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9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河道整治效果及浮山以下河道整治必要性
1
作者
贲鹏
倪晋
彭亮
《中国防汛抗旱》
2025年第1期36-40,46,共6页
为了评估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河道治理工程效益,及其在2020年洪水防御中的作用,采用2003年、2007年和2020年等实测洪水资料,对比分析了典型年洪水特征水位和流量,构建了该段河道一维水动力数值模型,模拟了恒定流和典型年两种工况,对工...
为了评估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河道治理工程效益,及其在2020年洪水防御中的作用,采用2003年、2007年和2020年等实测洪水资料,对比分析了典型年洪水特征水位和流量,构建了该段河道一维水动力数值模型,模拟了恒定流和典型年两种工况,对工程水位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工程显著降低了河道水位,减少了高水位历时,有效缓解了2020年防洪压力。2020年洪水也暴露出入湖河段泄流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入湖河段围垦、湖口淤积和河道糙率变大等也进一步降低了河段泄流能力。开展浮山以下河道治理是必要的,尤其是治理冯铁营引河,可以有效增加河道泄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干流
2020年洪水
工程效果
河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河干流正阳关至吴家渡段水动力数学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
11
2
作者
贲鹏
虞邦义
+1 位作者
倪晋
夏冬梅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46,共5页
为了研究淮河干流正阳关至吴家渡段河道泄流能力、河道整治工程方案及洪水调度方式等,针对河段的特点,建立了该段河道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了2005年和2007年洪水过程。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可为正阳关至吴家渡段河道综合...
为了研究淮河干流正阳关至吴家渡段河道泄流能力、河道整治工程方案及洪水调度方式等,针对河段的特点,建立了该段河道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了2005年和2007年洪水过程。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可为正阳关至吴家渡段河道综合治理和行洪区优化调度等研究提供计算平台。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荆山湖行洪区在2007年洪水过程中的运用效果,计算结果表明,荆山湖行洪区运用可以降低田家庵站的水位,加快了所在河段洪水汇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干流
荆山湖行洪区
洪水演进
水动力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54年型洪水淮河中游防洪工程联合调度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贲鹏
虞邦义
+1 位作者
倪晋
周贺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36,共7页
建立了淮河中游洪河口至浮山段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实测洪水过程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基于水动力数学模型,在现状工况条件下,对1954年型洪水进行了调度模拟分析,研究了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行...
建立了淮河中游洪河口至浮山段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实测洪水过程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基于水动力数学模型,在现状工况条件下,对1954年型洪水进行了调度模拟分析,研究了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行蓄洪区与分洪河道等防洪工程联合调度运用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对于1954年型洪水,淮河干流行蓄洪区全部启用,不启用临淮岗工程,蚌埠以上大部分河段水位超保证水位,蚌埠以下河段水位低于保证水位。启用临淮岗工程,可以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减少行洪区启用数量,减少行蓄洪区淹没面积,同时也增加了上游蓄洪区和部分河段的淹没水深和高水位历时。综合全河段分析,启用临淮岗工程,干流大部分河段水位较低,行蓄洪区淹没面积减少,防洪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4年型洪水
淮河中游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
行蓄洪区
洪水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河干流峡山口至蚌埠段行洪区调整与河道整治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贲鹏
虞邦义
杨兴菊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52,共6页
淮河干流峡山口至蚌埠段河势复杂,泄流能力不足,规划整治工程方案多。本文针对该段行洪区调整与河道整治方案,分析了河道基本特性,开展了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和二维水动力数值计算。模型采用2003、2005、2007年实测洪水资料进行率定与验证...
淮河干流峡山口至蚌埠段河势复杂,泄流能力不足,规划整治工程方案多。本文针对该段行洪区调整与河道整治方案,分析了河道基本特性,开展了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和二维水动力数值计算。模型采用2003、2005、2007年实测洪水资料进行率定与验证,具有较高精度,可以为河道整治提供研究手段。利用模型对河道不同整治方案进行了效果对比分析,对行洪区调度方案进行了优化,并指出需要治理的局部阻水河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干流
河道特性
行洪区
河道整治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洪泽湖水沙变化趋势和冲淤时空分布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
9
5
作者
贲鹏
虞邦义
+1 位作者
张辉
胡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9-298,共10页
为了研究洪泽湖水沙特性、变化趋势与冲淤时空分布规律,运用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趋势与突变检验以及R/S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洪泽湖19502016年的水沙特征;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基于1992年和2016年实测地形,对湖区泥沙冲淤空间分布进行...
为了研究洪泽湖水沙特性、变化趋势与冲淤时空分布规律,运用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趋势与突变检验以及R/S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洪泽湖19502016年的水沙特征;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基于1992年和2016年实测地形,对湖区泥沙冲淤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入湖径流量无明显增加或减少的趋势,输沙量和含沙量呈明显减小趋势,1990年以后含沙量基本稳定在0.2 kg/m^3以下;淮河干流(包括池河)入湖水量和沙量约占入湖总量的89.6%,三河闸出湖水沙占总出湖量的60%.淮干入湖口和溧河洼为主要淤积区域,淤积量分别为2300×10^4和1900×10^4 m^3,平均淤积厚度分别为0.35和0.25 m;其他区域自然冲淤基本平衡.上游水库和河道闸坝的拦沙作用、农业种植结构变化和水土保持、大规模人工采砂等是入湖沙量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湖区水动力特性是泥沙自然淤积主导因素,而湖区库容变化的主因则是人工采砂、围湖造田和围网养殖,且人类活动的影响远大于自然冲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泽湖
水沙变化
湖盆演变
冲淤分布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河蚌埠闸至老子山段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
4
6
作者
贲鹏
倪晋
《江淮水利科技》
2010年第2期11-12,32,共3页
采用现状地形资料,建立了淮河中游蚌埠闸到老子山段的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用2007年实测洪水资料率定河道糙率,2003年和2008年实测洪水资料验证,计算结果和实测资料吻合较好。利用该模型计算本河段的现状泄流能力及人工采砂对泄流能力的...
