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中紫云山岩体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及Hf-O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25
1
作者 鲁玉龙 彭建堂 +4 位作者 阳杰华 胡阿香 李玉坤 谭辉跃 肖秋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05-1728,共24页
位于湘中盆地周缘的紫云山岩体主要由似斑状石英二长岩(主体)和二云母花岗岩(补体)组成,前者分布于该岩体的周边,后者分布于其内部,岩体内可见有大量岩浆结构的镁铁质暗色包体。利用高精度SIMS锆石U-Pb定年方法得到主体岩体的年龄为225.... 位于湘中盆地周缘的紫云山岩体主要由似斑状石英二长岩(主体)和二云母花岗岩(补体)组成,前者分布于该岩体的周边,后者分布于其内部,岩体内可见有大量岩浆结构的镁铁质暗色包体。利用高精度SIMS锆石U-Pb定年方法得到主体岩体的年龄为225.2±1.7Ma和225.6±1.4Ma,补体岩体的年龄为227.0±2.2Ma,两者均形成于印支晚期,基本上是同时形成的。该区两类岩石均具有富SiO_2、Na_2O和K_2O,贫Ca O、Mg O和Al2O3的特征,A/CNK比值为0.85~1.05,固结指数较高,主体岩石为3.61~5.05,补体岩石为4.13~14.06;其微量元素均表现出富集Rb、U、La、Nd和Zr,亏损Ba、Nb、Ta、Sr、P和Ti的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呈明显的右倾"V"字型,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7.35~11.7),Eu负异常较显著(δEu=0.32~0.70);该区花岗岩的主体和补体的锆石Hf-O同位素组成非常相似,εHf(t)值为-10.0^-1.6,δ18O值为7.8~11.4,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22~1.79Ga;各类岩石主要氧化物之间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协变关系,且明显沿I型花岗岩演化趋势线分布,反映主体和补体岩石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均应归属于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各类岩石样品沿岩浆混合趋势线分布、而远离结晶分异趋势线,结合Hf-O同位素分析,认为该岩体来源于扬子地块中元古代下地壳变质杂砂岩重熔,与部分幔源岩浆形成的壳幔混合岩浆源区。该岩体形成于碰撞后构造背景,暗示华南地块受太平洋板块及印支地块的双重影响,在印支晚期处于伸展-减薄的构造环境。通过与华南地块其它印支期花岗岩对比分析,提出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拼合带在湖南境内应沿"攸县-双牌"一线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SIMS锆石u-Pb年龄 HF-O同位素 地壳伸展 紫云山岩体 湘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青藏高原某钼多金属矿的勘查效果 被引量:27
2
作者 柳建新 曹创华 +3 位作者 童孝忠 郭荣文 谭辉跃 曹志雄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88-1198,共11页
青藏高原是地质工作者的天然实验室,也是我国有色金属储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但气候恶劣,开发研究较少。本文介绍了双频激电激发极化法、时间域激电测井和AMT大地电磁电导率成像系统在青藏高原某钼多金属矿区的勘查应用效果。本文在简... 青藏高原是地质工作者的天然实验室,也是我国有色金属储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但气候恶劣,开发研究较少。本文介绍了双频激电激发极化法、时间域激电测井和AMT大地电磁电导率成像系统在青藏高原某钼多金属矿区的勘查应用效果。本文在简述区域地质概况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情况,阐述了针对本区选择的物探工作方法及技术,针对激电扫面异常的个别区域,进行了双频激电中梯精测剖面和AMT大地电磁测深,结合双频激电中梯精测剖面,重点对AMT大地电磁测深做了必要的推断解释,针对矿化现象,对钻孔进行激电测井做了深入剖析。结合上述工作,建立了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进行了成矿预测,圈定了与成矿有密切关系的辉钼矿化细粒花岗岩的异常带的分布、埋深、走向等情况,并利用地质资料,划分了若干个断层破碎带;后期布设实验钻孔,找矿效果明显,为今后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找矿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激电 音频大地电磁法 物探异常 成矿模型及预测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城门山铜钼矿床特征与成因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谭辉跃 息朝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9年第6期101-105,共5页
从江西城门山铜钼矿床区域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分析角度,研究矿床成因,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与该矿床有关,对成矿也最有利。"四带一面"控制矿体赋存部位。成矿阶段的蚀变主要是硅化,其与金属硫化物矿化的时空关系最为密切,共... 从江西城门山铜钼矿床区域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分析角度,研究矿床成因,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与该矿床有关,对成矿也最有利。"四带一面"控制矿体赋存部位。成矿阶段的蚀变主要是硅化,其与金属硫化物矿化的时空关系最为密切,共同组成了成矿作用中最为重要的石英硫化物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 铜钼矿床 城门山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城门山铜钼矿床特征与成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谭辉跃 息朝庄 《矿业快报》 2008年第9期46-50,共5页
