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化氢对肝硬化大鼠门静脉压力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谢潭 邓勇 樊海宁 《临床外科杂志》 2010年第3期165-167,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对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门静脉压力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选用雌雄各半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胆管结扎法制备肝硬化组、硫氢化钠干预组。6周后,分别测出各组门静脉的直径、门静脉的血流速度、门静... 目的探讨硫化氢对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门静脉压力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选用雌雄各半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胆管结扎法制备肝硬化组、硫氢化钠干预组。6周后,分别测出各组门静脉的直径、门静脉的血流速度、门静脉压力、下腔静脉压力,算出门静脉血流量、充血分数、肝内血管阻力。结果6周后,肝硬化组、硫氢化钠干预组大鼠门静脉直径增宽,血流速度减慢,压力增高,血流量增加,充血分数及肝内血管阻力均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硫氧化钠干预组与肝硬化组比较,门静脉血流速度增快,门静脉压力、充血分数及肝内血管阻力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门静脉直径及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大鼠肝脏有不可逆性病理改变即假小叶形成,硫氢化钠干预组大鼠肝脏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形成不完整的假小叶。结论硫化氢可明显降低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门静脉压力,改善肝内微循环,延缓肝硬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大鼠 肝硬化 门静脉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对肝硬化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谢潭 赵璇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2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选用雌雄各半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HaHS(H2S供体)组各20只。后两组胆管结扎法制备肝硬化模型。6周后测定各组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 6周后模...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选用雌雄各半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HaHS(H2S供体)组各20只。后两组胆管结扎法制备肝硬化模型。6周后测定各组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 6周后模型组、HaHS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聚集指数及全血还原黏度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1;HaHS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聚集指数及全血还原黏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1)。三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肝脏有不可逆性病理改变即假小叶形成,HaHS组肝脏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形成不完整的假小叶。结论 H2S可明显降低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全血黏度,改善肝内微循环,延缓肝硬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大鼠 肝硬化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未成年人非寄生虫性脾囊肿的手术方式
3
作者 谢潭 张大 +4 位作者 杨合英 张春英 杨林 赵鸽 贾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214-2218,共5页
目的 探讨如何选择腹腔镜治疗未成年人非寄生虫性脾囊肿的手术方式及其优缺点。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23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例行腹腔镜脾囊肿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LTS),腹腔镜下脾脏部分切除术(LP... 目的 探讨如何选择腹腔镜治疗未成年人非寄生虫性脾囊肿的手术方式及其优缺点。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23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例行腹腔镜脾囊肿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LTS),腹腔镜下脾脏部分切除术(LPS),腹腔镜下脾囊肿去顶减压毁底术(LTDSC)患者的年龄、囊肿位置及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理结果、术后血小板计数、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出院后影像学随访结果等相关指标。结果 LTS 6例,LPS 4例,LTDSC 5例。LPS中1例因术中损伤脾门血管出血较多,手术方式转为LTS。LPS和LTS中均有1例因术中出血较多,给予输注红细胞悬液1个单位。术后病理结果:脾囊肿13例,囊性畸胎瘤2例。LPS中1例患者术后腹腔出血,给予止血药物应用后症状缓解。LTS中4例患者术后出现血小板骤升,给予口服双嘧达莫片预防血栓形成,1个月后血小板降至正常。LTS中1例患者术后脐部切口感染,给予抗感染、清洁换药后好转。术后复发2例,时间为术后2个月和4 a,均为LTDSC,术后病理结果为脾囊肿,再次行LPS。结论 LPS治疗未成年人脾囊肿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囊肿位于脾门处的保脾手术可选择LTDSC,对于多发囊肿及囊肿合并感染的患者可选择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 手术方式 未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脓毒症大鼠细胞因子表达和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衍飞 邓勇 +3 位作者 樊海宁 任利 颜景旺 谢潭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73-79,108,共8页
