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1—2022年黑龙江省冬季气温特征及极寒天气分析
1
作者 孙鹏飞 曲哲 +5 位作者 张磊 张礼宝 吴岩 谢玉静 李兴权 李瑶 《冰川冻土》 2025年第1期85-97,共13页
为探究黑龙江省冬季气温变化和极寒天气特征,应对极端气候事件,选取黑龙江省84个国家气象站1961/1962—2022/2023年冬季逐日气温数据和ERA5再分析数据,利用天气学和统计学等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冬季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发生极端气温... 为探究黑龙江省冬季气温变化和极寒天气特征,应对极端气候事件,选取黑龙江省84个国家气象站1961/1962—2022/2023年冬季逐日气温数据和ERA5再分析数据,利用天气学和统计学等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冬季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发生极端气温时的大气环流进行探讨,并筛选出对冬季气温有较好指示意义的大气环流指数。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冬季平均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随纬度呈南高北低分布,且均呈升温趋势,极寒天气呈减少趋势,但极寒天气的最长持续时间和最大影响范围并没有明显的减少趋势。极寒天气主要发生在黑龙江北部,其中大兴安岭占总极寒日数的68.7%,小兴安岭占27.6%,其他地区仅占3.7%。极寒天气多发生在1月,占冬季极寒天气总数的56.9%,12月次之(24.5%),2月最少(18.6%)。冬季平均气温和极寒站次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突变,而极端最低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突变,与北极涛动(AO)、东亚大槽强度以及秋季北极海冰面积的突变较为一致。黑龙江省冬季气温主要受极地环流影响,极涡偏南可能导致黑龙江省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极寒天气。黑潮区海温指数(KCSST)、东亚槽强度指数(EATI)和斯堪的纳维亚遥相关型指数(SCA)与黑龙江省冬季气温相关性较好,对预测未来极端气温变化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冬季气温 极寒天气 极涡 大气环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一次暖区极端对流性暴雨成因分析
2
作者 谢玉静 周奕含 +2 位作者 张惠君 吴岩 张礼宝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7期251-253,共3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等资料,对黑龙江省一次低涡暖区中发展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和暴雨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由低涡前暖区中触发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在低槽加强为低涡的过程中,高低空风速加大,垂直风切变和对流有效位能显著增大,超低空...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等资料,对黑龙江省一次低涡暖区中发展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和暴雨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由低涡前暖区中触发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在低槽加强为低涡的过程中,高低空风速加大,垂直风切变和对流有效位能显著增大,超低空急流的建立使得不稳定区暖湿条件维持,中层弱冷平流,低层强暖平流,有利于对流区位势不稳定层结的重建与维持;对流在中低层辐合线上触发,进入暖湿高能区维持,主要强降水系统为弓形回波与强降水超级单体,弓形回波形成的冷池与低层偏南气流的辐合有利于风暴维持并触发新的对流,延长风暴的生命史,对流单体并入弓形回波后降水效率翻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弓形回波 冷池 超低空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极端雷暴大风的环境特征分析
3
作者 周奕含 赵柠 +2 位作者 谢玉静 吴迎旭 邵美荣 《中国减灾》 2024年第15期56-57,共2页
极端雷暴大风突发性强、破坏力大,极易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农业生产等方面造成重大损失。本文结合极端雷暴大风出现的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将黑龙江省极端雷暴大风空间强度按区域进行划分,并对比分析了各个区域极端雷暴大风的环境... 极端雷暴大风突发性强、破坏力大,极易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农业生产等方面造成重大损失。本文结合极端雷暴大风出现的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将黑龙江省极端雷暴大风空间强度按区域进行划分,并对比分析了各个区域极端雷暴大风的环境参数特征,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地貌特征 雷暴大风 环境参数 生命财产安全 破坏力 对比分析 黑龙江省 突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大气降尘粒度特征及污染物来源 被引量:20
4
作者 谢玉静 朱继业 王腊春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0-33,共4页
在合肥市工业区、居民区、交通干道等典型的功能区采集了21个大气降尘样品,测定降尘的粒度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粒度特征分析的结果表明,合肥市的降尘平均粒度和分选系数都较大,这与地面扬尘有一定关系。降尘的平均粒径与污染元素含量... 在合肥市工业区、居民区、交通干道等典型的功能区采集了21个大气降尘样品,测定降尘的粒度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粒度特征分析的结果表明,合肥市的降尘平均粒度和分选系数都较大,这与地面扬尘有一定关系。降尘的平均粒径与污染元素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随着平均粒径的增加,污染元素的含量减少,相关系数达到-0.9838。降尘中污染物的来源解析采用了富集因子和因子分析法,结果表明,合肥市主要有金属冶炼、燃煤、地面扬尘和交通尾气等4种污染源,其贡献率分别为33.08%、18.71%、16.17%和16.60%,其他的污染来源主要是建材和水泥工业粉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尘 粒度 富集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地区管道回填技术研究