采用现状地形资料,建立了淮河中游蚌埠闸到老子山段的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用2007年实测洪水资料率定河道糙率,2003年和2008年实测洪水资料验证,计算结果和实测资料吻合较好。利用该模型计算本河段的现状泄流能力及人工采砂对泄流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中游
数值模型
泄流能力
人工采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汝河一维洪水演进水动力数学模型
被引量:
1
7
作者
贲鹏
倪晋
《治淮》
2013年第11期12-13,共2页
针对北汝河河道特点,建立了北汝河前坪坝址至大陈闸段一维河网洪水演进数学模型,采用实测洪水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和实测资料吻合较好,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为本段河道的洪水特性研究及河道综合治理提供计算平台。
关键词
北汝河一维洪水演进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河干流浮山至洪泽湖出口段水动力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
19
8
作者
虞邦义
倪晋
+1 位作者
杨兴菊
贲鹏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8-42,共5页
淮河干流浮山至洪泽湖段河道呈倒比降,入湖河段河道分汊,湖区支流入汇众多,流态复杂。本文针对该河段的特点,建立了淮河干流浮山至洪泽湖出口段一、二维耦合洪水演进数学模型,模拟了2003、2007年本段洪水演进的过程。结果表明计算值与...
淮河干流浮山至洪泽湖段河道呈倒比降,入湖河段河道分汊,湖区支流入汇众多,流态复杂。本文针对该河段的特点,建立了淮河干流浮山至洪泽湖出口段一、二维耦合洪水演进数学模型,模拟了2003、2007年本段洪水演进的过程。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可为浮山以下河道不同治理方案的研究提供分析计算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干流
洪泽湖
倒比降
洪水演进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河正阳关至浮山段行洪区调整与河道整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
5
9
作者
虞邦义
倪晋
+1 位作者
贲鹏
陆海田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共6页
建立了淮河干流正阳关至浮山河段的一维、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利用实际洪水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通过所建模型,对整治方案不同洪水量级条件进行计算,评估干流河道整治和行洪区调整规划方案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行洪区启用前...
建立了淮河干流正阳关至浮山河段的一维、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利用实际洪水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通过所建模型,对整治方案不同洪水量级条件进行计算,评估干流河道整治和行洪区调整规划方案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行洪区启用前计算水位与规划值相差不大,但设计条件下,计算水位远高于规划值,表明本轮整治工程实施后,规划目标尚未完全达到。研究表明沿淮河生产圩高程变化、河道糙率取值和行洪区流量分配是影响计算结果的三个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干流
行洪区调整
河道整治
数学模型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河中游超标准洪水溃口风险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陈小凤
施奇
+2 位作者
章启兵
胡勇
贲鹏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39,64,共7页
淮河中游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当遭遇超标准洪水,依据洪水调度方案,颍右片防洪保护区可能遭遇溃口洪水风险。基于MIKE构建淮河干流与7条主要入河支流一维模型、研究区和行蓄洪区二维模型,将溃口口门概化为宽顶堰,溃口处采用标准连接和一...
淮河中游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当遭遇超标准洪水,依据洪水调度方案,颍右片防洪保护区可能遭遇溃口洪水风险。基于MIKE构建淮河干流与7条主要入河支流一维模型、研究区和行蓄洪区二维模型,将溃口口门概化为宽顶堰,溃口处采用标准连接和一维模型耦合计算。超标准洪水采用1954年型洪水同频率放大,选用2003年和2007年洪水率定和验证参数。模拟结果显示:新李扒口后洪水沿着八里河等低洼区域向上游演进,300年一遇和1000年一遇最大淹没面积分别为810km^2、911km^2,平均最大淹没水深分别为2.42m、2.70m。模型计算结果符合区域地形地貌等,可为区域防洪规划编制、应急预案制定、洪水风险决策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标准洪水
主动溃口
MIKE模型
风险模拟
淮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涝和外洪遭遇情景下洪水风险要素解耦模拟
11
作者
胡勇
贲鹏
+1 位作者
章启兵
陈小凤
《江淮水利科技》
2023年第3期37-43,I0002,共8页
特定洪源作用下的洪水风险要素是编制洪水风险图、开展洪水风险管理的基础。在内涝、外洪等多洪源遭遇情景下,因多洪源耦合作用于洪水风险要素,解耦特定洪源作用下的洪水风险要素是洪水风险分析的难点。基于示踪剂法原理,提出内涝和外...
特定洪源作用下的洪水风险要素是编制洪水风险图、开展洪水风险管理的基础。在内涝、外洪等多洪源遭遇情景下,因多洪源耦合作用于洪水风险要素,解耦特定洪源作用下的洪水风险要素是洪水风险分析的难点。基于示踪剂法原理,提出内涝和外洪遭遇情景下洪水风险要素解耦方法。该方法是将特定洪源表示为含有标志示踪剂的源汇项,利用溶质运移模型模拟得到标志示踪剂浓度时空变化过程,通过标志示踪剂分布范围解析特定洪源前锋到达时间,将标志示踪剂浓度比例与淹没水深数量积视为特定洪源作用下淹没水深。解耦方法经过理论公式推导,并通过案例实证进行了验证。以淮河干流1991年洪水蒙洼蓄洪区典型进洪过程为例,对蓄洪区启用后区内淹没水深、前锋到达时间等洪水风险要素进行解耦,并绘制了进洪洪水前锋到达时间,以及内涝、进洪洪水作用下淹没水深空间分布图。区内蓄洪量解耦为进洪量和暴雨内涝积水量,第1次进洪结束时,进洪量占蓄洪量的85.47%;第2次进洪结束时,第1次进洪洪水、第2次进洪洪水及内涝水量分别占蓄洪量的26.80%,64.15%,9.05%。在内涝和外洪遭遇情景下,运用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提取进洪洪水的前锋到达时间,且能解耦受内涝、进洪洪水等洪源作用下的淹没水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风险图
洪水前锋到达时间
淹没水深
洪水遭遇
蒙洼蓄洪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河干流临淮关至浮山段河道泄流能力研究
12
作者
黄振宇
贲鹏
《江淮水利科技》
2014年第4期45-46,48,共3页
淮河干流临淮关至浮山段现状河道泄流能力不足,正在开展行洪区调整与河道建设工程,涉及堤防退建、河道疏浚和行洪区调整等众多工程措施。为了研究河道泄流能力,建立了淮河干流临北进口至小柳巷段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并采用实测洪水资料...
