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几何语义铁路隧道参数化建模研究
1
作者 谭衢霖 郭泽 +4 位作者 卢文龙 解亚龙 史瑞昌 秦琳 鲍榴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3,共7页
研究目的:为提高铁路隧道BIM建模效率及铁路隧道参数模型的通用性,解决商业BIM软件内置几何约束表征对二次开发参数化隧道建模的限制问题,本文基于独立几何语义对铁路隧道参数化建模进行研究,构建铁路隧道优化参数建模流程,发展相应的... 研究目的:为提高铁路隧道BIM建模效率及铁路隧道参数模型的通用性,解决商业BIM软件内置几何约束表征对二次开发参数化隧道建模的限制问题,本文基于独立几何语义对铁路隧道参数化建模进行研究,构建铁路隧道优化参数建模流程,发展相应的参数化算法,并采用开源几何造型库进行实现。研究结论:(1)提出了一种铁路隧道参数化建模流程与铁路隧道实体模型生成方法;(2)基于几何语义对铁路隧道横断面进行分解,确定了描述横断面所需参数;(3)确定了三种横断面轮廓分段形式下的参数关系,提出了一种优化铁路隧道参数化算法;(4)基于Open Cascade开源几何造型库,实现并验证了该铁路隧道参数化算法的优越性;(5)本文提出的铁路隧道参数化算法不受常用建模软件内置几何约束表征方式的限制,可直接绘制隧道断面轮廓并生成三维实体模型,能满足铁路隧道实体建模需求,提高铁路隧道实体建模效率与铁路隧道参数化建模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语义 BIM技术 铁路隧道 参数化建模 信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和累积前景理论的山区铁路绿色低碳线路优选 被引量:1
2
作者 丁天贵 谭衢霖 +2 位作者 王雪甜 谭浩银 秦晓春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22-3830,共9页
铁路作为一种绿色的交通方式,在我国的交通强国战略和双碳目标中扮演重要角色,开展绿色低碳研究势在必行。铁路选线设计统领项目全局的阶段,对后续的建设、运营具有决定性作用。然而,设计比选易受到专家和决策者的影响,专家评价存在不... 铁路作为一种绿色的交通方式,在我国的交通强国战略和双碳目标中扮演重要角色,开展绿色低碳研究势在必行。铁路选线设计统领项目全局的阶段,对后续的建设、运营具有决定性作用。然而,设计比选易受到专家和决策者的影响,专家评价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而决策者存在主观偏好,难以定性评判方案优劣。此外,项目初期需要反复修改优化设计方案,难以获得全面的方案数据,而目前贯彻绿色低碳理念的选线设计研究较少,缺少相应的工程案例做参考,定量描述线路设计低碳设计水平存在挑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和累积前景理论的山区铁路绿色低碳线路设计优选方法。结合山区铁路特征和绿色低碳设计理念构建评价体系,用熵权法和CRITIC法获取指标权重。采用云模型综合考虑专家评语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借助累积前景理论考虑决策者的主观偏好。提出在设计阶段估算铁路线路碳排放量和车站光伏发电潜力的公式,实现了对线路低碳设计水平的定量描述。以中老铁路孟阿至班普亚一段为例进行分析,所得结论与专家一致,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这将为山区铁路线路设计提供决策支持,为交通碳排放计算和光伏潜力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有助于我国的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选线 云模型 累积前景理论 中老铁路 绿色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sium的铁路桥梁三维GIS场景构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敬璞 胡吉平 +2 位作者 程昊 戴泽宇 谭衢霖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6期58-61,共4页
随着铁路工程领域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不断推进,将铁路工程信息模型与大范围真实地理环境融合,通过互联网在线可视化与分布式多终端共享展示铁路工程三维场景成为发展趋势。本文基于开源Cesium平台,从铁路工程三维地理场景构建,铁路... 随着铁路工程领域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不断推进,将铁路工程信息模型与大范围真实地理环境融合,通过互联网在线可视化与分布式多终端共享展示铁路工程三维场景成为发展趋势。本文基于开源Cesium平台,从铁路工程三维地理场景构建,铁路桥梁BIM模型参数化建模、融合与定位,到铁路三维GIS场景交互与应用功能开发,设计了面向铁路工程空间信息模型的三维GIS场景构建方案,实现了铁路桥梁BIM模型三维GIS场景的三维漫游、空间查询、地形分析、日照分析、剖切分析等功能应用,为铁路数字工程BIM+GIS开放共享应用管理和展示提供了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信息模型 三维可视化 CESIUM BIM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源遥感影像提取鄱阳湖形态参数 被引量:24
4
作者 谭衢霖 刘正军 +1 位作者 胡吉平 杨松林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30,共5页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我国的洪水多发地带.利用遥感影像自动、快速、准确提取鄱阳湖形态参数(水体面积、水位高程值),实时监控鄱阳湖水情空间动态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在Radarsat SAR和Terra Modis遥感影像上提取...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我国的洪水多发地带.利用遥感影像自动、快速、准确提取鄱阳湖形态参数(水体面积、水位高程值),实时监控鄱阳湖水情空间动态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在Radarsat SAR和Terra Modis遥感影像上提取水体,测量计算了遥感影像上的水域面积.将遥感测量结果与利用鄱阳湖历年的水位高程与面积水文统计数据拟合模型测量结果进行交互验证,误差绝对值小于0.70%,最终建立了一个具有较高精度的鄱阳湖主体水域水位_面积分布数学模型.为利用遥感影像实时监控鄱阳湖水情空间动态变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手段,对湖泊、水库的泛洪监测、调洪功能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遥感影像 水位高程 水体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分析建模的区间线路走向自动生成方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谭衢霖 李然 +2 位作者 董晓峰 杨敬 秦晓春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2-130,共9页
