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颗粒物沉降影响下草/藻型湖区沉积物-水界面氮交换特征及机制
1
作者
韩汶轩
陈秋羽
+3 位作者
何煦
谭立贤
刘成
张雷
《湖泊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8,共13页
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颗粒物的不断富集和沉降加剧了沉积物内源负荷。本文以太湖典型草、藻型湖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一年的野外月度调查,分析了两种湖区水样、颗粒物和沉积物中各形态氮含量、赋存形式及其沉积物水界面交换特征,研究...
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颗粒物的不断富集和沉降加剧了沉积物内源负荷。本文以太湖典型草、藻型湖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一年的野外月度调查,分析了两种湖区水样、颗粒物和沉积物中各形态氮含量、赋存形式及其沉积物水界面交换特征,研究了颗粒物沉降对草、藻型湖区沉积物水界面氮赋存形态转变及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藻型湖区水体总氮(TN)浓度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50~1.51 mg/L(均值为(0.97±0.23)mg/L)和1.77~6.12 mg/L(均值为(3.67±1.36)mg/L),藻型湖区水体各形态氮浓度普遍高于草型湖区,且季节性变化更加显著。草、藻型湖区悬浮颗粒物中TN含量年均值分别为(6998.48±1413.87)和(5162.63±2205.13)mg/kg,沉积物TN平均含量分别为(4219.75±216.62)和(3187.88±103.07)mg/kg,呈现草型湖区显著高于藻型湖区、悬浮颗粒物显著高于沉积物的特征。氨氮(NH 3-N)是两个湖区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中有效态氮的主要赋存形式,藻型湖区沉积物中NH 3-N的释放主要集中在夏季,而草型湖区则以夏、秋季为主。有效态氮高度富集的颗粒物不断沉降是造成沉积物中氮含量改变的重要原因,且藻型湖区有效态氮所占比例(5.17%)在藻类水华季节高于草型湖区(4.34%)。草型系统向藻型系统的转变可能会升高水体颗粒物浓度并加剧沉积物颗粒再悬浮过程,颗粒物沉降和再悬浮交替加剧了沉积物水界面处氮的交换过程,在未来的湖泊内源氮管理中应更加重视颗粒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草型湖区
藻型湖区
悬浮颗粒物
内源氮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丘陵山区水库沉积物-水界面磷源汇转换机制
被引量:
2
2
作者
谭立贤
康得军
+3 位作者
刘成
朱利钊
申秋实
陈开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37-2147,共11页
以东南丘陵山区典型深水水库对河口水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1a的原位调研,在主要水域内采集原位柱状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沉积物磷的含量、赋存形态、间隙水剖面特征以及沉积物-水界面交换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河口水库表层沉积物...
以东南丘陵山区典型深水水库对河口水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1a的原位调研,在主要水域内采集原位柱状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沉积物磷的含量、赋存形态、间隙水剖面特征以及沉积物-水界面交换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河口水库表层沉积物总磷(TP)含量变化范围为(470.8~1012.3)mg/kg,平均值达到(688.4±186.48)mg/kg,呈现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加的趋势,下游坝前区域磷污染最为严重;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大小顺序依次为:铝结合态磷(352.61mg/kg)>铁结合态磷(Fe-P)(98.10mg/kg)>闭蓄态磷(88.77mg/kg)>钙结合态磷(72.42mg/kg)>有机磷(33.38mg/kg)>可交换态磷(1.64mg/kg).全库沉积物总体表现为磷的释放源,其中,秋季释放风险最高,冬季大部分区域沉积物从磷释放的源转变为汇;全年平均静态释放通量和扩散通量分别为(0.81±2.34)mg/(m^(2)·d)和(2.15±3.47)mg/(m^(2)·d),2种方法所得全年磷释放量分别为1.92和3.67t,秋季释放量最大.铁结合态磷(Fe-P)的转化可能是控制沉积物-水界面磷源-汇转换的重要原因,由氧分层导致的沉积物厌氧及铁结合态磷(Fe-P)溶解释放将增加下层水体磷浓度,并在水体逆温后增加水柱总体磷浓度.在秋季大量磷释放之后,应更加关注随后的逆温对整个水体磷浓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磷负荷
沉积物-水界面
磷通量
对河口水库
深水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供电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谭立贤
黄晓津
《广西电业》
2017年第4期26-32,共7页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用户对供电企业优质服务的诉求不断增加,供电企业一体化、规范化建设及创先工作也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企业内外部严峻形势使企业管理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这对企业人才队伍的结构、素质、...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用户对供电企业优质服务的诉求不断增加,供电企业一体化、规范化建设及创先工作也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企业内外部严峻形势使企业管理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这对企业人才队伍的结构、素质、效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企业
考核评价体系
专业技术人员
社会经济
企业管理
人才队伍
大用户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颗粒物沉降影响下草/藻型湖区沉积物-水界面氮交换特征及机制
1
作者
韩汶轩
陈秋羽
何煦
谭立贤
刘成