目的分析海拔因素对脓毒症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和肺损伤的影响,探讨细胞因子网络与脓毒症及某些高原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将果洛州玛多组(4268m)、西宁组(2276m)和郑州组(112m)各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假手术组(n=24... 目的分析海拔因素对脓毒症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和肺损伤的影响,探讨细胞因子网络与脓毒症及某些高原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将果洛州玛多组(4268m)、西宁组(2276m)和郑州组(112m)各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假手术组(n=24)和模型组(n=24)。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于造模后2、6、12、24h处死大鼠,假手术组在相同时间点处死大鼠,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IL-6、IL-10水平;留取各时间点完整左肺组织做病理切片,右肺组织测定湿干(W/D)比重;记录模型组各时间点脓毒症大鼠死亡例数,统计其死亡率。结果模型组各时间点TNF-α、IL-6、IL-10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各组间相比较,随着海拔升高,炎症细胞因子各时间点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损伤情况呈递进性加重;模型组于造模6h以后肺湿干比重差异显著(P<0.01);模型组脓毒症大鼠死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模型组各时间点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海拔越高,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越高,肺组织损伤越严重,脓毒症症状较低海拔者越重,脓毒症大鼠死亡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脓毒症 细胞因子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后并发肠穿孔43例临床研究
5
作者 张春英 侯广军 +2 位作者 张飞 谢潭 周良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1期45-45,47,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后并发肠穿孔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收治儿童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后并发肠穿孔患儿43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和手术方式。结果:患儿均行急诊手术,其中,行肠修补术18例;肠切除Ⅰ期肠吻合6例;肠... 目的:探讨儿童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后并发肠穿孔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收治儿童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后并发肠穿孔患儿43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和手术方式。结果:患儿均行急诊手术,其中,行肠修补术18例;肠切除Ⅰ期肠吻合6例;肠造瘘术19例。结论:急诊剖腹探查术治疗是必需的治疗手段;肠造瘘术是手术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肠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儿童胆总管横纹肌肉瘤一例
6
作者 秦晓晗 谢潭 +2 位作者 赵鸽 贾佳 张大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878-880,共3页
原发于胆道的横纹肌肉瘤是非常罕见的儿童恶性肿瘤,占儿童期肿瘤的0.04%。1875年Wilks与Moxon根据肿瘤的典型位置与大体描述首次对其进行了描述。目前国内外仍以散发报道为主。我们收治1例黄疸一周的4岁女童,最终被诊断为胆道横纹肌肉瘤... 原发于胆道的横纹肌肉瘤是非常罕见的儿童恶性肿瘤,占儿童期肿瘤的0.04%。1875年Wilks与Moxon根据肿瘤的典型位置与大体描述首次对其进行了描述。目前国内外仍以散发报道为主。我们收治1例黄疸一周的4岁女童,最终被诊断为胆道横纹肌肉瘤,肿瘤位于胆总管腔内呈葡萄串样,上至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处,下至胆总管胰腺段内,在机器人辅助下完成肿瘤切除与腹内胆肠吻合,具体报道如下。患儿女,4岁,以发现黄疸1周为主诉入院。来我院就诊前曾于外院发现转氨酶与直接胆红素升高,MRCP结果可见肝内胆管增宽,胆总管可见囊性扩张,被诊断为Ⅰ型胆总管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胆总管 囊性扩张 儿童恶性肿瘤 机器人辅助手术 胆肠吻合 肝总管 肿瘤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肠套叠为首发表现的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潘俊涛 张大 +5 位作者 崔西春 张蛟 张春英 谢潭 范应中 王家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以肠套叠为首发表现的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特点。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入院诊断为肠套叠且出院诊断包含“淋巴瘤”的8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8例NHL患儿以... 目的:探讨以肠套叠为首发表现的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特点。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入院诊断为肠套叠且出院诊断包含“淋巴瘤”的8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8例NHL患儿以肠套叠为首发表现,均行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急诊手术探查行局部病灶切除。术后病理诊断Burkitt淋巴瘤4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4例,均在病理明确诊断及分期后行规范化疗。8例患儿均恢复良好,未见肠梗阻、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随访9~71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者。对于非典型发病年龄或反复发作的肠套叠,以及术中发现肠壁包块或套叠肠壁异常僵硬的肠套叠,应注意由NHL引起继发性肠套叠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肠套叠 非霍奇金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十二指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诊治分析
8
