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田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降雨径流关系——SCS法的修正 被引量:52
1
作者 贺宝根 周乃晟 +2 位作者 高效江 许世远 袁永昆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9-51,共3页
SCS法是当前被广泛应用于非点源污染研究中降雨径流关系的一种方法 ,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 ,直接将该方法应用在上海郊区时误差较大。因此 ,笔者根据实测资料对模式的 2个系数 (前期损失量和径流曲线数 )予以修正 ,并提出相应的模型。
关键词 农田 非点源污染 地表径流 上海效区 降雨径流 小流域 SCS法 河流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模型探讨——以上海郊区农田氮素污染模型为例 被引量:29
2
作者 贺宝根 周乃晟 +2 位作者 胡雪峰 高效江 王少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9-165,共7页
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是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估算其发生负荷的难度很大。通过对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模型结构的理解和适当简化不可直接建模的部分 ,对农田非点源污染物输出的重要环节———降雨径流和污染物迁移进行了模拟。根据... 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是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估算其发生负荷的难度很大。通过对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模型结构的理解和适当简化不可直接建模的部分 ,对农田非点源污染物输出的重要环节———降雨径流和污染物迁移进行了模拟。根据实测资料对SCS法的部分参数作了修正 ,使小块农田的降雨径流关系适合上海的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采用比较完善的径流试验资料建立了相应的径流单位线 ;并利用水流流速与固体颗粒被冲刷强度的关系 ,选择合适的试验资料 ,分析得到了径流过程与氮素流失浓度的相关关系 ,从而建立了以修正的SCS法、径流单位线和径流过程与氮素流失浓度的关系为基础的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模型。在具备较长系列降雨量资料的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 非点源污染 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模型 上海郊区 氮素污染模型 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地区径流系数及其应用 被引量:54
3
作者 贺宝根 陈春根 +1 位作者 周乃晟 许世远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72-475,共4页
从城市环境的特点出发,介绍了由美国水土保持局提出的计算径流量方法(SCS法)。通过杭州市不同功能区和上海青浦香花桥镇暴雨径流量的实例计算,对美国SCS法进行了修正,确定了适合计算上海附近城市化地区径流系数的理论方法,为城市水文、... 从城市环境的特点出发,介绍了由美国水土保持局提出的计算径流量方法(SCS法)。通过杭州市不同功能区和上海青浦香花桥镇暴雨径流量的实例计算,对美国SCS法进行了修正,确定了适合计算上海附近城市化地区径流系数的理论方法,为城市水文、水环境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径流系数 应用 SCS法 修正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泥对河流的二次污染浅析 被引量:69
4
作者 贺宝根 周乃晟 袁宣民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1-43,共3页
根据底泥中污染物质累积和释放过程和底泥对河流二次污染的机理,运用适用的模式和苏州河的实测资料,可得到二次污染BOD和COD的年释放量,以及增加上覆河水的BOD和COD度。由此认为,对于底泥污染严重的河流,疏浚是必不可... 根据底泥中污染物质累积和释放过程和底泥对河流二次污染的机理,运用适用的模式和苏州河的实测资料,可得到二次污染BOD和COD的年释放量,以及增加上覆河水的BOD和COD度。由此认为,对于底泥污染严重的河流,疏浚是必不可少的,其目的在于清除或隔绝黑色富集层对上覆河水的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二次污染 SOD COD 河流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潮滩浅水区域流速与含沙量的关系初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贺宝根 王初 +1 位作者 周乃晟 许世远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61,共6页