张雷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8,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700600,2022YFC3202703,2022YFC32027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310)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221559)联合资助。
文摘
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颗粒物的不断富集和沉降加剧了沉积物内源负荷。本文以太湖典型草、藻型湖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一年的野外月度调查,分析了两种湖区水样、颗粒物和沉积物中各形态氮含量、赋存形式及其沉积物水界面交换特征,研究了颗粒物沉降对草、藻型湖区沉积物水界面氮赋存形态转变及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藻型湖区水体总氮(TN)浓度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50~1.51 mg/L(均值为(0.97±0.23)mg/L)和1.77~6.12 mg/L(均值为(3.67±1.36)mg/L),藻型湖区水体各形态氮浓度普遍高于草型湖区,且季节性变化更加显著。草、藻型湖区悬浮颗粒物中TN含量年均值分别为(6998.48±1413.87)和(5162.63±2205.13)mg/kg,沉积物TN平均含量分别为(4219.75±216.62)和(3187.88±103.07)mg/kg,呈现草型湖区显著高于藻型湖区、悬浮颗粒物显著高于沉积物的特征。氨氮(NH 3-N)是两个湖区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中有效态氮的主要赋存形式,藻型湖区沉积物中NH 3-N的释放主要集中在夏季,而草型湖区则以夏、秋季为主。有效态氮高度富集的颗粒物不断沉降是造成沉积物中氮含量改变的重要原因,且藻型湖区有效态氮所占比例(5.17%)在藻类水华季节高于草型湖区(4.34%)。草型系统向藻型系统的转变可能会升高水体颗粒物浓度并加剧沉积物颗粒再悬浮过程,颗粒物沉降和再悬浮交替加剧了沉积物水界面处氮的交换过程,在未来的湖泊内源氮管理中应更加重视颗粒物的作用。
关键词
太湖
草型湖区
藻型湖区
悬浮颗粒物
内源氮负荷
Keywords
Lake Taihu
macrophyte-dominated area
algae-dominated area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internal nitrogen loading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丘陵山区水库沉积物-水界面磷源汇转换机制
被引量:
2
2
作者
谭立贤
康得军
刘成
朱利钊
申秋实
陈开宁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苏州科技大学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37-2147,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700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77310)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221559)。
文摘
以东南丘陵山区典型深水水库对河口水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1a的原位调研,在主要水域内采集原位柱状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沉积物磷的含量、赋存形态、间隙水剖面特征以及沉积物-水界面交换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河口水库表层沉积物总磷(TP)含量变化范围为(470.8~1012.3)mg/kg,平均值达到(688.4±186.48)mg/kg,呈现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加的趋势,下游坝前区域磷污染最为严重;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大小顺序依次为:铝结合态磷(352.61mg/kg)>铁结合态磷(Fe-P)(98.10mg/kg)>闭蓄态磷(88.77mg/kg)>钙结合态磷(72.42mg/kg)>有机磷(33.38mg/kg)>可交换态磷(1.64mg/kg).全库沉积物总体表现为磷的释放源,其中,秋季释放风险最高,冬季大部分区域沉积物从磷释放的源转变为汇;全年平均静态释放通量和扩散通量分别为(0.81±2.34)mg/(m^(2)·d)和(2.15±3.47)mg/(m^(2)·d),2种方法所得全年磷释放量分别为1.92和3.67t,秋季释放量最大.铁结合态磷(Fe-P)的转化可能是控制沉积物-水界面磷源-汇转换的重要原因,由氧分层导致的沉积物厌氧及铁结合态磷(Fe-P)溶解释放将增加下层水体磷浓度,并在水体逆温后增加水柱总体磷浓度.在秋季大量磷释放之后,应更加关注随后的逆温对整个水体磷浓度的影响.
关键词
内源磷负荷
沉积物-水界面
磷通量
对河口水库
深水水库
Keywords
internal phosphorus loading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phosphorus flux
Duihekou Reservior
deep-water reservoir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供电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谭立贤
黄晓津
机构
南宁供电局
出处
《广西电业》
2017年第4期26-32,共7页
文摘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用户对供电企业优质服务的诉求不断增加,供电企业一体化、规范化建设及创先工作也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企业内外部严峻形势使企业管理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这对企业人才队伍的结构、素质、效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
供电企业
考核评价体系
专业技术人员
社会经济
企业管理
人才队伍
大用户
一体化
分类号
F426.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颗粒物沉降影响下草/藻型湖区沉积物-水界面氮交换特征及机制
韩汶轩
陈秋羽
何煦
谭立贤
刘成
张雷
《湖泊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丘陵山区水库沉积物-水界面磷源汇转换机制
谭立贤
康得军
刘成
朱利钊
申秋实
陈开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供电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谭立贤
黄晓津
《广西电业》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