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慢性失眠患者失眠和认知障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1
作者 郭芳 边志杰 +1 位作者 张拥波 谢聃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干预中老年慢性失眠患者失眠和认知障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的前瞻性研究,对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36例中老年慢性失眠患者...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干预中老年慢性失眠患者失眠和认知障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的前瞻性研究,对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36例中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进行tDCS干预。tDCS的治疗参数包括2 mA的刺激强度,每次持续20 min,每周5次治疗,连续4周。在治疗前、治疗后当天及治疗后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治疗指数量表(PSQI)、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N200的潜伏期及波幅对患者进行睡眠和认知评估。记录治疗期间受试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13.20±2.39)分]相比,tDCS治疗后当天及tDCS治疗后4周的PSQI总分分别为(7.40±3.44)、(7.20±1.79)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治疗前[(2.80±0.45)、(2.40±0.55)分]相比,治疗后当天和治疗后4周PSQI总分中的睡眠质量评分分别为(1.40±0.55)、(1.20±0.45)分,睡眠效率评分分别为(0.60±1.34)、(0.60±1.34)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经tDCS治疗后当天和治疗后4周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P300波幅、N200潜伏期、N200波幅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1例患者在首次接受治疗时,出现轻微的头皮刺痛症状。结论经tDCS治疗后,中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的失眠情况较治疗前好转,以睡眠质量和睡眠效率提高为著,且疗效可维持到治疗后4周;患者的认知功能在tDCS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tDCS治疗无明显副作用,患者耐受好,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 认知障碍 经颅直流电刺激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生化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谢聃 赵红 +1 位作者 张拥波 王得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z1期91-93,共3页
  神经生化检测在脑卒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期望通过生化指标来协助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并对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疾病的进展,以及对疗效、转归、预后和复发给予评价.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脑卒中神经生化标志物的临床研究作一简要...   神经生化检测在脑卒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期望通过生化指标来协助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并对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疾病的进展,以及对疗效、转归、预后和复发给予评价.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脑卒中神经生化标志物的临床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AIS CRP 血清 生化标志物 血浆纤维蛋白原 卒中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葡萄皮色素的提取及性能测定 被引量:10
3
作者 谢聃 马玉美 +3 位作者 王辉宪 欧阳建文 王仁才 熊兴耀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7,共5页
对刺葡萄果皮色素的溶剂法提取工艺在单因素水平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并对提取所得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以80%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5,在80℃条件下提取1.5h,提取效果最好,提取得率为2.2%;对提取所得色素的理化... 对刺葡萄果皮色素的溶剂法提取工艺在单因素水平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并对提取所得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以80%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5,在80℃条件下提取1.5h,提取效果最好,提取得率为2.2%;对提取所得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的测定结果表明,所得色素色价高,耐酸性、耐光性好,Mg2+,Cu2+,K+等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大,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皮色素 提取 纯化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葡萄皮色素的提取及性能测定 被引量:12
4
作者 谢聃 马玉美 +3 位作者 王辉宪 欧阳建文 王仁才 熊兴耀 《粮油食品科技》 2007年第3期62-65,共4页
对刺葡萄果皮色素的溶剂法提取工艺在单因素水平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并对提取所得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以80%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5,在80℃条件下提取1.5h,提取效果最好,提取得率为2.2%;对提取所得色素的理化... 对刺葡萄果皮色素的溶剂法提取工艺在单因素水平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并对提取所得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以80%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5,在80℃条件下提取1.5h,提取效果最好,提取得率为2.2%;对提取所得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的测定结果表明:所得色素色价高,耐酸性d、耐光性好,Mg2+、Cu2+、K+等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大,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皮色素 提取 纯化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见习教学中脑血管病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被引量:3