在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综合考虑分析铁路选线区域内的地形、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以坡度、坡向、土地利用、植物群落、水域和湿地、道路、文物古迹和建筑用地等8个影响因素作为铁路选线的单成本因子,以辽宁省康平-法库区间铁路线... 在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综合考虑分析铁路选线区域内的地形、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以坡度、坡向、土地利用、植物群落、水域和湿地、道路、文物古迹和建筑用地等8个影响因素作为铁路选线的单成本因子,以辽宁省康平-法库区间铁路线路选线为试验段,建立以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可以自动生成最优线路路径的区间铁路选线空间信息分析模型.康平-法库区间铁路选线GIS建模应用表明,基于成本距离的最优路径技术,是解决铁路选线多目标约束条件下自动进行空间线路搜索决策的可行方法,可有效克服选线设计中方案有限、选线效率低、决策周期长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选线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信息模型 最优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多尺度分割方法 被引量:73
6
作者 谭衢霖 刘正军 沈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114,119,共5页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丰富的空间结构信息和地理特征信息提取需要在多种不同的尺度下进行,而传统的基于像素光谱特征的影像分割和单尺度影像信息提取方法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基于区域的面向对象影像分析方法,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丰富的空间结构信息和地理特征信息提取需要在多种不同的尺度下进行,而传统的基于像素光谱特征的影像分割和单尺度影像信息提取方法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基于区域的面向对象影像分析方法,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关键的核心问题在于实现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多尺度分割.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邻影像区域合并异质性最小的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算法.影像分割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根据任意特定尺度下的影像分析任务或任意感兴趣尺度的地物目标,调整影像分割的尺度参数,从而获得特定尺度下感兴趣的影像区域(对象)作为后续面向对象影像分析和应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多尺度分割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影测量与遥感在我国铁路建设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6
7
作者 谭衢霖 沈伟 +1 位作者 杨松林 胡吉平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19,共7页
研究目的:结合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发展与现状,综述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铁路建设中各个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分析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雷达干涉测量、高分辨率卫星遥感、高光谱遥感等新技术的具体情况及其应用潜力。研究结论:摄影测量与遥感... 研究目的:结合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发展与现状,综述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铁路建设中各个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分析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雷达干涉测量、高分辨率卫星遥感、高光谱遥感等新技术的具体情况及其应用潜力。研究结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我国铁路建设中的发展有3个趋势:(1)未来5年内遥感将在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3个方面出现新的突破,形成高、中、低轨道结合,大、小、微型卫星协同,粗、精、细分辨率互补的遥感网络。(2)“3S”技术的结合,在我国铁路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铁路建设应用中的发展趋势之一。(3)遥感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由此形成的铁路管理和信息服务系统形象地通过计算机提供给公众,为公众提供方便,也是铁路管理和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勘测设计 摄影测量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测量课程研究性教学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6