淮河干流临淮关至浮山段现状河道泄流能力不足,正在开展行洪区调整与河道建设工程,涉及堤防退建、河道疏浚和行洪区调整等众多工程措施。为了研究河道泄流能力,建立了淮河干流临北进口至小柳巷段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并采用实测洪水资料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在规划条件下,控制浮山为规划设计水位,临淮关计算水位和规划相应水位一致,花园湖行洪区计算流量和设计流量基本相同,表明治理工程实施后,本段河道泄流能力能够满足规划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干流
花园湖行洪区
泄流能力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砂对淮河蚌埠段河势稳定与防洪安全影响分析
被引量:
7
13
作者
贲鹏
陆美凝
+1 位作者
陆海田
彭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0,27,共6页
河道无序采砂导致淮河蚌埠段河床发生剧烈变化,为了分析采砂对该段河势稳定和河道防洪安全的影响,开展了蚌埠段河道采砂影响研究。基于河道水沙特性、河床演变规律,通过现场观测、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等方法,从堤防滩地、水文测站、水利...
河道无序采砂导致淮河蚌埠段河床发生剧烈变化,为了分析采砂对该段河势稳定和河道防洪安全的影响,开展了蚌埠段河道采砂影响研究。基于河道水沙特性、河床演变规律,通过现场观测、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等方法,从堤防滩地、水文测站、水利工程、桥梁管线等方面对河道采砂影响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淮河蚌埠段河道安全保护范围。结果表明:①淮河干流蚌埠闸至沫河口段2008年以前自然演变缓慢,河床较为稳定,而2008年以后无序采砂造成了河床剧烈变化,且长时间内难以自然修复;②采砂坑具有数量多、深度大、边坡陡且极不稳定等特性,易导致断面滑动、河道不平整影响水文测验,危害防洪安全以及其他涉河设施安全和管理;③根据河道管理要求,淮河干流蚌埠闸至沫河口段河道两堤范围内,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5%以上,即淮河蚌埠段河道已无可采砂区域,需将其划定为禁止采砂区。研究成果可为淮河采砂规划、河道保护管理和工程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采砂
河床演变
河势变化
防洪安全
蚌埠段
淮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河干流正阳关至峡山口段河道整治研究
被引量:
11
14
作者
贲鹏
虞邦义
杨兴菊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4-136,140,共4页
通过分析淮河干流形态、水沙时空分布、冲淤变化等基本特性,开展了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和二维水动力数值计算,采用2003、2005、2007年实测洪水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模拟值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为河道整治提供了研究思路。利用模型对河...
通过分析淮河干流形态、水沙时空分布、冲淤变化等基本特性,开展了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和二维水动力数值计算,采用2003、2005、2007年实测洪水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模拟值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为河道整治提供了研究思路。利用模型对河道整治方案进行了效果分析,对行洪区调度方案进行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干流
河道特性
河道整治
河工模型
水动力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滨河城市洪涝精细化模拟——以蚌埠市为例
被引量:
4
15
作者
贲鹏
胡勇
+1 位作者
施奇
章启兵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52-757,共6页
滨河城市洪涝模拟涉及地表、管网和河道等不同水流运动特征的区域,需要解决模拟中密集建筑和复杂管网的问题,并实现外洪、内涝及其耦合计算。基于蚌埠市洪水风险来源和地形地貌特征,构建了河道、城市地表和城市管网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
滨河城市洪涝模拟涉及地表、管网和河道等不同水流运动特征的区域,需要解决模拟中密集建筑和复杂管网的问题,并实现外洪、内涝及其耦合计算。基于蚌埠市洪水风险来源和地形地貌特征,构建了河道、城市地表和城市管网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河网一维模型采用实测洪水资料进行率定与验证,沿程主要测站水位和流量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较小;地表二维模型采用设置阻水导水构筑物、分区域布置糙率、干湿边界判断等方式对模型进行优化,能够反映城市复杂地表特征,水流运动合理;管网模型通过专家咨询、现场调研和外业测量等方式对模型进行了校正;采用闸、堰、泵站和集水井等构筑物对不同模型进行耦合,实现不同区域水流的动态互馈,模型可以作为洪涝精细化模拟和预测的计算平台。以蚌埠市为例,模拟了蚌埠市城区不同洪涝频率遭遇情况下外河溃堤洪水和城市暴雨内涝淹没情况,分析了淹没水深等洪涝要素,指出了外洪的高风险区域及洪水防守要点、城区易涝区及积水水深等,可为蚌埠城市防洪决策、应急预案和防汛抢险措施制定,以及城区防洪排涝规划和设计等提供支持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洪涝灾害
滨河城市
精细化模拟
蚌埠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沭西片防洪保护区洪水淹没风险特征
被引量:
2
16
作者
贲鹏
胡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94,101,共5页
沂沭泗流域沭西片防洪保护区外河洪水有山区性洪水特征,其特点是洪峰水位高、历时短、总洪量小,溃堤洪水过程的精确计算是保护区洪水分析的关键和难点。为了精确模拟溃堤洪水过程及其在保护区演进规律,构建了一二维实时动态耦合水动力...
