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植物真菌病害种类及分布研究——山西观赏植物真菌新病害(Ⅰ) 被引量:5
1
作者 贺运春 王建明 +2 位作者 张作刚 高俊明 李文英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共记载山西省部分观赏植物真菌新病害10种,涉及植物病原真菌5属10种,分别寄生在9科9属9种寄主植物上。其中3种属全国寄主新记录(标记为※)。标本均存放于山西农业大学真菌病害标本室(MHSAU)。
关键词 真菌病害 观赏植物 种类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植物真菌病害种类及分布研究──山西牧草真菌病害(Ⅰ) 被引量:1
2
作者 贺运春 王建明 +1 位作者 张作刚 宋东辉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279-282,共4页
本文共记载了发生在山西牧草上的真菌病害11种,并对其症状、病原及分布作了详细描述。所报道的11种真菌病害分别寄生在7科11属11神寄主植物上,其中4种为国内寄主新记录(标记为·)。所有标本均保存于山西农业大学植物真菌病害标... 本文共记载了发生在山西牧草上的真菌病害11种,并对其症状、病原及分布作了详细描述。所报道的11种真菌病害分别寄生在7科11属11神寄主植物上,其中4种为国内寄主新记录(标记为·)。所有标本均保存于山西农业大学植物真菌病害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真菌病害 种类 山西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太谷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贺运春 晋齐鸣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1期55-59,共5页
以 ZF()小种为对照菌株测定出太谷稻区稻瘟病菌的致病力较强,同时用全国统一的7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别品种测定出山西省太谷稻区存在有两个生理小种即 ZD_1和 ZE_1小种。这两个小种在性状特征上与 ZF_1J_1小种有着明显的差异。用太... 以 ZF()小种为对照菌株测定出太谷稻区稻瘟病菌的致病力较强,同时用全国统一的7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别品种测定出山西省太谷稻区存在有两个生理小种即 ZD_1和 ZE_1小种。这两个小种在性状特征上与 ZF_1J_1小种有着明显的差异。用太谷稻区稻瘟病菌的混合菌株测定了来自于山西农大水稻育种组提供的杂交后代的高世代品系及外地引进的抗源等20份材料的抗病性。初步筛选出能抵抗太谷稻区稻瘟病菌侵染为害的9个品种(系)。为山西省抗稻瘟病育种工作提供了品种抗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抗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青虫感染玫烟色拟青霉后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及几种保护酶活力的变化 被引量:35
4
作者 张仙红 王宏民 +2 位作者 李文英 贺运春 郝赤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0-234,共5页
对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fumosoroseus侵染3、4龄菜青虫Pierisrapae后,其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体内保护酶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感病的3、4龄菜青虫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同期未感染的幼虫;感病虫体内超... 对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fumosoroseus侵染3、4龄菜青虫Pierisrapae后,其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体内保护酶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感病的3、4龄菜青虫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同期未感染的幼虫;感病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力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对3龄菜青虫体内酶活力的影响比4龄幼虫大。此外被侵染的3、4龄菜青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在感病前期显著高于同期未感染的菜青虫,而在感病后期明显低于同期未感染的菜青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青虫 玫烟色拟青霉 病理 蛋白质含量 保护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不同品种苗期感染枯萎病菌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建明 郭春绒 +2 位作者 张作刚 贺运春 李文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43-1348,共6页
