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结节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谭海扬 梁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6期85-86,共2页
目的分析桥本式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结节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桥本式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90例患者经过病理诊断,其中20例为甲状腺癌,20例为甲状腺腺瘤,15例... 目的分析桥本式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结节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桥本式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90例患者经过病理诊断,其中20例为甲状腺癌,20例为甲状腺腺瘤,15例为甲状腺机能亢进,30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为单纯桥本式甲状腺炎。甲状腺B超诊断符合率为33.3%(30/90),其中甲状腺癌符合率为90.0%(18/20),CT诊断符合率为88.9%(40/45)。所有患者均对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最长为4年,最短为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0年。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其中40例患者其甲状腺功能正常停止用药。随访4年的患者为35例,其中3例患者因停药后期甲状腺功能减退,而再次用药。结论将手术治疗方式应用于桥本式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具有临床意义,且患者在手术前应行常规测定,如CT以及B超检查,在手术中进行冰冻切片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式甲状腺炎 甲状腺结节 手术治疗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再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功能保护措施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谭海扬 梁宏伟 +1 位作者 苏鉴柠 梁斌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0期46-48,共3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癌再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功能保护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癌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甲状旁腺是否损伤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为甲状旁腺损伤,对照组为甲状旁腺未损伤,比较... 目的探究甲状腺癌再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功能保护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癌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甲状旁腺是否损伤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为甲状旁腺损伤,对照组为甲状旁腺未损伤,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功能保护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原切口入路率、Ⅵ区淋巴结清扫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切口入路、行Ⅵ区淋巴结清扫均是甲状腺癌再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入路、Ⅵ区淋巴结清扫均是甲状腺癌再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危险因素,为保护甲状旁腺功能,再手术中需综合评估、合理操作,减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再手术 甲状旁腺损伤 手术入路 淋巴结清扫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腹压力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肠道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谭海扬 冯石坚 苏鉴柠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气腹压力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肠道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病例1组气腹压力为8-10 mm Hg,病例2组气腹压力为11-13 mm Hg,病例3组气腹压力为14-16 mm Hg。比较三组... 目的探讨不同气腹压力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肠道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病例1组气腹压力为8-10 mm Hg,病例2组气腹压力为11-13 mm Hg,病例3组气腹压力为14-16 mm Hg。比较三组患者肠黏膜损害程度、术后恢复情况以及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浓度。结果病例3组术后2 h、24 h、48 h血浆D-乳酸、DAO浓度均明显高于病例1组和病例2组(P〈0.05);病例3组肠黏膜损害程度高于病例1组和病例2组(P〈0.05);病例3组术后恢复时间均高于病例1组和病例2组(P〈0.05)。结论在较高气腹压力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肠道功能明显受损,不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应在满足手术需要的基础上尽量建立较低的气腹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气腹压力 肠道功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谭海扬 林胡强 黎良欢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4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参照组46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54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两组...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参照组46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54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30%,参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09%,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肠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且术后恢复迅速等优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胆石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谭海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究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死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结果... 目的探究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死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9.56±2.41)d,短于对照组的(13.08±2.5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主动脉瘤患者接受腔内隔绝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控制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疾病死亡率,且可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隔绝术 胸腹主动脉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放式补片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谭海扬 梁宏伟 +1 位作者 苏鉴柠 叶旭明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2期115-116,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式补片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98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疝修补术,观察组采...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式补片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98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疝修补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补片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4%(1/49),低于对照组的16.3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04%(1/49),低于对照组的4.08%(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补片疝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患者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效果优于开放式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切口疝 腹腔镜 补片修补术 开放式手术 并发症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国筛 陈小雪 谭海扬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0期3306-3308,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LBD)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近期疗效。方法选择阳江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16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EST组和联合组,每组81例,EST组采用乳头... 目的观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LBD)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近期疗效。方法选择阳江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16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EST组和联合组,每组81例,EST组采用乳头括约肌切开法,联合组采用SEST联合EPLB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取石成功率、平均手术时间、机械碎石使用率,同时记录出血、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记录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9.28±8.71)min,明显短于EST组的(50.36±10.8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一次取石成功率为90.12%,高于EST组的71.60%,机械碎石使用率、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1.11%、4.94%,低于EST组的41.98%、13.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取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35%,明显低于EST组的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T联合EPLBD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取石成功率高,结石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 球囊扩张 难治性胆总管结石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理念(FTS)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何国筛 陈小雪 谭海扬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5期2897-2898,共2页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91例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FTS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案,FTS组采用FTS方案,比较两组术后整体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营养及炎症反应情况。...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91例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FTS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案,FTS组采用FTS方案,比较两组术后整体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营养及炎症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第2d CRP较入院时有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术后第2d ALB、TP水平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5)。FTS组ALB、TP水平较入院时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第2d FTS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LB、T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0%;对照组为13.33%(P>0.05)。FTS可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缩短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康复时间,还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术后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理念 腹腔镜 结直肠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21例临床观察
9
作者 何国筛 陈小雪 谭海扬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309-310,共2页
目的观察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行规则性左半肝切除的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21例设为左半肝切除组;同期行左肝部分切除术的26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设为左肝部分切除组,比较两... 目的观察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行规则性左半肝切除的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21例设为左半肝切除组;同期行左肝部分切除术的26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设为左肝部分切除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MRI复查结石复发率。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半肝切除组术后结石清除率100.0%,左肝部分切除组为80.77%(P<0.05)。左半肝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左肝部分切除组为34.62%(P<0.05)。术后12个月复查,左半肝切除组无1例复发;复发率为0.00%;左肝部分切除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11.54%(χ2=2.830,P=0.041)。结论规则性左半肝切除可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性左半肝切除 左肝内胆管结石 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在早期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
10
作者 梁启硕 曾燕清 +2 位作者 陈伟军 谭海扬 黄宇虹 《实用医技杂志》 2017年第5期493-495,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在早期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11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体检的健康人100名作为对照,所有受检者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比较2组受检者是否...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在早期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11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体检的健康人100名作为对照,所有受检者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比较2组受检者是否有颈动脉内膜增厚、血管壁斑块形成的情况,判断其是否有颈动脉狭窄情况以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并对其颈动脉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脑卒中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IMT检测结果分别为(1.22±0.25)mm和(0.69±0.11)mm,斑块检出数量分别为671块和82块,脑卒中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比较其低回声斑、不均质回声斑、不规则型斑的检出数以及颈动脉狭窄程度也有脑卒中组高于健康对照组的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早期颈动脉狭窄的情况,并为脑卒中的早期筛查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 早期颈动脉狭窄 脑卒中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细针穿刺诊断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谭海扬 梁宏伟 +1 位作者 叶旭明 梁斌 《黑龙江中医药》 2020年第5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在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158例,是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8月-2020年7月。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穿刺,穿刺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病理学检查示158... 目的: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在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158例,是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8月-2020年7月。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穿刺,穿刺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病理学检查示15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查出192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156个,恶性结节36个,甲状腺细针穿刺诊断结果示:良性结节150个,恶性结节42个,诊断特异度为76.19%(32/42),灵敏度为97.33%(146/150),诊断正确率为92.71%(178/192),阳性预测值为88.89%(32/36),阴性预测值为93.59%(146/156);甲状腺细针穿刺诊断结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相比:结节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符合率为96.63%(86/89),甲状腺癌诊断符合率为86.36%(38/44),桥本氏甲状腺炎诊断符合率为100.00%(15/15),甲状腺腺瘤诊断符合率为77.27%(34/44)。结论:应用甲状腺细针穿刺诊断方法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诊断正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细胞学 细针穿刺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