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瑞昔布的适宜性和可及性评价
1
作者 程明霞 姑丽尼格尔·艾尼瓦尔 +3 位作者 张源 盛梦迪 谢菡 葛卫红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9-245,共7页
目的对国家1.1类新药艾瑞昔布适宜性和可及性进行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国家1.1类新药艾瑞昔布适宜性和可及性评价体系,通过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结果经过2轮专家函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795,专家意见的三级指... 目的对国家1.1类新药艾瑞昔布适宜性和可及性进行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国家1.1类新药艾瑞昔布适宜性和可及性评价体系,通过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结果经过2轮专家函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795,专家意见的三级指标变异系数为0.15,协调系数为0.244,最终确定非甾体抗炎药物适宜性和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共发放调研问卷173份,结果表明适宜性方面,艾瑞昔布在药品使用与药品技术特点方面都具有良好适宜性;可及性方面,艾瑞昔布价格水平较低,可负担性、可获得性与患者可接受性良好。结论该研究全方面评估国家1.1类新药艾瑞昔布的适宜性和可及性,为临床合理使用和监管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瑞昔布 非甾体类抗炎药 1.1类新药 可及性 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致心脏毒性的文献分析
2
作者 姑丽尼格尔·艾尼瓦尔 程明霞 谢菡 《中国药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3,共6页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致心脏毒性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利多卡因”“心脏毒性”“lidocaine”“cardiotoxicity”等为中英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和Embase,收集利多卡因致心脏毒性相关文献...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致心脏毒性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利多卡因”“心脏毒性”“lidocaine”“cardiotoxicity”等为中英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和Embase,收集利多卡因致心脏毒性相关文献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31篇文献,共计40例患者。40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5个月~73岁,包括≤18岁患者4例、19~59岁17例、≥60岁19例。用药指征以手术麻醉为主(26例),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为主(15、6、6例);34例患者的用药剂量均符合药品说明书规定;心脏毒性发生时间以用药后1 min~1 h最多(19例),主要症状为心动过缓、心房传导速度减慢、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等。34例患者经抢救和对症治疗后好转,6例患者死亡。结论利多卡因致心脏毒性可发生在各年龄段,以用药后1 h内为主,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跳过快或过慢、房室传导阻滞等,且病情严重。临床在使用该药时,应加强对用药剂量、给药途径、毒性反应等的药学监护;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停药并进行对症治疗,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心脏毒性 麻醉药 用药安全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疾病治疗药物的术前管理:围手术期评估和质量改善协会共识声明》解读
3
作者 谢菡 马旭东 +2 位作者 葛卫红 张海霞 盛梦迪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8-1045,共8页
手术前精神疾病治疗药物管理相关指南的缺乏,会影响精神病患者的手术管理质量,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为规范精神疾病治疗药物手术前管理,围手术期评估和质量改善协会于2022年2月颁布了《精神疾病治疗药物的术前管理:围手术期... 手术前精神疾病治疗药物管理相关指南的缺乏,会影响精神病患者的手术管理质量,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为规范精神疾病治疗药物手术前管理,围手术期评估和质量改善协会于2022年2月颁布了《精神疾病治疗药物的术前管理:围手术期评估和质量改善协会共识声明》,为临床医生提供手术前精神药物管理的建议。该文对该共识进行解读,总结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药物的围手术期与麻醉药物相互作用、特殊注意事项和辅助检查注意事项,并提供相应的手术前建议,以期为围手术期药物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治疗药物 围手术期药物管理 指南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镰状细胞病患儿疼痛危象药物治疗进展
4
作者 谢菡 陈心怡 +1 位作者 马旭东 葛卫红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血管阻塞性危象(VOC)又称镰状细胞疼痛危象,是镰状细胞病(SCD)的标志性并发症,临床表现复杂,通常伴有急性疼痛。不能有效控制、反复发作的疼痛是患儿入院的主要原因,因此,安全有效地进行疼痛预防及控制至关重要,药物治疗是最主要方式之... 血管阻塞性危象(VOC)又称镰状细胞疼痛危象,是镰状细胞病(SCD)的标志性并发症,临床表现复杂,通常伴有急性疼痛。不能有效控制、反复发作的疼痛是患儿入院的主要原因,因此,安全有效地进行疼痛预防及控制至关重要,药物治疗是最主要方式之一。本文整理归纳国内外SCD患儿VOC治疗的有限资料,从儿童VOC疼痛成因、疼痛评估及药物治疗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其中,药物治疗部分包括非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辅助镇痛药物治疗以及预防疼痛危象药物治疗。SCD患儿疼痛危象的治疗与预防中应注重多模式镇痛的应用,基于患儿个体特征慎重选择镇痛方案,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升镇痛效果,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状细胞病 儿童 疼痛危象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药的围手术期管理
5
作者 盛梦迪 谢菡 +2 位作者 马旭东 张海霞 李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34-1439,共6页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药(TNFαi)作为抑制免疫系统、降低炎症水平的一类生物制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TNFαi理论上具有增加感染、肿瘤及其他并发症风险的可能,因此对于接受手术的患者,需权衡继续用药引起并发症发生...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药(TNFαi)作为抑制免疫系统、降低炎症水平的一类生物制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TNFαi理论上具有增加感染、肿瘤及其他并发症风险的可能,因此对于接受手术的患者,需权衡继续用药引起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和暂停用药导致症状加重的相对风险,以提高围手术期用药安全性。目前中国尚无明确的临床指南指导TNFαi的围手术期管理,该文以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炎症性肠病、银屑病等适应证为出发点,系统梳理TNFαi在患者围手术期药物治疗中的使用建议与注意事项,以期为TNFαi的围手术期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药 围手术期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炎症性肠病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管理与控制
6
作者 成硕 谢菡 +2 位作者 邵腾飞 周思敏 葛卫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4-1450,共7页
