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砷在氮化-碳化法制备超细碳化钨粉过程中的细化机理 被引量:1
1
作者 易志强 谭敦强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966-976,共11页
为了简化工艺制备超细WC粉末,在伸钨酸铵前驱体中添加一定量的As元素,采用氮化-碳化法系统研究As在超细WC粉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碳化温度均为1400℃,氮化温度从500℃升高到600℃,As含量从0增加到0.3%(质量分数)时,所制备... 为了简化工艺制备超细WC粉末,在伸钨酸铵前驱体中添加一定量的As元素,采用氮化-碳化法系统研究As在超细WC粉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碳化温度均为1400℃,氮化温度从500℃升高到600℃,As含量从0增加到0.3%(质量分数)时,所制备的WC粉平均粒径从2.23μm减小到0.22μm,颗粒均匀性显著提高。As元素在氮化产物中以W_(2)O_(3)(AsO_(4))_(2)的形式存在,且容易在氮化产物(NH_(4))_(0.42)WC_(3)和WN表面富集或分布于两相之间,阻碍碳化过程中WC晶粒的长大,从而制备超细WC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WC粉 均匀性 细化机理 氮化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铝合金晶粒细化剂Al-Ti-C 被引量:19
2
作者 谭敦强 黎文献 +2 位作者 余琨 马正青 颜长舒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88-391,共4页
综述了新一代铝合金晶粒细化剂Al Ti C的理论研究情况。Al Ti C晶粒细化剂克服了Al Ti B的缺陷 ,其异质形核核心TiC比TiB2 的聚集倾向更小 ,并对Zr、Cr、V、Mn等元素“中毒”免疫。在相同添加量时 ,Al Ti C细化效果优于Al Ti B ,已成为... 综述了新一代铝合金晶粒细化剂Al Ti C的理论研究情况。Al Ti C晶粒细化剂克服了Al Ti B的缺陷 ,其异质形核核心TiC比TiB2 的聚集倾向更小 ,并对Zr、Cr、V、Mn等元素“中毒”免疫。在相同添加量时 ,Al Ti C细化效果优于Al Ti B ,已成为取代Al 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晶粒细化剂 铝钛碳中间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Fe系合金中的相及相转变 被引量:22
3
作者 谭敦强 黎文献 唐谊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8-20,27,共4页
综述了近40年来科研工作者在Al-Fe耐热铝系合金方面所做的工作,特别是对Al-Fe、Al-Fe-Si、Al-Fe-V-Si中相及相转变做了详尽的讨论。
关键词 Al-Fe系合金 相转变 铝铁硅合金 铝铁钒硅合金 冷却速度 相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速度对Al-8.5Fe-1.3V-1.7Si合金主要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谭敦强 唐建成 +3 位作者 黎文献 肖于德 王日初 陈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26-1230,共5页
为了解冷却速度对Al-Fe-V-Si合金耐热相的形成规律,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检测了几种冷却速度条件下的Al-8.5Fe、Al-8.5Fe-1.7Si、Al-8.5Fe-1.3V-1.7Si(质量分数,%)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V、Si元素能影响平衡相... 为了解冷却速度对Al-Fe-V-Si合金耐热相的形成规律,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检测了几种冷却速度条件下的Al-8.5Fe、Al-8.5Fe-1.7Si、Al-8.5Fe-1.3V-1.7Si(质量分数,%)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V、Si元素能影响平衡相Al13Fe4的形貌,冷却速度对Al13Fe4的存在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消除Al13Fe4相就必须采用大的冷却速度(>103K/s)。在Al-8.5Fe-1.7Si-1.3V合金中全部得到-αAl和Al12(Fe,V)3Si相,冷却速度应大于104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铝合金 微观组织 冷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质元素对钨产品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谭敦强 李亚蕾 +2 位作者 杨欣 陆磊 陆德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98-100,共3页
随着黑钨资源的枯竭,储量丰富、杂质含量高的白钨替代黑钨制备硬质合金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杂质元素对钨产品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是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综述了在硬质合金制备过程中杂质元素的种类及演变情况,着重介绍了杂质元素对不同阶... 随着黑钨资源的枯竭,储量丰富、杂质含量高的白钨替代黑钨制备硬质合金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杂质元素对钨产品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是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综述了在硬质合金制备过程中杂质元素的种类及演变情况,着重介绍了杂质元素对不同阶段钨产物形貌、晶粒度、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以期为以白钨资源制备硬质合金的研发与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钨 杂质元素 晶粒度 硬质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表面状态及加入方式对制备Al-Ti-C晶粒细化剂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谭敦强 黎文献 +2 位作者 马正青 肖于德 余琨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4,共3页