作者 潘俊涛 张大 +4 位作者 宋东健 崔西春 张春英 谢潭 王家祥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0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十二指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十二指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检索相关文献进...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十二指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十二指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检索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儿,女,12岁,无典型临床症状,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均提示十二指肠降段实性占位,近端扩张,无远处转移。行十二指肠降段肿物切除+肠吻合术,手术切除完整。术后病理检查可见梭形细胞弥漫分布,间质小血管增生,伴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检查示平滑肌肌动蛋白(+),Desmin(+),间变性淋巴瘤激酶1(+),Ki-67(+),钙调节蛋白(+),波形纤维蛋白(+)。未给予放疗、化疗及其他特殊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原发于十二指肠的儿童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罕见,属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确诊需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切除是唯一可靠的治疗手段,可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十二指肠 儿童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2年内复发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秀芩 赵鸽 +3 位作者 贾佳 谢潭 杨林 张大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5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2年内复发进展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NB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2年内复发进展与否分为... 目的探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2年内复发进展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NB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2年内复发进展与否分为复发进展组(n=33)和非复发进展组(n=64),分析影响儿童NB 2年内复发进展的危险因素,比较不同因素的PFS率。结果N-Myc基因扩增状态、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期系统(international neuroblastoma staging system,INSS)NB分期是儿童NB 2年内复发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Myc基因扩增患儿的复发进展风险为非基因扩增患儿的2.676倍(P<0.05),INSS分期Ⅳ期患儿的复发进展风险为INSS分期Ⅰ、Ⅱ、Ⅲ、Ⅳs期患儿的4.308倍(P<0.05)。生存分析显示,N-Myc基因扩增患儿中位PFS为18个月,N-Myc基因扩增和未扩增患儿18个月PFS率分别为(46.7±12.9)%、(76.4±5.2)%。INSSⅣ期患儿中位PFS为23个月,Ⅳ期和Ⅰ、Ⅱ、Ⅲ、Ⅳs期患儿23个月PFS率分别为(56.3±7.2)%、(87.8±4.7)%,不同INSS分期NB患儿PFS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进展是影响NB预后的关键因素,N-Myc扩增和INSS分期均为NB复发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且PFS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N-Myc基因 INSS分期 复发 无进展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效蒸发结晶回收氯离子工艺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国磊 谢潭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7年第7期227-227,共1页
利用三效蒸发结晶技术,回收废水中的氯化钠,该工艺能够回收废水中98%以上的氯离子。大大减少了氯离子的排放,控制了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 蒸发结晶 回收 氯离子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肝脏血流阻断在儿童肝脏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春英 张国锋 +4 位作者 侯广军 耿宪杰 郜向阳 周良 谢潭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3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脏血流阻断技术在儿童肝脏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选择性肝脏血流阻断技术行肝脏肿瘤切除的26例儿童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选择性第一肝门和第二肝门血流阻断5例,第一肝门和右肝静脉阻断17...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脏血流阻断技术在儿童肝脏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选择性肝脏血流阻断技术行肝脏肿瘤切除的26例儿童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选择性第一肝门和第二肝门血流阻断5例,第一肝门和右肝静脉阻断17例,第一肝门和左中肝静脉阻断4例。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降低,患儿无死亡。总并发症发生率14.8%,平均住院天数9.6 d。结论选择性肝脏血流阻断技术是是一种适合儿童肝肿瘤的安全有效的肝血流阻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肝切除 血流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巨大畸胎瘤术后顽固性高血压一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广军 张现伟 +7 位作者 贾国存 张春英 谢潭 马春淼 耿宪杰 时胜利 陶菁 冯迎军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9期667-672,共6页