沂沭泗流域沭西片防洪保护区外河洪水有山区性洪水特征,其特点是洪峰水位高、历时短、总洪量小,溃堤洪水过程的精确计算是保护区洪水分析的关键和难点。为了精确模拟溃堤洪水过程及其在保护区演进规律,构建了一二维实时动态耦合水动力学模型。河网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1993年、2003年和2012年的实测洪水资料进行了率定与验证;防洪保护区和骆马湖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区域调研和查勘测量等方式对模型进行了校正和优化;河道与保护区采用溃口进行耦合计算,实现河道与保护区水量实时交互过程的模拟,模型可以作为洪水淹没要素的计算平台。以沂河50年一遇洪水马头溃口为例,溃口进洪历时13.2 h,洪峰流量537 m^(3)/s,进洪量833万m^(3);保护区内洪水演进速度快,淹没区总面积107.7 km^(2)。结果表明,沂河马头上、下游河段发生溃决,洪水将沿着白马河向下游演进,可以结合淹没水深、洪水路径和到达时间对人员和财产转移进行转移和安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保护区
山区性洪水
动态模型
洪水风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极值与洪量相结合的蓄洪区启用方式探讨
17
作者
贲鹏
李京兵
+1 位作者
虞邦义
胡余忠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34,共7页
为解决行蓄洪区启用时间和超额洪量出现时间不匹配导致的分洪效果不理想问题,需对行蓄洪区启用控制方式进行优化。以蒙洼蓄洪区为例,基于淮河王家坝断面洪水过程特点和河道洪水演进规律,分析王家坝特征时段洪量与最高水位关系,提出最大3...
为解决行蓄洪区启用时间和超额洪量出现时间不匹配导致的分洪效果不理想问题,需对行蓄洪区启用控制方式进行优化。以蒙洼蓄洪区为例,基于淮河王家坝断面洪水过程特点和河道洪水演进规律,分析王家坝特征时段洪量与最高水位关系,提出最大3d洪量与极值相结合的蒙洼蓄洪区运用控制方法。构建淮河干流淮滨至鲁台子段河道一维与行蓄洪区二维耦合的水动力数学模型,对蒙洼蓄洪区调度进行情景模拟。探讨蒙洼蓄洪区启用控制方法,采用2003年和2007年等实测洪水过程对蓄洪区洪量与极值相结合的运用控制方法进行效果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蒙洼蓄洪区按照王家坝3d洪量特征时段的初始时刻启用效果最佳,实际调度中,蒙洼蓄洪区综合考虑最大3d洪量第1d和控制水位作为启用条件,可以得到较好的分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坝
蓄洪区
洪水调度
耦合模型
极值与洪量
蒙洼蓄洪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河中游2003年型洪水调度探讨
被引量:
1
18
作者
贲鹏
虞邦义
+1 位作者
倪晋
陆海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25,共6页
为了优化淮河中游河道、行蓄洪区和分洪河道等防洪工程联合调度方案,基于中常洪水演变规律,建立了淮河中游洪河口至小柳巷段河道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以2003年洪水为例,在现状和规划工况条件下,模拟了淮河中游行蓄洪区和分洪河道启...
为了优化淮河中游河道、行蓄洪区和分洪河道等防洪工程联合调度方案,基于中常洪水演变规律,建立了淮河中游洪河口至小柳巷段河道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以2003年洪水为例,在现状和规划工况条件下,模拟了淮河中游行蓄洪区和分洪河道启用数量与次序对洪峰水位和洪水历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现状条件下,启用相同数量的分洪措施,经调度方案优化后的河道沿程计算水位较实测值更低,高水位历时较实测值更短;②在规划条件下,仅启用蒙洼蓄洪区和姜唐湖行洪区就可以使大部分河段水位低于保证水位,表明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和河道整治工程效果显著。在2003年洪水调度的基础上,提出淮河中游行蓄洪区和分洪河道调度应采取依次启用本河段、上游河段和下游河段的分洪措施,并结合先分洪、后行洪、再蓄洪的思路开展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调度
防洪工程
水动力模型
中常洪水
淮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河干流临淮岗—鲁台子段航道整治
被引量:
1
19
作者
贲鹏
陆海田
张辉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2-157,共6页
淮河干流临淮岗—鲁台子段河道,河势复杂,洪水工况组合多,航道整治难度大。为了优化本段航道整治工程方案,针对河段特点,构建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多场次洪水进行率定与验证,确定"以淮干为主"的洪水组合是对刘台子航道最...
