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诊老年健康体检者衰弱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肖文凯 王晓娜 +2 位作者 郑瑾 谢湘竹 盛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健康体检者衰弱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2年4~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门诊进行年度体检的年龄≥60岁的710例受检者。采用Fried衰弱诊断量表评估受检者的衰弱情况,根据该量表将老年受检者分为无衰弱组(422例),衰...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健康体检者衰弱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2年4~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门诊进行年度体检的年龄≥60岁的710例受检者。采用Fried衰弱诊断量表评估受检者的衰弱情况,根据该量表将老年受检者分为无衰弱组(422例),衰弱早期组(225例)和衰弱组(63例)。收集该人群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超声心动图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前期及衰弱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衰弱前期及衰弱的发生率分别为31.7%和8.9%。与无衰弱组比较,衰弱前期组及衰弱组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是衰弱前期的保护因素(OR=0.984,95%CI:0.966~0.992,P=0.048);而年龄(OR=1.064)、查尔森共病指数(OR=1.387)、左心房前后径(OR=1.059)是老年受检者衰弱前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血清白蛋白是衰弱发生的保护因素(OR=0.823,95%CI:0.728~0.931,P=0.002);而年龄(OR=1.081)、查尔森共病指数(OR=1.458)、左心房前后径(OR=1.249)及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OR=1.652)是老年受检者发生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不同程度的衰弱影响因素存在差异,衰弱主要受年龄、共病、心脏功能及营养状况等多因素的影响,应及早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衰弱前期的发生,同时延缓并逆转衰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慢性病共病 危险因素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L和ApoA-Ⅰ模拟肽对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谢湘竹 赵水平 +1 位作者 于碧莲 钟巧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观察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载脂蛋白A-I(ApoA-Ⅰ)模拟肽对炎症状态下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的分泌和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T3-L1脂肪细胞促分化成熟后,脂多糖(LPS)刺激脂肪细胞处于炎症状态,给予不同浓度的HDL... 目的观察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载脂蛋白A-I(ApoA-Ⅰ)模拟肽对炎症状态下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的分泌和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T3-L1脂肪细胞促分化成熟后,脂多糖(LPS)刺激脂肪细胞处于炎症状态,给予不同浓度的HDL(10~100mg·L-1)和ApoA-Ⅰ模拟肽(1~50mg·L-1)干预,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液,测定细胞上清液脂联素浓度,脂肪细胞脂联素和PPARγmRNA表达水平,及核因子-κB(NF-κB)活性。结果LPS刺激使上清液中脂联素浓度由0·25±0·03μg·L-1降低至0·14±0·02μg·L-1(P<0·05)。HDL和ApoA-Ⅰ模拟肽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炎症状态下脂肪细胞脂联素分泌和mRNA表达。与LPS刺激组(0·36±0·05)比较,10、50、100mg·L-1HDL分别使脂联素mRNA表达升高2、2·9和4·2倍,而1、10、50mg·L-1ApoA-Ⅰ模拟肽分别使脂联素mRNA表达升高2·2、3·9和4·4倍(P均<0·05)。PPARγ在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与炎症状态下比较,PPARγ表达在HDL和ApoA-Ⅰ模拟肽干预后明显升高(2·85±0·69vs0·38±0·19,2·92±0·96vs0·38±0·19;P<0·05);而NF-κB活性在HDL和ApoA-Ⅰ模拟肽干预后明显减低(0·48±0·09vs1·93±0·59,0·43±0·08vs1·93±0·59;P<0·05)。结论HDL和ApoA-Ⅰ模拟肽能上调炎症状态下脂肪细胞脂联素的表达和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PARγ和NF-κB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载脂蛋白A-I模拟肽 脂肪细胞 脂联素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下脂肪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谢湘竹 赵水平 +1 位作者 于碧莲 钟巧青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3T3-L1脂肪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T3-L1脂肪细胞促分化成熟后,oxLDL刺激脂肪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干预,收集细胞,测定脂肪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3T3-L1脂肪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T3-L1脂肪细胞促分化成熟后,oxLDL刺激脂肪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干预,收集细胞,测定脂肪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TNF-α和PPAR-γmRNA表达水平及核因子-κB(NF-κB)活性。结果 oxLDL刺激使3T3-L1脂肪细胞分泌TNF-α、TNF-α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阿托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抑制oxLDL刺激下TNF-α分泌、TNF-αmRNA表达和NF-κB活化,并增强PPAR-γmRNA表达。