5
作者 杨岩 谢朋杰 +2 位作者 贾正 谢玉静 张少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5期193-196,共4页
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湿陷性黄土地区管道回填技术一直属于重要课题。在我国存在一定面积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其特殊的土壤性质很大程度上提升管道回填工程的难度。在该次研究中作者首先介绍湿陷性黄土地区管道工程技术特点,然后结合中部... 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湿陷性黄土地区管道回填技术一直属于重要课题。在我国存在一定面积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其特殊的土壤性质很大程度上提升管道回填工程的难度。在该次研究中作者首先介绍湿陷性黄土地区管道工程技术特点,然后结合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实际情况探讨湿陷性黄土地区管道回填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回填 湿陷性黄土地区 水利工程 工程技术 水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对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谢玉静 张宇 吴岩 《黑龙江气象》 2013年第3期4-6,共3页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卫星、雷达、自动站等资料对2012年6月8日(过程Ⅰ)和7月1日(过程Ⅱ)黑龙江省两次短时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这两次过程都是受低涡系统影响,强冷空气冲入暖区中产生的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Ⅰ对流系统在冷锋前沿暖区中...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卫星、雷达、自动站等资料对2012年6月8日(过程Ⅰ)和7月1日(过程Ⅱ)黑龙江省两次短时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这两次过程都是受低涡系统影响,强冷空气冲入暖区中产生的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Ⅰ对流系统在冷锋前沿暖区中触发的超级单体风暴,卫星云图上表现为冷锋云带前对流性云团发展,整体呈带状,各个云团孤立,雷达回波上表现为在有序对流回波带上发展起来的超级单体风暴,降水局地性强,强度大。过程Ⅱ是由冷锋触发的飑线云带,雷达图上表现为典型的带状飑线回波,持续时间长,对应降水呈带状分布,影响范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飑线 中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暖锋锋生引发中尺度暴雨的环境条件及诊断分析
7
作者 谢玉静 韩冰 +1 位作者 张惠君 金磊 《黑龙江气象》 2014年第1期5-8,19,共5页
2012年7月28-30日,黑龙江省受暖锋锋生影响,自西南向东北出现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此次暴雨天气过程,降水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显著特点是短时局地暴雨强度大,多站降水量超过100 mm,黑龙江省罕见。通过对暴雨产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及中... 2012年7月28-30日,黑龙江省受暖锋锋生影响,自西南向东北出现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此次暴雨天气过程,降水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显著特点是短时局地暴雨强度大,多站降水量超过100 mm,黑龙江省罕见。通过对暴雨产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及中尺度分析,得出结论:暴雨主要是河套低压北上、暖锋影响产生的,暖锋锋生及锋前对流触发是短时降水增强的原因。低空西南急流为暴雨区带来了丰富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高低空急流耦合加强了动力条件。弱干冷空气入侵增强暖锋降水,地面中尺度环流的建立及增强与降水强度增加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锋锋生 暴雨 中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城市化进程中热环境响应的空间评价 被引量:26
8
作者 钱敏蕾 徐艺扬 +3 位作者 李响 蔡芫镔 谢玉静 王祥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24-633,共10页
利用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解译与反演得到上海市1997~2009年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图及热岛强度分布图,并分析其演变趋势,引入温度-植被指数(TVX)并采用TVX空间法定量研究了以建设用地扩张、生态用地减少为特点的城市化过程引起的... 利用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解译与反演得到上海市1997~2009年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图及热岛强度分布图,并分析其演变趋势,引入温度-植被指数(TVX)并采用TVX空间法定量研究了以建设用地扩张、生态用地减少为特点的城市化过程引起的热环境效应.研究表明,1997~2009年,上海市人口呈现从中心城至郊区的流动趋势;热岛强度分布与城市化建设密切相关,呈现"葫芦串-葡萄串-摊大饼型"的蔓延模式;以牺牲生态用地为代价的建设用地扩张造成研究区域地表温度的上升及植被覆盖度的下降,其中林地减少所引起的热环境效应最大.研究可为城市规划决策过程中不同城市化空间的拓展情景提供其可能的环境响应结果,从而完善气候变化适应性对策,推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人口 城市热岛 温度植被指数 气候变化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祥荣 樊正球 +6 位作者 谢玉静 李昆 曾刚 苏德 关庆伟 任引 高峻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114-7118,共5页