淮河干流临淮岗—鲁台子段河道,河势复杂,洪水工况组合多,航道整治难度大。为了优化本段航道整治工程方案,针对河段特点,构建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多场次洪水进行率定与验证,确定"以淮干为主"的洪水组合是对刘台子航道最不利的洪水组合,并模拟刘台子弯道段现状河道、弯曲半径480和550 m方案的流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流流态和横向流速方面,弯曲半径480 m方案优于550 m方案。淮河干流可通航水面宽度较大,可通过增加通航水域宽度来适当降低航道弯曲半径,方案对原河道改变较小,河势相对稳定,流态更加平顺,并节约工程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整治
数学模型
淮河干流
横向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X射线与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
1
20
作者
贲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9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X射线与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本院45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CT检查的观察组23例和X射线的对照组22例,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及临床诊断情况是否符合及检查耗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X射线与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本院45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CT检查的观察组23例和X射线的对照组22例,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及临床诊断情况是否符合及检查耗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与诊断结果符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耗时(14.73±2.12)min短于对照组耗时(20.06±3.4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临床诊断中应用CT检查优势较X射线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X射线
CT检查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河道整治效果及浮山以下河道整治必要性
1
作者
贲鹏
倪晋
彭亮
机构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防汛抗旱》
2025年第1期36-40,46,共6页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08085US04)。
文摘
为了评估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河道治理工程效益,及其在2020年洪水防御中的作用,采用2003年、2007年和2020年等实测洪水资料,对比分析了典型年洪水特征水位和流量,构建了该段河道一维水动力数值模型,模拟了恒定流和典型年两种工况,对工程水位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工程显著降低了河道水位,减少了高水位历时,有效缓解了2020年防洪压力。2020年洪水也暴露出入湖河段泄流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入湖河段围垦、湖口淤积和河道糙率变大等也进一步降低了河段泄流能力。开展浮山以下河道治理是必要的,尤其是治理冯铁营引河,可以有效增加河道泄流能力。
关键词
淮河干流
2020年洪水
工程效果
河道治理
Keywords
Huaihe River main stream
2020 flood
engineering effectiveness
river training
分类号
TV85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干流正阳关至吴家渡段水动力数学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
11
2
作者
贲鹏
虞邦义
倪晋
夏冬梅
机构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46,共5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1024)
文摘
为了研究淮河干流正阳关至吴家渡段河道泄流能力、河道整治工程方案及洪水调度方式等,针对河段的特点,建立了该段河道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了2005年和2007年洪水过程。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可为正阳关至吴家渡段河道综合治理和行洪区优化调度等研究提供计算平台。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荆山湖行洪区在2007年洪水过程中的运用效果,计算结果表明,荆山湖行洪区运用可以降低田家庵站的水位,加快了所在河段洪水汇流速度。
关键词
淮河干流
荆山湖行洪区
洪水演进
水动力数学模型
Keywords
main stream of Huaihe River
Jingshanhu flood detention area
flood routing
hydrodynamic numerical model
分类号
TV131.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54年型洪水淮河中游防洪工程联合调度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贲鹏
虞邦义
倪晋
周贺
机构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36,共7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204-006)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501041139)
文摘
建立了淮河中游洪河口至浮山段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实测洪水过程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基于水动力数学模型,在现状工况条件下,对1954年型洪水进行了调度模拟分析,研究了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行蓄洪区与分洪河道等防洪工程联合调度运用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对于1954年型洪水,淮河干流行蓄洪区全部启用,不启用临淮岗工程,蚌埠以上大部分河段水位超保证水位,蚌埠以下河段水位低于保证水位。启用临淮岗工程,可以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减少行洪区启用数量,减少行蓄洪区淹没面积,同时也增加了上游蓄洪区和部分河段的淹没水深和高水位历时。综合全河段分析,启用临淮岗工程,干流大部分河段水位较低,行蓄洪区淹没面积减少,防洪效果较优。
关键词
1954年型洪水
淮河中游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
行蓄洪区
洪水调度
Keywords
1954 flood
middle reach of Huai River
flood control project
flood plain
flood regulation
分类号
TV12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干流峡山口至蚌埠段行洪区调整与河道整治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贲鹏
虞邦义
杨兴菊
机构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52,共6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淮河流域洪涝特征研究”(200901024)
文摘
淮河干流峡山口至蚌埠段河势复杂,泄流能力不足,规划整治工程方案多。本文针对该段行洪区调整与河道整治方案,分析了河道基本特性,开展了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和二维水动力数值计算。模型采用2003、2005、2007年实测洪水资料进行率定与验证,具有较高精度,可以为河道整治提供研究手段。利用模型对河道不同整治方案进行了效果对比分析,对行洪区调度方案进行了优化,并指出需要治理的局部阻水河段。
关键词
淮河干流
河道特性
行洪区
河道整治
数学模型
Keywords
main stream of Huaihe River
river characteristics
flood diversion areas
river harnessing
hydro-dynamic numerical model
分类号
U617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洪泽湖水沙变化趋势和冲淤时空分布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
9
5
作者
贲鹏
虞邦义
张辉
胡勇
机构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9-298,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56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09002)联合资助.
文摘
为了研究洪泽湖水沙特性、变化趋势与冲淤时空分布规律,运用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趋势与突变检验以及R/S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洪泽湖19502016年的水沙特征;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基于1992年和2016年实测地形,对湖区泥沙冲淤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入湖径流量无明显增加或减少的趋势,输沙量和含沙量呈明显减小趋势,1990年以后含沙量基本稳定在0.2 kg/m^3以下;淮河干流(包括池河)入湖水量和沙量约占入湖总量的89.6%,三河闸出湖水沙占总出湖量的60%.淮干入湖口和溧河洼为主要淤积区域,淤积量分别为2300×10^4和1900×10^4 m^3,平均淤积厚度分别为0.35和0.25 m;其他区域自然冲淤基本平衡.上游水库和河道闸坝的拦沙作用、农业种植结构变化和水土保持、大规模人工采砂等是入湖沙量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湖区水动力特性是泥沙自然淤积主导因素,而湖区库容变化的主因则是人工采砂、围湖造田和围网养殖,且人类活动的影响远大于自然冲淤.