5
作者 谢聃 张拥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929-931,共3页
脑血管病属临床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其特点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对个人及家庭乃至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1].在我国,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已上升至第一位;在农村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脑血管病列死亡原因第三位,90年代后期升... 脑血管病属临床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其特点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对个人及家庭乃至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1].在我国,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已上升至第一位;在农村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脑血管病列死亡原因第三位,90年代后期升至常见死因的第二位.国内在2013年针对7个大中城市和21省的农村神经病学流调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在我国城市居民中年发病率为219/10万,死亡率为166/10万,时点患病率为719/10万;而在农村地区,以上数值分别为155/10万、142/10万和394/10万.据此估算,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00~300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150万人;存活的患者数(包括已痊愈者)600~700万[2].脑血管病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据统计,在存活的脑血管病患者中,约有3/4存在着劳动能力不同程度的丧失,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临床实践 临床见习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和hs-CRP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谢聃 邓丽 +2 位作者 刘晓冬 张拥波 李继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23期1845-1846,1848,共3页
目的分析颅内外大动脉闭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及血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76例患者,其中颈内动脉闭塞89例,大脑中动脉闭塞74例,颈内动脉合并大脑中动脉闭塞29例,除外颅内外大动脉闭塞的脑缺血患者84例... 目的分析颅内外大动脉闭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及血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76例患者,其中颈内动脉闭塞89例,大脑中动脉闭塞74例,颈内动脉合并大脑中动脉闭塞29例,除外颅内外大动脉闭塞的脑缺血患者84例。记录其危险因素及入院后3天内hs-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非闭塞的脑缺血患者比较,颅内外动脉闭塞患者多合并冠心病和脑卒中病史(P<0.01),并且闭塞组23.6%~31.0%患者含有3个以上的多重危险因素,而对照组仅有3.6%,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hs-CRP在各闭塞组中的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颅内外动脉闭塞患者多含有多个危险因素,并且多合并冠心病和脑卒中病史。hs-CRP作为重要的炎性因子,可能参与了颅内外大动脉闭塞的病理生理过程,在其临床生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颈内动脉闭塞 大脑中动脉闭塞 危险因素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危险因素及临床生化的分析
7
作者 谢聃 张拥波 +1 位作者 胡松 王得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颈内动脉闭塞(ICAO)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生化变化。方法回顾分析66例老年ICAO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生化指标,并将其与26例中青年ICAO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75.4%)、吸烟(52.4%)、卒中病史(45.... 目的探讨老年颈内动脉闭塞(ICAO)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生化变化。方法回顾分析66例老年ICAO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生化指标,并将其与26例中青年ICAO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75.4%)、吸烟(52.4%)、卒中病史(45.3%)、冠心病(40.0%)、血脂异常(27.7%)、卒中家族史(24.2%)和糖尿病(20.0%);与中青年组比较,除冠心病史明显高于后者(8.0%,P<0.01),卒中家族史明显小于后者(46.2%,P<0.05)外,其他对应危险因素均无显著性差异。老年组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而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1);血沉和超敏感C-反应蛋白均超出正常值范围,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余各生化指标均正常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ICAO患者的危险因素与一般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相似,应加强控制高血压和戒烟;加强卒中二级预防和防治冠心病,加强对血脂等生化指标的监测,并建议开展前瞻性和大样本的临床生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闭塞 危险因素 临床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及斑块的生化标志物
8