研究了西瓜不同品种苗期感染枯萎病菌 (FusariumoxysporumSchlecht.f.sp .niveum)后根部细胞的质膜透性、某些酶类和化合物 ,以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受枯萎病菌侵染后 ,抗病品种克伦生在染病后的短时间内 (48h左右 )能... 研究了西瓜不同品种苗期感染枯萎病菌 (FusariumoxysporumSchlecht.f.sp .niveum)后根部细胞的质膜透性、某些酶类和化合物 ,以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受枯萎病菌侵染后 ,抗病品种克伦生在染病后的短时间内 (48h左右 )能使细胞内MDA、相对电导率、SOD酶和CAT酶的代谢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 ,其自我调节恢复正常状态的能力显著大于感病品种早花 ;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具有保持较高脱氢酶活性的能力 ;抗病品种Vc含量明显高于感病品种 ;抗病品种可溶性糖的相对含量要比感病品种低 ;接菌 1d后抗病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感病品种 ;抗病品种抑制叶绿素含量下降的能力和保持较高类胡萝卜素含量的能力明显强于感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期感染 西瓜 品种 枯萎菌西瓜专化型 生化变化 生理变化 致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萎病菌对西瓜不同抗感品种丙二醛含量及某些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4
6
作者 王建明 张作刚 +1 位作者 郭春绒 贺运春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2-156,共5页
本文以西瓜为材料 ,研究了西瓜苗期感染枯萎病菌 ( 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后根部细胞内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受枯萎病菌侵染的幼苗细胞内 MDA含量的增加比率 ,抗病品种克伦生低于... 本文以西瓜为材料 ,研究了西瓜苗期感染枯萎病菌 ( 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后根部细胞内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受枯萎病菌侵染的幼苗细胞内 MDA含量的增加比率 ,抗病品种克伦生低于感病品种早花 ;SOD酶活性的下降比率 ,抗病品种克伦生低于感病品种早花 ;CAT酶活性增减的幅度 ,抗病品种克伦生低于感病品种早花。抗病品种克伦生在染病后的短时间内 ( 4 8h左右 )能使细胞内 MDA、SOD酶和 CAT酶的代谢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 ,其自我调节和恢复正常状态的能力显著大于感病品种早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枯萎病 枯萎病菌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抗感品种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虫生真菌生态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文英 贺运春 +2 位作者 王建明 张作刚 张仙红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3-58,共6页
为探讨山西省主要植被区的虫生真菌资源区系分布特点 ,于 1996~ 2 0 0 1年连续对山西省境内芦芽山、庞泉沟、蟒河 3个国家级保护区的虫生真菌进行了生态多样性研究。采集的 4 6 9份昆虫标本中有 2 76份分离出真菌 ,总检出率为 5 8.8%... 为探讨山西省主要植被区的虫生真菌资源区系分布特点 ,于 1996~ 2 0 0 1年连续对山西省境内芦芽山、庞泉沟、蟒河 3个国家级保护区的虫生真菌进行了生态多样性研究。采集的 4 6 9份昆虫标本中有 2 76份分离出真菌 ,总检出率为 5 8.8%。根据菌落形态、营养体、孢子等特征将 12 4株虫生真菌初步鉴定到属 ,其中 110株已鉴定到种和专化型 ,共计 10属 2 5种。对各地区和各生境中真菌类群进行统计比较的结果表明 ,各保护区内虫生真菌物种资源都很丰富 ,广泛分布在不同的生境中 ,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分布特点。从菌株数量来看 ,从大到小依次为蟒河(45株 ) >庞泉沟 (40株 ) >芦芽山 (39株 ) ;从属的种类来看 ,蟒河地区 (10属 )标本中的类群略多于其他 2个自然保护区 ;但从属内种类多样性来看 ,蟒河 (18种 )明显比其他 2个自然保护区丰富。白僵菌 (Beauveriaspp .)、绿僵菌 (Metarhiziumspp .)等优势类群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带谱和小生境分布特点 ,中等海拔区域 (10 0 0~ 2 0 0 0m)分离菌株数最多 ,占到 6 6 %以上 ,包含种类最丰富 ,几乎囊括了所有种类 ,混交林、阔叶林和溪边灌林中 ,虫生真菌种类丰富 ,分布均匀 ,尤以混交林中菌株最多 ,共 2 3株 ,占到 37% ,种类也最丰富 ,包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虫生真菌资源 生态多样性 区系 生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蚧轮枝菌对害虫致病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仙红 贺运春 +2 位作者 王建明 张作刚 李文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6,共3页
通过对蜡蚧轮枝菌V 816菌株致病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该菌对菜青虫、小菜蛾、甘蓝蚜、棉红蜘蛛有较强的致病力。随浓度增加 ,杀虫效果明显提高 ,对幼龄幼虫致病力比老龄幼虫强。温度对该菌的致病力有明显的影响 ,其适温为 2 5~ 30℃。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昆虫 致病性 害虫 病原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虫生真菌资源及杀虫活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宋东辉 宋淑梅 +3 位作者 张作刚 贺运春 王建明 李玉社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28-632,共5页