关键词
洪泽湖
水沙变化
湖盆演变
冲淤分布
驱动因素
Keywords
Lake Hongze
water and sediment variation trend
lake basin evolution
erosion and deposition distribution
driving factors
分类号
P333.4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P34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蚌埠闸至老子山段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
4
6
作者
贲鹏
倪晋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出处
《江淮水利科技》
2010年第2期11-12,32,共3页
文摘
采用现状地形资料,建立了淮河中游蚌埠闸到老子山段的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用2007年实测洪水资料率定河道糙率,2003年和2008年实测洪水资料验证,计算结果和实测资料吻合较好。利用该模型计算本河段的现状泄流能力及人工采砂对泄流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
淮河中游
数值模型
泄流能力
人工采砂
分类号
TV131.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汝河一维洪水演进水动力数学模型
被引量:
1
7
作者
贲鹏
倪晋
机构
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出处
《治淮》
2013年第11期12-13,共2页
文摘
针对北汝河河道特点,建立了北汝河前坪坝址至大陈闸段一维河网洪水演进数学模型,采用实测洪水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和实测资料吻合较好,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为本段河道的洪水特性研究及河道综合治理提供计算平台。
关键词
北汝河一维洪水演进数值模拟
分类号
TV12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干流浮山至洪泽湖出口段水动力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
19
8
作者
虞邦义
倪晋
杨兴菊
贲鹏
机构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8-42,共5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淮河流域洪涝特征研究(”200901024)
文摘
淮河干流浮山至洪泽湖段河道呈倒比降,入湖河段河道分汊,湖区支流入汇众多,流态复杂。本文针对该河段的特点,建立了淮河干流浮山至洪泽湖出口段一、二维耦合洪水演进数学模型,模拟了2003、2007年本段洪水演进的过程。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可为浮山以下河道不同治理方案的研究提供分析计算平台。
关键词
淮河干流
洪泽湖
倒比降
洪水演进
数学模型
Keywords
main stream of Huaihe River
Hongze Lake
inverse slope
flood routing
numerical model
分类号
TV13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正阳关至浮山段行洪区调整与河道整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
5
9
作者
虞邦义
倪晋
贲鹏
陆海田
机构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204-006)
安徽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淮河流域水文-水动力耦合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slkj2015-03)
安徽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淮河流域水文-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研究”(slkj2016-04)
文摘
建立了淮河干流正阳关至浮山河段的一维、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利用实际洪水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通过所建模型,对整治方案不同洪水量级条件进行计算,评估干流河道整治和行洪区调整规划方案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行洪区启用前计算水位与规划值相差不大,但设计条件下,计算水位远高于规划值,表明本轮整治工程实施后,规划目标尚未完全达到。研究表明沿淮河生产圩高程变化、河道糙率取值和行洪区流量分配是影响计算结果的三个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
淮河干流
行洪区调整
河道整治
数学模型
效果分析
Keywords
mainstream of Huaihe River
flood-detention basin adjustment
river regulation
mathematical model
effect analysis
分类号
TV87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中游超标准洪水溃口风险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陈小凤
施奇
章启兵
胡勇
贲鹏
机构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39,64,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4504)。
文摘
淮河中游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当遭遇超标准洪水,依据洪水调度方案,颍右片防洪保护区可能遭遇溃口洪水风险。基于MIKE构建淮河干流与7条主要入河支流一维模型、研究区和行蓄洪区二维模型,将溃口口门概化为宽顶堰,溃口处采用标准连接和一维模型耦合计算。超标准洪水采用1954年型洪水同频率放大,选用2003年和2007年洪水率定和验证参数。模拟结果显示:新李扒口后洪水沿着八里河等低洼区域向上游演进,300年一遇和1000年一遇最大淹没面积分别为810km^2、911km^2,平均最大淹没水深分别为2.42m、2.70m。模型计算结果符合区域地形地貌等,可为区域防洪规划编制、应急预案制定、洪水风险决策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
超标准洪水
主动溃口
MIKE模型
风险模拟
淮河中游
Keywords
extraordinary flood
active breach
MIKE model
risk simulation
middle reach of Huaihe River
分类号
TV12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涝和外洪遭遇情景下洪水风险要素解耦模拟
11
作者
胡勇
贲鹏
章启兵
陈小凤
机构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出处
《江淮水利科技》
2023年第3期37-43,I000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9002)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院自主研发项目(KJGG202101)。
文摘
特定洪源作用下的洪水风险要素是编制洪水风险图、开展洪水风险管理的基础。在内涝、外洪等多洪源遭遇情景下,因多洪源耦合作用于洪水风险要素,解耦特定洪源作用下的洪水风险要素是洪水风险分析的难点。基于示踪剂法原理,提出内涝和外洪遭遇情景下洪水风险要素解耦方法。该方法是将特定洪源表示为含有标志示踪剂的源汇项,利用溶质运移模型模拟得到标志示踪剂浓度时空变化过程,通过标志示踪剂分布范围解析特定洪源前锋到达时间,将标志示踪剂浓度比例与淹没水深数量积视为特定洪源作用下淹没水深。解耦方法经过理论公式推导,并通过案例实证进行了验证。以淮河干流1991年洪水蒙洼蓄洪区典型进洪过程为例,对蓄洪区启用后区内淹没水深、前锋到达时间等洪水风险要素进行解耦,并绘制了进洪洪水前锋到达时间,以及内涝、进洪洪水作用下淹没水深空间分布图。区内蓄洪量解耦为进洪量和暴雨内涝积水量,第1次进洪结束时,进洪量占蓄洪量的85.47%;第2次进洪结束时,第1次进洪洪水、第2次进洪洪水及内涝水量分别占蓄洪量的26.80%,64.15%,9.05%。在内涝和外洪遭遇情景下,运用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提取进洪洪水的前锋到达时间,且能解耦受内涝、进洪洪水等洪源作用下的淹没水深。
关键词
洪水风险图
洪水前锋到达时间
淹没水深
洪水遭遇
蒙洼蓄洪区
Keywords
flood risk analysis map
flood arrival time
submerged depth
flood encounter
Mengwa Flood Storage Area
分类号
TV87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TV12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干流临淮关至浮山段河道泄流能力研究