围手术期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影响患者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进而影响患者预后,增加其他并发症出现和死亡的风险。对于接受手术的高血压患者,都需要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来降低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目前我国对围手术... 围手术期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影响患者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进而影响患者预后,增加其他并发症出现和死亡的风险。对于接受手术的高血压患者,都需要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来降低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目前我国对围手术期血压的管理尚无统一定论,该文从非心脏手术、心脏手术、妊娠、嗜铬细胞瘤4个手术类型系统梳理围手术期血压的控制目标与药物使用方案,为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血压管理 抗高血压药物 围手术期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氯喹血药浓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黄萱 谢菡 +1 位作者 葛卫红 周玉皆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20,共6页
羟氯喹最初被用作抗疟药,由于其成本效益、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已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免疫病。除了免疫调节作用外,羟氯喹还表现出抗血栓、降脂和降糖的特性。羟氯喹血药浓度和临床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相关,并且能反映患者依从性。但由于羟... 羟氯喹最初被用作抗疟药,由于其成本效益、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已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免疫病。除了免疫调节作用外,羟氯喹还表现出抗血栓、降脂和降糖的特性。羟氯喹血药浓度和临床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相关,并且能反映患者依从性。但由于羟氯喹药动学特征复杂,即使服用相同剂量,血药浓度在个体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该文从生理因素、病理因素、代谢酶基因多态性、药物因素等方面探讨影响羟氯喹血药浓度的因素,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喹 血药浓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抗炎药疗效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姑丽尼格尔·艾尼瓦尔 谢菡 +3 位作者 陈心怡 马旭东 葛卫红 于锋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5期885-891,共7页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急慢性疼痛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在使用NSAIDs的患者中发现,NSAIDs的疗效在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导致患者治疗失败或出现危及生命的药物不良反应。本综述从药物代谢酶CYP2C9基...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急慢性疼痛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在使用NSAIDs的患者中发现,NSAIDs的疗效在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导致患者治疗失败或出现危及生命的药物不良反应。本综述从药物代谢酶CYP2C9基因多态性、环氧化酶基因多态性以及肠道微生物群差异的角度对引起NSAIDs疗效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为NSAIDs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疗效差异 药物代谢酶 CYP2C9 环氧化酶 肠道微生物群 骨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机制及疗效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鑫梅 谢菡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6期111-115,共5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临床异质性强,以多器官不同程度受累、病情反复复发与缓解、体内存在大量自身抗体为主要特点。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来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当前临床关注的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临床异质性强,以多器官不同程度受累、病情反复复发与缓解、体内存在大量自身抗体为主要特点。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来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当前临床关注的重点。羟氯喹是氯喹的羟基化类似物,治疗SLE效果较为显著。HCQ可通过抑制Toll样受体信号传导、阻断抗原呈递、抑制细胞自噬、抑制钙动员等多种途径发挥对SLE的治疗作用。HCQ作为SLE的基础用药,常与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联合应用,对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改善SLE相关并发症具有显著效果。探讨HCQ治疗SLE的作用机制及疗效,能够为临床治疗SLE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并扩大HCQ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喹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反应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在多学科疼痛管理团队中的作用及工作模式 被引量:21
10
作者 谢菡 马正良 +2 位作者 陈正香 仇毓东 葛卫红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5年第3期331-336,293,共7页
积极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是疼痛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要达到这个目标,医院必须具备完善的镇痛能力和疼痛管理团队。我院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本院临床现状,成立了多学科合作的疼痛管理团队,... 积极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是疼痛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要达到这个目标,医院必须具备完善的镇痛能力和疼痛管理团队。我院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本院临床现状,成立了多学科合作的疼痛管理团队,并将临床药师作为团队重要成员参与用药教育、用药方案的制定与调整以及监测药物治疗情况等临床药学相关工作,形成了临床药师在多学科疼痛管理团队中的初步工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管理 临床药师 多学科合作 工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两国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政策对比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谢菡 叶孝 +2 位作者 游一中 耿宇宇 葛卫红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8期1605-1608,共4页
目的:分析中英两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监管的相关政策,探索我国实践中麻精药品监管的不足之处,并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提供经验参考。方法:查找分析中英两国麻精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沿革,对比监管异同点,探索我国麻精药品政策监管的不... 目的:分析中英两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监管的相关政策,探索我国实践中麻精药品监管的不足之处,并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提供经验参考。方法:查找分析中英两国麻精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沿革,对比监管异同点,探索我国麻精药品政策监管的不足与缺陷。