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钟莹 吴昊钧 +4 位作者 谭颖 梁梦萍 贾乾斌 刘自明 陈利平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602-606,共5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初步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为70例急性胆囊炎或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应用ICG行LC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静脉注射ICG 5 mg,根据给药时间分为长时组...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初步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为70例急性胆囊炎或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应用ICG行LC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静脉注射ICG 5 mg,根据给药时间分为长时组(术前8~12 h给药,n=36)与短时组(术前0.5~1 h给药,n=34)。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结果、术中荧光显影情况、手术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及实验室结果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0例患者中40例(57.1%)显示胆囊管,65例(92.9%)显示胆总管。两组胆囊荧光显影率、胆囊管荧光显影率、胆总管荧光显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时组肝脏可视化率更高(P<0.001)。两组手术难度评分、总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显露胆囊三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5),短时组从肝床剥离胆囊时间更短(P=0.026)。结论:ICG应用于复杂LC的胆总管显影优于胆囊管。ICG辅助在胆囊三角的解剖中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术前0.5~1 h给药在观察肝脏、从肝床剥离胆囊方面表现较好。因此,较短的给药时间可能更适于复杂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吲哚菁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升血糖素样肽-1对肝切除术后葡萄糖耐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贾乾斌 汪静 +3 位作者 赵纪春 江万春 李双庆 吴言涛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 探讨胰升血糖素样肽 1(GLP 1)对肝切除术后应激性糖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 3组。Ⅰ组又分Ⅰg 组 ,注射 5 0 %葡萄糖 (0 .5 g/kg体重 ) +生理盐水 ;Ⅰglp组 ,注射 5 0 %葡萄糖 +GLP 1(0 .3nmol/kg体重 )行葡萄糖耐... 目的 探讨胰升血糖素样肽 1(GLP 1)对肝切除术后应激性糖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 3组。Ⅰ组又分Ⅰg 组 ,注射 5 0 %葡萄糖 (0 .5 g/kg体重 ) +生理盐水 ;Ⅰglp组 ,注射 5 0 %葡萄糖 +GLP 1(0 .3nmol/kg体重 )行葡萄糖耐量实验。Ⅱ组切肝约 65 %后分Ⅱg 和Ⅱglp组 ,分别于术后第 1、3、5天按Ⅰ组方法分别行葡萄糖耐量实验。Ⅲ组切肝后第 1天行葡萄糖耐量实验 ,GLP 1按 0 .45nmol/kg体重给予。观察峰值血糖、3 0分钟血糖及曲线下面积 (AUC0 3 0 )。结果 Ⅰglp组峰值血糖和 3 0分钟血糖及AUC0 3 0 明显低于Ⅰg 组 ;Ⅱg 组术后 1、3、5天峰值血糖和 3 0分钟血糖及AUC0 3 0 均明显高于Ⅰg 组。Ⅱglp组术后第 1天峰值血糖与Ⅱg 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但Ⅲ组明显低于Ⅱg 组及Ⅱglp组 ,3 0分钟血糖也明显低于Ⅱg 组 ,且AUC0 3 0 也明显低于Ⅱg 组及Ⅱglp组 ;Ⅱglp组术后 3、5天峰值血糖、术后 1天血糖值、3 0分钟血糖及AUC0 3 0 均明显低于Ⅱg 组 ,与Ⅰg 组相似。结论 肝切除术后机体对葡萄糖的耐量下降 ,输注外源性GLP 1可促进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 ;术后早期GLP 1促进机体利用葡萄糖的作用明显减弱 ,但增加GLP 1的剂量仍可改善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 ;随着手术应激程度减轻 ,GLP 1促进机体利用葡萄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升血糖素样肽-1 葡萄糖耐量 肝切除术 术后糖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被引量:9
3
作者 贾乾斌 刘自明 +1 位作者 程南生 蒋力生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6年第6期467-469,共3页
医学审美教育是医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笔者结合长期外科教学实践,阐述了在外科学教学中运用医学美学原理对外科学的关进行开发和挖掘,使医学生在熟练掌握外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教育,... 医学审美教育是医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笔者结合长期外科教学实践,阐述了在外科学教学中运用医学美学原理对外科学的关进行开发和挖掘,使医学生在熟练掌握外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教育,关的熏陶,更能激发他们对外科学的热爱和兴趣,达到全面提高医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学 审美教育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胆囊结石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4
4