12
作者
黄振宇
贲鹏
机构
安徽省大禹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江淮水利科技》
2014年第4期45-46,48,共3页
文摘
淮河干流临淮关至浮山段现状河道泄流能力不足,正在开展行洪区调整与河道建设工程,涉及堤防退建、河道疏浚和行洪区调整等众多工程措施。为了研究河道泄流能力,建立了淮河干流临北进口至小柳巷段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并采用实测洪水资料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在规划条件下,控制浮山为规划设计水位,临淮关计算水位和规划相应水位一致,花园湖行洪区计算流量和设计流量基本相同,表明治理工程实施后,本段河道泄流能力能够满足规划要求。
关键词
淮河干流
花园湖行洪区
泄流能力
数学模型
分类号
TV87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砂对淮河蚌埠段河势稳定与防洪安全影响分析
被引量:
7
13
作者
贲鹏
陆美凝
陆海田
彭亮
机构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0,27,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水资源高效利用专项”(2017YFC0405602)。
文摘
河道无序采砂导致淮河蚌埠段河床发生剧烈变化,为了分析采砂对该段河势稳定和河道防洪安全的影响,开展了蚌埠段河道采砂影响研究。基于河道水沙特性、河床演变规律,通过现场观测、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等方法,从堤防滩地、水文测站、水利工程、桥梁管线等方面对河道采砂影响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淮河蚌埠段河道安全保护范围。结果表明:①淮河干流蚌埠闸至沫河口段2008年以前自然演变缓慢,河床较为稳定,而2008年以后无序采砂造成了河床剧烈变化,且长时间内难以自然修复;②采砂坑具有数量多、深度大、边坡陡且极不稳定等特性,易导致断面滑动、河道不平整影响水文测验,危害防洪安全以及其他涉河设施安全和管理;③根据河道管理要求,淮河干流蚌埠闸至沫河口段河道两堤范围内,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5%以上,即淮河蚌埠段河道已无可采砂区域,需将其划定为禁止采砂区。研究成果可为淮河采砂规划、河道保护管理和工程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河道采砂
河床演变
河势变化
防洪安全
蚌埠段
淮河
Keywords
river sand mining
riverbed evolution
river regime change
flood control safety
Bengbu section
Huaihe River
分类号
TV13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干流正阳关至峡山口段河道整治研究
被引量:
11
14
作者
贲鹏
虞邦义
杨兴菊
机构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4-136,140,共4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淮河流域洪涝特征研究”(200901024)
文摘
通过分析淮河干流形态、水沙时空分布、冲淤变化等基本特性,开展了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和二维水动力数值计算,采用2003、2005、2007年实测洪水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模拟值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为河道整治提供了研究思路。利用模型对河道整治方案进行了效果分析,对行洪区调度方案进行了优化。
关键词
淮河干流
河道特性
河道整治
河工模型
水动力数值模型
Keywords
main stream of Huaihe River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river channel harnessing
fiver engineering model
hydrody-namic numerical model
分类号
TV85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滨河城市洪涝精细化模拟——以蚌埠市为例
被引量:
4
15
作者
贲鹏
胡勇
施奇
章启兵
机构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52-757,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56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09002)。
文摘
滨河城市洪涝模拟涉及地表、管网和河道等不同水流运动特征的区域,需要解决模拟中密集建筑和复杂管网的问题,并实现外洪、内涝及其耦合计算。基于蚌埠市洪水风险来源和地形地貌特征,构建了河道、城市地表和城市管网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河网一维模型采用实测洪水资料进行率定与验证,沿程主要测站水位和流量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较小;地表二维模型采用设置阻水导水构筑物、分区域布置糙率、干湿边界判断等方式对模型进行优化,能够反映城市复杂地表特征,水流运动合理;管网模型通过专家咨询、现场调研和外业测量等方式对模型进行了校正;采用闸、堰、泵站和集水井等构筑物对不同模型进行耦合,实现不同区域水流的动态互馈,模型可以作为洪涝精细化模拟和预测的计算平台。以蚌埠市为例,模拟了蚌埠市城区不同洪涝频率遭遇情况下外河溃堤洪水和城市暴雨内涝淹没情况,分析了淹没水深等洪涝要素,指出了外洪的高风险区域及洪水防守要点、城区易涝区及积水水深等,可为蚌埠城市防洪决策、应急预案和防汛抢险措施制定,以及城区防洪排涝规划和设计等提供支持和依据。
关键词
公共安全
洪涝灾害
滨河城市
精细化模拟
蚌埠市
Keywords
public safety
flood and waterlogging disaster
riverside city
refined simulation
Bengbu City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TV12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沭西片防洪保护区洪水淹没风险特征
被引量:
2
16
作者
贲鹏
胡勇
机构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94,101,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利用专项(2017YFC04056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9002)。
文摘
沂沭泗流域沭西片防洪保护区外河洪水有山区性洪水特征,其特点是洪峰水位高、历时短、总洪量小,溃堤洪水过程的精确计算是保护区洪水分析的关键和难点。为了精确模拟溃堤洪水过程及其在保护区演进规律,构建了一二维实时动态耦合水动力学模型。河网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1993年、2003年和2012年的实测洪水资料进行了率定与验证;防洪保护区和骆马湖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区域调研和查勘测量等方式对模型进行了校正和优化;河道与保护区采用溃口进行耦合计算,实现河道与保护区水量实时交互过程的模拟,模型可以作为洪水淹没要素的计算平台。以沂河50年一遇洪水马头溃口为例,溃口进洪历时13.2 h,洪峰流量537 m^(3)/s,进洪量833万m^(3);保护区内洪水演进速度快,淹没区总面积107.7 km^(2)。结果表明,沂河马头上、下游河段发生溃决,洪水将沿着白马河向下游演进,可以结合淹没水深、洪水路径和到达时间对人员和财产转移进行转移和安置。
关键词
防洪保护区
山区性洪水
动态模型
洪水风险
数值模拟
Keywords
flood control protection area
mountainous flood
dynamic model
flood risk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V12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极值与洪量相结合的蓄洪区启用方式探讨
17
作者
贲鹏
李京兵
虞邦义
胡余忠
机构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水文局
出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34,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C04056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09002)。
文摘
