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足中国实际,探究青少年认识信念发展特点--评《青少年认识信念发展模式与作用机制》
1
作者 谭顶良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11-I0011,共1页
近年来,伴随着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研究范式的转变,研究者的兴趣逐渐从脱离情境的“冷认知”转向了关注学习者的态度、信念、价值观等情境因素的“热认知”,认识信念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聊城大学周琰教授的《青少年认识信念发... 近年来,伴随着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研究范式的转变,研究者的兴趣逐渐从脱离情境的“冷认知”转向了关注学习者的态度、信念、价值观等情境因素的“热认知”,认识信念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聊城大学周琰教授的《青少年认识信念发展模式与作用机制研究》一书敏锐地聚焦于此热点问题,该书由科学出版社于2023年11月出版,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青少年认识信念发展模式与作用机制研究(16YJA880071)的研究成果。专著针对当前认识信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中国教育实践,在把握认识信念研究新进展的基础上,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对青少年认识信念的发展模式和对学习、思维、阅读等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国内青少年认识信念发展模式和作用机制有别于国外青少年的独特性。全书具有如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信念 教育心理学 聊城大学 情境因素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模式与作用 国外青少年 范式的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值评价模型应用的问题探讨与优化策略——以我国45项实证研究数据为佐证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俊飞 谭顶良 《中国考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8,共8页
随着我国探索增值评价实践的不断深入,增值评价模型已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专题。模型的选用决定着增值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如何优化增值评价模型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我国45项应用增值评价模型的实证研究数据为佐证,从模型... 随着我国探索增值评价实践的不断深入,增值评价模型已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专题。模型的选用决定着增值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如何优化增值评价模型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我国45项应用增值评价模型的实证研究数据为佐证,从模型选择、模型精度和模型假设三个方面探讨了模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提高数据质量、健全模型参数报告、规范变量选取流程、确定模型适用条件和开发智能化模型五个优化策略,以期推进增值评价在我国科学有效地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评价 增值模型 实证分析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值评价的基本理念、实践困境与优化策略
3
作者 李俊飞 谭顶良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9期37-43,共7页
在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增值评价为教育评价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增值评价理念扎根于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观、以学评教的学生主体观和服务于改进的评价功能观,借助增值评价技术模型,从本质上探寻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因... 在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增值评价为教育评价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增值评价理念扎根于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观、以学评教的学生主体观和服务于改进的评价功能观,借助增值评价技术模型,从本质上探寻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因果关系。但在实践中尚存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主要包括技术模型尚不成熟、评价内容片面单一,以及评价结果反馈效果不佳等。未来可以通过系统测量和收集数据、妥善选用和改进增值评价模型,以及综合运用增值评价结果三个方面,使增值评价更为科学有效地开展,以更好地适应我国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增值评价 教育评价改革 增值模型
原文传递
学习方式的转变:热点冷观 被引量:48
4
作者 谭顶良 周敏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9,共8页
根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程度,学习方式可分为机械接受学习、意义接受学习、发现学习、研究型学习并组成一个完整的序列。学习方式的转变受制约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情境、教育条件、教育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及个别差异。教师... 根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程度,学习方式可分为机械接受学习、意义接受学习、发现学习、研究型学习并组成一个完整的序列。学习方式的转变受制约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情境、教育条件、教育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及个别差异。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策略式教学水平的提高、教育评价体制和社会文化的变革是学习方式转变的根本保障。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时,必须处理好弥补劣势与保持优势、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动手学习与动脑学习、培养能力与掌握知识等方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方式 教学方式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困惑 被引量:23
5
作者 谭顶良 王华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3-107,共5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和情境观等方面令教育工作者存在着诸多困惑,在教育实践指导中也可能出现诸多问题,我们要预防该理论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偏差的发生,强调知识的个体性但更应追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和情境观等方面令教育工作者存在着诸多困惑,在教育实践指导中也可能出现诸多问题,我们要预防该理论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偏差的发生,强调知识的个体性但更应追求其普遍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但不该轻视教师指导,强调“意义建构”但不应排斥“意义接受”,强调“情境创设”但不应排除“抽象概括”,惟有如此,才能确保和促进教育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风格的研究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6
作者 谭顶良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6-58,共3页
一、把握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备课是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它除了要求教师“备教材”外,还要“备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特点,这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通过观察、谈话、作业分析等多种方... 一、把握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备课是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它除了要求教师“备教材”外,还要“备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特点,这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通过观察、谈话、作业分析等多种方法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风格 教学实践 教学法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风格的要素及其测定 被引量:16
7
作者 谭顶良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5-62,共8页