对地处山西东南部的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虫生真菌种类资源及其杀虫活性作了初步的研究。共分离鉴定真菌 3目 13属 19种 ,2种为山西特有种 ,其中的丝孢目真菌为该地区的优势种群。选取其中的多形白僵菌和印度轮枝菌 ,分别对林业害虫... 对地处山西东南部的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虫生真菌种类资源及其杀虫活性作了初步的研究。共分离鉴定真菌 3目 13属 19种 ,2种为山西特有种 ,其中的丝孢目真菌为该地区的优势种群。选取其中的多形白僵菌和印度轮枝菌 ,分别对林业害虫杨二尾舟蛾、杨梢叶甲幼虫进行杀虫活性试验 ,多形白僵菌的平均杀虫效果高于印度轮枝菌 16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虫生真菌资源 杀虫活性 多形白僵菌 印度轮枝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虫生真菌资源调查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文英 贺运春 +2 位作者 王建明 张作刚 宋东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9-342,共4页
1996—2000年间,从地处山西东部的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采到164份罹病昆虫标本,从中分离出95株真菌,已分离鉴定的菌株涉及12属20种,并对其中优势类群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 虫生真菌资源 分离 鉴定 应用 优势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环状芽孢杆菌Jcxy8对番茄灰霉病的防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美琴 贺运春 +2 位作者 刘慧平 薛丽 路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8-101,共4页
为明确从番茄植株体内筛选出的内生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Jcxy8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及防病的生理生化机制,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了菌株Jcxy8对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的拮抗力。结果表明:菌株Jcxy8对灰霉病菌的抑菌圈... 为明确从番茄植株体内筛选出的内生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Jcxy8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及防病的生理生化机制,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了菌株Jcxy8对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的拮抗力。结果表明:菌株Jcxy8对灰霉病菌的抑菌圈直径为35.6mm,抑菌圈边缘的产孢抑制率达到66.9%。当菌株培养滤液浓度为40%时,病菌孢子萌发完全被抑制。镜检发现抑菌圈周围的菌丝(或芽管)细胞消融,生长扭曲,中间或顶端膨大成泡囊状。Jcxy8菌株与灰霉病菌同时处理的番茄果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比清水对照处理高12.7%,比单独接种灰霉病菌处理高39.1%;SOD、POD、CAT活性均较只经病菌处理低;O2-产生速率比清水对照和病菌处理低,而比菌株Jcxy8处理高。说明菌株Jcxy8对番茄果实有明显的诱导抗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环状芽孢杆菌 番茄灰霉病菌 拮抗作用 生理指标 防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玉米穗腐病病原镰孢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新凤 王建明 +3 位作者 张作刚 高俊明 郝晓娟 贺运春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218-223,共6页
为明确山西省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种类,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山西省晋城市和太谷县的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从采集的玉米穗腐病病样中共分离到53个菌株,经形态学鉴定,分别为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禾谷镰... 为明确山西省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种类,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山西省晋城市和太谷县的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从采集的玉米穗腐病病样中共分离到53个菌株,经形态学鉴定,分别为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半裸镰孢菌(Fusarium semitectum),其中轮枝镰刀菌F.verticillioides的分离频率为46.7%,属优势种群。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轮枝镰孢菌与禾谷镰孢菌为山西省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且两者复合侵染对玉米造成的为害最严重。这一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控制该病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穗腐病 病原菌 分离纯化 形态学鉴定 致病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内生拮抗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美琴 陈俊美 +1 位作者 薛丽 贺运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41-445,共5页