根据国家科技部"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2016年)指南任务要求,本项目将重点开展"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的研究。基于对"长三角城市群重大生态安全问题的DPSIR多元共... 根据国家科技部"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2016年)指南任务要求,本项目将重点开展"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的研究。基于对"长三角城市群重大生态安全问题的DPSIR多元共轭机理"及"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协同联动机制与保障路径"重大科学问题的辨识,强化"1、5、1"的整体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即:构建1个基础理论框架、研发5大技术体系、创新1个协同联动决策支持系统和平台。项目成果将有助于长三角地区提高生态系统监管能力,促进区域健康发展,并为国家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评价 生态修复 生态格局网络设计 集成示范 协同联动系统与平台 长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冬季辐射雾和平流辐射雾的化学特征差异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军 谢玉静 +3 位作者 石春娥 刘端阳 牛生杰 李子华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6-782,共7页
利用2006和2007年冬季南京雾外场试验中取得的雾水离子成分资料,分析了雾水化学组分特征,探讨了雾水酸度来源及辐射雾和平流辐射雾的化学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南京冬季雾水中总离子浓度偏高,浓度最高的3种离子成份是SO42-、NH4+和Ca2+,... 利用2006和2007年冬季南京雾外场试验中取得的雾水离子成分资料,分析了雾水化学组分特征,探讨了雾水酸度来源及辐射雾和平流辐射雾的化学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南京冬季雾水中总离子浓度偏高,浓度最高的3种离子成份是SO42-、NH4+和Ca2+,但雾水酸性不强,碱性离子成分的中和作用是pH值较高的原因。平流辐射雾中雾水离子总浓度约为辐射雾的2.2倍,平流辐射雾中浓度最高的阳离子为NH4+,辐射雾中为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水化学成分 PH值 辐射雾 平流辐射雾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与韧性城市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王祥荣 谢玉静 +2 位作者 徐艺扬 鲁逸 李昆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1期26-31,共6页
韧性城市是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国际上一些城市根据自身特色,针对不同的气候风险,从不同的适应目标和重点领域方面设计了韧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方案。我国的城市从自然条件、社会结构、经济体系、环境本底和行政管... 韧性城市是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国际上一些城市根据自身特色,针对不同的气候风险,从不同的适应目标和重点领域方面设计了韧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方案。我国的城市从自然条件、社会结构、经济体系、环境本底和行政管治背景上都与西方城市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中国韧性城市的发展应结合自身条件与特色。分析了国内外代表性韧性城市的发展动态,提出了中国韧性城市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韧性城市 适应性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大范围对流大风及局地短时强降水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迎旭 周一 +3 位作者 周奕函 孟莹莹 李兴权 谢玉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4-197,共14页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NECP1°×1°再分析资料、EC细网格、FY-2静止气象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区域自动站资料对2017年7月18-19日发生在黑龙江省北部至东南部大范围大风天气以及南部、东南部局地强降水过程进行详细的多...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NECP1°×1°再分析资料、EC细网格、FY-2静止气象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区域自动站资料对2017年7月18-19日发生在黑龙江省北部至东南部大范围大风天气以及南部、东南部局地强降水过程进行详细的多尺度分析。这次过程中,18日对流云团前沿的飑线发展移动过程中在黑龙江北部和中部地区出现对流大风,飑线成熟后期在黑龙江南部、东南部产生大风同时伴有局地强降水,19日中午前后黑龙江南部又出现新的对流云团产生局地极端强降水。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弱槽东移加强并推动副热带高压南撤,同时配合地面气旋底部多次分裂出尺度和强度相对较小的闭合低压是强天气产生的环境背景;副高南撤使得水汽通道畅、水汽集中程度加强,上冷下暖,干侵入、大的对流有效位能、逆温层的存在使高的能量得到短时间存储,最后在阵风锋、地形、中尺度辐合线、热力抬升等触发下集中释放是强对流天气产生和类型变化的根本原因;典型飑线和热带飑线均有出现,并观测到有界弱回波区、穹窿和前侧入流、风暴顶辐散等超级单体结构,这些超级单体之间出现断裂,引发强天气,并由于移速不同导致飑线走向的变化;超级单体的出现和出流边界的消失使得强降水开始产生或加强;强降水超级单体、列车效应、回波缓慢移动是产生强降水直接原因;冷区面积突然增大、云顶亮温陡降至低值后维持稳定、云顶亮温梯度增长速度变缓、多个小云团和大云团合并是强对流产生的初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分析 大范围大风 局地强降水 极端强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型城市上海生态化转型发展的路径与重点举措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祥荣 谢玉静 +3 位作者 蔡元镔 钱敏蕾 李响 徐艺扬 《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3期76-81,共6页