潮汐条件下的水流挟沙能力模型必须考虑波浪和潮流的共同作用 ,模型的形式比较复杂 ,且在水深很小的潮滩浅水区域不能适用。笔者改进观测手段 ,获得了水深 0 1~ 2 0m的水动力过程与含沙量变化过程 ,根据实测资料 ,经过深入分析 ,判... 潮汐条件下的水流挟沙能力模型必须考虑波浪和潮流的共同作用 ,模型的形式比较复杂 ,且在水深很小的潮滩浅水区域不能适用。笔者改进观测手段 ,获得了水深 0 1~ 2 0m的水动力过程与含沙量变化过程 ,根据实测资料 ,经过深入分析 ,判断出波浪、潮峰等因素对含沙量的影响轻微 ,提出了长江口潮滩适合浅水区域的水流流速与含沙量的模型 ,该模型符合传统动力模型的基本原理 ,并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挟沙能力 潮滩 浅水区域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的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贺宝根 袁峻峰 陈家治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2000年第9期412-413,417,共3页
九段沙是长江口新生沙岛。在调研其湿地生态环境和自然演变趋势基础L,尽快设立九段沙自然保护区已是各方共识。但对其而言,一方面已有大型工程的影响,另一方面滩地的冲蚀可能使高级群落一一芦苇的分布面积减少。因此提出,在保护湿地初... 九段沙是长江口新生沙岛。在调研其湿地生态环境和自然演变趋势基础L,尽快设立九段沙自然保护区已是各方共识。但对其而言,一方面已有大型工程的影响,另一方面滩地的冲蚀可能使高级群落一一芦苇的分布面积减少。因此提出,在保护湿地初期建造,低堤不至于影响湿地的自然演变过程,而有利于保护高级群落和局部高潮滩的增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环境管理 自然保护区 九段沙 生物圈 沙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段沙微地貌演变与芦苇的生长 被引量:6
7
作者 贺宝根 左本荣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4期86-90,共5页
对于新近形成的河口沙岛九段沙而言 ,芦苇群落的存在对于形成动、植物的多样性十分重要 .根据实地观察 ,沙岛微地貌对于芦苇的生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据此 ,提出要采取措施保护芦苇的生长条件 .
关键词 九段沙 微地貌 芦苇群落 长江口江心沙岛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河口崇明东滩周期性淹水区域水流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贺宝根 王初 +1 位作者 周乃晟 许世远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6-283,共8页
潮间带周期性淹水区域水深、流速的变化过程是潮滩水动力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潮流与泥沙相互作用的基础。通过2002年4月至2003年1月4个季节的野外实测,获得了平静天气条件下,崇明东滩滩面潮流水深、流速与流向的变化过程数据。结果... 潮间带周期性淹水区域水深、流速的变化过程是潮滩水动力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潮流与泥沙相互作用的基础。通过2002年4月至2003年1月4个季节的野外实测,获得了平静天气条件下,崇明东滩滩面潮流水深、流速与流向的变化过程数据。结果表明,崇明东滩盐沼和邻近光滩处涨潮历时均小于落潮历时,水深过程变化呈现出"陡涨缓落"的特点。光滩与盐沼交界处光滩一侧流速过程呈"双峰型"特征,涨落潮均出现流速峰值;盐沼(植物生长期)流速过程具有"单峰型"特点,仅在涨潮初出现峰值。研究区潮流不对称性明显,主要表现为涨潮优势,且由光滩向盐沼上部不断增强,潮沼植物和地形变化是加强盐沼区涨潮优势的主要原因。流速变化过程的差异和潮流不对称性使盐沼区域发生稳定的泥沙淤积,盐沼前缘光滩则会出现较频繁的冲淤变化,平静天气条件下,它们是控制崇明东滩泥沙输移和潮滩动力地貌过程的动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滩 水深 流速 崇明东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河污染底泥处理的合理措施 被引量:9
9
作者 贺宝根 周乃晟 顾群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4期54-61,共8页
根据底泥耗氧物质的释放和河槽稳定性的分析,认为河槽断面上不同位置的底泥污染特性不同,宜采用不同的工程措施,开挖、覆盖和曝气充氧三管齐下,可以较低的代价使底泥对水质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并长期维持.此外,为了满足苏州河... 根据底泥耗氧物质的释放和河槽稳定性的分析,认为河槽断面上不同位置的底泥污染特性不同,宜采用不同的工程措施,开挖、覆盖和曝气充氧三管齐下,可以较低的代价使底泥对水质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并长期维持.此外,为了满足苏州河变清的整治规划要求,下水排放和支流排放对河水污染的影响也应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河 底泥耗氧 河槽形态 底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第一湾
10
作者 贺宝根 张金泉 《地理教学》 2005年第2期34-35,共2页
