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谭万初教授从体质理论治疗湿热证机理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屈杰 魏丽妮 +2 位作者 谭万初 徐春霞 曲珠呷 《四川中医》 2013年第2期3-4,共2页
四川盆地地区地理环境独特,喜食辛辣盐卤、肥甘厚腻,是本地区居民湿热体质形成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中医学体质理论角度,探讨了川派中医谭万初教授,执简驭繁,以三焦辨证为主,从湿热论治疾病的机理和经验。
关键词 体质理论 湿热体质 谭万初
原文传递
谭万初教授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举隅 被引量:2
2
作者 付雪聪 谭万初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6期95-96,共2页
补中益气汤出自金元四大家补土派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经过后世医家的反复探索应用,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谭万初教授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各科疾病,兹将其应用补中益气汤的医案摘录如下。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慢性腹泻 高血压 尿道综合征 功能性子宫出血 谭万初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谭万初教授治疗乙型肝炎验案一则
3
作者 魏丽妮 屈杰 +2 位作者 徐春霞 刘金铜 谭万初 《四川中医》 2013年第2期81-81,共1页
谭万初教授从事中医脾胃病的临床与教学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谭师精勤不倦,博采众长,师古而不泥于古,机圆法活,疗效显著,为患者所信笃,笔者有幸从师侍诊,受益匪浅。今举验案一则如下,以飧同道。
关键词 谭万初 乙型肝炎 验案
原文传递
王再谟教授采用温肾化瘀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谭万初 唐健元 +2 位作者 张怡 杨雯轩 陈敏 《中医药学刊》 CAS 2006年第4期644-647,共4页
目的:研究温肾化瘀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温肾化瘀中药分别用于因酵母膏和氧嗪酸钾盐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身上,并与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对照观察其对模型动物血尿酸、尿素氮及血清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均可... 目的:研究温肾化瘀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温肾化瘀中药分别用于因酵母膏和氧嗪酸钾盐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身上,并与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对照观察其对模型动物血尿酸、尿素氮及血清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使小鼠血尿酸明显升高(P<0.05)。在酵母膏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中,中药各剂量组及苯溴马隆组有明显改善模型动物血UA、BUN异常升高的作用(P<0.05),但中药各剂量组对XOD活性的改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氧嗪酸钾盐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中,中药高剂量组、别嘌呤醇组及苯溴马隆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改善实验小鼠血UA、BUN异常升高的作用(P<0.05),但中药各剂量组对XOD活性的改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XOD活性的改善,高剂量组已接近于阳性组。结论:温肾化瘀中药很可能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活性和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化瘀 高尿酸血症 尿酸 尿素氮 黄嘌呤氧化酶 作用机理 王再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化瘀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谭万初 唐健元 +1 位作者 张怡 杨雯轩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研究温肾化瘀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温肾化瘀中药分别用于因酵母膏和氧嗪酸钾盐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身上,并与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对照观察其对模型动物血尿酸(UA)、尿素氮(BUN)及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的影响。结果... 目的研究温肾化瘀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温肾化瘀中药分别用于因酵母膏和氧嗪酸钾盐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身上,并与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对照观察其对模型动物血尿酸(UA)、尿素氮(BUN)及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使小鼠血尿酸明显升高(P<0.05)。在酵母膏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中,中药各剂量组及苯溴马隆组有明显改善模型动物血UA、BUN异常升高的作用(P<0.05),但中药各剂量组对XOD活性的改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氧嗪酸钾盐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中,中药高剂量组、别嘌呤醇组及苯溴马隆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改善实验小鼠血UA,BUN异常升高的作用(P<0.05),但中药各剂量组对XOD活性的改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XOD活性的改善,高剂量组已接近于阳性组。结论温肾化瘀中药很可能有抑制XOD的活性和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化瘀 高尿酸血症 尿酸 尿素氮 黄嘌呤氧化酶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半夏汤防治化疗呕吐的胃肌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谭万初 邓晓虹 +1 位作者 向未 李婧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18期2122-2123,共2页
目的观察大半夏汤对顺铂所致家鸽呕吐的止呕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家鸽腹腔注射顺铂造模,将受试家鸽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DP组、阳性胃复安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造模成功后给药1周,用BL-410生物功能实验系统记录胃起搏... 目的观察大半夏汤对顺铂所致家鸽呕吐的止呕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家鸽腹腔注射顺铂造模,将受试家鸽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DP组、阳性胃复安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造模成功后给药1周,用BL-410生物功能实验系统记录胃起搏区的慢波频率。结果高、中、低剂量组与DDP组相比,平均慢波频率及慢波异常节律指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半夏汤止呕的机制与其纠正胃肌电慢波频率及节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半夏汤 化疗呕吐 胃肌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 被引量:32
7
作者 谭万初 张磊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11-12,共2页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道引起的症状或组织损害,常合并食管炎。本病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人群中约10%~20%有胃食管反流(GE...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道引起的症状或组织损害,常合并食管炎。本病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人群中约10%~20%有胃食管反流(GER)症状[1],我国在实际发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病因 病机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氏保和丸在现代临床中新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谭万初 龚立荣 +2 位作者 赵婧 李宁 杨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136-138,共3页
目的:综述近几年关于保和丸的临床应用和进展。方法:收集国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综述。结论: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许多疾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都会出现脾胃证候。近年来临床研究证实保和丸不仅对消化系统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目的:综述近几年关于保和丸的临床应用和进展。方法:收集国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综述。结论: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许多疾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都会出现脾胃证候。近年来临床研究证实保和丸不仅对消化系统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通过合理化裁后,还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妇科、儿科疾病中收到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和丸 临床应用 异病同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温胆汤对实验性大鼠慢性胃炎模型EGF及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谭万初 王宗勤 +3 位作者 赵瑞珍 尤敏 李晓星 胡洁林 《山西中医》 2012年第9期43-46,共4页