生态文明观念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一系列危机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这对于饱受资源环境压力约束、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城市发展尤为重要。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与发展特征的认识,从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民生改善、城乡统筹等方面分... 生态文明观念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一系列危机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这对于饱受资源环境压力约束、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城市发展尤为重要。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与发展特征的认识,从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民生改善、城乡统筹等方面分析了特大型城市上海的生态环境现状以及生态化转型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与发展机遇,提出了上海城市生态化转型发展的路径、目标、指标体系框架与重点举措,可为同类型特大型城市生态化转型发展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转型 路径 重点举措 特大型城市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一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与物理机制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惠君 周奕含 +1 位作者 吴迎旭 谢玉静 《黑龙江气象》 2015年第1期8-10,共3页
使用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场、以及地面自动站资料,对2014年7月20-21日发生在黑龙江省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得到:此次过程主要是由高空低涡、副热带高压和蒙古低压共同影响,暖锋触发的暴雨天气;低空西南急流输送暖湿空气,为暴... 使用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场、以及地面自动站资料,对2014年7月20-21日发生在黑龙江省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得到:此次过程主要是由高空低涡、副热带高压和蒙古低压共同影响,暖锋触发的暴雨天气;低空西南急流输送暖湿空气,为暴雨提供充足水汽和动力条件,同时,中空急流与干舌配合输送干冷空气,两者叠加增强了大气的不稳定,暖锋锋生触发了对流性天气;渤海湾是此次暴雨主要的水汽源地,低层强烈的水汽输送和水汽辐合使大气湿度层迅速增厚,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整层正涡度区有利于产生气旋性辐合上升运动,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条件。K指数、对流有效位能和假相当位温都指示了发生强对流天气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暖锋 急流 中尺度对流云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内涝影响因素及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17
15
作者 徐艺扬 李昆 +4 位作者 谢玉静 凌焕然 钱敏蕾 王祥荣 鲁逸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2-198,共17页
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洪涝已成为最主要的相关灾害和世界各大城市共同面对的敏感问题之一.本文以中国特大型城市上海为例,基于历史数据及GIS空间分析,综合研究了上海市的降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人口集聚分布、城市... 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洪涝已成为最主要的相关灾害和世界各大城市共同面对的敏感问题之一.本文以中国特大型城市上海为例,基于历史数据及GIS空间分析,综合研究了上海市的降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人口集聚分布、城市数字高程(DEM)、基础设施排水能力等因素对中心城区暴雨内涝发生的影响,并基于Python中的scikit-learn机器学习模块构建了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以上因素对内涝是否发生进行判别,模型准确率达到90%以上.研究表明,上海市中心城区DEM、不透水面分布和人口分布显著影响其暴雨时的内涝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涝 降雨量 数字高程 不透水面 人口密度 排水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 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6月30日黑龙江南部飑线过程分析
16
作者 栾晨 张礼宝 +1 位作者 谢玉静 张惠君 《黑龙江气象》 2015年第1期11-13,共3页
本文对2013年6月30日黑龙江省南部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分析。该飑线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成因较为特别。受其影响,黑龙江省南部地区多站发生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此次飑线过程在暖锋上触发,由两块对流云团逐渐发展... 本文对2013年6月30日黑龙江省南部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分析。该飑线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成因较为特别。受其影响,黑龙江省南部地区多站发生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此次飑线过程在暖锋上触发,由两块对流云团逐渐发展加强合并而成。卫星云图上,可见两对流云团相遇并趋于合并,并在其间新生成出一条狭长的云带。多普勒雷达图像上,最强回波呈窄带状分布在对流系统出流边界的前沿,随着两对流系统逐渐靠近,其出流边界之间,不断有新的对流单体生成,有利于飑线的生成、加强和维持。另外,高空弱冷空气与低层暖湿空气的配合,地面暖锋及高低空急流的动力抬升作用,以及西南低空急流对暖湿空气的输送等都是此次飑线发生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飑线 卫星云图 多普勒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杭运河(徐州段)水质评价及污染源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饶永才 袁媛 +5 位作者 孙挺 潘晔 郑潇威 刘亚风 谢玉静 樊正球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6-606,共11页