听到这充满激情和深情的旋律,人们都知道这是电视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它通过对长江的赞美、歌颂,表现了人们对祖国母亲的依恋和热爱。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 听到这充满激情和深情的旋律,人们都知道这是电视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它通过对长江的赞美、歌颂,表现了人们对祖国母亲的依恋和热爱。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曲折东流,行程6300多公里,注入东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青藏高原 水文资源 自然特征 革命历史 地理 中学 学习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近岸水体中颗粒态重金属的潮周期变化 被引量:23
11
作者 毕春娟 陈振楼 +3 位作者 许世远 贺宝根 李丽娜 陈晓枫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对长江口崇明东滩近岸水体中颗粒态重金属的潮周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粒度影响,底层水体中颗粒态Cu、Pb、Fe、Mn、Zn、Cr、AI的总量分别高出表层沉积物的184%、99%、56%、62%、147%、50%和45%,其中C... 对长江口崇明东滩近岸水体中颗粒态重金属的潮周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粒度影响,底层水体中颗粒态Cu、Pb、Fe、Mn、Zn、Cr、AI的总量分别高出表层沉积物的184%、99%、56%、62%、147%、50%和45%,其中Cu、Pb、Fe、Mn、Zn、Al可还原态部分在底层水体悬浮颗粒物中的含量也明显高出表层沉积物的2~3倍,但与重金属总量相比,上述元素的可还原态部分所占比例与表层沉积物相差不大.在5次潮汐循环过程中,颗粒态重金属均在涨潮初期、高平潮前后及落潮末期出现较高含量.这种变化主要与水动力条件有关,当水体流速增大时,从底部沉积物再悬浮起来的颗粒态重金属对水体中的永久性悬浮颗粒起了很大的稀释效应.水体中的盐度、130及pH等环境因子对潮周期内颗粒态重金属的变化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悬浮颗粒 潮周期 河口 近岸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稻田中氮素损失及其对水环境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2
12
作者 高效江 胡雪峰 +2 位作者 王少平 贺宝根 沈铭能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6-198,205,共4页
采用野外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淹水稻田施用碳铵后,氮素的转化、运移和损失的作用过程。结果表明,田间水中氮素以氨氮为主,淹水稻田剖面土壤溶液中氨氮和硝态氮的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 0.5 m深度以下,淋溶液中硝态氮和氨氮水... 采用野外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淹水稻田施用碳铵后,氮素的转化、运移和损失的作用过程。结果表明,田间水中氮素以氨氮为主,淹水稻田剖面土壤溶液中氨氮和硝态氮的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 0.5 m深度以下,淋溶液中硝态氮和氨氮水平较低,在 0.6— 4.8μ g· mL- 1之间,对地下水环境有一定影响。模拟暴雨径流试验表明,田间氮素径流损失负荷随施肥与降雨间隔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施肥后短时间内暴雨径流导致的氮肥损失较大,对地表水环境污染严重, 必须加强科学合理的田间水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稻田 氮素损失 水环境影响 试验 施肥 暴雨径流 地表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污染物累积运移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方圣琼 胡雪峰 +3 位作者 秦荣 袁俊峰 贺宝根 许世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17,共4页
对长江口九段沙和崇明东滩潮滩水体及表层沉积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南槽水体受到近岸排污的影响,在近岸形成NH4+-N和溶解态总磷(STP)含量很高的污染带,是远岸水域的2~3倍;悬浮颗粒吸附态磷(PP)作为P的主要形态,随着SS的增加,占总磷(... 对长江口九段沙和崇明东滩潮滩水体及表层沉积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南槽水体受到近岸排污的影响,在近岸形成NH4+-N和溶解态总磷(STP)含量很高的污染带,是远岸水域的2~3倍;悬浮颗粒吸附态磷(PP)作为P的主要形态,随着SS的增加,占总磷(TP)的比例从45%左右增加到90%左右。②南槽水体的总重金属分布态势主要取决于水体中SS的浓度,各元素之间及其各元素和SS相关性显著,主要吸附于SS中。③九段沙和崇明东滩在高低潮时受到不同水体的控制,低潮水体中重金属、TP和KN含量是高潮水体1 3~24 7倍,崇明东滩比九段沙变化更加显著。④受排污和水动力作用影响,低潮时悬浮物中重金属含量高于高潮时;悬浮物中重金属含量高于表层沉积物;高潮滩沉积物重金属含量高于低潮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潮滩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郊中小河流夏季水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雪峰 高效江 +4 位作者 王少平 贺宝根 沈铭能 陈振楼 许世远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8-453,共6页
