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姜雨蒙 周钟莲 +3 位作者 陈明亮 李芳芳 谢红付 黄莹雪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7期504-505,共2页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一种罕见的克隆性增生性疾病,可累及包括皮肤在内的多个系统,皮肤表现往往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本文报道一例鼻部赘生物的男性患者,经皮肤活检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LCH,后进一步发现患者同时伴骨骼等...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一种罕见的克隆性增生性疾病,可累及包括皮肤在内的多个系统,皮肤表现往往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本文报道一例鼻部赘生物的男性患者,经皮肤活检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LCH,后进一步发现患者同时伴骨骼等多系统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玫瑰痤疮 骨骼 CD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谢红付 师振予 +3 位作者 王小勇 冯浩 陈明亮 陈翔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0-261,共2页
目的 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 (BCG PSN)对尖锐湿疣 (CA)临床疗效及血清IL 10、IFN γ水平的影响。方法 双抗体夹心ELISA技术检测正常人及CA患者 (BCG组和对照组 )治疗前后血清IL 10、IFN γ水平。结果 治疗前CA患者血清IL 10水平明显高... 目的 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 (BCG PSN)对尖锐湿疣 (CA)临床疗效及血清IL 10、IFN γ水平的影响。方法 双抗体夹心ELISA技术检测正常人及CA患者 (BCG组和对照组 )治疗前后血清IL 10、IFN γ水平。结果 治疗前CA患者血清IL 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 ,IFN γ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 ,二者间呈显著负相关。BCG组治疗后IL 10水平显著降低 ,IFN γ水平显著升高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IL 10、IFN γ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且复发率高于BCG组。结论 CA患者存在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衡 ,BCG PSN可通过纠正此种细胞因子失衡而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菌多糖核酸 药物治疗 尖锐湿疣 白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γ 免疫调节剂 病毒唑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 FasL TRAIL分子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分布 被引量:19
3
作者 谢红付 冯浩 +3 位作者 范学工 肖满兰 陈翔 施为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 探讨Fas、FasL和TRAIL介导的细胞凋亡在尖锐湿疣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30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Fas、FasL和TRAIL的表达。结果 所有尖锐湿疣标本 ( 10 0 % )Fas均阳性 ,2 3例 ( 76 .7% )FasL阳性 ,... 目的 探讨Fas、FasL和TRAIL介导的细胞凋亡在尖锐湿疣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30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Fas、FasL和TRAIL的表达。结果 所有尖锐湿疣标本 ( 10 0 % )Fas均阳性 ,2 3例 ( 76 .7% )FasL阳性 ,2 1例 ( 70 .0 % )TRAIL阳性 ,三者分布基本一致 ,正常表皮基本不表达。且FasL和TRAIL分子与真皮单一核细胞浸润呈显著负相关 (γ =-0 .5 0 6和γ =-0 .45 0 ,P均 <0 .0 5 )。结论 尖锐湿疣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分子Fas、FasL和TRAIL表达异常 ,且Fas、TRAIL分子表达影响局部免疫反应 ,考虑凋亡失控可能参与尖锐湿疣发病 ,引起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 FASL TRAIL 尖锐湿疣 皮损 细胞凋亡 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8例SLE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谢红付 施为 +2 位作者 陈服文 杜乾君 刘稚然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5-216,共2页
为探讨皮肤科门诊定期就诊的SLE患者临床特征,自身抗体分布及长期皮质类固醇治疗引起的副作用,统计分析了208例SLE的首发症状及病程中临床表现和自身抗体分布情况,并分年龄、性别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一般特征,临床表现和免... 为探讨皮肤科门诊定期就诊的SLE患者临床特征,自身抗体分布及长期皮质类固醇治疗引起的副作用,统计分析了208例SLE的首发症状及病程中临床表现和自身抗体分布情况,并分年龄、性别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一般特征,临床表现和免疫学特征和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首发症状为蝶形红斑者占60.58%,少年组及年轻男性组内脏受累重,皮质类固醇副作用以浅表真菌感染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临床特征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谢红付 陈明亮 +2 位作者 施为 杜乾君 陈欢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7-308,共2页
目的 评价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 14 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咪唑斯汀 (皿治林 ) 10mg ,每晚 1次口服 ,治疗 2周。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痊愈率为 70 .3 % ,总有效率为 90 .3 % ,且... 目的 评价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 14 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咪唑斯汀 (皿治林 ) 10mg ,每晚 1次口服 ,治疗 2周。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痊愈率为 70 .3 % ,总有效率为 90 .3 %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使用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斯汀 荨麻疹 治疗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7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谢红付 师振予 +3 位作者 施为 陈翔 陈明亮 杜乾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男性SL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SLE患者的发病年龄构成相对不集中,10~20岁年龄段发病最高;易并发狼疮性肾炎且肾脏损害较重;ANA抗体、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可能... 