水质评价和污染源分析对河流污染控制和水资源管理十分重要.本研究分析了京杭运河(徐州段)8个监测断面2010年—2015年的水质状况和主要污染来源.结果表明,监测断面有机质污染较为严重.张楼、索家庄、山头、农科所、刘山闸5个研究断面至2... 水质评价和污染源分析对河流污染控制和水资源管理十分重要.本研究分析了京杭运河(徐州段)8个监测断面2010年—2015年的水质状况和主要污染来源.结果表明,监测断面有机质污染较为严重.张楼、索家庄、山头、农科所、刘山闸5个研究断面至2014年水质有逐年变好趋势,但在2015年除刘山闸外,其他4个断面水体均遭受污染;解台闸、红旗新村、洞山西3个断面近年来水质程恶化趋势,可能与周围人口增长,人为活动增多密切相关,但采用判别分析对水质污染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直观的表示出该时间段中大部分断面水质级别为Ⅲ类.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流域水质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农业和交通运输排放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判别分析 来源分析 京杭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法赋权的ARIMA-LSTM模型预测入境旅游人数——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康俊锋 符悦 +3 位作者 方雷 李咪咪 谢玉静 周朝阳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8-520,共13页
为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大流行对旅游业的二次冲击,对疫情防控期间入境旅游市场的需求进行准确预测可为后期旅游业复苏提供科学依据。以上海市为研究区域,选取入境旅游人数、主要客源国、谷歌搜索指数、新增确诊病例数等数据,定量分析... 为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大流行对旅游业的二次冲击,对疫情防控期间入境旅游市场的需求进行准确预测可为后期旅游业复苏提供科学依据。以上海市为研究区域,选取入境旅游人数、主要客源国、谷歌搜索指数、新增确诊病例数等数据,定量分析疫情前后入境旅游人数的空间变化特征及时间变化趋势,并用基于最小二乘法赋权的ARIMA-LSTM模型预测疫情后的入境旅游人数。结果表明:(1)疫情发生前后,亚洲客源市场一直占据入境旅游市场的核心地位,且传统入境游客与非传统入境游客的比例约为9∶1;(2)入境旅游人数与谷歌搜索指数存在长期正相关及格兰杰因果关系,与确诊病例数无明显相关性;(3)通过对比模型评价指标发现,当ARIMA-LSTM模型的R2大于0.8时,拟合较好,预测误差较单一模型小,预测精度较单一模型高,适用于疫情前、中、后期的旅游人数恢复预测;(4)对2021—2024年入境旅游人数进行恢复预测,发现该期间入境旅游人数呈明显的U形曲线。自2022年12月疫情全面放开后,旅游业逐步恢复,预计入境旅游人数在2024年12月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即需1.5 a的恢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 上海旅游预测 ARIMA-LSTM模型 最小二乘法 谷歌搜索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大城市空间规划中生态系统服务概念的应用状况、原因及对策研究--基于北京和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伟 李昆 +1 位作者 谢玉静 王祥荣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1期34-41,共8页
生态系统服务是识别自然生态要素价值的重要概念,对其在空间规划中应用状况评估的研究比较少见。应用文本分析法探讨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在北京和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在广度上得到了显性... 生态系统服务是识别自然生态要素价值的重要概念,对其在空间规划中应用状况评估的研究比较少见。应用文本分析法探讨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在北京和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在广度上得到了显性应用,在深度上处于中等应用水平;北京在应用广度和深度上略超上海;两个总规中规划的强形式感绿色生态空间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并不完全耦合。揭示学科差异、规划背景和传统、行政规范或技术标准、地方生态环境问题、服务的尺度效应是影响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在规划实践中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整合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提出一个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及相关方法应用于空间规划实践的技术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总体规划 文本分析法 北京市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生产用车燃油消耗考核管理模式
20
作者 谢玉静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7年第4期38-39,共2页
在公路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经营管理中,燃油消耗管理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加强对企业生产用车燃油消耗的管理,将进一步提升企业节能降耗管理的水平,制定出结合实际的合理科学的管理考核的方式方法,有效的降低运输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经... 在公路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经营管理中,燃油消耗管理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加强对企业生产用车燃油消耗的管理,将进一步提升企业节能降耗管理的水平,制定出结合实际的合理科学的管理考核的方式方法,有效的降低运输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积极推进和响应国家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施,降低环境污染。本文将针对企业生产用车燃油消耗考核管理模式进行探究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生产用车 燃油消耗 考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