有较大差异,在声母、韵母及声调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发音方法。
关键词 河北方言 普通话 比较语言学 北方话 语调 词汇 声母 韵母 发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书理论与秘书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贾俊花 《职业时空》 2011年第5期79-81,共3页
《秘书理论与秘书实务》课程是一门以办文、办会和办事为主要内容的实务性很强的课程。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新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 《秘书理论与秘书实务》课程是一门以办文、办会和办事为主要内容的实务性很强的课程。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新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加大考试改革力度,才能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书理论与实务 课程 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落实“1+X证书”制度的探索——以高职院校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贾俊花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12期35-38,共4页
针对职业院校要启动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相关要求,学校要结合"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针对市场人才需求,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与此同时,学校需要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将"1+X证书"... 针对职业院校要启动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相关要求,学校要结合"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针对市场人才需求,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与此同时,学校需要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将"1+X证书"制度融入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与教法建设之中,并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为新专业的建设探索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 专业建设 制度研究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家思想与团队合作精神 被引量:1
8
作者 贾俊花 石柱君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6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工作团队已经成为组织的主要运作方式,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发展方向。对于合作的重视,早在先秦时期哲学、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都有深刻反映,并综合形成了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和”的理念,后在先秦儒家大师那里... 工作团队已经成为组织的主要运作方式,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发展方向。对于合作的重视,早在先秦时期哲学、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都有深刻反映,并综合形成了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和”的理念,后在先秦儒家大师那里得到发展和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思想 人力资源管理构建 团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贾俊花 《河北企业》 2014年第2期99-100,共2页
教育部在组织各省教育厅推荐国家级教学团队中规定,教学团队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一、高职... 教育部在组织各省教育厅推荐国家级教学团队中规定,教学团队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一、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团队,一般指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等建设为重点,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建设的核心队伍,主要目的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课程建设改革。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要求有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团队建设 高职院校 教学经验交流 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建设 省教育厅 团队合作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课程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以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俊花 《河北职业教育》 2017年第1期56-58,共3页
为适应互联网下的教学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必须与时代接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课程资源信息化建设。大力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拓... 为适应互联网下的教学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必须与时代接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课程资源信息化建设。大力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已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程开发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 教学资源库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俊花 《职业时空》 2012年第3期139-142,共4页
2012年,河北省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5万人,加上中专、技校毕业生可达40万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河北省要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须从政府、社会、高校和用人单位等各方面抓起。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曾国藩》中曾国藩形象解读
12
作者 贾俊花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0,共2页
唐浩明先生的《曾国藩》将曾国藩一生做人做事做官的经历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描写,栩栩如生地为我们刻画了晚清一代名臣形象。其中对曾国藩的用人之术刻画得尤为深入,对读者启示颇多,也为今天的领导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一、人才... 唐浩明先生的《曾国藩》将曾国藩一生做人做事做官的经历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描写,栩栩如生地为我们刻画了晚清一代名臣形象。其中对曾国藩的用人之术刻画得尤为深入,对读者启示颇多,也为今天的领导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一、人才第一的人力资源之观曾国藩特别讲究人才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浩明 容闳 形象解读 罗泽南 鲍超 人力资源 名臣 骆秉章 王韬 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为例
13
作者 贾俊花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73-76,共4页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如何满足新时代下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文章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背景、研究和实践过程以及创新点三个方面,介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以达到提高...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如何满足新时代下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文章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背景、研究和实践过程以及创新点三个方面,介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以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力资源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岗位技能需求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4
作者 贾俊花 李利军 《河北职业教育》 2018年第1期23-25,31,共4页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依据我国的国情和现实制定,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技能,即识别、选拔、培育、使用和留住人才的技能。教学实践中,将"识人、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技能与岗位...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依据我国的国情和现实制定,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技能,即识别、选拔、培育、使用和留住人才的技能。教学实践中,将"识人、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技能与岗位密切结合,并采取相应教学手段,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落地生根,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技能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转变观念问题
15
作者 贾俊花 李娜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0-11,共2页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应抓住机遇,树立市场观念、通才观念、质量观念、经济建设观念和服务观念,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观念 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设计组织高职文科课程实践教学
16
作者 贾俊花 《职业时空》 2010年第3期51-52,共2页
高职院校文科课程的实践教学受岗位和空间的限制,一直处于困境,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凸现特色实践教学,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一直是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实施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方法,对教学任务进行宏观... 高职院校文科课程的实践教学受岗位和空间的限制,一直处于困境,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凸现特色实践教学,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一直是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实施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方法,对教学任务进行宏观和微观设计,注重提高学生技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很好地解决了课堂实训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课程 实践教学 设计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城市化动力机制理论综述 被引量:5
17
作者 史学斌 武辉 贾俊花 《西北人口》 2006年第3期23-26,29,共5页
人口乡村—城市迁移的动力机制问题是城市化问题的核心。长期以来,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研究。本文对其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动力机制 理论综述 研究成果 产生原因 人口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如何构建合理的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薛占峰 贾俊花 《河北企业》 2008年第10期66-67,共2页
本文所探讨的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是指对人才的管理在不改变其与档案所在高校的人事关系的前提下,突破只能在档案所在高校范围内活动的局限,在一定条件下,允许有关人才跨院校、跨部门流动,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与优势,为其他单位提供... 本文所探讨的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是指对人才的管理在不改变其与档案所在高校的人事关系的前提下,突破只能在档案所在高校范围内活动的局限,在一定条件下,允许有关人才跨院校、跨部门流动,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与优势,为其他单位提供智力服务,实现人才与用人单位的最佳结合,逐步形成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高校 人才资源配置 用人单位 人事关系 智力服务 市场化 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觉视角下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19
作者 李君奇 冯荣珍 贾俊花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56-58,65,共4页
文章从文化自觉角度,围绕学校、专业、课程和课堂进行系统性研究和实践,凸显高职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的多层次、立体化和精细化;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从校园文化层面、专业文化层面、课程文化层面、课堂文化层面探寻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人... 文章从文化自觉角度,围绕学校、专业、课程和课堂进行系统性研究和实践,凸显高职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的多层次、立体化和精细化;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从校园文化层面、专业文化层面、课程文化层面、课堂文化层面探寻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课程思政 文化建设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路径探析
20
作者 冯荣珍 贾俊花 王舜华 《河北企业》 2020年第4期133-134,共2页
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能够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优化人才配置。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给京津冀三地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带来了发展契机,但三地人力资源服务... 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能够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优化人才配置。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给京津冀三地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带来了发展契机,但三地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却存在着差异。河北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的发展任重道远,探究其未来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第三方 人力资源服务业 发展路径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