目的通过治疗腹膜后巨大畸胎瘤术后顽固性高血压及文献复习,提高对儿童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认识,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因腹膜后巨大畸胎瘤术后顽固性高血压,而在术后第9天再次手术切除左侧肾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资料。并... 目的通过治疗腹膜后巨大畸胎瘤术后顽固性高血压及文献复习,提高对儿童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认识,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因腹膜后巨大畸胎瘤术后顽固性高血压,而在术后第9天再次手术切除左侧肾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Pubmed、Springer Link、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和检索平台,对儿童肾血管高血压的中英文文献进行系统性综述,总结儿童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结果本例左侧肾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病理证实为儿童肾血管性高血压,术后随访半年血压等各项指标均正常。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364例,其中2例先介入治疗效果差而后实施了肾切除;1例介入治疗后症状无缓解,而行肾动脉病变血管切除再吻合术,高血压症状才逐步缓解。术后随访6个月至12年不等,患儿血压均正常。结论儿童肾血管性高血压为严重、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病因不同,治疗方法各异,除非其它治疗方法无效,切除肾需严格把握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性 肾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评估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5
13
作者 谢潭 杨合英 +5 位作者 侯广军 耿宪杰 张现伟 张春英 王家祥 赵璇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1ymphocyte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ratio,PLR)对神经母细胞瘤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郑州市儿童...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1ymphocyte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ratio,PLR)对神经母细胞瘤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郑州市儿童医院41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Log—rank检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生存状况。结果病例组NLR和PL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81±0.29比1.07±0.29,P〈0.01)、(169±23lzE76±3,P〈0.01);年龄越大、临床分期越高、神经元烯醇化酶、24h尿香草扁桃酸值越高,NLR(x2=3.93、6.286、7.676、6.689,均P〈0.05)和PLR(x2=4.111、5.707、8.019、8.922,均P〈0.05)越高;LDH值越高,NLR越高(x2=7.769,P=0.02)。低NLR组3年生存率为84%,高NLR组为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2,P=0.045);低NLR组3年无病生存率为74%,高NLR组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疋。=4.082,P=0.043)。低PLR组3年无病生存率为85%,高PLR组为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88,P=0.002)。肿瘤分期、MYCN基因表达、NLR为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总体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NLR可有效预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淋巴细胞 血小板 存活率分析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治疗中高位肛门闭锁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岳铭 张大 +5 位作者 杨合英 王家祥 江云 郭飞 谢潭 张国锋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77-1182,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与传统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2)合并直肠尿道瘘或直肠膀胱瘘;(3)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21-三体者;(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与传统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2)合并直肠尿道瘘或直肠膀胱瘘;(3)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21-三体者;(2)脑瘫等智力障碍者;(3)Currarino综合征者;(4)FG综合征者。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行肛门成形术的88例合并直肠尿道瘘或直肠膀胱瘘的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临床病例资料纳入研究,其中中位闭锁24例,高位闭锁64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49例)和pena组(经骶会阴矢状位切开肛门成形术,39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质量、肛门闭锁位置、骶骨比率以及一期成形的比例等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36个月后患儿的肛门功能(Kelly评分)、便秘情况(Krickenbeck便秘分级)以及肛门直肠测压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和pena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120±31)min比(112±23)min,t=1.343,P=0.091;(7.1±2.3)d比(10.7±3.3)d,t=6.021,P=1.000]。与pena组比较,腹腔镜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较低[16.3%(8/49)比35.9%(14/39),χ^2=4.436,P=0.035],并以肛门脱垂(8.2%,4/49)和肛门狭窄为主(6.1%,3/49),而pena组以肛门狭窄(12.8%,5/39)和围手术期肛周皮肤糜烂(10.3%,4/39)为主。两组肛门功能情况的比较,污粪程度、排粪控制力及括约肌收缩力单项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总评分腹腔镜组肛门功能为优者的比例明显高于pena组[67.3%(33/49)比38.5%(1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08,P=0.007)。腹腔镜组出现便秘6例(12.2%),5例可通过饮食调节改善,1例需服用缓泻剂;pena组出现便秘9例(23.1%),4例可通过饮食调节改善,5例需长期服用缓泻剂,两组患儿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2,P=0.180);两组均未出现饮食调节和服轻泻剂抵抗或无效的患儿(Krickenbeck便秘3级)。与pena组比较,腹腔镜组肛管静息压[(33.35±9.69)mmHg比(27.68±10.74)mmHg,t=2.599,P=0.011]、肛管舒张压[(9.00±5.61)mmHg比(6.51±3.24)mmHg,t=2.462,P=0.016]、肛管最大收缩压[(65.80±17.23)mmHg比(56.74±18.93)mmHg,t=2.389,P=0.019]及最长收缩时间[(21.16±5.02)s比(18.44±7.24)s,t=2.079,P=0.041]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直肠静息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6±3.00)mmHg比(4.61±3.93)mmHg,t=1.015,P=0.312]。结论与传统经骶会阴矢状位切开肛门成形术相比,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肛门闭锁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减少,远期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肛门闭锁 肛门成形术 直肠肛门测压
