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实现ICF束匀滑的二元光学器件设计与制作 |
谭峭峰
严瑛白
金国藩
邬敏贤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0
|
|
2
|
YG算法设计分数傅里叶变换衍射光学光束整形器件 |
谭峭峰
魏晓峰
向勇
严瑛白
金国藩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3
|
光谱色散匀滑技术与衍射光学器件联用性能的空间频谱分析 |
谭峭峰
严瑛白
金国藩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4
|
大口径衍射光学束匀滑器件的研制 |
谭峭峰
严瑛白
金国藩
徐端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5
|
菲涅耳区衍射光学束匀滑器件的设计 |
谭峭峰
严瑛白
金国藩
邬敏贤
徐端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6
|
方形单元衍射光学阵列器件实现近圆形均匀焦斑 |
谭峭峰
严瑛白
金国藩
邬敏贤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
1998 |
2
|
|
7
|
光谱色散匀滑技术对衍射光学器件束匀滑性能的影响 |
谭峭峰
严瑛白
金国藩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8
|
同时实现多角度非垂轴面均匀照明的衍射光学器件 |
谭峭峰
严瑛白
金国藩
邬敏贤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
2000 |
1
|
|
9
|
焦斑形态精细化设计及其性能分析 |
谭峭峰
严瑛白
金国藩
邬敏贤
徐端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0
|
双光栅准直测量系统及其精度分析 |
谭峭峰
严瑛白
金国藩
邬敏贤
|
《实用测试技术》
|
1997 |
1
|
|
11
|
实现Nd:YAG光束匀滑的衍射光学器件的研制 |
谭峭峰
袁静
严瑛白
金国藩
徐端颐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2
|
融合多个面上光强信息的混合迭代相位恢复算法 |
谭峭峰
曾发
严瑛白
金国藩
|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3
|
宽光谱Czerny-Turner光谱仪中的彗差与分辨率 |
陈谭轩
杨怀栋
陈科新
谭峭峰
金国藩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0
|
|
14
|
光电探测器对光谱仪器精度的影响 |
杨怀栋
徐立
陈科新
何庆声
何树荣
谭峭峰
金国藩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5
|
|
15
|
求解分数傅里叶变换衍射积分的一种快速算法 |
冯迪
严瑛白
金国藩
谭峭峰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2
|
|
16
|
提高夜视融合目标可探测性的颜色对比度增强方法 |
殷松峰
曹良才
杨华
谭峭峰
何庆声
凌永顺
金国藩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17
|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和CCD的衍射光学实验系统 |
朱昊
谭峭峰
孙利群
郭宏
何庆声
白本锋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8
|
计算机测控光的偏振教学实验系统 |
朱昊
高永丰
劳维旻
孙利群
谭峭峰
郭宏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9
|
盲目反卷积光谱图超分辨复原算法 |
杨怀栋
徐立
陈科新
黄星月
何庆声
谭峭峰
金国藩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20
|
用于光束整形的多功能衍射相位板的设计(英文) |
冯迪
严瑛白
谭峭峰
刘海涛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