8
作者 谭衢霖 杨松林 王斌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9-72,共4页
研究性教学的核心理念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围绕上述理念,工程测量研究性教学实施采用了启发式、互动式、自主式和探索式等教学方法... 研究性教学的核心理念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围绕上述理念,工程测量研究性教学实施采用了启发式、互动式、自主式和探索式等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实施研究性教学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比过去更加扎实,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测量 研究性教学 启发式 讨论式 自主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工程地质遥感雷达图像应用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谭衢霖 魏庆朝 +1 位作者 杨松林 胡吉平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2,共6页
研究目的:遥感图像(含航片和卫星影像)的判释与应用已成为铁路工程地质勘测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本文针对雷达遥感图像的铁路工程地质应用较少的状况,介绍雷达遥感图像的影像特征、彩色合成和图像处理方法,分析铁路工程地质遥感中雷达... 研究目的:遥感图像(含航片和卫星影像)的判释与应用已成为铁路工程地质勘测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本文针对雷达遥感图像的铁路工程地质应用较少的状况,介绍雷达遥感图像的影像特征、彩色合成和图像处理方法,分析铁路工程地质遥感中雷达图像的应用效果;总结雷达遥感图像在不同的地质应用中特定的雷达回波响应特征,为铁路工程地质遥感雷达图像数据的选择(波段、极化、入射角、视向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1)以岩性识别和地质构造解译为例,表明雷达遥感影像在工程地质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判释效果;(2)建议铁路工程地质遥感应用中发挥雷达遥感图像具有的独特优势,与光学遥感影像互补使用,并加强应用与推广,不可偏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遥感影像 图像解译 地质勘测 铁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像雷达(SAR)遥感地质应用综述 被引量:24
10
作者 谭衢霖 邵芸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9-65,共7页
 成像雷达(SAR)遥感以其独有的全天时、全天候观测能力和对地表的穿透性及形态探测能力,特别是现在新型成像雷达遥感技术的发展,使之在地质学应用中比光学遥感更具优势。文章结合SAR应用技术的发展过程,即由单波段单极化到多波段多极化...  成像雷达(SAR)遥感以其独有的全天时、全天候观测能力和对地表的穿透性及形态探测能力,特别是现在新型成像雷达遥感技术的发展,使之在地质学应用中比光学遥感更具优势。文章结合SAR应用技术的发展过程,即由单波段单极化到多波段多极化,再发展到现在极化测量和干涉测量阶段,综述了成像雷达遥感在地学中的应用,特别对新型成像雷达技术(极化雷达、差分干涉雷达)在岩性分类、探测地震区域形变的地学应用作了实例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极化雷达 干涉雷达 地质学 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滑流雷达遥感应用潜力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谭衢霖 邵芸 范湘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8-133,共6页
综述了我国崩滑流(崩塌、滑坡、泥石流)遥感的应用现状;着重分析了成像雷达遥感在崩滑流识别、监测、预警中具有的独特优势,特别是随着新型成像雷达遥感(极化、干涉雷达)的发展,基于干涉雷达发展的差分干涉测量技术能以一量级甚... 综述了我国崩滑流(崩塌、滑坡、泥石流)遥感的应用现状;着重分析了成像雷达遥感在崩滑流识别、监测、预警中具有的独特优势,特别是随着新型成像雷达遥感(极化、干涉雷达)的发展,基于干涉雷达发展的差分干涉测量技术能以一量级甚至更小尺度测量地表形变,在崩滑流研究中能提供定量的动态信息,为崩滑流遥感应用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新的思路;并指出以雷达(SAR)遥感信息为主的多源信息复合解译,能为崩滑流灾害的调查提供更为方便、准确、及时、动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遥感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差分干涉测量 灾害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在地震区域形变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谭衢霖 付卓 胡吉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2,共5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差分干涉测量是一种最新的大地形变测量遥感技术方法.利用欧洲空间局1996年4月15日获取的地球资源卫星ERS-1数据和4月16日获取的ERS-2数据,以及1997年12月2日获取的ERS-2数据,应用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对发生于1997年11月... 合成孔径雷达(SAR)差分干涉测量是一种最新的大地形变测量遥感技术方法.利用欧洲空间局1996年4月15日获取的地球资源卫星ERS-1数据和4月16日获取的ERS-2数据,以及1997年12月2日获取的ERS-2数据,应用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对发生于1997年11月8日的西藏玛尼地震进行了提取区域形变场的应用研究.从得到的变化检测条纹图中可识别出地表破裂带,并可定量推算震中周围和两条断裂带附近的变形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断裂为左行平移性质,断裂带南侧水平错动的最大变形量至少超过2.8m,北侧水平错动的最大变形量至少超过1.75m.差分干涉测量分析结果与地面调查及已有的相关研究资料符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差分干涉技术 地表形变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4