原文传递
13例小儿胆道穿孔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潭 赵璇 +4 位作者 杨合英 张国锋 岳铭 郭飞 王家祥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1-522,共2页
婴幼儿急腹症中胆道穿孔发病率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导致误诊率高。常见于胆道畸形——胆总管囊肿导致的自发性穿孔.还有部分未见胆道畸形的特发性胆道穿孔。我们分析13例患儿不同方式的胆道穿孔,探讨发病的原因、早期诊断及其治疗。
关键词 胆道穿孔 诊治 小儿 胆道畸形 自发性穿孔 胆总管囊肿 临床症状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Runt相关转录因子2在食管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6
作者 赵璇 谢潭 +1 位作者 王志强 刘霞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52-2255,共4页
目的探讨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在食管鳞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分析RUNX2在食管癌组织中mRNA的表达。分别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80例食管鳞... 目的探讨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在食管鳞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分析RUNX2在食管癌组织中mRNA的表达。分别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8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RUNX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析RUNX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以及RUNX2的表达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意义。结果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RUNX2 mRNA在食管癌、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0、P=0.002。食管鳞癌组织中RUNX2 mRNA(P=0.000)及蛋白(16.942,P=0.000)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RUNX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肿瘤的侵袭程度(6.138,P=0.013)、分化程度(6.277,P=0.014)、TNM分期(3.903,P=0.048)显著相关。RUNX2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率(P=0.048)和无进展生存率(P=0.025)显著降低。多因素分析显示RUNX2的表达水平是患者总生存率(P=0.000)和无进展生存率(P=0.002)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RUNX2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预后
原文传递
基于TCGA数据库构建肝细胞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列线图预后预测模型
17
作者 谢潭 张泽宇 +1 位作者 王士铭 王飞通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842-848,共7页
目的筛选与预后有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并以此构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预后风险评估列线图。方法将从癌症基因组图谱中选择的HCC患者按... 目的筛选与预后有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并以此构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预后风险评估列线图。方法将从癌症基因组图谱中选择的HCC患者按1∶1随机抽样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PCD相关lncRNAs,再用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简称“Cox回归”)模型分析筛选与训练集中的总生存时间有关的PCD相关lncRNAs,然后进一步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HCC患者的预后风险因素,并建立判断HCC患者的风险评分函数模型。根据训练集中HCC患者的中位风险评分将各集中的HCC患者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然后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总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高风险和低风险HCC患者总生存情况的差异;同时采用时间相关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评估风险评分函数模型预测训练集、验证集及整体集中HCC患者1、3、5年总生存率的价值;然后再使用风险评分函数模型结合临床病理特征构建列线图并评估它对HCC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从TCGA中下载了374例HCC样品,其中有342例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完整,其中训练集171例,验证集171例。最终筛选出8个与预后有关的PCD相关lncRNAs(AC099850.3、LINC00942、AC040970.1、AC022613.1、AC009403.1、AL355974.2、AC015908.3、AC009283.1),以此建立的预后风险评分函数模型为“exp_(1)×β_(1)+exp2×β_(2)…+expi×β_(i)”(其中expi表示目标PCD相关lncRNA的表达水平,β_(i)是目标PCD相关lncRNA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的偏回归系数)。