采用不同表面状态的石墨粉和以不同方式加入到Al Ti合金的方法来制备Al Ti C晶粒细化剂。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Al Ti C合金的微观组织 ,采用Leco装置检测了Al Ti C合金中的碳含量。结果表明 ,在制备Al Ti C合金过程中 ,石墨表面经预处... 采用不同表面状态的石墨粉和以不同方式加入到Al Ti合金的方法来制备Al Ti C晶粒细化剂。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Al Ti C合金的微观组织 ,采用Leco装置检测了Al Ti C合金中的碳含量。结果表明 ,在制备Al Ti C合金过程中 ,石墨表面经预处理后可以提高石墨收得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铝合金 晶粒细化剂 铸造 表面状态 加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C晶粒细化剂对工业纯铝的晶粒细化 被引量:22
7
作者 谭敦强 黎文献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共3页
采用自制的Al Ti C晶粒细化剂 ,检验了Al Ti C晶粒细化剂对工业纯铝的晶粒细化能力 ,研究了Al Ti C的含碳量、添加量、保温时间、浇注温度等对工业纯铝晶粒细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于工业纯铝添加质量分数为 0 .2 %的Al 5 .14Ti 0 ... 采用自制的Al Ti C晶粒细化剂 ,检验了Al Ti C晶粒细化剂对工业纯铝的晶粒细化能力 ,研究了Al Ti C的含碳量、添加量、保温时间、浇注温度等对工业纯铝晶粒细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于工业纯铝添加质量分数为 0 .2 %的Al 5 .14Ti 0 .3C晶粒细化剂 ,在 72 5℃的铸造温度下保温 2 .5min ,所得的铸锭晶粒细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I-C 晶粒细化 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致密喷射沉积耐热铝合金锭坯制备φ520/φ460mm管材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谭敦强 黎文献 +3 位作者 肖于德 王日初 张迎元 周浪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5-148,共4页
采用DEFORM通用有限元软件对喷射沉积耐热铝合金非致密锭坯制备φ520φ/460 mm管材过程数值模拟,分析了镦粗、充型、反挤压过程中致密度、应变场以及挤压力的变化情况.通过挤压力和致密度大小的比较,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关键词 高温变形 数值模拟 耐热铝合金 喷射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速度对Cu-C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谭敦强 江惠民 +3 位作者 肖冬飞 余方新 陈伟 张全孝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45-646,共2页
通过对气体雾化法制备的不同粒径的Cu-12.5Cr粉末的冷却速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分别采用金相、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研究了不同冷却速度对样品中Cr存在的形貌、分布以及对硬度、点阵常数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却速度由104K/s增大到1... 通过对气体雾化法制备的不同粒径的Cu-12.5Cr粉末的冷却速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分别采用金相、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研究了不同冷却速度对样品中Cr存在的形貌、分布以及对硬度、点阵常数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却速度由104K/s增大到105K/s时,Cu-12.5Cr粉末的硬度增大约1倍。当冷却速度由104K/s增大到106K/s,Cu的晶粒不断变小,但Cr的晶粒先变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 冷却速度 固溶度 晶格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制备Al-Ti-C晶粒细化剂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谭敦强 黎文献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共4页
采用石墨粉加入到Al Ti合金中的方法来制备Al Ti C晶粒细化剂。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Al Ti C合金的微观形貌 ,采用X射线衍射装置检测了Al Ti C合金中的相组成。结果表明 ,在制备Al Ti C合金过程中 ,温度低于 12 73K先生成TiC粒... 采用石墨粉加入到Al Ti合金中的方法来制备Al Ti C晶粒细化剂。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Al Ti C合金的微观形貌 ,采用X射线衍射装置检测了Al Ti C合金中的相组成。结果表明 ,在制备Al Ti C合金过程中 ,温度低于 12 73K先生成TiC粒子 ,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TiC转变成为Al4C3 ;但温度升高到 15 73K以上时 ,Al4C3 会分解重生成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晶粒细化剂 TIC AL4C3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层硬质合金的回收过程中涂层剥离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敦强 刘阳 +3 位作者 龙建 郭锐 陆德平 尹桦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59,共6页
