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体船型的阻力性能试验 被引量:8
1
作者 贺俊松 张凤香 +1 位作者 陈震 肖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49-1453,共5页
通过试验途径研究了五体船的阻力性能特性,以及五体船后侧体型线形式、位置改变、对称形式、排水量改变、长宽比改变对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侧体应该选用艉部过渡平缓的型线;后侧体靠近主体艉部位置较优;采用不对称后侧体的情况不能降... 通过试验途径研究了五体船的阻力性能特性,以及五体船后侧体型线形式、位置改变、对称形式、排水量改变、长宽比改变对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侧体应该选用艉部过渡平缓的型线;后侧体靠近主体艉部位置较优;采用不对称后侧体的情况不能降低总阻力;减小后侧体排水量能有效降低总阻力;试验中后侧体长宽比的变化对总阻力没有明显影响;前侧体有静水吃水时增加了阻力;五体船型阻力性能大大优于单体船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体船 多体船 船舶阻力 船模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体船纵向运动预报的一种工程算法 被引量:5
2
作者 贺俊松 张凤香 +1 位作者 陈震 肖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9-933,938,共6页
针对五体船型的特点,基于STF切片理论,计入船体运动时湿表面的变化及其对船体流体动力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五体船纵向运动预报的一种工程算法.计算结果和五体船模试验结果在多个工况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五体船运动预报具有相... 针对五体船型的特点,基于STF切片理论,计入船体运动时湿表面的变化及其对船体流体动力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五体船纵向运动预报的一种工程算法.计算结果和五体船模试验结果在多个工况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五体船运动预报具有相当的准确性,且简单实用,对五体船的主尺度、侧体位置优化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体船 耐波性 船舶运动 切片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体船纵向运动预报的一种工程算法及其在前侧体位置优化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5
3
作者 贺俊松 陈震 +1 位作者 黄小平 肖熙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7-387,共11页
将一种现有的工程算法引入五体船纵向运动预报,该方法基于STF切片理论,计入船体运动时湿表面的变化及其对船体流体动力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在多个航速和波浪工况下符合良好。采用这种方法实现了前侧体的位置优化。
关键词 五体船 耐波性 船舶运动 切片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体船大倾角稳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贺俊松 陈震 肖熙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15,共4页
在三体船基础上推导了五体船的大倾角稳性公式,分析了几种情况下的简化公式,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五体船大倾角稳性大大好于三体船;随着五体船侧体横向位置的增大,复原力臂GZ值迅速增大,但是GZ曲线的最大值点对应的横倾角Φ也明... 在三体船基础上推导了五体船的大倾角稳性公式,分析了几种情况下的简化公式,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五体船大倾角稳性大大好于三体船;随着五体船侧体横向位置的增大,复原力臂GZ值迅速增大,但是GZ曲线的最大值点对应的横倾角Φ也明显减小;无论提高五体船前侧体还是后侧体的高度,都会降低GZ值,但影响并不非常剧烈;采用较小主尺度的后侧体,在侧体排水量下降很可观的情况下,GZ曲线下降并不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船舶稳性 五体船 多体船 大倾角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波浪载荷短期极值的经验公式 被引量:13
5
作者 贺俊松 彭文科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86,共13页
对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的多艘实船进行了短期波浪载荷直接计算,分析了这三种船型的船舯垂向弯矩、L/4(L为船长)处垂向剪力、3L/4处垂向剪力的若干规律,以及集装箱船型的扭矩、船舯水平弯矩的若干规律。根据这些规律,总结出一套针对... 对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的多艘实船进行了短期波浪载荷直接计算,分析了这三种船型的船舯垂向弯矩、L/4(L为船长)处垂向剪力、3L/4处垂向剪力的若干规律,以及集装箱船型的扭矩、船舯水平弯矩的若干规律。根据这些规律,总结出一套针对特定船型的短期波浪载荷极值的完整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舰船工程 波浪载荷 短期预报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体船破舱稳性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贺俊松 胡铁牛 +1 位作者 陈震 肖熙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5,共7页
采用损失浮力法计算了五体船的破舱稳性;分析了五体船片体(侧体)横向位置、纵向位置、片体大小等因素对全船破舱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片体横向位置远离主体、后片体纵向位置靠近船舯、后片体较大时破舱稳性性能较好。
关键词 船舶、舰船工程 多体船 破舱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水线面中体五体车客渡船的主尺度优化
7