作者 贾乾斌 干春兰 +1 位作者 周健 彭其芳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 :探讨提高对高危胆囊结石患者治疗水平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82例高危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高危胆囊结石患者并存心血管疾病 5 0例 (占 6 1% )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32例 (占 39% ) ,呼吸系统疾病 11例 (占 13% ) ,5例... 目的 :探讨提高对高危胆囊结石患者治疗水平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82例高危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高危胆囊结石患者并存心血管疾病 5 0例 (占 6 1% )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32例 (占 39% ) ,呼吸系统疾病 11例 (占 13% ) ,5例并存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偏瘫、失语等 )。 80岁以上患者为 9例。 2 3例患者还同时并存多个系统多种疾病。按美国麻醉医师学会 (AmericanSocietyof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 ,其中ASAⅢ级、Ⅳ级患者并存疾病涉及 2个系统以上的病例数和并存 2种以上疾病的病例数均明显高于ASAⅡ级患者 ;ASAⅡ级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SAⅢ级和Ⅳ级患者 (P <0 .0 1) ,无术后并发症 ;ASAⅢ级和Ⅳ级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 16 .7% ;全组无死亡 ,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合并多个系统多种疾病 ,储备功能差的胆囊结石患者 ,经过严格的术前准备 ,以及加强围手术期监护与治疗 ,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高危患者 围手术期 ASA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手术后胰升血糖素样肽-1的变化及其对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贾乾斌 刘自明 +2 位作者 彭兵 李双庆 吴言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68,88,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手术后胰升血糖素样肽-1的变化及其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大手术患者及动物实验〔分为对照组、手术组和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组〕,观察手术前、手术后1、3、5dGLP-1、胰岛素(I)、胰升血糖素(G),血糖等的变化及静脉输... 目的探讨创伤手术后胰升血糖素样肽-1的变化及其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大手术患者及动物实验〔分为对照组、手术组和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组〕,观察手术前、手术后1、3、5dGLP-1、胰岛素(I)、胰升血糖素(G),血糖等的变化及静脉输注GLP-1对它们的影响。结果手术后患者第1dI、G及血糖均明显升高(P<0.01),I/G比值也明显升高(P<0.05),而GLP-1在手术后第3d才明显升高(P<0.05)。大鼠肝切除后第1、3、5d血糖、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P<0.05),而I则明显下降(P<0.001),致I/G比值在术后明显下降(P<0.001);GLP-1组第1d血糖、I、G与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第3、5d血糖、G明显低于手术组(P<0.001,P<0.05),而I明显高于手术组(P<0.001),致I/G比值明显高于手术组(P<0.001)。结论大手术后患者存在明显糖代谢紊乱;大鼠肝切除后早期GLP-1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升血糖素释放的作用减弱,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应激程度减轻,GLP-1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升血糖素释放的作用增强,机体利用葡萄糖能力随之提高,血糖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胰升血糖素样肽-1 糖代谢 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乳剂对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肝功能及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贾乾斌 吴言涛 +2 位作者 毛海香 王波涌 汤宇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12-114,共3页
目的为了解输注脂肪乳剂对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肝功能及脂代谢影响。方法将36例梗阻性黄疸病人随机分为:Ⅰ组(n=25,10%和20%Lipovenous组),Ⅱ组(n=11,10%Intralipid组)术后经外周静脉营养支持,于术前、术后第3和6天测定肝功... 目的为了解输注脂肪乳剂对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肝功能及脂代谢影响。方法将36例梗阻性黄疸病人随机分为:Ⅰ组(n=25,10%和20%Lipovenous组),Ⅱ组(n=11,10%Intralipid组)术后经外周静脉营养支持,于术前、术后第3和6天测定肝功能及脂代谢指标。结果两组术后第6天肝脏酶学指标及胆红素均明显下降(P<0.05),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和动脉血酮体比率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术后TG、CH、LDL逐渐下降,但Ⅰ组LDL下降更明显(P<0.05)。载脂蛋白(A1和B100)也逐渐下降,其中Ⅱ组apoA1下降更明显(P<0.05)。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于术后第6天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Ⅰ组血磷脂渐下降而Ⅱ组则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短期应用脂肪乳剂能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不会加重肝功能损害和脂肛谢紊乱。输注低磷脂含量的脂肪乳剂对脂代谢影响较小,更适合此类病人能源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剂 梗阻性黄疸病 肝功能 脂代谢 血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互联网络教学资源改进外科学教学 被引量:3