针对番茄生产上灰霉病和叶霉病两大病害,为寻找安全、高效无污染的生防菌株及其最佳培养条件,本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的番茄植株中分离出642个内生细菌菌株,并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番茄灰霉病菌和叶霉病菌拮抗作用强且稳定的两个... 针对番茄生产上灰霉病和叶霉病两大病害,为寻找安全、高效无污染的生防菌株及其最佳培养条件,本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的番茄植株中分离出642个内生细菌菌株,并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番茄灰霉病菌和叶霉病菌拮抗作用强且稳定的两个菌株Thyy1和Jcxy8。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初步鉴定Jcxy8属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菌株Thhy1属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内生拮抗细菌在以豆饼粉为原料的6号培养基中生长速度快,发酵滤液对两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强。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时间、温度、通气量等对菌株生长及其抗菌物质的分泌有明显影响。以豆饼粉培养基、初始pH6.7、培养时间48h、温度30℃、并尽量增大培养通气量为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内生拮抗细菌 灰霉病菌 叶霉病菌 分离鉴定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真菌蜡蚧轮枝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张仙红 贺运春 +2 位作者 于桂风 李文英 宋东辉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21-224,共4页
通过在不同温湿度和营养条件下对蜡蚧轮枝菌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山西太谷地区蜡蚧轮枝菌菌丝生长和产生孢子的温度范围为 1 2~ 35℃ ,适宜温度范围为 2 0~ 32℃。该菌在SM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最快且产孢量最多。分生孢子在 1 0~ 35℃... 通过在不同温湿度和营养条件下对蜡蚧轮枝菌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山西太谷地区蜡蚧轮枝菌菌丝生长和产生孢子的温度范围为 1 2~ 35℃ ,适宜温度范围为 2 0~ 32℃。该菌在SM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最快且产孢量最多。分生孢子在 1 0~ 35℃下均能萌发 ,萌发的适宜温度为 2 5~ 32℃ ,在此温度下 ,2 0h孢子萌发率可达 96 6 1 %以上。另外相对湿度对分生孢子萌发影响很大 ,当相对湿度低于 75 %时 ,该菌的分生孢子不能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生物学特性 菌丝 孢子 昆虫病原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青虫感染蜡蚧轮枝菌后的组织病理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仙红 李文英 +2 位作者 贺运春 王建明 郝赤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55-657,658,659,共5页
对感病菜青虫Pierisrapae组织切片的观察研究表明 ,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lecanii主要通过昆虫的体壁侵染虫体。菜青虫各龄幼虫在体壁接菌 12h后 ,附着在虫体表面的孢子即可萌发。 2~ 3龄幼虫 ,蜡蚧轮枝菌菌丝 2 4h就可穿透体壁进入血... 对感病菜青虫Pierisrapae组织切片的观察研究表明 ,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lecanii主要通过昆虫的体壁侵染虫体。菜青虫各龄幼虫在体壁接菌 12h后 ,附着在虫体表面的孢子即可萌发。 2~ 3龄幼虫 ,蜡蚧轮枝菌菌丝 2 4h就可穿透体壁进入血腔 ,4 8h可见脂肪体等器官发生病变 ;4~ 5龄幼虫 ,36h菌丝才可穿透体壁 ,4 8h可见虫体内有部分菌丝体。侵入虫体内的菌丝对寄生组织没有选择性。菌丝首先在入侵的血腔中生长 ,然后侵入脂肪体和肌肉 ,随菌丝在虫体内的增殖 ,中肠、马氏管、丝腺等相继被侵染。受侵的组织器管均发生明显的病变 ,如体壁分离 ,脂肪体变形、溶解 ,肌纤维排列松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青虫 蜡蚧轮枝菌 组织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虫生真菌玫烟色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因素探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仙红 李文英 贺运春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7期478-481,共4页