目的: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男性SL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SLE患者的发病年龄构成相对不集中,10~20岁年龄段发病最高;易并发狼疮性肾炎且肾脏损害较重;ANA抗体、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可能与狼疮性肾炎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男性SLE患者在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特异性抗体的表达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男性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疾病活动性与补体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谢红付 张慧 +3 位作者 陈翔 施为 陈明亮 杜乾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 探讨SLE患者治疗过程中疾病活动性与血清补体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以SLAM评估 2 0 4例患者疾病活动性 ,并对其中 2 6例初诊患者行 15个月的追踪观察。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3、C4 、IgG、IgA、IgM水平。结果 : ... 目的 : 探讨SLE患者治疗过程中疾病活动性与血清补体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以SLAM评估 2 0 4例患者疾病活动性 ,并对其中 2 6例初诊患者行 15个月的追踪观察。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3、C4 、IgG、IgA、IgM水平。结果 : 高度活动组患者C3、C4 、IgG水平与非活动组及中度活动组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中度活动组与非活动组间所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高度活动组患者治疗初期SLAM分值与C3、C4 、IgG水平相关 ,但随疾病活动性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便失去相关性。结论 :不能单凭C3、C4 、IgG水平变化判断SLE疾病活动性或调整用药。I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 疾病活动性 补体 免疫球蛋白 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m抗原模拟表位肽构建狼疮样鼠模型 被引量:4
8
作者 谢红付 冯浩 +4 位作者 曾海燕 李吉 施为 易梅 伍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1-195,I0002,共6页
目的利用Sm抗原模拟表位肽免疫BALB/C小鼠,构建狼疮样鼠模型。方法用鼠Sm单克隆抗体对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亲和筛选,将筛选的噬菌体阳性克隆行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DNA序列测定并推导其氨基酸序列,初步确定Sm抗原模拟表位;进而用混合... 目的利用Sm抗原模拟表位肽免疫BALB/C小鼠,构建狼疮样鼠模型。方法用鼠Sm单克隆抗体对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亲和筛选,将筛选的噬菌体阳性克隆行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DNA序列测定并推导其氨基酸序列,初步确定Sm抗原模拟表位;进而用混合噬菌体阳性克隆皮下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gG型抗Sm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和抗核抗体(ANA)水平;直接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肾脏IgG型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以及HE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免疫筛选获得的5个ELISA强阳性的噬菌体克隆的氨基酸序列IR、SQ、PP出现频率增加;实验组小鼠血清中第28天出现Sm抗体、dsDNA抗体、ANA抗体,且滴度不断升高;第33天出现蛋白尿;肾脏可以检测到IgG型免疫复合物沉积及明显的肾脏病理改变。对照组小鼠无明显自身抗体产生和肾脏病变。结论利用Sm抗原噬菌体模拟表位肽可成功构建狼疮样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Sm抗原 噬菌体肽库 模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噬菌体随机肽库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Sm抗原模拟表位 被引量:3
9
作者 谢红付 树叶 +2 位作者 张慧 施为 冯浩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00-603,共4页
目的:应用噬菌体呈现技术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Sm抗原的模拟表位。方法:以鼠单克隆抗Sm抗体为筛选配基,对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3轮亲和筛选。分离10个噬菌体克隆进行Dot-ELISA和双抗体夹心ELISA鉴定。将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并... 目的:应用噬菌体呈现技术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Sm抗原的模拟表位。方法:以鼠单克隆抗Sm抗体为筛选配基,对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3轮亲和筛选。分离10个噬菌体克隆进行Dot-ELISA和双抗体夹心ELISA鉴定。将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并将混合阳性克隆与患者血清反应。结果:经3轮筛选,每轮筛选的投入与产出比逐轮升高,显示良好的富集效果。两种ELISA鉴定9个噬菌体克隆具有特异性。经过DNA测序得到6个不同的序列,推导出保守的氨基酸序列为RR/PR/IS。混合克隆诊断sLE血清的敏感性是51.72%,特异性是100.00%,结论:噬菌体呈现技术能够分析Sm抗原的模拟表位,将有利于研制表位水平的诊断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噬菌体呈现技术 抗原 SM 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SLE患者辅助T细胞因子和疾病活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红付 李捷 +4 位作者 施为 陈明亮 杜乾君 陈翔 陈服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83-685,共3页
为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SLE患者辅助T(Th)细胞因子及疾病活动性的影响,将SLE患者分为处理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于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并评估疾病活动性。治疗后处理组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 为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SLE患者辅助T(Th)细胞因子及疾病活动性的影响,将SLE患者分为处理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于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并评估疾病活动性。