7
作者 贾乾斌 程南生 +2 位作者 熊先泽 刘自明 蒋力生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5年第2期114-116,共3页
介绍了互联网上外科学教学资源的分类,搜寻和利用的方法.指出它不仅使医学工作者能随时得到科研、临床、教学方面的最新信息资料,促进医学各专业人员与国内外同行的信息交流,还有利于外科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 网络资源 教学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诊治现状 被引量:23
8
作者 贾乾斌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71-74,共4页
关键词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诊断 治疗 ACS 病因 病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胆囊结石患者的围手术期监护与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贾乾斌 刘自明 彭其芳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高危胆囊结石患者治疗水平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82例高危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囊结石患者并存心血管疾病50例(占61%),内分泌代谢性疾病32例(占39%),呼吸系统疾病11例(占13%),5例并存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偏瘫、失语... 目的探讨提高高危胆囊结石患者治疗水平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82例高危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囊结石患者并存心血管疾病50例(占61%),内分泌代谢性疾病32例(占39%),呼吸系统疾病11例(占13%),5例并存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偏瘫、失语等)。80岁以上患者为9例。23例患者还同时并存多个系统多种疾病。ASAⅢ级、Ⅳ级患者并存系统患病例数和平均并存系统患病数以及并存疾病数和平均并存疾病数均明显高于ASAⅡ级患者;ASAⅡ级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SAⅢ级和Ⅳ级患者(P<0.01),无术后并发症;ASAⅢ级和Ⅳ级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全组无死亡,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合并多个系统多种疾病,储备功能差的胆囊结石患者,经过严格的术前准备,以及加强围手术期监护与治疗,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高危患者 ASA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乾斌 张荣太 +2 位作者 刘自明 王震侠 吴言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7年第4期7-9,13,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25例胰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假性囊肿81例,潴留性囊肿15例,先天性囊肿14例,囊腺瘤12例,囊腺癌3例。囊肿位于小网膜囊28例,胰头23例,胰体21例,胰尾36例,胰体尾17例。... 目的探讨胰腺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25例胰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假性囊肿81例,潴留性囊肿15例,先天性囊肿14例,囊腺瘤12例,囊腺癌3例。囊肿位于小网膜囊28例,胰头23例,胰体21例,胰尾36例,胰体尾17例。囊肿最大30cm×30cm×25cm,最小1cm×1cm×1cm。77例行手术治疗,34例行保守治疗,14例因各种原因未行治疗。结果手术治疗的77例患者均痊愈,保守治疗的34例患者中,随访6周,自行吸收消失8例,好转26例。结论B超为诊断胰腺囊肿的首选检查方法,术式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囊肿内引流或囊肿切除术效果最好,特别强调应根据术中冰冻病理诊断来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它是预防术后复发、避免再次手术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囊肿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心脏危险性的评估与预防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乾斌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97-301,共5页
关键词 非心脏外科手术 心脏危险性 评估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胰升血糖素样肽-1对大鼠肝切除术后糖代谢的影响
12
作者 贾乾斌 刘自明 +2 位作者 彭兵 李双庆 吴言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887-89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对大鼠肝切除手术后早期糖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方法通过大鼠肝切除术观察手术后1d葡萄糖耐量的改变与GLP-1,胰岛素(I)和胰升血糖素(G)的关系,以及静脉输注不同剂量GLP-1的影响。结果大鼠肝切...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对大鼠肝切除手术后早期糖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方法通过大鼠肝切除术观察手术后1d葡萄糖耐量的改变与GLP-1,胰岛素(I)和胰升血糖素(G)的关系,以及静脉输注不同剂量GLP-1的影响。