1.0及10.0μM阿托伐他汀干预组TNF-α水平、TNF-αmRNA表达低于oxLDL刺激组(P<0.05),10.0μM阿托伐他汀干预组PPAR-γmRNA表达高于oxLDL组,NF-κB活性低于oxLDL刺激组(P<0.05);TNF-α水平、TNF-αmRNA表达、NF-κB活性和PPAR-γmRNA表达10.0和0.1μM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抑制ox-LDL刺激下3T3-L1脂肪细胞TNF-α分泌、TNF-αmRNA表达和NF-κB活性,增强PPAR-γmRNA表达,PPAR-γ与NF-κB可能介导了他汀类药物对脂肪细胞炎性过程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细胞 脂蛋白类 LDL 阿托伐他汀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L和阿托伐他汀对oxLDL刺激下脂肪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谢湘竹 赵水平 +1 位作者 于碧莲 钟巧青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观察高密度脂蛋白(HDL)及阿托伐他汀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3T3-L1脂肪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及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T3-L1脂肪细胞促分化成熟后,oxLDL刺激脂肪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HD... 目的观察高密度脂蛋白(HDL)及阿托伐他汀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3T3-L1脂肪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及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T3-L1脂肪细胞促分化成熟后,oxLDL刺激脂肪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HDL(10~100μg/mL)和阿托伐他汀(0.1~10μM),及H-89(10μM)+HDL(100μg/mL)干预,收集细胞,测定脂肪细胞TNFα水平、TNFα mRNA表达水平、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及NF-κB抑制单位(IκB)蛋白浓度。结果 oxLDL刺激使3T3-L1脂肪细胞TNFα分泌、mRNA表达水平及NF-κB活性明显增强。阿托伐他汀浓度依赖性降低TNFα分泌及mRNA表达,抑制NF-κB活化。10μM阿托伐他汀使oxLDL诱导的脂肪细胞TNFαmRNA表达降低56.5%,NF-κB活性减少41.2%。HDL也呈浓度依赖性抑制TNFα分泌及mRNA表达,降低NF-κB活性,减少IκB降解。与oxLDL刺激组比较,100μg/mlHDL使TNFαmRNA表达降低64.5%,NF-κB活性减少49%,并明显增加IκB蛋白水平。HDL的这些抗炎效应能被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应放在H89第一次出现之处)H-89部分抑制。结论 HDL能抑制oxLDL诱导的3T3-L1脂肪细胞TNFα分泌和mRNA表达,PKA-IκB-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其中作用途径之一,该效应不需要HDL与oxLDL的直接接触作用。阿托伐他汀亦通过NF-κB途径抑制oxLDL诱导的3T3-L1脂肪细胞TNFα分泌和mRNA表达。HDL的抗炎作用强度与阿托伐他汀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阿托伐他汀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NF-κB) 蛋白激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新靶点: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 被引量:4
5
作者 谢湘竹 赵水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9-481,共3页
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I)作为高密度脂蛋白(HDL)受体,能与HDL结合,参与HDL胆固醇酯的选择性摄取和代谢,以及介导游离胆固醇在脂蛋白和细胞之间的双向运动,并通过多种机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起保护性作用。体内SRBI功能的分析不仅证实... 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I)作为高密度脂蛋白(HDL)受体,能与HDL结合,参与HDL胆固醇酯的选择性摄取和代谢,以及介导游离胆固醇在脂蛋白和细胞之间的双向运动,并通过多种机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起保护性作用。体内SRBI功能的分析不仅证实了SRBI在HDL代谢中的重要性,而且也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 高密度脂蛋白 选择性摄取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4F对oxLDL刺激下脂肪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湘竹 赵水平 +1 位作者 于碧莲 钟巧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7-920,共4页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A-I模拟肽L-4F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3T3-L1脂肪细胞分泌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T3-L1脂肪细胞促分化成熟后,oxLDL(50μg/ml)刺激脂肪细胞,给予L-4F(1-50μg/...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A-I模拟肽L-4F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3T3-L1脂肪细胞分泌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T3-L1脂肪细胞促分化成熟后,oxLDL(50μg/ml)刺激脂肪细胞,给予L-4F(1-50μg/ml),H-89(10μmol/L)及H-89+L-4F(50μg/ml)干预,收集细胞,测定脂肪细胞MCP-1上清液中的浓度和mRNA表达水平,以及脂肪细胞核因子C/EBPα、β的蛋白质水平;改良Boyden小室法检测不同干预组上清液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活性的影响。结果 OxLDL(50μg/ml)刺激使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表达及分泌MCP-1明显增加,并使得诱导的单核细胞移动距离明显增加。L-4F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减少脂肪细胞MCP-1的表达和分泌,降低单核细胞趋化活性;50μg/ml L-4F使MCP-1 mRNA的表达降低(91±6)%(P<0.01)。