关键词 学习风格 学习者 风格要素 坚持性 认知风格 测定 焦虑水平 场独立性 学习过程 集中注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数学实验的教学评价 被引量:19
8
作者 谭顶良 朱建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8-113,共6页
初中数学实验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旨在改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行为,并更新实验内容;评价的取向注重对数学实验主体学生及其实验过程、手脑的协同与数学实验整体成效的评价;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成效三个维度七个要素确立评价指标体系... 初中数学实验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旨在改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行为,并更新实验内容;评价的取向注重对数学实验主体学生及其实验过程、手脑的协同与数学实验整体成效的评价;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成效三个维度七个要素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初中数学实验实施教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数学实验 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数学实验的心理功能 被引量:13
9
作者 谭顶良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6-30,共5页
数学实验是数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人们对数学学科性质及教育价值的认识,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和脑科学的基本原理,也兼顾到不同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性别特征,对数学教育目标的达成和学习成效的提升具有独特的... 数学实验是数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人们对数学学科性质及教育价值的认识,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和脑科学的基本原理,也兼顾到不同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性别特征,对数学教育目标的达成和学习成效的提升具有独特的心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数学实验 教育价值 心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风格理论应用于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尝试 被引量:6
10
作者 谭顶良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5-126,共2页
学习风格理论应用于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尝试谭顶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0引言_近一、二十年来,现代教育和心理学对个别差异的研究,除了关注学习者的智力和已有知识、成就动机和相应的个性特征以外,还特别重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所... 学习风格理论应用于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尝试谭顶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0引言_近一、二十年来,现代教育和心理学对个别差异的研究,除了关注学习者的智力和已有知识、成就动机和相应的个性特征以外,还特别重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所谓学习风格,指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风格 心理学教学 学习者 个别化教学 理论应用 个别差异 成就动机 教学策略 教育心理 学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策略研究问卷法的缺陷及改进设想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谭顶良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100,共6页
用问卷法测定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存在着一些明显缺陷。由于这种方法只要求被试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若干个问题做出回答,而并不对学习者实际的学习过程加以考察,所以难以把握作为动态活动过程的学习策略的本质。受到“系统歪曲现象”的影响... 用问卷法测定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存在着一些明显缺陷。由于这种方法只要求被试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若干个问题做出回答,而并不对学习者实际的学习过程加以考察,所以难以把握作为动态活动过程的学习策略的本质。受到“系统歪曲现象”的影响,问卷法所测到的结果可能仅仅反映一个人对学习策略的意识,而与其真实的学习行为表现或学习策略实际应用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对影响学习策略水平及其发展趋势本身变量的探讨则关注不够,缺乏对影响学习策略变量全面、统一的研究。针对问卷法的不足与缺陷,我们应主动寻求其他方法的帮助,综合地使用行为观察、个别访谈、他人评价、作品分析等方法,使所得结果相互补充和验证,以提高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法 学习策略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认知驱动的增效减负——一项“双减”背景下的调查研究
12
作者 李俊飞 谭顶良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24年第12期10-14,共5页
随着我国教育减负工作的不断深化,“双减”背景下教师对评价的内容、方法、目的等方面的认知逐步出现积极的变化,并影响着评价的实践方式与效果。通过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151名教师在“双减”背景下对评价的认知情况。研究结... 随着我国教育减负工作的不断深化,“双减”背景下教师对评价的内容、方法、目的等方面的认知逐步出现积极的变化,并影响着评价的实践方式与效果。通过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151名教师在“双减”背景下对评价的认知情况。研究结果发现,教师在“双减”推动下对评价的正向作用持积极态度;任教不同学业水平学生的教师评价认知出现了显著差异;教师对“双减”的理解与其对评价的认知相关关系显著。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发挥“双减”的元认知功能,通过评价认知驱动的减负不应脱离实践,而应减轻教师的认知负荷,从评价认知的角度推动增效减负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认知 “双减”政策 增效减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因循式教学到策略式教学——兼论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与形式 被引量:5
13
作者 谭顶良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83-88,共6页
教师的教学由低到高可分为尝试式、因循式和策略式三种不同水平。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不应当只是追求学历的提升 ,而应当重点关注教师策略式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师在精通所教学科领域和基本教育理论的基础上 ,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情景... 教师的教学由低到高可分为尝试式、因循式和策略式三种不同水平。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不应当只是追求学历的提升 ,而应当重点关注教师策略式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师在精通所教学科领域和基本教育理论的基础上 ,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情景、学生学习心理、学习风格以及自身教学风格等不同主客观因素及教学过程的进展情况进行策略式教学 ,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 ,应通过增设教育理论课程 ,展开教育实践研究并注重不断反思调控以及优秀教师的“传、帮、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教学策略 教师 继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数学体验的一些“要素” 被引量:7
14
作者 谭顶良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1年第7期7-11,共5页