根据此预后风险评分函数模型得到的中位风险评分为0.89分,低风险和高风险患者在训练集中分别为86和85例、在验证集中分别为86和85例,在整体集中分别为172和170例,训练集、验证集及整体集中KaplanMeier法绘制的生存曲线比较结果均发现低风险HCC患者的总生存情况优于高风险患者(P<0.001),此模型在训练集中预测1、3、5年总生存率的AUC值分别为0.814、0.768、0.811,在验证集中分别为0.799、0.684、0.748,在整体集中分别为0.807、0.732、0.784,并且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此模型是影响HCC患者总生存时间的风险因素[风险评分≥0.89分/<0.89分,RR=1.217,95%CI(1.151,1.286),P<0.001],它预测HCC患者累积总生存率的AUC(95%CI)为0.822(0.796,0.873)。构建的列线图预测1、3和5年总生存率的AUC值分别为0.843、0.839和0.834;训练集内列线图预测的1、3和5年总生存率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均比较靠近,提示列线图预测的总生存率与实际的总生存率较为一致。结论本研究中筛选出的8个PCD相关的lncRNAs构建的预后风险评分函数模型可能是HCC预后的潜在标志物,以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HCC患者预后(总生存率)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程序性细胞死亡 预后 癌症基因组图谱
原文传递
外周血NLR、PLR鉴别婴儿畸胎瘤良恶性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刘亚玲 张大 +3 位作者 谢潭 杨林 赵鸽 贾佳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e ratio,PLR)鉴别低于8月龄婴儿畸胎瘤良恶性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畸胎瘤患儿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e ratio,PLR)鉴别低于8月龄婴儿畸胎瘤良恶性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畸胎瘤患儿临床资料和30例体检为健康儿童的NLR、PLR数据。52例畸胎瘤患儿中男16例,女36例;年龄范围在8 d至8个月。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0~Ⅱ级畸胎瘤患儿纳入良性畸胎瘤组(44例),Ⅲ级畸胎瘤及卵黄囊瘤患儿纳入恶性畸胎瘤组(8例)。30例健康儿童纳入健康对照组,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范围在21 d至7个月。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ROC曲线评估NLR、PLR对鉴别畸胎瘤良恶性的效能,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组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畸胎瘤良恶性与NLR(χ^(2)=5.89,P=0.015)、PLR(χ^(2)=7.91,P=0.005)有关系,血清甲胎蛋白与NLR(χ^(2)=5.39,P=0.020)、PLR(χ^(2)=5.13,P=0.024)有关系。恶性畸胎瘤组的NLR为1.66±1.63,良性畸胎瘤组的NLR为0.90±0.71,健康对照组的NLR为0.25±0.14,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畸胎瘤组的PLR为139.67±66.00,良性畸胎瘤组的PLR为85.34±41.47,健康对照组的PLR为66.54±19.83,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LR与PLR呈正相关(r=0.767,P<0.05)。甲胎蛋白、NLR和PLR诊断畸胎瘤良恶性灵敏度(87.5%)相同,甲胎蛋白、NLR、PLR诊断畸胎瘤良恶性特异度分别为81.8%、59.1%、65.9%,即甲胎蛋白诊断畸胎瘤良恶性特异度较NLR、PLR高。结论对于低于8月龄婴儿,NLR、PLR升高提示畸胎瘤恶性可能,可以将测定NLR、PLR作为一种新型诊断方法帮助术前鉴别畸胎瘤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胎瘤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组织miR-124-3p、miR-212-5p表达与PI3K/Akt信号通路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19
作者 张泽宇 谢潭 +2 位作者 王飞通 魏鑫 刘斌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9期3625-3629,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微小核糖核酸(miR)-124-3p、miR-212-5p表达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93例肝细胞癌患者,采用实时荧光...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微小核糖核酸(miR)-124-3p、miR-212-5p表达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93例肝细胞癌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肝细胞癌组织中miR-124-3p、miR-212-5p、PI3K信使RNA(mRNA)、Akt mRNA的表达。Pearson相关性分析miR-124-3p、miR-212-5p表达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mRNA表达的相关性。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不同miR-124-3p、miR-212-5p表达肝细胞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OS)的差异。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miR-124-3p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miR-212-5p、PI3K mRNA、Akt 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肝细胞癌组织中miR-124-3p表达与PI3K mRNA、Akt 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5),miR-212-5p表达与PI3K mRNA、Akt mRNA表达呈正相关(P<0.05)。Ⅱa期、低分化患者肝细胞癌组织中miR-124-3p表达低于Ⅰa-Ⅰb期、中高分化患者(P<0.05),miR-212-5p表达高于Ⅰa-Ⅰb期、中高分化患者(P<0.05)。随访期间死亡37例,miR-124-3p低表达组3年OS为42.55%,低于miR-124-3p高表达组的78.26%(P<0.05),miR-212-5p高表达组3年OS为50.00%,低于miR-212-5p低表达组的71.11%(P<0.05)。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miR-124-3p表达下调,miR-212-5p表达上调,且与肝细胞癌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PI3K mRNA和Akt mRNA高表达,低分化,CNLC分期Ⅱa期以及低O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PI3K/AKT信号通路 miR-124-3p miR-212-5p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