治疗后处理组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4、IL-10均降至正常;治疗后对照组IFN-γ水平低于正常,而IL-4、IL-10水平仍高于正常,处理组疾病活动降低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BCG-PSN可作为SLE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菌多糖核酸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细胞因子 疾病活动性 T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类固醇激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h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红付 李捷 +4 位作者 施为 陈翔 陈明亮 杜乾君 陈服文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 :探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Th1 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 :对5 8例SLE患者 ,于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水平 ,比较其差异。结果 :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前SLE患者... 目的 :探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Th1 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 :对5 8例SLE患者 ,于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水平 ,比较其差异。结果 :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前SLE患者体内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 (P <0 .0 5 ) ;在治疗后SLE患者体内上述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P <0 .0 5 ) ,但Th1类细胞因子较Th2类细胞因子降低更为显著 (P <0 .0 5 )。结论 :SLE患者经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 ,体内Th细胞因子平衡向Th2偏移 ,这可能为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SLE患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类固醇激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 TH细胞因子 ELISA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谢红付 朱武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皮肌炎 并发症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O3a、BubR1基因在皮肤自然衰老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红付 唐桦 +1 位作者 李吉 陈明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FoxO3a和BubR1基因与人皮肤自然衰老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急腹症手术患者非曝光部位皮肤标本,用反转录(RT)-PCR技术检测皮肤组织中FoxO3a和BubR1mRNA的表达量,并根据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25岁)、中年组(35~45岁)和老年组(... 目的:探讨FoxO3a和BubR1基因与人皮肤自然衰老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急腹症手术患者非曝光部位皮肤标本,用反转录(RT)-PCR技术检测皮肤组织中FoxO3a和BubR1mRNA的表达量,并根据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25岁)、中年组(35~45岁)和老年组(>55岁),分析不同年龄组之间各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FoxO3amRNA的表达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多,BubR1mRNA随年龄增大而表达降低,两者在3组之间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且两者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FoxO3a和BubR1均可能在防止人的皮肤自然衰老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O3a基因 BubR1基因 皮肤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精神狼疮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红付 曾海燕 +1 位作者 李吉 易梅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1181-1182,共2页
目的对神经精神狼疮(NP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我院2001-2005年住院治疗的6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确诊为NPSLE患者84例,对其临床表现及血清学、脑脊液、头颅MRI、CT等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 目的对神经精神狼疮(NP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我院2001-2005年住院治疗的6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确诊为NPSLE患者84例,对其临床表现及血清学、脑脊液、头颅MRI、CT等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共表现为14种神经精神症状,最常见表现为狼疮样头痛、精神障碍、癫痫、卒中,45%患者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神经精神症状,其中44例行MRI或CT检查,有38例异常。结论神经精神狼疮临床表现多样,常见为狼疮样头痛、精神障碍,脑脊液检查及头颅MRI、CT检查对中枢性狼疮诊断的帮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神经精神狼疮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核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与活动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谢红付 刘稚然 朱武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77-178,共2页
测定1992~1996年的45例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病人及22例住院后病情由活动期转变成非活动期的SLE病人的抗核抗体(ANA)滴度,结果显示:活动期病人与非活动期病人之间A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 测定1992~1996年的45例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病人及22例住院后病情由活动期转变成非活动期的SLE病人的抗核抗体(ANA)滴度,结果显示:活动期病人与非活动期病人之间A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活动期病人ANA滴度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提示:ANA阴性不能否定SLE的诊断及其活动性。同一病人ANA滴度的降低可反映病情的缓解,故ANA滴度的动态观察可作为SLE病情观察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检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谢红付 程晓明 李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水平及与增殖指标K i67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对57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及20例正常皮肤组织石蜡切片进行COX-2,K i67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并计数其阳性细胞。结果①COX-2与K i67...