在夏季对上海郊区一典型的中、小河流河网水质进行监测 ,结果表明 :(1)河流水体普遍有很高的氮磷和有机负荷 ,其CODcr、总磷、总氮等指标均数倍于《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V类水最大允许值 ,水体正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位于... 在夏季对上海郊区一典型的中、小河流河网水质进行监测 ,结果表明 :(1)河流水体普遍有很高的氮磷和有机负荷 ,其CODcr、总磷、总氮等指标均数倍于《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V类水最大允许值 ,水体正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位于集镇居民区和养殖场附近河流的污染更为严重。 (2 )受富营养化和河流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影响 ,河流水质还存在分层现象 ,尤其是水流滞缓、水深不足两米的小河流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 :底层水氨氮 ,TRP(总反应态磷 )和SRP(溶解反应态磷 )的含量明显高于表层水 ;而表层水的 pH和DO高于底层水 ;同时 ,由于底层水处于厌氧的环境下 ,NO- 3-N、NO- 2 -N含量低于表层水。 (3)由于长期受纳污水、污物 ,中、小河流底泥有很高的氮磷累积 ,凯氏氮平均达 3.5 2 6 (N ,mg) / g ;总磷平均达 2 0 5 2 .2 5 0 (P ,mg) /kg。集镇居民区河流底泥总磷含量高达 5 813.838(P ,mg) /kg ;养殖场附近河流底泥凯氏氮高达 5 .96 4 (N ,mg) / g。底泥孔隙水中的NO- 3-N、NO- 2 -N含量很低 ;NH+4的含量是河流底层水的 3~ 2 4倍 ;SRP的含量约是河流底层水的 2~ 16倍。由于底泥有机污染重 ,耗氧量大 ,处于厌氧的环境 ,其交换态F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水质分层现象 河流底泥 有机负荷 中小河流 夏季 水污染特征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南槽水域污染物迁移和分布规律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雪峰 方圣琼 +3 位作者 秦荣 袁俊峰 贺宝根 许世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经对长江口南槽水域水质指标监测表明 ,在近岸带 ,水体中悬浮颗粒吸附态磷和各种重金属的浓度较低 ,而氨氮、硝氮和总溶解态磷的浓度明显偏高 ;在南槽主航道至九段沙水域 ,水体中悬浮颗粒吸附态磷和各种重金属的浓度明显增加。水体中溶... 经对长江口南槽水域水质指标监测表明 ,在近岸带 ,水体中悬浮颗粒吸附态磷和各种重金属的浓度较低 ,而氨氮、硝氮和总溶解态磷的浓度明显偏高 ;在南槽主航道至九段沙水域 ,水体中悬浮颗粒吸附态磷和各种重金属的浓度明显增加。水体中溶解态磷的浓度很低 ,磷的赋存形态以悬浮颗粒吸附态磷为主 ,水体中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也以悬浮颗粒吸附态为主。落潮时的悬浮颗粒、TP、悬浮颗粒吸附态磷和重金属总浓度明显高于涨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污染物 水体 有机质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崇明东滩盐沼前缘地带悬浮泥沙横向通量的潮周期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初 贺宝根 +1 位作者 周乃晟 许世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3-151,共9页
对长江口崇明东滩盐沼边缘及邻近光滩处的水深、流速和悬沙含量的潮周期变化过程进行了现场实测,并对横向悬沙通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平静天气条件下光滩和盐沼上的流速过程有明显差异,植被缓流作用在落潮期更为显著,流... 对长江口崇明东滩盐沼边缘及邻近光滩处的水深、流速和悬沙含量的潮周期变化过程进行了现场实测,并对横向悬沙通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平静天气条件下光滩和盐沼上的流速过程有明显差异,植被缓流作用在落潮期更为显著,流速在涨潮由光滩向盐沼不断增大。与涨潮流速优势相对应,涨潮期平均悬沙含量是落潮期的1.8倍。横向悬沙通量以向岸输移为主,悬沙总通量与潮次内最大水深的四次方呈显著正相关。在平静天气条件下潮汐作用控制着盐沼前缘地带泥沙输移水平,盐沼滩面保持稳定淤积,前缘光滩淤积速率高于盐沼处的,盐沼逐渐向海延伸。在大风天气条件下潮次内的流速和悬沙含量水平提高了数倍,悬沙输移量大增,净输移仍以向岸方向为主,在盐沼上部和前缘光滩均可能在短期内发生大量淤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速 悬沙含量 通量 盐沼 东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污对长江口南汇边滩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峰元 贺宝根 +1 位作者 左本荣 袁峻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5期85-87,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 ,排污影响了南汇边滩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水质和土质 ,尤其是对水体中的NH4 + -N含量、土壤中的TKN和TP含量影响最大 ,对植物生长状况未造成明显影响。结果表明污水的排入直接影响湿地水质 ,进而影响整个湿地生态系统。