作者 谢聃 刘晓冬 +2 位作者 张拥波 李继梅 王得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9期1554-1556,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是脑卒中的重要病因。目前,我们尚无法判断颈动脉斑块是否将发展为症状性脑卒中,并且何时出现症状?高危患者的筛选将是血管干预的基础。研究表明炎症、脂质沉积、凋亡、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是脑卒中的重要病因。目前,我们尚无法判断颈动脉斑块是否将发展为症状性脑卒中,并且何时出现症状?高危患者的筛选将是血管干预的基础。研究表明炎症、脂质沉积、凋亡、蛋白水解、血栓形成和血管新生等分子过程与动脉斑块易损性高度相关,而且,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较其狭窄程度更为重要,因此,明确动脉斑块的组成及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文献重点探讨颈动脉狭窄及斑块的病理生理特点、其生化标志物以及临床应用,以帮助识别具有易损斑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加强脑卒中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狭窄 斑块 生化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EDNRB基因缺陷对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9
作者 谢聃 宋赞民 +1 位作者 王霞 张拥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81-886,共6页
目的探讨EDNRB基因缺陷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营养因子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表达变化。方法制备先天性碱基缺失致EDNRB基因缺陷新生大鼠(出生后2~3 d)模型,并分为野生型(+/+)、杂... 目的探讨EDNRB基因缺陷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营养因子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表达变化。方法制备先天性碱基缺失致EDNRB基因缺陷新生大鼠(出生后2~3 d)模型,并分为野生型(+/+)、杂合子型(+/sl)和纯合子型(sl/sl)共3种基因型(每组各6~8只),TUNEL染色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情况,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计数细胞凋亡数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海马BDNF和GDNF表达量。结果 3种基因型新生大鼠海马组织凋亡细胞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15,P=0.000),sl/sl凋亡细胞数目高于+/+(t=-6.780,P=0.000)和+/sl(t=4.801,P=0.000);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目最高,CA3区次之,齿状回最低。而3种基因型新生大鼠海马BDNF(F=0.766,P=0.479)和GDNF(F=2.538,P=0.107)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DNRB基因缺陷新生大鼠海马CA1区、CA3区神经细胞凋亡增多,而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GDNF水平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内皮素B 基因 海马 细胞凋亡 神经生长因子类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EDNRB基因缺陷对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
10
作者 谢聃 宋赞民 李继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选取先天性EDNRB基因缺陷大鼠,通过与野生型及杂合子大鼠相比较,探讨先天性内皮素受体B(EDNRB)缺陷对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EDNRB基因缺陷大鼠模型,将新生大鼠在出生后2天时对其进行RTQ-PCR基因检测,并根据检测结... 目的选取先天性EDNRB基因缺陷大鼠,通过与野生型及杂合子大鼠相比较,探讨先天性内皮素受体B(EDNRB)缺陷对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EDNRB基因缺陷大鼠模型,将新生大鼠在出生后2天时对其进行RTQ-PCR基因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杂合子组(+/sl)纯合子组(sl/sl)及野生组(+/+);所有幼鼠组在出生后第2天行经磷酸缓冲盐溶液心脏灌注后取脑组织标本,注射Brdu后2 h行心脏灌注取脑组织。将脑组织标本固定后冰冻切片,对切片后的脑组织选取海马进行Brdu染色,并在镜下观察增殖细胞数,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DNRB基因缺陷组海马CA1区、CA3区及齿状回的神经细胞增殖较杂合子组及野生基因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EDNRB基因缺陷的大鼠,与杂合子及野生鼠相比,其脑组织海马CA1、CA3区及齿状回均发现新生细胞增殖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先天性内皮素受体B缺陷 齿状回 海马 细胞增殖 先天性巨结肠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赛珠单抗拮抗新型口服抗凝药后成功 静脉溶栓1例并国外病例汇总及数据分析
11
作者 谢聃 王学凡 +1 位作者 甄祯 张拥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7期1898-1902,共5页
目的报道国内首例服用达比加群抗凝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予以依达赛珠单抗拮抗后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病例。同时对国外已报道的病例进行数据汇总及分析。方法对于2019年11月1日在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国内首例服用... 目的报道国内首例服用达比加群抗凝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予以依达赛珠单抗拮抗后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病例。同时对国外已报道的病例进行数据汇总及分析。方法对于2019年11月1日在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国内首例服用达比加群抗凝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依达赛珠单抗拮抗后行rt-PA静脉溶栓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并将本病例与全球范围内已报道的18例病例资料进行文献汇总及数据分析。结果19例病例分析显示,患者平均年龄为(73.1±8.1)岁,高于其他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平均值为1.19±0.1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值为(41.1±15.6)s,高于正常值。16例患者治疗后症状较前改善,预后较好。患者溶栓前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从治疗前的平均(11.58±7.97)分降至平均(4.59±5.24)分,总体获益率与普通静脉溶栓人群相当。但入院到开始溶栓时间(DNT)时间因拮抗剂的使用延长至平均138 min。结论服用达比加群抗凝中出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予以依达赛珠单抗逆转后进行rt-PA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达比加群 依达赛珠单抗 抗凝 静脉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梗死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29