13
作者 谭衢霖 邵芸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0年第4期246-251,共6页
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 ,且便于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等优点 ,是实现宏观、快速、连续、动态地监测环境污染的有效高新技术手段。介绍了应用于环境污染监测的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技术、热红外遥感技术、高... 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 ,且便于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等优点 ,是实现宏观、快速、连续、动态地监测环境污染的有效高新技术手段。介绍了应用于环境污染监测的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技术、热红外遥感技术、高光谱技术以及微波遥感监测技术 ,并着重阐述了遥感监测技术在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中的应用。最后 ,指出了我国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建议尽快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 ,以满足我国环境污染监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遥感监测 水污染 大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遥感地质找矿的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谭衢霖 翟建平 徐光平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9-34,88,共7页
随着遥感应用技术的进步,遥感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遥感的地质分析能力也不断提高。同时,地理信息系统在遥感信息集成分析、圈定成矿靶区及远景区的应用研究中,成为空间多源信息综合处理的有力工具,在遥感地质找矿中起着巨大... 随着遥感应用技术的进步,遥感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遥感的地质分析能力也不断提高。同时,地理信息系统在遥感信息集成分析、圈定成矿靶区及远景区的应用研究中,成为空间多源信息综合处理的有力工具,在遥感地质找矿中起着巨大的作用。遥感地质找矿的关键是遥感含矿信息提取技术。文章以遥感地质信息获取,含矿多源信息提取与分析,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质找矿 信息处理 信息复合分析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遥感图像分类新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谭衢霖 邵芸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1年第3期1-7,共7页
总结了雷达遥感图像分类技术的发展过程 ,指出新的分类技术正朝着采用新特征 (如雷达极化信息与干涉信息、多参数极化干涉信息、多时相信息、DEM与地理信息等 ) ,应用新理论 (如小波理论、分形理论、模糊理论 ) ,设计新算法 (如改进的... 总结了雷达遥感图像分类技术的发展过程 ,指出新的分类技术正朝着采用新特征 (如雷达极化信息与干涉信息、多参数极化干涉信息、多时相信息、DEM与地理信息等 ) ,应用新理论 (如小波理论、分形理论、模糊理论 ) ,设计新算法 (如改进的最大似然法、上下文分类法、改进的神经网络分类算法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遥感 图像分类 极化信息 干涉信息 神经网络分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土壤及所产蔬菜的有害元素含量变化和环境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谭衢霖 翟建平 +1 位作者 周维科 钱琴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98-305,共8页
利用南京第二热电厂湿排的粉煤灰,进行了改良蔬菜土壤的试验,并对试验用的粉煤灰、不同施灰量的土壤及所产蔬菜共38 个样品的有害元素和放射性元素含量进行了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这些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与粉煤灰施用量无明显相... 利用南京第二热电厂湿排的粉煤灰,进行了改良蔬菜土壤的试验,并对试验用的粉煤灰、不同施灰量的土壤及所产蔬菜共38 个样品的有害元素和放射性元素含量进行了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这些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与粉煤灰施用量无明显相关性;在本次试验范围内施用粉煤灰没有造成土壤的污染;其所产蔬菜的这些元素含量也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限值,食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土壤 蔬菜 有害元素 富集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遥感的地质学应用及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谭衢霖 邵芸 范湘涛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2年第5期269-275,共7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以其独有的全天时、全天候观测能力和对地表的穿透性及形态探测能力,特别是现在新型成像雷达技术的发展,使之在地质学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结合SAR应用技术的发展阶段,即由单波段单极化到多波段多极化,再发展到... 