PKA抑制剂H-89(10μmol/L)干预oxLDL刺激的脂肪细胞后MCP-1 m RNA的表达也显著减少(P<0.01),但是,在50μg/ml L-4F作用的基础上,H-89(10μmol/L)的孵育并未使得MCP-1 mRNA的表达进一步降低(P>0.05)。50μg/ml oxLDL刺激对脂肪细胞C/EBPα的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增加C/EBPβ蛋白量,且该作用呈时间依赖性;L-4F和H-89干预均降低C/EBPβ的蛋白质含量。结论 OxLDL时间依赖性地诱导脂肪细胞C/EBPβ的蛋白合成,并增强脂肪细胞MCP-1的表达分泌,L-4F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对抗oxLDL的致炎作用,cAMP/PKA-C/EBPβ信号通道可能是L-4F的作用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 L-4F 脂肪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蛋白激酶A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脂酶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及冠心病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湘竹 赵水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83-386,共4页
肝脂酶是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之一,主要水解各种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和磷脂,活性受其基因多态性及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肝脂酶基因多态性影响血脂谱,能明显增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但目前的研究发现其既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又有致... 肝脂酶是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之一,主要水解各种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和磷脂,活性受其基因多态性及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肝脂酶基因多态性影响血脂谱,能明显增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但目前的研究发现其既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又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故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肝脂酶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及冠心病的关系 综述 肝脂酶 基因多态性 高密度脂蛋白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B族I型清道夫受体研究进展的认识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湘竹 赵水平 贺达仁 《医学与哲学(B)》 2006年第2期55-57,共3页
B族I型清道夫受体(SR-BI)具有经典的清道夫受体功能,且是HDL的高亲和力受体,并能介导HDL中胆固醇的选择性摄取、影响血浆HDL-C水平以及介导非酯化胆固醇在脂蛋白和细胞之间的双向运动,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研究过程反映了相对... B族I型清道夫受体(SR-BI)具有经典的清道夫受体功能,且是HDL的高亲和力受体,并能介导HDL中胆固醇的选择性摄取、影响血浆HDL-C水平以及介导非酯化胆固醇在脂蛋白和细胞之间的双向运动,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研究过程反映了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当新现象被逐一发现,相对真理就逐渐确立,而循序渐进并运用创造性思维,最终将揭示事物的本质,实现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I) 高密度脂蛋白(HDL)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下脂肪细胞TNF-α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谢湘竹 赵水平 +1 位作者 于碧莲 钟巧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822-1825,共4页
目的观察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刺激下3T3-L1脂肪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目的观察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刺激下3T3-L1脂肪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T3-L1脂肪细胞促分化成熟后,oxLDL刺激脂肪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HDL(10~100μg/ml),及H-89(10μmol/L)+HDL(100μg/ml)干预,收集细胞,测定脂肪细胞TNF-αmRNA表达水平,IκB蛋白浓度及核因子-κB(NF-κB)活性。结果 OxLDL刺激使3T3-L1脂肪细胞TNF-αmRNA表达及NF-κB活性明显增强。HDL浓度依赖性抑制TNF-αmRNA表达、NF-κB活化和IκB降解。与oxLDL刺激组比较,100μg/ml HDL使TNF-αmRNA表达降低64.5%,NF-κB活性减少49%,并明显增加IκB蛋白水平。HDL的这些抗炎效应能被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89部分抑制。结论HDL能抑制oxLDL诱导的3T3-L1脂肪细胞TNF-αmRNA表达,PKA-IκB-NF-κB信号通路是其中作用途径之一,该效应不需要HDL与oxLDL的直接接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蛋白激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酸对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于碧莲 赵水平 +1 位作者 谢湘竹 董劭壮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观察烟酸对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T3-L1细胞促分化成熟后,给与不同浓度的烟酸(0~1.0mmol/L)干预24h后,收集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脂肪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B族Ⅰ型清道夫... 