结果大鼠肝切除术后第1天静脉葡萄糖耐量实验的峰值血糖及30min血糖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且曲线下面积(AUC0-30)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GLP-1低剂量组术后1d峰值血糖与肝切除手术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GLP-1高剂量组术后1d峰值血糖明显低于肝切除手术组和GLP-1低剂量组(P<0.05和P<0.01),30min血糖明显低于肝切除手术组(P<0.01),AUC0-30明显低于肝切除手术组和GLP-1低剂量组(均为P<0.01)。肝切除手术组术后1d胰岛素明显下降,胰升血糖素明显升高(P<0.05),致I/G值下降。GLP-1低剂量组术后1d胰岛素明显低于高剂量组(P<0.05),胰升血糖素则明显升高(P<0.05),致I/G值明显低于高剂量组(P<0.01)。结论大鼠肝切除术后早期,GLP-1的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升血糖素释放的作用减弱,增加剂量后仍可增强其效应,进一步改善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胰升血糖素样肽-1 糖代谢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升血糖素样肽-1对肝切除后肝细胞胞浆游离钙影响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贾乾斌 彭兵 +3 位作者 刘自明 吴红斌 李双庆 吴言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讨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对肝切除后肝细胞胞浆游离钙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2组,A组不切肝,B组切肝65%。于术后第1,3,5天收集血标本5mL测定血糖、GLP-1、胰岛素(In)和胰升血糖素(G1)。同时用酶法分离制备肝细胞悬液。以Fura-... 目的探讨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对肝切除后肝细胞胞浆游离钙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2组,A组不切肝,B组切肝65%。于术后第1,3,5天收集血标本5mL测定血糖、GLP-1、胰岛素(In)和胰升血糖素(G1)。同时用酶法分离制备肝细胞悬液。以Fura-2/AM荧光指示剂,用荧光分光光度仪检测肝切除后肝细胞的荧光强度及GLP-1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B组肝切除术后血糖明显增高(P<0.05),血浆GLP-1也明显高于A组(P<0.001),尤以术后第1天更显著;In则明显下降(P<0.001),而G1手术后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In/GL值明显下降(P<0.05)。所测正常肝细胞[Ca2+]i为(707.46±122.59)nmol/L,肝切除术后第1,3,5天肝细胞[Ca2+]i较正常肝细胞略降低(P>0.05);加入GLP-1后肝细胞[Ca2+]i略有升高(P>0.05)。结论大鼠肝切除术后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主要系因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致In/G1值也明显降低的结果;GLP-1的拟胰岛素作用并非通过增加肝细胞[Ca2+]in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肝细胞/代谢 胰升血糖素样肽-1 胞浆游离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源胃肠外营养对肝切除后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
14
作者 贾乾斌 潘华 +2 位作者 侯彩芳 吴言涛 李双庆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双能源胃肠外营养(PN)对肝切除后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Ⅰ组不手术,自由摄食;Ⅱ组65%肝切除后用单能源PN治疗;Ⅲ组术后用双能源PN治疗。分别于实验第三、六天观察肝脏脂肪变性的改变... 目的:探讨双能源胃肠外营养(PN)对肝切除后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Ⅰ组不手术,自由摄食;Ⅱ组65%肝切除后用单能源PN治疗;Ⅲ组术后用双能源PN治疗。分别于实验第三、六天观察肝脏脂肪变性的改变及再生反应。结果:Ⅲ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水样变性明显减轻,肝重/体重、肝脏再生率均高于Ⅱ期(P<0.01和P<0.05),Ⅱ、Ⅲ组肝细胞有丝分裂率和DNA合成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肝切除后运用双能源PN治疗,具有促进肝脏再生,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和水样变性的作用,可能与血中胰岛素/胰高糖素比值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营养 脂肪乳剂 肝脏脂肪变性 肝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营养治疗
15
作者 贾乾斌 杜景平 吴言涛 《华西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30-333,共4页
本文分析了2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营养治疗的结果,发现适当的营养治疗对恢复病人的营养状态和增强机体免疫力有着重要作用。TPN、空肠要素饮食、脂肪乳剂都不会加重胰腺炎。本文推测营养治疗经历TPN、空肠要素饮食、口服饮食三个阶段,历... 本文分析了2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营养治疗的结果,发现适当的营养治疗对恢复病人的营养状态和增强机体免疫力有着重要作用。TPN、空肠要素饮食、脂肪乳剂都不会加重胰腺炎。本文推测营养治疗经历TPN、空肠要素饮食、口服饮食三个阶段,历时约四周左右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营养治疗 坏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续教育问答
16
作者 贾乾斌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70-172,175,共4页