作者 贺俊松 卢晨 肖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结合常规五体船型和小水线面船型的优点,提出小水线面中体五体船(PentaSWACH)的新船型概念.针对该型船主尺度参数众多而不易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套主尺度优化方法.以航速和空船重量为目标函数,对一小水线面中体五体车客渡船的主尺度方... 结合常规五体船型和小水线面船型的优点,提出小水线面中体五体船(PentaSWACH)的新船型概念.针对该型船主尺度参数众多而不易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套主尺度优化方法.以航速和空船重量为目标函数,对一小水线面中体五体车客渡船的主尺度方案进行了初步优化,为进一步开展该型船的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主尺度优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体船 多体船 小水线面 主尺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型液化天然气船温度场分析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吴嘉蒙 贺俊松 +1 位作者 张勇 吕立伟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5-84,共10页
温度场研究是薄膜型液化天然气船研发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以某22万m3薄膜型液化天然气船为例,对薄膜型液化天然气船的温度场进行了深入研究。着重讨论了不同温度场预报模型的简化和假定、绝缘层的热力学物理特性参数以及换热过程中的... 温度场研究是薄膜型液化天然气船研发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以某22万m3薄膜型液化天然气船为例,对薄膜型液化天然气船的温度场进行了深入研究。着重讨论了不同温度场预报模型的简化和假定、绝缘层的热力学物理特性参数以及换热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计算、温度场简化算法和有限元方法的比较、不同吃水对温度场预报的影响等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型 液化天然气船 温度场 名义日蒸发率 吃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船舶吊舱结构冰载荷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迎晖 贺俊松 +2 位作者 田于逵 季少鹏 张胜利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z1期627-630,共4页
该文根据国外船级社规范,初步探索了一套适用于吊舱结构冰载荷应用分析的计算方法.选取典型吊舱作为计算对象,对两种典型冰况作用条件下的吊舱包结构开展有限元计算工作,验证了本方法的工程适用性.与采用挪威船级社和中国船级社新推荐... 该文根据国外船级社规范,初步探索了一套适用于吊舱结构冰载荷应用分析的计算方法.选取典型吊舱作为计算对象,对两种典型冰况作用条件下的吊舱包结构开展有限元计算工作,验证了本方法的工程适用性.与采用挪威船级社和中国船级社新推荐方法得到的吊舱冰载荷计算结果相比,本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没有出现非常离散的情况,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舱 主机功率 理论评估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桨自动化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技术 被引量:10
10
作者 钱卫东 吴成才 +2 位作者 冷文浩 初艳玲 贺俊松 《舰船科学技术》 2011年第3期39-43,61,共6页
为了快速实现船用螺旋桨有限元建模,为极限强度分析和疲劳校核做准备,针对船用螺旋桨的结构特点,利用MSC.Patran前后处理器的二次开发技术,开发了1套螺旋桨自动化建模软件,定义了螺旋桨建模的型值表标准格式,实现了螺旋桨几何建模和网... 为了快速实现船用螺旋桨有限元建模,为极限强度分析和疲劳校核做准备,针对船用螺旋桨的结构特点,利用MSC.Patran前后处理器的二次开发技术,开发了1套螺旋桨自动化建模软件,定义了螺旋桨建模的型值表标准格式,实现了螺旋桨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的自动化。对某冰区加强螺旋桨进行了建模和计算,结果表明,系统建立的螺旋桨模型能保持良好的光顺效果和网格质量,满足计算要求。本文提出了基于MSC.Patran的螺旋桨自动建模方法,避免了传统手工建模中复杂和重复的工作,大幅提高了螺旋桨设计分析效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螺旋桨 自动化 几何建模 网格划分 MSC.Patran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货罐化学品船液货罐体与支承结构的接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燕 洪英 +1 位作者 贺俊松 刘志毅 《船舶》 2010年第3期19-24,共6页
介绍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接触问题进行求解的一般方法,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进行多货罐化学品船液货罐体与支承结构的接触分析,研究了支撑结构的加强方式,为制定CCS《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2006)的补充检验要求... 介绍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接触问题进行求解的一般方法,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进行多货罐化学品船液货罐体与支承结构的接触分析,研究了支撑结构的加强方式,为制定CCS《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2006)的补充检验要求,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品船 接触 有限元分析 直接约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转式全回转舵桨的立柱优化分析
12
作者 刘振华 张燕 贺俊松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5-41,共7页
[目的]旨在研究立柱对对转式全回转舵桨敞水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基于雷诺平均方法与k-ω湍流模型,对不同立柱型式的对转式全回转舵桨进行模型尺度和实尺度下的水动力性能预报,研究流场特性并监测后桨伴流,分析优化前后立柱尾部的流... [目的]旨在研究立柱对对转式全回转舵桨敞水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基于雷诺平均方法与k-ω湍流模型,对不同立柱型式的对转式全回转舵桨进行模型尺度和实尺度下的水动力性能预报,研究流场特性并监测后桨伴流,分析优化前后立柱尾部的流动分离现象。[结果]结果表明,立柱前缘削薄并整体前移的优化方案,使得整个舵桨的敞水推进效率提高1.01%;立柱采用扭曲设计且切面引入拱度的优化方案,使得敞水推进效率提高1.15%。另外,模型尺度的立柱尾部流动分离比实尺度的严重。[结论]研究表明,优化后的立柱可以改善立柱尾部的流动分离现象,提高后桨吸收前桨的尾涡能量,增加后桨流入量,对于提高对转式全回转舵桨的推进性能具有工程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式全回转舵桨 立柱优化 水动力性能 模型尺度 实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