关键词 排污 污水处理 湿地 南汇边滩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升吉林省旅游业发展水平之思考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建瑜 贺宝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3年第2期88-92,共5页
吉林省旅游业起步较晚,产业规模小,但发展速度快,“十五”期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达到172.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省当年GDP的5%,基本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要提升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就要涉及旅游业“... 吉林省旅游业起步较晚,产业规模小,但发展速度快,“十五”期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达到172.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省当年GDP的5%,基本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要提升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就要涉及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协调发展,文章侧重于对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对旅游市场定位、旅游产品定位和市场营销策划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关于提升吉林省旅游业发展水平要解决的问题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旅游资源 旅游产品 旅游市场 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郑建瑜 贺宝根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80-84,共5页
依据区域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方法的变化特点,将其方法的渐进发展过程分为5个时期,同时对不同时期分类评价方法的运用进行了综合评述,重点介绍了90年代以来的区域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系统和方法,并展望了未来的动态发展趋势。
关键词 区域旅游 旅游资源 分类评价系统 资源开发 资源分类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长江口冲积沙岛冲淤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赋 贺宝根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87-92,共6页
根据1997年,2002年和2003年3幅不同时段的卫星照片,以及各相应时段上海港潮汐水位和1982年海图等资料,采用RS,GIS技术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出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前后九段沙及江亚南沙的面积,实现了对工程前后九段沙岛泥沙冲淤特... 根据1997年,2002年和2003年3幅不同时段的卫星照片,以及各相应时段上海港潮汐水位和1982年海图等资料,采用RS,GIS技术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出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前后九段沙及江亚南沙的面积,实现了对工程前后九段沙岛泥沙冲淤特点及冲淤速度变化的分析.从沙岛的自然延伸方向、航道整治工程方向和南北方向计算了沙岛各部分的淤涨与冲刷速率,分析了深水航道对该岛屿冲淤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的建设,九段沙及江亚南沙的演变特点及速度有明显变化:①九段沙6年来的淤积面积增长很快;②沙岛自然延伸方向淤涨速度有所下降;③沙岛沿航道整治工程导堤方向上的淤积速率增加;④沙岛局部位置冲刷程度有一定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长江口 九段沙 冲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