12
作者 项丽娜 谢聃 +2 位作者 张拥波 陈珺 王得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31-833,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脑梗死分型的关系。方法按TOAST及OCSP分型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不同的亚组,检测各亚组患者的血清hs-CRP和MMP-9水平,并与42例健康者进行对照。...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脑梗死分型的关系。方法按TOAST及OCSP分型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不同的亚组,检测各亚组患者的血清hs-CRP和MMP-9水平,并与42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MMP-9水平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TOAST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和MMP-9水平均高于小动脉闭塞型(SAD)患者和对照者(P<0.05)。按OCSP分型,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后循环梗死(POCI)患者的血清hs-CRP和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炎性因子hs-CRP和MMP-9可协助脑梗死的病因分型和病情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对刺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纯化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辉宪 马玉美 +3 位作者 罗启枚 谢聃 刘东波 熊兴耀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4,共6页
运用正交试验筛选树脂,探索原花青素在所选树脂上的吸附和解吸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所考察的YWD-06C、YWD-09F、YWD-03K7、YWD-04B1、HPD-300、HPD-700、D-101和DS-401树脂中,YWD-06C树脂为葡萄籽原花青素纯化的最佳树脂;最佳吸附条件:吸... 运用正交试验筛选树脂,探索原花青素在所选树脂上的吸附和解吸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所考察的YWD-06C、YWD-09F、YWD-03K7、YWD-04B1、HPD-300、HPD-700、D-101和DS-401树脂中,YWD-06C树脂为葡萄籽原花青素纯化的最佳树脂;最佳吸附条件:吸附温度20℃,吸附时间6h,溶液pH值为4;最佳解吸条件:解吸液为60%的乙醇水溶液,pH值为4,解吸时间6h,解吸温度25℃.通过动态试验,确定吸附速率为4B/h,洗脱速率为2BV/h,经该工艺所得纯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达9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葡萄籽 原花青素 大孔树脂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灶的临床症状轻微的脑炎/脑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淑辉 郭燕军 +5 位作者 周春来 李继梅 谢琰臣 谢聃 姜彬 王佳伟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灶的临床症状轻微的脑炎/脑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发病机制。方法报道1例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灶的临床症状轻微的脑炎患者的诊治过程,总结其临床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表现为发热、头痛... 目的探讨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灶的临床症状轻微的脑炎/脑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发病机制。方法报道1例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灶的临床症状轻微的脑炎患者的诊治过程,总结其临床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等非特异性脑膜炎症状,合并出现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导致的低钠血症,头颅MRI检查发现胼胝体压部有可逆性的DWI高信号的孤立病灶,经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临床痊愈。结论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灶的临床症状轻微的脑炎/脑病以头颅MRI上发现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灶为特点,临床症状轻微,容易合并低钠血症,预后良好,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 可逆性 磁共振成像 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服务团 援蒙在乌海
15
作者 谢聃 《中国卫生人才》 2022年第7期76-77,共2页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全系统广泛开展了“永远跟党走”主题宣讲活动,组建北京卫生健康系统主题宣讲团,在全系统进行了巡回宣讲。通过宣讲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健康扶贫、对口支援以及日常医疗服务...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全系统广泛开展了“永远跟党走”主题宣讲活动,组建北京卫生健康系统主题宣讲团,在全系统进行了巡回宣讲。通过宣讲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健康扶贫、对口支援以及日常医疗服务中的身边故事,大力弘扬卫生健康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此外,推荐多位优秀宣讲员入选北京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基层宣讲团、北京市“永远跟党走”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姓宣讲团、北京冬奥宣讲团,并赴全市各区各系统甚至全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巡回宣讲,受到好评。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支持下,2022年,本刊继续在“心声”栏目专题刊登系列文章,展示医学人文的内涵,搭建医患沟通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爱无疆 对口支援 医学人文 医患沟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栏目专题 卫生健康 宣讲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静脉溶栓绿色通道制度实施效果及昼夜差异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高冉 杨伊姝 +2 位作者 谢聃 赵莹莹 张拥波 《医学综述》 2019年第9期1856-186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绿色通道制度实施效果及昼夜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1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分为rt-PA组...