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服递法明片对控制儿童近视的短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薇薇 邓宏伟 +1 位作者 廖灿鹏 谢辉庭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575-578,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近视儿童口服递法明片后6mo内近视进展情况。方法:收集2012-06/2015-01来我院就诊的3~13岁年龄段的近视患者36例69眼,其中男16例30眼,女20例39眼,双眼经阿托品散瞳验光后根据等效球镜度数分为三组,其中高度近视组(>-6... 目的:回顾性研究近视儿童口服递法明片后6mo内近视进展情况。方法:收集2012-06/2015-01来我院就诊的3~13岁年龄段的近视患者36例69眼,其中男16例30眼,女20例39眼,双眼经阿托品散瞳验光后根据等效球镜度数分为三组,其中高度近视组(>-6.00D)30眼,中度近视组(-3.00^-6.00D)24眼,轻度近视组(<-3.00D)15眼;根据年龄分为两组,其中学龄前组(<6岁)21眼,青少年组(≥6岁)48眼。均口服递法明片,使用前及使用后6mo自身对比分析等效球镜度数、最佳矫正视力、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并计算眼轴(axial length,AL)和平均角膜曲率半径(curvatures radius of cornea,CR)的比值(AL/CR)。结果:服用递法明片后6mo内,轻度和中度近视儿童患者的等效球镜度数、眼轴和AL/CR均较服药前有增加,但只有中度近视儿童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儿童患者等效球镜度数、眼轴较服药前有增加,AL/CR无明显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组和青少年组等效球镜度数、眼轴和AL/CR均较服药前增加,但只有学龄前组眼轴和AL/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口服递法明对于儿童的轻度和重度近视的进展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对于儿童的中度近视控制作用不明显;同时短期口服对青少年近视进展控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学龄前儿童近视进展控制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近视 递法明 眼轴和平均角膜曲率半径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眼斜视性弱视患者黄斑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分析
2
作者 邓宏伟 谢辉庭 +3 位作者 贾惠莉 钟华红 陈青山 成洪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2012-2015,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单眼斜视性弱视患者双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探讨弱视的程度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厚度的相关性,以及斜视性弱视患者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结构是否存在异常。方法:选取临床单眼斜视性弱视患者26例52眼。采用... 目的:通过检测单眼斜视性弱视患者双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探讨弱视的程度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厚度的相关性,以及斜视性弱视患者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结构是否存在异常。方法:选取临床单眼斜视性弱视患者26例52眼。采用美国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fourier-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FD-OCT)iVue同时检测双眼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并比较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结果: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macular ganglion cell complex,mGCC)分为三个区域测量:中心区、内圈(3mm)区、外圈(6mm)区。在斜视性弱视的眼(strabismic amblyopia eye,SAE)测量结果分别是50.74±21.51,101.4±8.51,114.2±9.455μm;在对侧对照眼(contralateral sound eyes,CSE)测量结果分别是43.79±11.92,92.47±25.01,113.3±12.88μm。斜视性弱视眼的黄斑区视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与对侧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有相关性,视力矫正越好弱视程度越低的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相对增厚,黄斑区下方区域的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与视力矫正的相关性优于上方。结论:黄斑中心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与弱视矫正视力之间有相关性,虽然mGCC厚度在SAE和CSE无显著差异,但测量mGCC厚度对了解弱视程度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性弱视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黄斑 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龙岗区初中生视力发育及屈光状态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薇薇 韩冰 +3 位作者 刘春民 杨耘 廖灿鹏 谢辉庭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17期4217-4220,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初中生视力及屈光状态,为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15年1-12月深圳市龙岗区3所不同中学共1 925例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视力、眼前节、眼底、眼位和屈光状态检查,分析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对...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初中生视力及屈光状态,为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15年1-12月深圳市龙岗区3所不同中学共1 925例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视力、眼前节、眼底、眼位和屈光状态检查,分析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对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屈光状态进行比较。结果深圳市龙岗区1 925例初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0.5%,其中性别女、高度近视家族史,连续看近时间过长为中学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随着年级增长,正视、远视、散光的检出率逐渐减小,且正视组(χ~2=22.153,P<0.05)和远视组(χ~2=7.601,P<0.05)各年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近视、中度近视、高度近视的检出率逐渐增多,且轻度近视组(χ~2=8.508,P<0.05)和高度近视组(χ~2=27.934,P<0.05)各年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圳市龙岗区初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近视是主要原因,做好近视防治工作对控制中学生视力不良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不良 影响因素 中学生 近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