目的观察烟酸对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T3-L1细胞促分化成熟后,给与不同浓度的烟酸(0~1.0mmol/L)干预24h后,收集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脂肪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mRNA表达,采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结果烟酸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脂肪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mRNA的表达,并促进载脂蛋白AⅠ介导的胆固醇流出,但对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表达无影响。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在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与空白组(0.38±0.29)比较,在1.0mmol/L浓度的烟酸干预时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表达明显升高(3.15±0.96),为空白组的8.3倍。结论烟酸可通过上调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表达,促进脂肪细胞载脂蛋白AⅠ—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通路,加速细胞内胆固醇流出。这可能为解释烟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机制提供有用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烟酸 脂肪细胞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 胆固醇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对炎症状态下脂肪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钟巧青 赵水平 +4 位作者 董静 吴智鸿 谢湘竹 于碧莲 董劭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96-89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对炎症状态下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成为成熟的脂肪细胞,用不同浓度的HDL(10~100mg·L-1)孵育16h,然后加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对炎症状态下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成为成熟的脂肪细胞,用不同浓度的HDL(10~100mg·L-1)孵育16h,然后加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00μg·L-1)共同孵育6h,收集细胞上清测定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浓度,并检测不同浓度的HDL对LPS刺激的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结果LPS刺激脂肪细胞使得IL-8的分泌增多(P【0.05),HDL能降低细胞上清中IL-8的含量(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LPS刺激脂肪细胞使得胆固醇的流出明显减少(P【0.05),在炎症状态下HDL呈浓度依赖性的促进脂肪细胞胆固醇的流出(P【0.05)。结论HDL能够降低炎性脂肪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IL-8的水平,并能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白介素-8 脂多糖 胆固醇流出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碧莲 赵水平 +2 位作者 谢湘竹 董劭壮 董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1-636,共6页
目的: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干预是否刺激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T3-L1细胞促分化成熟后,给予不同浓度的ox-LDL(0~50μg/mL)干预8或24h;在以25μg/mL ox-... 目的: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干预是否刺激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T3-L1细胞促分化成熟后,给予不同浓度的ox-LDL(0~50μg/mL)干预8或24h;在以25μg/mL ox-LDL预处理脂肪细胞24h后,再以10μmol/L22(R)-羟基胆固醇干预24h,收集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测定脂肪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1,ABCA1),B族I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I,SR-BI)和肝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α,LXRα)mRNA表达,采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A-I)介导的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结果:低浓度ox-LDL(12.5~25μg/mL)干预24h可增加脂肪细胞ABCA1,LXRα和SR-BImRNA的表达,并促进apoA-I介导的胆固醇流出,而高浓度(50μg/mL)则无此作用。将脂肪细胞用25μg/mL ox-LDL预处理24h,再用10μmol/L22(R)-羟基胆固醇干预细胞,ABCA1和LXRαmRNA表达均有显著增加(P<0.01),同时apoA-I介导的胆固醇流出增加,而SR-BI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低浓度ox-LDL不仅可促进脂肪细胞LXRα-ABCA1-apoA-I通路,还可上调SR-BI表达,加速细胞内胆固醇流出。Ox-LDL这种新的作用不仅有利于维持脂肪细胞内胆固醇的动态平衡,还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脂肪细胞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B族I型清道夫受体 肝X受体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心绞痛平板运动试验强阳性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成辉 牛卢芳 +3 位作者 谢湘竹 吴传勇 郜玲 石亚君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51-251,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9岁。4年前活动后出现右上腹隐痛,不伴有心前区疼痛,放射痛,无心慌、胸闷,持续10~20min渐缓解,当地按“浅表性胃炎”治疗,仍时有发作,近半年自觉症状加重。既往有高血压4年余,高脂血症2年余,吸烟史4...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9岁。4年前活动后出现右上腹隐痛,不伴有心前区疼痛,放射痛,无心慌、胸闷,持续10~20min渐缓解,当地按“浅表性胃炎”治疗,仍时有发作,近半年自觉症状加重。既往有高血压4年余,高脂血症2年余,吸烟史4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平板运动试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脂酶基因-250G/A多态性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