对于涂层与硬质合金基体的剥离技术,国内的报道比较鲜见。本文综述了当前涂层硬质合金常用的涂层、涂层的成分及结构,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涂层硬质合金回收过程中涂层剥离的主要物理、化学方法。指出物理处理与化学方法相结合,将成为今后... 对于涂层与硬质合金基体的剥离技术,国内的报道比较鲜见。本文综述了当前涂层硬质合金常用的涂层、涂层的成分及结构,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涂层硬质合金回收过程中涂层剥离的主要物理、化学方法。指出物理处理与化学方法相结合,将成为今后硬质合金涂层剥离技术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硬质合金 回收利用 涂层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铝在耐热铝合金高温变形过程中的润滑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谭敦强 黎文献 +2 位作者 肖于德 王日初 张迎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0-454,共5页
采用圆环压缩法检测Al-Fe-V-Si系合金在喷射沉积高温时变形的摩擦因数,研究未加润滑剂、加石墨+机油润滑、加纯铝润滑、加纯铝+石墨+机油润滑4种条件下的摩擦因数随变形温度变化的情况,并探讨其润滑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纯铝润滑... 采用圆环压缩法检测Al-Fe-V-Si系合金在喷射沉积高温时变形的摩擦因数,研究未加润滑剂、加石墨+机油润滑、加纯铝润滑、加纯铝+石墨+机油润滑4种条件下的摩擦因数随变形温度变化的情况,并探讨其润滑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纯铝润滑以及纯铝+石墨+机油润滑均能有效地改善摩擦状况,其摩擦因数只有未加润滑剂时的1/3-1/4。采用纯铝润滑制备出外径×内径×长度为417mm×340mm×300mm的正挤压管材,采用纯铝+石墨+机油润滑反挤制备出外径×内径×长度为520mm×460mm×1000mm的管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变形 润滑 摩擦因数 耐热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铝合金Al-Fe-V-Si高温熔剂的研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敦强 黎文献 +2 位作者 肖于德 周浪 陈伟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7-519,共3页
采用自制的熔剂研究了在高温熔炼时对耐热铝合金Al Fe V Si熔体的保护。实验结果表明,在1200℃保温1h,没加任何熔剂覆盖,对熔体质量影响严重。采用Na3AlF6+NaCl+KCl+CaF2组成的熔剂效果最好,它兼顾了覆盖和精炼的效果,又具有环保、经济... 采用自制的熔剂研究了在高温熔炼时对耐热铝合金Al Fe V Si熔体的保护。实验结果表明,在1200℃保温1h,没加任何熔剂覆盖,对熔体质量影响严重。采用Na3AlF6+NaCl+KCl+CaF2组成的熔剂效果最好,它兼顾了覆盖和精炼的效果,又具有环保、经济等特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铝合金 高温熔剂 AL-FE-V-SI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温度、冷却速率对Al-Fe-V-Si耐热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敦强 黎文献 陈伟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4-17,共4页
采用OM,XRD检测了不同熔体温度和冷却速度条件下A l-8.5Fe-1.3V-1.7S i(wt%)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并检测了不同熔体温度下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该合金室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熔体温度、冷却速率对该合金组织和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在... 采用OM,XRD检测了不同熔体温度和冷却速度条件下A l-8.5Fe-1.3V-1.7S i(wt%)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并检测了不同熔体温度下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该合金室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熔体温度、冷却速率对该合金组织和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在相同冷却条件下,熔体温度越高所得到合金的组织越细小,获得该合金最高力学性能则存在一个最佳的熔体温度;冷却速度对该合金的主要相组成起决定作用,并结合A l-Fe-V-S i合金的特性提出了该合金的熔炼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铝合金 微观组织 熔体温度 冷却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沉积耐热铝合金管材挤压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敦强 黎文献 +3 位作者 肖于德 唐建成 周浪 张迎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92-1997,共6页
采用DEFORM有限元软件研究了非致密大规格喷射沉积耐热铝合金管材挤压制备的外径为417 mm、内径为340 mm管材的变形过程,并模拟了挤压过程中应力场、应变场、致密度以及挤压力的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挤压初期为压实阶段,挤压力增加缓... 采用DEFORM有限元软件研究了非致密大规格喷射沉积耐热铝合金管材挤压制备的外径为417 mm、内径为340 mm管材的变形过程,并模拟了挤压过程中应力场、应变场、致密度以及挤压力的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挤压初期为压实阶段,挤压力增加缓慢;随着挤压过程的不断进行,从挤压尾部到挤压头部,管坯的致密度呈阶梯式增加,等效应变、应力和应变速率的变化规律与致密度相类似;在挤压变形区应变、应力和应变速率变化剧烈;挤压后的管材为致密材料,最大挤压力为6.45×104kN,与实际挤压过程中挤压力和致密度相比较,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铝合金 非致密材料 高温变形 数值模拟 喷射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钨铜复合粉末的压制成形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谭敦强 杨小霞 刘兵发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6,共6页