目的:以黄连温胆汤为代表的清热除湿降逆法,干预实验性慢性胃炎模型SD大鼠,观察胃窦黏膜的病理变化及对EGF、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把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黄连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西沙比利组。分别给予相应干预对... 目的:以黄连温胆汤为代表的清热除湿降逆法,干预实验性慢性胃炎模型SD大鼠,观察胃窦黏膜的病理变化及对EGF、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把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黄连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西沙比利组。分别给予相应干预对比观察胃黏膜改变,并进行胃窦部的病理切片,进行镜下观察,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胃窦黏膜炎细胞总面积和水肿总面积、炎症区域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与模型组比较,西沙必利组、黄连温胆汤中、高剂量组程度均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沙必利组比较,黄连温胆汤高剂量组炎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沙比利组与黄连温胆汤高剂量组免疫组织化学比较,两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造模后的EGF、FGF表达较高,经药物干预后,EGF、bFGF的表达较疾病模型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黄连温胆汤高剂量组作用明显,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能够显著升高模型大鼠胃窦黏膜bFGF的表达,协同EGF促进局部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黄连温胆汤 清热除湿降逆法 上皮生长因子E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谭万初 向未 +1 位作者 邓晓虹 李婧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年第1期92-94,共3页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半夏汤对化疗致呕家鸽体内Cajal间质细胞(ICC)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万初 向未 +3 位作者 邓小红 李婧 刘菊容 杨展礼 《湖南中医杂志》 2008年第6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大半夏汤 化学疗法 副作用 鸽子 CAJAL间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老中医谭昭文老先生学术经验总结
12
作者 谭万初 李婧 +1 位作者 邓晓虹 向未 《吉林中医药》 2008年第10期707-708,共2页
谭昭文老先生系成都市名老中医,出身中医世家。先生习医七十余载,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尤以诊治肝、胆、肾病见长,先生一生求学孜孜不倦,师古不泥,秉承家业而不拘,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谭昭文 学术经验 脉象 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肾衰IV期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万初 龚立荣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9年第2期101-101,共1页
关键词 真武汤 慢性肾衰Ⅳ期 个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和解少阳论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机理探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屈杰 张怡 +1 位作者 谭万初 杜强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152,共2页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药治疗该病特别是在对症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文从脏腑病机的角度阐述了本病与少阳病的相关性,提出了应用小柴胡汤和蒿芩清胆汤治疗该病的思路。
关键词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和解少阳 机理探析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屈杰 谭万初 +3 位作者 杜强 黄彦铭 杨馥语 李龙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20-2222,共3页
幽门螺杆菌所致的慢性胃炎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文章介绍了近五年来中西医治疗本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原文传递
独一味颗粒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晗 张怡 +3 位作者 谭万初 马兰 赵婧 李宁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2期64-67,共4页
目的观察独一味颗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模型、秋水仙碱、独一味颗粒高、中、低剂量6组。以四氯化碳联合高脂饮食等复合因素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于6周末实... 目的观察独一味颗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模型、秋水仙碱、独一味颗粒高、中、低剂量6组。以四氯化碳联合高脂饮食等复合因素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于6周末实验期满,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及肝功能指标ALT、AST、MAO及肝纤指标PCⅢ、HA的变化。结果独一味颗粒能减轻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的病理改变,改善肝功能(P<0.05),降低肝纤维化程度(P<0.01)。结论独一味颗粒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独一味颗粒 Ⅲ型前胶原 透明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湿热夹瘀论治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 被引量:9
17
作者 屈杰 谭万初 +2 位作者 徐春霞 杜强 李培 《四川中医》 2014年第5期32-33,共2页
本文通过中西医相关的文献理论研究,提出了湿热邪毒内盛是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的病理关键,瘀血阻络是其重要病理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清热化湿解毒,活血通络行滞治疗本病的学术观点。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发病机制 湿热夹瘀 清肠解毒汤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晓星 胡杰林 +2 位作者 尤敏 赵瑞珍 谭万初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8期112-113,共2页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学者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良好的前景。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中西医结合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化瘀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怡 谭万初 唐健元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9-31,共3页
目的:研究温肾化瘀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将温肾化瘀中药用于因尿酸钠晶体致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身上,并与消炎痛对照观察其对模型动物患肢关节细胞因子的影响,以及通过足跖肿胀法和二甲苯鼠耳肿胀法来评价其抗炎效... 目的:研究温肾化瘀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将温肾化瘀中药用于因尿酸钠晶体致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身上,并与消炎痛对照观察其对模型动物患肢关节细胞因子的影响,以及通过足跖肿胀法和二甲苯鼠耳肿胀法来评价其抗炎效果。结果:温肾化瘀中药在鼠耳肿胀法实验中无明显作用,但在足跖肿胀法中,中药高剂量组和阳性组于第2天起效,并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细胞因子实验中,除TNF-α(P>0.05)外温肾化瘀中药几乎对所有细胞因子均有效,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中药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温肾化瘀中药具有明显的抗炎效果,可能主要与中药抑制细胞因子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化瘀 高尿酸血症 痛风性关节炎 细胞因子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研究现状 被引量:17
20
作者 黄彦铭 席娅 +2 位作者 谭万初 李龙 杨馥语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第18期50-52,共3页
近年来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逐渐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分别从中医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分型治疗及针灸、推拿等外治法方面综述了近三年来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 近年来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逐渐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分别从中医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分型治疗及针灸、推拿等外治法方面综述了近三年来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及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药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