数学体验是指在外部操作和表层认知的基础上,深刻感受数学对象、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知识、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以及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一种深层次的认知与情感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顺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要求,... 数学体验是指在外部操作和表层认知的基础上,深刻感受数学对象、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知识、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以及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一种深层次的认知与情感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顺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要求,可使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得到提升,有利于学生正向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实现由数学知识向数学学科素养的转化。它包含体觉、体察、体悟、体证四个紧密相连的阶段,具有身心合一、内外并举、知情并重、过程与结果统一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体验 体觉 体察 体悟 体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展取向的心理教育文化追寻 被引量:2
15
作者 谭顶良 《江苏教育》 2019年第24期28-28,53,共2页
在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内发论”与“外铄论”之争。“内发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其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这些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外部条件只能影响但不能改变其节律。... 在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内发论”与“外铄论”之争。“内发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其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这些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外部条件只能影响但不能改变其节律。而“外铄论”则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与形式。不管这两种观点如何争论,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机制总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内在动力和自我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取向 优势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是整体性的教育变革 被引量:7
16
作者 谭顶良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 2016年第4期19-19,共1页
深度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并能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甚或进行创造的教育理念。倡导深度学习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整体性的教育变革。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整体性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学习评价机制的局限看“减负”的失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顶良 邹敏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0年第4期30-32,共3页
针对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象,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曾制定种种减负措施.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却屡屡失效。文章剖析了减负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合理的学习评价机制.认为只有考察学生学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计算学习的投入产出... 针对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象,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曾制定种种减负措施.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却屡屡失效。文章剖析了减负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合理的学习评价机制.认为只有考察学生学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计算学习的投入产出比,才能对减负措施的根本落实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减负 学习评价 投入产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内在能量
18
作者 谭顶良 《江苏教育》 2023年第8期1-1,共1页
心理教育,简称心育,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展心理潜能、培养和谐健全的人格为目标。人格,是一个人全部心理与社会性特征的总和,包括两大类:一是无道德评价意义、没有好坏之分的特征,这主要与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气质类型及其特征有关;二... 心理教育,简称心育,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展心理潜能、培养和谐健全的人格为目标。人格,是一个人全部心理与社会性特征的总和,包括两大类:一是无道德评价意义、没有好坏之分的特征,这主要与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气质类型及其特征有关;二是有道德评价意义、有好坏之分的特征,这部分特征就是一个人的品德特征。品德是个人按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倾向和特性,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习惯等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认识 健全的人格 心理潜能 道德评价 社会性特征 气质类型 心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走在心理学推广的道路上——感动于我的学生耿振美的基层实践
19
作者 谭顶良 《江苏教育》 2019年第14期64-65,共2页
众所周知,中国全民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压力、焦虑、自杀、跳楼常有发生,人为的社会公共突发极端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此,国家在不同层面宣传推进建立和谐社会的意义,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016 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举行... 众所周知,中国全民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压力、焦虑、自杀、跳楼常有发生,人为的社会公共突发极端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此,国家在不同层面宣传推进建立和谐社会的意义,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016 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 年10月25 日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中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加强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到2030 年,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平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实践 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学 心理行为问题 学生 道路 优先发展战略 人民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教学与成效
20
作者 谭顶良 《江苏教育》 2019年第64期6-8,14,共4页
一、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目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致可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学过一些心理学知识的教师,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教师,还有一部分是其他学科的教师进修了一些心理学的知识。这类教师... 一、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目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致可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学过一些心理学知识的教师,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教师,还有一部分是其他学科的教师进修了一些心理学的知识。这类教师可能对于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但是心理咨询技术方面的掌握相对不足,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专业技能学得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 教学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