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谭继和:中唐第一才女薛涛 |
《巴蜀史志》编辑部
谭继和
|
《巴蜀史志》
|
2020 |
0 |
|
2
|
望江楼落成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谭继和庆典颂文 |
谭继和
|
《四川党的建设》
|
2019 |
0 |
|
3
|
革命征程骏马识途 文宗领航慧照巴蜀 |
谭继和
祁和晖
|
《郭沫若学刊》
|
2024 |
0 |
|
4
|
禹文化西兴东渐简论 |
谭继和
|
《四川文物》
|
1998 |
15
|
|
5
|
“西道孔子”扬雄的大一统观与儒风在巴蜀的流布 |
谭继和
|
《中华文化论坛》
|
2001 |
8
|
|
6
|
三星堆神禖文化探秘 |
谭继和
|
《四川文物》
|
1998 |
10
|
|
7
|
巴蜀文化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
谭继和
|
《四川文物》
|
2002 |
15
|
|
8
|
巴文化论 |
谭继和
|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9
|
加快文化资源整合,做强做大文化产业集团 |
谭继和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5
|
|
10
|
巴蜀文化与川菜 |
谭继和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11
|
|
11
|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与保护概论 |
谭继和
|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2
|
古蜀人文化想象力的“创新” |
谭继和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4
|
|
13
|
金沙江文化的性质及其特征 |
谭继和
|
《中华文化论坛》
|
2002 |
5
|
|
14
|
关于汶川灾后重建旅游定位的新思考 |
谭继和
|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5
|
古蜀文明与天府丝绸的起源 |
谭继和
|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6
|
大醇小疵郭沫若——解读郭沫若的人生选择 |
谭继和
祁和晖
|
《郭沫若学刊》
|
2005 |
1
|
|
17
|
走向“文化中国”的解读——近十年郭沫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谭继和
魏红珊
|
《郭沫若学刊》
|
2012 |
1
|
|
18
|
徐中舒先生的“两论”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巴蜀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 |
谭继和
|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9
|
巴蜀文化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
谭继和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5
|
|
20
|
沫若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资本 |
谭继和
|
《郭沫若学刊》
|
200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