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以其独有的全天时、全天候观测能力和对地表的穿透性及形态探测能力,特别是现在新型成像雷达技术的发展,使之在地质学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结合SAR应用技术的发展阶段,即由单波段单极化到多波段多极化,再发展到现在极化测量和干涉测量阶段,综述了成像雷达遥感在地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对新型成像雷达技术(极化雷达、干涉雷达)的地学应用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遥感 地质学 极化雷达 干涉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分类提取高分辨率多光谱影像建筑物 被引量:17
18
作者 谭衢霖 高姣姣 《测绘工程》 CSCD 2010年第4期30-33,38,共5页
初步测试利用基于知识规则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从高分辨率Ikonos卫星影像上提取建筑物,包括:融合1 m全色和4 m多光谱波段影像,生成1 m分辨率的多光谱融合影像;分割融合影像;利用影像对象的光谱和空间特征执行基于对象的分类。面向对象分... 初步测试利用基于知识规则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从高分辨率Ikonos卫星影像上提取建筑物,包括:融合1 m全色和4 m多光谱波段影像,生成1 m分辨率的多光谱融合影像;分割融合影像;利用影像对象的光谱和空间特征执行基于对象的分类。面向对象分类提取结果与传统的基于像元最大似然分类结果进行对比,表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更适用于提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的建筑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影像分析 模糊逻辑 分割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及铁路工程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谭衢霖 杨松林 魏庆朝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6,共6页
研究目的:介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新技术的原理、干涉数据几何模式、数据处理流程、高程干涉测量和形变差分干涉测量方法;比较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与当前常用的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方法,分析铁路地质灾害监测与青藏线多年冻土区形变长期监... 研究目的:介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新技术的原理、干涉数据几何模式、数据处理流程、高程干涉测量和形变差分干涉测量方法;比较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与当前常用的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方法,分析铁路地质灾害监测与青藏线多年冻土区形变长期监测应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的潜力。研究结论:(1)与常用的DEM生产方式相比较,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具有一些独特优势,适合快速获取各种范围、高精度、高分辨率的DEM;(2)在铁路勘测设计DEM获取、铁路地质灾害遥感监测和青藏线多年冻土区形变测量等方面应用潜力巨大,建议铁路工程部门开展该技术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遥感 干涉测量 数字高程模型 形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灰色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谭衢霖 余文雄 白雁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8年第11期20-26,共7页
以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为实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定权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3种线网规划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建立的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 以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为实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定权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3种线网规划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建立的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定性指标的主观权重;基于GIS空间分析计算,应用熵权法求算定量指标客观权重;综合主客观权重得到评价指标最终权重矩阵;利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隶属度,通过模糊算子将权重矩阵与隶属度进行模糊计算,获得各个规划方案的最终综合评价值,进而确定最优方案。方法的应用可以较好地改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过程中方案权重赋值的主观不确定性,为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的评价及优选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线网 评价指标 模糊综合评价 灰色关联分析 GIS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