采用凹玻片悬滴法测定了温度、湿度、紫外照射及化学农药对玫烟色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玫烟色拟青霉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区为20 ̄28℃,相对湿度在90%以上,紫外照射对该菌孢子萌发有很大影响。随紫外照射时间的延长,孢子萌发率... 采用凹玻片悬滴法测定了温度、湿度、紫外照射及化学农药对玫烟色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玫烟色拟青霉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区为20 ̄28℃,相对湿度在90%以上,紫外照射对该菌孢子萌发有很大影响。随紫外照射时间的延长,孢子萌发率明显降低。当照射时间为60min时,24h的孢子萌发率为54.2%,当照射时间达180min后,24h的孢子萌发率仅为5.4%,同时部分孢子的萌发时间显著被延长。不同杀虫剂及同一杀虫剂的不同浓度,对玫烟色拟青霉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不同。20%氰戊菊酯、22%蚜虱灵、5%的抑太保、25%灭幼脲四种供试农药的三种浓度对玫烟色拟青霉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均很小,因此这四种杀虫剂可作为玫烟色拟青霉混用的首选药剂;此外10%吡虫啉和绿荣的1/2常规浓度和1/4常规浓度对该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也较小,因此也可作为玫烟色拟青霉的复配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烟色拟青霉 分生孢子 温度 湿度 紫外照射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层土壤镰刀菌单胞系的建立和基因组DNA的快速抽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志岗 宋东辉 +2 位作者 王建明 贺运春 李志远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32-35,共4页
采用改进的镰刀菌选择性培养基和产孢培养基对采自大田、苗圃耕层土壤中的镰刀菌进行单孢分离 ,共分离出 5 0个镰刀菌菌株 ,而且改进的镰刀菌选择性培养基对目标菌选择性强 ,产孢量大。用改进的SDS -SEAVG分离法和快速抽提法提取镰刀菌... 采用改进的镰刀菌选择性培养基和产孢培养基对采自大田、苗圃耕层土壤中的镰刀菌进行单孢分离 ,共分离出 5 0个镰刀菌菌株 ,而且改进的镰刀菌选择性培养基对目标菌选择性强 ,产孢量大。用改进的SDS -SEAVG分离法和快速抽提法提取镰刀菌基因组DNA ,结果显示 ,用改进的镰刀菌DNA抽提方法抽提的DNA分子量大于 5 0kb ;用快速抽提方法获得的镰刀菌单孢系DNA可用于PCR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层土壤 镰刀菌 抽提 遗传多样性 单孢系 基因组DNA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忻州地区土壤镰刀菌(Fusarium)种类鉴定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明霞 贺运春 +2 位作者 洪坚平 胡亚娟 张宝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71-173,共3页
在分析国内外镰刀菌属(FusariumLink)种类鉴定现状的基础上,将采自山西省忻州地区的164个土壤样品进行土壤分离培养及单孢分离纯化,得到16个有大孢子的镰刀菌菌株。运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综合分析的方法对这16个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鉴定... 在分析国内外镰刀菌属(FusariumLink)种类鉴定现状的基础上,将采自山西省忻州地区的164个土壤样品进行土壤分离培养及单孢分离纯化,得到16个有大孢子的镰刀菌菌株。运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综合分析的方法对这16个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鉴定结果为:16个菌株分别属于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solani)、雪腐镰刀菌(F.nivale)、蕉斑镰刀菌(F.stoveri)、胶孢镰刀菌(F.subglutinans)、弯角镰刀菌(F.camptoceras)、砖红镰刀菌(F.lateritium)。由于土壤是镰刀菌的大本营,因此分析土壤中镰刀菌的类型对镰刀菌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镰刀菌 单孢分离 培养性状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美琴 陈俊美 +1 位作者 薛丽 贺运春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55-58,共4页
从太谷、大同等地采集到3个不同品种的番茄健康植株,采用牛肉膏蛋白胨(NA)培养基从根、茎部共分离到65株内生细菌,通过对其中的31株进行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对叶霉病菌和灰霉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6株,占菌株总数的19.4%;对早疫病菌和枯... 从太谷、大同等地采集到3个不同品种的番茄健康植株,采用牛肉膏蛋白胨(NA)培养基从根、茎部共分离到65株内生细菌,通过对其中的31株进行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对叶霉病菌和灰霉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6株,占菌株总数的19.4%;对早疫病菌和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7株,占菌株总数的22.6%。抑菌圈半径最大可达15 mm。按抑菌圈半径大小,将拮抗菌分为强、中、弱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内生细菌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植物真菌病害种类及分布研究——山西药用植物真菌病害(Ⅰ)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作刚 贺运春 +2 位作者 王建明 宋东辉 张云凤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本文共记载了发生在山西药用植物上的真菌病害13种,涉及植物病原真菌9属13种。所报道的13种真菌病害分别寄生在6科9属10种寄主植物上,其中8种为国内寄主新记录(标记为)。所有标本均佑存于山西农业大学植物真菌病害标本室。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真菌病害 种类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