从江西城门山铜钼矿床区域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分析角度,研究矿床成因,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与该矿床有关,对成矿也最有利。"四带一面"控制矿体赋存部位。成矿阶段的蚀变主要是硅化,其与金属硫化物矿化的时空关系最为密切,共... 从江西城门山铜钼矿床区域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分析角度,研究矿床成因,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与该矿床有关,对成矿也最有利。"四带一面"控制矿体赋存部位。成矿阶段的蚀变主要是硅化,其与金属硫化物矿化的时空关系最为密切,共同组成了成矿作用中最为重要的石英硫化物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钼矿床 城门山 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花岭矿区蚀变底砾岩型锡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谭辉跃 周兴良 《科技资讯》 2008年第21期214-216,共3页
湖南香花岭锡矿是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蚀变底砾岩型锡矿床为近年来开展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中新发现的产于跳马涧砂岩底部与寒武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的底砾岩中的层状、似层状锡矿体。该类型锡矿体的发现,对湘南一带找... 湖南香花岭锡矿是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蚀变底砾岩型锡矿床为近年来开展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中新发现的产于跳马涧砂岩底部与寒武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的底砾岩中的层状、似层状锡矿体。该类型锡矿体的发现,对湘南一带找锡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花岭 底砾岩 锡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双峰县包金山金矿成矿流体与矿床成因 被引量:8
6
作者 鞠培姣 赖健清 +3 位作者 莫青云 石坚 谭辉跃 陶诗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25-2639,共15页
包金山金矿位于湖南省双峰金矿带上,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将成矿作用划分为变质热液期、岩浆热液期和热液叠加期等3个成矿期,并将岩浆热液期细分为乳白色石英脉阶段(A)、烟灰色石英脉阶段(B)和碳酸盐-石英细脉阶段(C)3个矿化阶段。通过流体... 包金山金矿位于湖南省双峰金矿带上,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将成矿作用划分为变质热液期、岩浆热液期和热液叠加期等3个成矿期,并将岩浆热液期细分为乳白色石英脉阶段(A)、烟灰色石英脉阶段(B)和碳酸盐-石英细脉阶段(C)3个矿化阶段。通过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包裹体成分分析及氢氧同位素组成分析来研究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并分析矿床成因。包裹体岩相学研究发现,A、B阶段的石英中发育3类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I型)、水溶液-CO_2包裹体(II型)和纯CO_2包裹体(III型)。A阶段发育大量I型包裹体和极少量II型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60~380℃,盐度为3.12%~15.42%;B阶段发育I型包裹体,II型及III型包裹体明显增多,均一温度集中于250~370℃,盐度为2.31%~12.29%。群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_2O和CO_2为主,还含有N2、CH_4、H_2、CO等,液相成分主要为Ca^(2+)、Na^+、Mg^(2+)、SO_4^(2-)、Cl^-和NO_3^-。矿床主成矿期流体属低盐度、中高温、富CO_2的Ca^(2+)(Na^+、Mg^(2+))-SO_4^(2-)(Cl^-、NO_3^-)-H_2O-CO_2体系,估算成矿压力为70~113 MPa,估算最大成矿深度为4.2km。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主成矿阶段的流体来源于原生岩浆水。矿床成因类型为变质热液叠加中温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氢氧同位素 成矿流体 矿床成因 包金山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包金山金矿床地球化学垂向分带特征及指示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利军 徐质彬 +2 位作者 石坚 谭辉跃 肖谆 《矿产勘查》 2018年第11期2170-2176,共7页
通过运用格里戈良指数分带法分析包金山金矿床构造地球化学样品测试数据,总结了湘中包金山金矿床地球化学垂向分带特征。包金山金矿床原生晕垂向分带序列由浅到深依次为Ag-Sn-As-Mo-Pb-Zn-Hg-Tl-Mn-W-Au-Cu-Sb,整体呈现出(前—尾—近)—... 通过运用格里戈良指数分带法分析包金山金矿床构造地球化学样品测试数据,总结了湘中包金山金矿床地球化学垂向分带特征。包金山金矿床原生晕垂向分带序列由浅到深依次为Ag-Sn-As-Mo-Pb-Zn-Hg-Tl-Mn-W-Au-Cu-Sb,整体呈现出(前—尾—近)—(前—尾—近)—(前—)的叠加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金矿床较早期成矿尾晕以叠加晕的形式叠加于较晚期前缘晕和近矿晕之上,反映了该矿床至少存在3期成矿作用叠加。矿床主成矿期近矿晕(Au、Cu)出现,但未结束,晚期仅出现前缘晕(Sb),近矿晕和尾矿晕还未出现,因此,矿床边深部找矿工作应重点围绕该两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化富集带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晕垂向分带 金矿床 包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