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水平及与增殖指标K i67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对57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及20例正常皮肤组织石蜡切片进行COX-2,K i67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并计数其阳性细胞。结果①COX-2与K i67在正常皮肤组织中均无阳性染色,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中染色强度显著增高(P<0.05);②分化程度不同的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中COX-2蛋白强弱差异无显著性(P=0.756),而K i67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COX-2与K i67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中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67,P=0.05)。结论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COX-2,K i67表达异常增高,二者呈正相关;过度表达的COX-2蛋白可能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环氧化酶-2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红付 赫尔米 冯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2期104-105,108,共3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及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尖锐湿疣的COX-2及PCNA表达,计算PCNA指数(P1值)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结果COX-2在尖锐湿疣皮损表达的阳性率为54.3%,PCN...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及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尖锐湿疣的COX-2及PCNA表达,计算PCNA指数(P1值)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结果COX-2在尖锐湿疣皮损表达的阳性率为54.3%,PCNA在尖锐湿疣皮损的表达阳性率为100.0%。COX-2阳性组P1值明显高于COX-2阴性组(P<0.01)。结论COX-2的表达对尖锐湿疣细胞增殖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环氧化酶-2 增殖细胞核抗原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红付 程晓明 +3 位作者 吴佳捷 施为 陈翔 陈明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9期81-82,共2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与妊娠、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将SLE患者妊娠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用SCEDAI法进行病情评估 ,比较其妊娠结果及疼痛活动性变化。结果 :SLE患者妊娠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 (SLEDAI)升高 ,...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与妊娠、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将SLE患者妊娠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用SCEDAI法进行病情评估 ,比较其妊娠结果及疼痛活动性变化。结果 :SLE患者妊娠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 (SLEDAI)升高 ,且SLEDAI评分越高 ,活产率越低。但静止期病人妊娠活产率高于活动期病人 (P =0 .0 0 9)。结论 :SLE造成异常妊娠并降低妊娠活产率 ,妊娠后SLE趋向于加重 ,在孕前对SLE患者进行SLEDAI评分并以此预测SLE患者妊娠结局 ,对SLE患者的生育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病例分析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瑰痤疮的诊疗现状 被引量:14
19
作者 谢红付 李吉 +1 位作者 施琦 汪犇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1281-1283,共3页
玫瑰痤疮(过去国内称之为酒糟鼻)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累及20〜50岁的成年人,常好发于面中部隆突部位,首要累及面部血管以及毛囊皮脂腺周围等。玫瑰痤疮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部皮肤阵发性潮红、持续性红斑、丘疹、脓疱、毛... 玫瑰痤疮(过去国内称之为酒糟鼻)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累及20〜50岁的成年人,常好发于面中部隆突部位,首要累及面部血管以及毛囊皮脂腺周围等。玫瑰痤疮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部皮肤阵发性潮红、持续性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等,少部分为肥大增生改变。玫瑰痤疮在各国中均有发生,但是深肤色人种中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痤疮/诊断 红斑痤疮/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与SLE患者血清总IgG抗体识别的噬菌体抗原表位模拟肽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红付 张慧 +2 位作者 施为 冯浩 树叶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7期501-504,共4页
目的: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筛选能与SLE患者血清总IgG抗体特异结合的SLE相关抗原表位的噬菌体模拟肽,并寻找对SLE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模拟肽。方法:制备SLE患者血清总IgG抗体,以此作为筛选配基,按“吸附-洗脱-扩增”的淘洗过程,对噬菌... 目的: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筛选能与SLE患者血清总IgG抗体特异结合的SLE相关抗原表位的噬菌体模拟肽,并寻找对SLE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模拟肽。方法:制备SLE患者血清总IgG抗体,以此作为筛选配基,按“吸附-洗脱-扩增”的淘洗过程,对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3轮免疫筛选,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并进行初步鉴定,最后取混合阳性克隆检测SLE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分析其与SLE反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经3轮免疫淘洗后,特异结合的噬菌体富集增加近100倍。随机挑取的11个噬菌体克隆,经鉴定均能与总IgG抗体产生特异性反应,阳性率100%。混合的阳性克隆与SLE反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67%。结论:利用SLE患者血清总IgG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肽库,能获得多种SLE相关抗原表位的噬菌体模拟肽,因其对SL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故有潜在的诊断价值,有望利用该技术开发SLE特异性IgG抗体检测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患者 IgG抗体 表位模拟肽 菌体抗原 噬菌体随机肽库 相关抗原表位 抗体检测试剂盒 识别 随机12肽库 特异性IGG 特异结合 总IgG 特异性反应 敏感性 免疫筛选 初步鉴定 克隆检测 抗体产生 阳性克隆 抗体筛选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