采用黄培云压制理论研究了纳米钨铜粉的压制行为,探讨了成形压力对坯料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钨铜粉末比纳米钨粉容易压制,铜含量越多越容易压制;细粉末钨粉或钨铜粉末的压制成形能力较差,粗粉末成形能力较好;采用单向压制,W-20... 采用黄培云压制理论研究了纳米钨铜粉的压制行为,探讨了成形压力对坯料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钨铜粉末比纳米钨粉容易压制,铜含量越多越容易压制;细粉末钨粉或钨铜粉末的压制成形能力较差,粗粉末成形能力较好;采用单向压制,W-20%Cu(质量分数)在成形压力为500~600MPa时出现明显的裂纹;在300MPa时可以获得组织均匀、致密度为99.5%的烧结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钨铜复合粉末 压制成形 烧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钨铜复合粉末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敦强 肖冬飞 +4 位作者 刘兵发 周浪 张全孝 杨润田 陈伟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5-439,共5页
采用偏钨酸铵、硝酸铜通过喷雾干燥、焙烧、球磨工艺制备纳米氧化钨铜复合粉末。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检测了复合粉末各个过程中的形貌、成分、组织。结果表明:采用喷雾干燥方法能制备出平均粒径20μm以下的中空结构的前驱体粉末... 采用偏钨酸铵、硝酸铜通过喷雾干燥、焙烧、球磨工艺制备纳米氧化钨铜复合粉末。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检测了复合粉末各个过程中的形貌、成分、组织。结果表明:采用喷雾干燥方法能制备出平均粒径20μm以下的中空结构的前驱体粉末,粉末为结晶体;经过焙烧、球磨破碎能获得平均粒径为80nm左右的复合氧化钨铜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法 前驱体粉末 纳米氧化钨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铝合金Al-Fe-V-Si高温熔炼过程物理-化学反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敦强 黎文献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75-678,共4页
以Al 8 5%Fe 1 3%V 1 7%Si合金为例,利用热力学数据从理论上研究了合金在高温熔炼时挥发、氧化和吸气等现象。结果表明,在大气中以1473K熔炼时,挥发损失以铝的挥发损失为主,Si、Fe次之,V最小,铝的蒸汽分压是普通熔炼温度(1073K)时铝的10... 以Al 8 5%Fe 1 3%V 1 7%Si合金为例,利用热力学数据从理论上研究了合金在高温熔炼时挥发、氧化和吸气等现象。结果表明,在大气中以1473K熔炼时,挥发损失以铝的挥发损失为主,Si、Fe次之,V最小,铝的蒸汽分压是普通熔炼温度(1073K)时铝的104倍;铝熔体的氧化膜不再起保护作用,氧化继续进行。温度对合金熔体的氢含量影响最大,合金元素Fe、Si对氢含量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反应 耐热铝合金 熔炼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谭敦强 赵渊博 +1 位作者 刘建英 刘阳 《江西化工》 2012年第4期11-13,共3页
社会的发展与材料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连,而材料科学的发展必须以强大的人才力量作为支撑。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分析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用科学的、系统的具有前瞻性的实践教... 社会的发展与材料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连,而材料科学的发展必须以强大的人才力量作为支撑。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分析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用科学的、系统的具有前瞻性的实践教学模式,不断优化传统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满足国家发展和企业生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发展 实践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铜基电镀铝层阳极氧化后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谭敦强 陈强 +2 位作者 李亚蕾 陆磊 陆德平 《江西科学》 2014年第1期57-61,110,共6页
采用直流草酸法对镀铝层进行阳极氧化,研究了氧化电压和氧化时间对氧化层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及表面绝缘性的影响。采用金相显微镜对镀铝层和氧化层表面形貌进行观察,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镀铝层和氧化层的成分与结构,并对其硬度进... 采用直流草酸法对镀铝层进行阳极氧化,研究了氧化电压和氧化时间对氧化层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及表面绝缘性的影响。采用金相显微镜对镀铝层和氧化层表面形貌进行观察,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镀铝层和氧化层的成分与结构,并对其硬度进行测试,探索钨铜箔片上制备氧化铝的最佳工艺。实验现象表明: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后,氧化层表面致密平滑,由非晶Al2O3和Al相组成,电绝缘性能良好;氧化铝膜的硬度随着氧化时间呈现先增加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而氧化铝膜的硬度随着氧化电压增大而增大。当氧化电压控制在30 V,氧化时间在3-6 h时,最有利于氧化膜的形成,且膜厚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 氧化膜 表面形貌 硬度 绝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