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绿色通道制度实施效果及昼夜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1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分为rt-PA组(91例)和对照组(84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比较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 rt-PA组患者根据发病/入院时间分为日间发病/入院组(6:01~18:00)和夜间发病/入院组(18:01~6:00),比较发病至溶栓开始各阶段所用时间的差异和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 rt-PA组入院后1 h、入院后24 h和入院后7 d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1),rt-PA组入院后1 h、入院后24 h和入院后7 d的NIHSS评分低于入院时(P <0. 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rt-PA组中,无论参照发病时间还是入院时间分组,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发病至入院时间和入院至溶栓开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每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在溶栓后得到改善(P <0. 01),然而日间组与夜间组之间入院时、溶栓后1 h、溶栓后24 h和7 d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绿色通道溶栓可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昼夜因素对绿色通道溶栓的实施效率无影响,所以24 h急诊溶栓绿色通道制度需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溶栓 昼夜节律 绿色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亦苏 杨雅平 +5 位作者 谢聃 刘邵华 赵倩 缪慧慧 陈姝君 诸欣平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96-396,共1页
关键词 感染情况分析 蠕形螨感染 在校大学生 首都医科大学 寄生部位 皮肤损害 毛囊虫 寄生螨 永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与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玉美 王辉宪 +2 位作者 谢聃 王仁才 熊兴耀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7-120,共4页
对刺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和纯化工艺做了初步的研究。采用传统的溶剂提取法,对影响提取效果的4个主要因素——提取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分析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提取剂为70%乙醇,料液比(w/v)为1∶7,... 对刺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和纯化工艺做了初步的研究。采用传统的溶剂提取法,对影响提取效果的4个主要因素——提取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分析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提取剂为70%乙醇,料液比(w/v)为1∶7,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2h。并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初步分离出低聚原花青素和高聚原花青素。通过HPLC对原花青素低聚物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取的产品与原花青素标准品成分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利用 刺葡萄籽 原花青素 提取工艺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临床生化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拥波 谢聃 +1 位作者 赵红 王得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闭塞(ICAO)患者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94例ICAO患者(ICAO组)的临床生化指标,并与105例(无颈内动脉闭塞)缺血性卒中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ICAO组患者血液中乳酸水...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闭塞(ICAO)患者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94例ICAO患者(ICAO组)的临床生化指标,并与105例(无颈内动脉闭塞)缺血性卒中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ICAO组患者血液中乳酸水平为(3.3±0.9)mmol/L,高于对照组的(2.7±0.7)mmol/L,P〈0.001;超敏感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中位数(median,M)和四分位距(quartiles,Q)分别为6.56mg/L和1.53mg/L,亦高于对照组hs-CRP水平(M:1.09mg/L,Q:0.52mg/L,P〈0.001)。而闭塞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0.94±0.28)mmol/L,低于对照组的(1.02±0.25)mmol/L,P〈0.05。将乳酸、hs-CRP和HDL-C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和乳酸与ICAO具有独立相关性(OR=0.349,95%CI:0.195~0.626;OR=0.826,95%CI:0.754~0.906;P〈0.001)。结论ICAO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可出现异常改变,其中hs-CRP和乳酸是反映ICAO的重要的危险临床生化指标,即乳酸和hs-CRP值越大,患ICAO的危险就越大,应注意加强监测,并建议开展前瞻性和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C-反应蛋白 乳酸 脂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红外分析仪预处理系统在制氢装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聃 刘军华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2006年第1期102-104,共3页
介绍了甲烷红外分析仪预处理系统在制氢装置上的运行要点,叙述了甲烷红外分析仪预处理系统在中石化集团公司沧州炼油厂制氢装置上的两次适应性改造,并对两次改造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预处理系统 改造 甲烷红外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