结果与结论:我国麻精药品相关监管政策确实存在漏洞,造成了其在监管环节和使用环节的隐患,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法规政策,确保该类药品的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 管理 政策法规 中国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厂家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谢菡 陈思煌 +2 位作者 陈大宇 李俐 葛卫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评价不同厂家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治疗术后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科、普外科术后使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镇痛的患者,按照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厂家将患者分为A...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评价不同厂家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治疗术后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科、普外科术后使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镇痛的患者,按照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厂家将患者分为A组(江苏省集采中选药物)和B组(非江苏省中选药物)。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24,48和72 h静息或活动时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1009例,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平衡基线后纳入患者470例(每组各235例)。A组对比B组,疼痛控制良好患者比例较低(55.7%和74.0%,P<0.01);术后6 h静息、6 h活动、24 h静息、48 h静息、72 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均较高(2.5±1.6比1.6±1.3,P<0.01;3.2±1.6比2.8±1.2,P=0.003;1.6±1.4比1.25±1.17,P=0.008;1.0±1.1比0.7±0.9,P=0.002;0.7±1.2比0.5±0.8,P=0.002);术后镇痛药物疗效不足进行补救的次数上升(0.5±1.1比0.2±0.5,P<0.01);睡眠质量良好的患者比例上升(87.7%比80.4%,P=0.032)。两组安全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厂家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安全性相似,但A厂家药品有效性不如B厂家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术后疼痛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谢菡 陆丽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5,共3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临床疼痛治疗的难点之一,新型抗癫痫药物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的出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普瑞巴林是继加巴喷丁之后的又一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抗癫痫药,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普瑞巴林 治疗 抗癫痫药物 加巴喷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粤港澳农产品冷链物流能力评价研究
14
作者 赵文德 谢菡 《中国商论》 2025年第2期91-95,共5页
农产品冷链物流能力的科学评价是有效促进各区域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乡村振兴背景,本文从经济基础、物流基础和信息基础等方面构建了农产品冷链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粤港澳23个城市的农... 农产品冷链物流能力的科学评价是有效促进各区域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乡村振兴背景,本文从经济基础、物流基础和信息基础等方面构建了农产品冷链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粤港澳23个城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能力及地区差异进行了评价分析,最终得到农产品冷链物流能力地区分布情况。其中,广州和深圳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能力居于首位,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居于第2梯队,珠海、汕头等15个城市居于第3梯队,湛江、茂名等4个城市居于第4梯队。最后结合粤西、粤东、粤北、珠三角等区域的差异,提出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建议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产品冷链物流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能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15
作者 赵文德 谢菡 《中国商论》 2025年第5期91-95,共5页
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在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发展领域的研究现状,其次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政策... 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在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发展领域的研究现状,其次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政策落脚点,对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基于流通体系、运作体系、保障体系三位一体的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设计路径,最后提出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数字化、农产品供应链运营数字化、农产品供应链治理数字化等发展路径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产品供应链 数字化 高质量发展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对骨折患者疼痛教育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谢菡 陈顺生 +2 位作者 马正良 陈正香 葛卫红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2期288-290,共3页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对骨折患者疼痛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ASAⅠ或Ⅱ级、年龄18~80岁的122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骨科治疗(术后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镇痛,疼痛VAS评分>6时,予哌替啶注射液50 m...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对骨折患者疼痛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ASAⅠ或Ⅱ级、年龄18~80岁的122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骨科治疗(术后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镇痛,疼痛VAS评分>6时,予哌替啶注射液50 mg im解救);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临床药师于术前1d对受试患者行疼痛教育,并于术后强化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24,48,72 h的疼痛VAS评分及睡眠质量,以及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6,24,48,72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和24 h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管理满意度方面,干预组患者在指标2、条目a、条目b、条目c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疼痛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骨折患者 疼痛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侧弯矫形术术后使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镇痛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谢菡 马正良 +1 位作者 陈正香 葛卫红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0-13,41,共5页