关键词 继续教育 肝肺综合征 病因 病机 诊断 治疗 血流动力学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胆管囊腺癌临床诊治分析(附11例报告)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震侠 贾乾斌 +4 位作者 严律南 王文涛 周立新 焦作义 李晋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4-527,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肝内胆管囊腺癌(intrahepatic biliary cystadenocarcinoma)是一种罕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临床资料较少,诊断和治疗缺乏经验。本研究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99年3月至2... 背景与目的:肝内胆管囊腺癌(intrahepatic biliary cystadenocarcinoma)是一种罕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临床资料较少,诊断和治疗缺乏经验。本研究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99年3月至2006年10月以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1例肝内胆管囊腺癌的病历资料,通过研究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和随访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肝内胆管理囊腺癌的临床诊治特点。结果:肝内胆管囊腺癌患者多以上腹部疼痛、腹胀不适为首发症状。术后病理示肝内胆管粘液性乳头状囊腺癌,其中有4例同时作了免疫组化,提示细胞角蛋白CK7(+)。11例患者中,4例可见局部癌肿向肝组织浸润性生长,其中3例行姑息性切除,1例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时间为12~23个月;7例癌组织局限于囊壁内,均行根治性切除,术后3例生存超过3年,其余4例中有1例于术后10个月肿瘤复发再手术,术后已随访14个月,仍生存。1例术后12个月肿瘤复发伴有肝内多发转移灶而行非手术治疗。1例于术后15个月出现腹水,未治疗死亡。其余1例失访。结论:肝内胆管囊腺癌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其恶性程度较实体癌低。癌肿向肝组织浸润性生长者预后较差,而局限于囊肿内者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囊腺癌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被引量:24
18
作者 许瑞华 刘自明 +1 位作者 秦俊春 贾乾斌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849-1850,共2页
目的目的总结和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对9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经脐部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伤口愈合良好,除脐部外,腹壁无手术瘢... 目的目的总结和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对9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经脐部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伤口愈合良好,除脐部外,腹壁无手术瘢痕。结论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新开展的微创手术,虽然手术操作难度较普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大,但具有无瘢痕的优点,护理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经脐单孔入路 无瘢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结石症行肝脏移植(附1例报告) 被引量:22
19
作者 严律南 卢实春 +14 位作者 李波 金立人 赵纪春 曾勇 程南生 文天夫 伍晓汀 贾乾斌 周涌 李宁 陈晓理 汪静 敬静 邓承琪 吴言涛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症作为肝移植指征之一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方法 对 1例 2 8岁男性患广泛弥漫性肝内胆管结石并胆汁性肝硬变的患者进行原位肝移植。结果 移植后恢复良好 ,已出院 ,无术后感染发生。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作为肝移植...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症作为肝移植指征之一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方法 对 1例 2 8岁男性患广泛弥漫性肝内胆管结石并胆汁性肝硬变的患者进行原位肝移植。结果 移植后恢复良好 ,已出院 ,无术后感染发生。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作为肝移植指征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内胆管结石 外科手术 并发症 手术指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肠套叠16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彭方兴 贾乾斌 +3 位作者 刘立新 陈永兵 杨家印 严律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方法 对 1980年 1月至 2 0 0 4年 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6 7例成人肠套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 79例 ,占 4 7.3%。 16 7例中 15 9例行手术治疗 ,其中 116例为肠道肿瘤 ,良...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方法 对 1980年 1月至 2 0 0 4年 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6 7例成人肠套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 79例 ,占 4 7.3%。 16 7例中 15 9例行手术治疗 ,其中 116例为肠道肿瘤 ,良性 4 8例 ,恶性 6 8例 ;余 5 1例为手术或外伤后、肠道炎症、盲肠过长等。共有 117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或相应肠段切除术 ,5 0例行单纯复位或复位后固定术。 2例术后死亡 ,余均恢复良好 ,134例随访 2个月~ 10年 ,无肠套叠复发。结论 提高对成人肠套叠的认识是诊断的关键 ,检查应选用B超、CT、钡灌肠等 ,治疗则首选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诊断 肿瘤 手术治疗 成人 钡灌肠 肠道炎症 结论 选手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