为解决行蓄洪区启用时间和超额洪量出现时间不匹配导致的分洪效果不理想问题,需对行蓄洪区启用控制方式进行优化。以蒙洼蓄洪区为例,基于淮河王家坝断面洪水过程特点和河道洪水演进规律,分析王家坝特征时段洪量与最高水位关系,提出最大3d洪量与极值相结合的蒙洼蓄洪区运用控制方法。构建淮河干流淮滨至鲁台子段河道一维与行蓄洪区二维耦合的水动力数学模型,对蒙洼蓄洪区调度进行情景模拟。探讨蒙洼蓄洪区启用控制方法,采用2003年和2007年等实测洪水过程对蓄洪区洪量与极值相结合的运用控制方法进行效果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蒙洼蓄洪区按照王家坝3d洪量特征时段的初始时刻启用效果最佳,实际调度中,蒙洼蓄洪区综合考虑最大3d洪量第1d和控制水位作为启用条件,可以得到较好的分洪效果。
关键词
王家坝
蓄洪区
洪水调度
耦合模型
极值与洪量
蒙洼蓄洪区
Keywords
Wangjiaba
flood storage area
flood regulation
coupling model
extreme value and flood volume
Mengwa flood storage area
分类号
TV12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中游2003年型洪水调度探讨
被引量:
1
18
作者
贲鹏
虞邦义
倪晋
陆海田
机构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25,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2017YFC0405602)。
文摘
为了优化淮河中游河道、行蓄洪区和分洪河道等防洪工程联合调度方案,基于中常洪水演变规律,建立了淮河中游洪河口至小柳巷段河道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以2003年洪水为例,在现状和规划工况条件下,模拟了淮河中游行蓄洪区和分洪河道启用数量与次序对洪峰水位和洪水历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现状条件下,启用相同数量的分洪措施,经调度方案优化后的河道沿程计算水位较实测值更低,高水位历时较实测值更短;②在规划条件下,仅启用蒙洼蓄洪区和姜唐湖行洪区就可以使大部分河段水位低于保证水位,表明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和河道整治工程效果显著。在2003年洪水调度的基础上,提出淮河中游行蓄洪区和分洪河道调度应采取依次启用本河段、上游河段和下游河段的分洪措施,并结合先分洪、后行洪、再蓄洪的思路开展调度。
关键词
洪水调度
防洪工程
水动力模型
中常洪水
淮河中游
Keywords
flood regulation
flood control project
hydrodynamic numerical model
regular flood
middle reaches of Huaihe River
分类号
TV12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干流临淮岗—鲁台子段航道整治
被引量:
1
19
作者
贲鹏
陆海田
张辉
机构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出处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2-157,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5602)。
文摘
淮河干流临淮岗—鲁台子段河道,河势复杂,洪水工况组合多,航道整治难度大。为了优化本段航道整治工程方案,针对河段特点,构建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多场次洪水进行率定与验证,确定"以淮干为主"的洪水组合是对刘台子航道最不利的洪水组合,并模拟刘台子弯道段现状河道、弯曲半径480和550 m方案的流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流流态和横向流速方面,弯曲半径480 m方案优于550 m方案。淮河干流可通航水面宽度较大,可通过增加通航水域宽度来适当降低航道弯曲半径,方案对原河道改变较小,河势相对稳定,流态更加平顺,并节约工程投资。
关键词
航道整治
数学模型
淮河干流
横向流速
Keywords
waterway regulation
mathematical model
main stream of the Huaihe River
transverse velocity
分类号
U617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X射线与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
1
20
作者
贲鹏
机构
海安县南莫镇中心卫生院影像科
出处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9期138-139,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X射线与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本院45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CT检查的观察组23例和X射线的对照组22例,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及临床诊断情况是否符合及检查耗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与诊断结果符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耗时(14.73±2.12)min短于对照组耗时(20.06±3.4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临床诊断中应用CT检查优势较X射线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食管癌
X射线
CT检查
临床价值
分类号
R730.44 [医药卫生—肿瘤]
R735.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河道整治效果及浮山以下河道整治必要性
贲鹏
倪晋
彭亮
《中国防汛抗旱》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淮河干流正阳关至吴家渡段水动力数学模型及应用
贲鹏
虞邦义
倪晋
夏冬梅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1954年型洪水淮河中游防洪工程联合调度研究
贲鹏
虞邦义
倪晋
周贺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淮河干流峡山口至蚌埠段行洪区调整与河道整治研究
贲鹏
虞邦义
杨兴菊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洪泽湖水沙变化趋势和冲淤时空分布及驱动因素
贲鹏
虞邦义
张辉
胡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淮河蚌埠闸至老子山段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研制及应用
贲鹏
倪晋
《江淮水利科技》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北汝河一维洪水演进水动力数学模型
贲鹏
倪晋
《治淮》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淮河干流浮山至洪泽湖出口段水动力数学模型研究
虞邦义
倪晋
杨兴菊
贲鹏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淮河正阳关至浮山段行洪区调整与河道整治效果分析
虞邦义
倪晋
贲鹏
陆海田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淮河中游超标准洪水溃口风险研究
陈小凤
施奇
章启兵
胡勇
贲鹏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内涝和外洪遭遇情景下洪水风险要素解耦模拟
胡勇
贲鹏
章启兵
陈小凤
《江淮水利科技》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淮河干流临淮关至浮山段河道泄流能力研究
黄振宇
贲鹏
《江淮水利科技》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采砂对淮河蚌埠段河势稳定与防洪安全影响分析
贲鹏
陆美凝
陆海田
彭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淮河干流正阳关至峡山口段河道整治研究
贲鹏
虞邦义
杨兴菊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滨河城市洪涝精细化模拟——以蚌埠市为例
贲鹏
胡勇
施奇
章启兵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沭西片防洪保护区洪水淹没风险特征
贲鹏
胡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基于极值与洪量相结合的蓄洪区启用方式探讨
贲鹏
李京兵
虞邦义
胡余忠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淮河中游2003年型洪水调度探讨
贲鹏
虞邦义
倪晋
陆海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淮河干流临淮岗—鲁台子段航道整治
贲鹏
陆海田
张辉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X射线与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贲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