目的:探究脊柱侧弯矫形术术后患者使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镇痛效果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术后镇痛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于南京市鼓楼医院脊柱外科行择期脊柱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185例,患者均在术后使用氟比洛芬酯注射... 目的:探究脊柱侧弯矫形术术后患者使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镇痛效果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术后镇痛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于南京市鼓楼医院脊柱外科行择期脊柱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185例,患者均在术后使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镇痛。收集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脊柱侧弯类型、ASA分级、术中出血量、麻醉方式、术中镇痛用药方案等信息,术后6,24,48,72 h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并进行疼痛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除了术后24 h与术后48 h之间的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个时间点间NRS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麻醉方式(OR=2.403)、术中出血量(OR=1.001)、术后是否使用患者自控镇痛泵(PCA)(OR=0.219)、心率(OR=0.976)是术后24 h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而脊柱侧弯类型(OR=0.432)、术前血红蛋白(Hb)含量(OR=0.964)、术后是否使用PCA(OR=0.275)是术后48 h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务人员可根据疼痛的影响因素预测术后使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镇痛效果,制定合理的镇痛方案,减少过度镇痛和镇痛不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脊柱侧弯 术后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干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合理使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菡 张杜枭 +2 位作者 吴秋慧 张海霞 葛卫红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9期1552-1555,共4页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药不合理现象的改善情况。方法:调取2014年1月我院住院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量及使用情况详细数据进行点评,干预后采用相同方式调取2014年7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药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药不合理现象的改善情况。方法:调取2014年1月我院住院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量及使用情况详细数据进行点评,干预后采用相同方式调取2014年7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药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盐酸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量有所下降(20.6%),各个科室用药剂量有所下调、疗程缩短,该药物的使用费用下降,疼痛评估情况也有所改善,部分外科科室已经建立了根据患者疼痛评估结果调整药物使用的意识。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干预,我院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药不合理现象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CYP2D6、OPRM1和COMT基因型选择阿片类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药物遗传学实施联盟指南》解读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菡 胡美玲 +2 位作者 葛卫红 周玉皆 王鑫梅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1,共6页
阿片类药物被广泛用于中度至重度疼痛的治疗,然而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存在广泛的个体差异。药物遗传学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与上述个体差异有密切关系,研究较多的为CYP2D6、μ阿片受体(OPRM1)和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等基因的多态性... 阿片类药物被广泛用于中度至重度疼痛的治疗,然而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存在广泛的个体差异。药物遗传学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与上述个体差异有密切关系,研究较多的为CYP2D6、μ阿片受体(OPRM1)和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等基因的多态性。2021年2月,临床药物遗传学实施联盟(CPIC)发布了《根据CYP2D6、OPRM1和COMT基因型选择阿片类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药物遗传学实施联盟指南》。该文对指南进行解读,总结CYP2D6、OPRM1和COMT基因多态性对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同时提出基于CYP2D6基因型指导临床使用可待因、曲马多和氢可酮等阿片类药物的治疗建议,以期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药物遗传学 基因多态性 指南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人自控静脉镇痛在脊柱侧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20
作者 谢菡 马正良 +2 位作者 陈正香 鞠晓宇 葛卫红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6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 从有效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评价病人自控静脉镇痛在脊柱侧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8月本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176例,随机分为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和对照组进行术后随访.使用数字评定量... 目的 从有效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评价病人自控静脉镇痛在脊柱侧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8月本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176例,随机分为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和对照组进行术后随访.使用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scale,NRS)评估患者术后6、24、48、72 h静息状态及运动状态下疼痛评分;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与前一年同期同类型手术情况对比.结果:PCIA组患者术后6、24、48、72 h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虽然PCIA组患者不良反应种类较多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014年PCIA使用率显著高于前一年同期(63.6% vs. 28.6%),且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轻度疼痛的百分比显著多于2013年(P〈0.05).结论:病人自控静脉镇痛可显著缓解病人术后疼痛,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成为多模式镇痛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实现术后镇痛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脊柱侧弯 术后疼痛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