14
作者 陈李芳 谭利明 +3 位作者 肖志杰 聂赛 谢湘竹 韩漫夫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88-692,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脂酶基因(LIPC)-250G/A多态性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筛选152名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及108名正常对照组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测定LIPC-250G/A基因多态性。结果在腔隙性脑梗... 目的探讨肝脂酶基因(LIPC)-250G/A多态性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筛选152名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及108名正常对照组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测定LIPC-250G/A基因多态性。结果在腔隙性脑梗死人群中,LIPC-250G/A基因型分布为GG 51.32%、GA 36.84%和AA 11.84%,等位基因G和A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697和0.303。GA型和AA型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GG型(P<0.05)。LIPC-250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腔隙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中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LIPC-250G/A多态性产生有益的临床血脂谱,但可能与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脂酶 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腔隙性脑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脂酶基因-250G/A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15
作者 陈李芳 谭利明 +2 位作者 聂赛 谢湘竹 肖志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脂酶基因(L IPC)-250G/A多态性在中国湖南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脑梗死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筛选194例脑梗死患者及108例正常对照组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测定L IPC-250G/... 目的探讨肝脂酶基因(L IPC)-250G/A多态性在中国湖南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脑梗死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筛选194例脑梗死患者及108例正常对照组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测定L IPC-250G/A基因多态性。结果在中国湖南汉族人群中,L IPC-250G/A基因型分布为GG 60.2%、GA 31.5%和AA 8.3%,等位基因G和A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759和0.241。GA型和AA型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高于GG型(P<0.05)。L IPC-250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脑梗死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L IPC-250G/A多态性产生有益的临床血脂谱,但可能与中国湖南汉族人群的脑梗死发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脂酶 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美国的战略设计与战略陷阱
16
作者 陈建兵 谢湘竹 《外国军事学术》 2008年第11期14-18,共5页
本文通过对美国近来九个战略计划进行的系统分析和前后比较,发现美国精于战略设计和战略布势,并概括了其三大特点。
关键词 美国战略 战略设计 战略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室结消融术后起搏器置入治疗重度心衰合并快速性房颤1例
17
作者 谢湘竹 《人民军医》 2012年第12期1227-1227,共1页
l病例报告、患者男,64岁,因“反复胸闷、气短11年,加重伴心悸1个月”入院。患者11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伴心悸、疲乏、下肢无力,休息后可缓解。7年前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2年前症状加重,休息状态下仍有胸闷、气短,伴心悸、... l病例报告、患者男,64岁,因“反复胸闷、气短11年,加重伴心悸1个月”入院。患者11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伴心悸、疲乏、下肢无力,休息后可缓解。7年前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2年前症状加重,休息状态下仍有胸闷、气短,伴心悸、咳嗽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超声心动图提示EF25%,行心脏再同步化(CRT)治疗后症状好转。近1个月来,反复于轻微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人院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消融术 起搏器置入 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高密度脂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钟巧青 赵水平 +4 位作者 王星 于碧莲 董静 谢湘竹 吴智鸿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88-890,共3页
分别用不同浓度高密度脂蛋白(HDL,0、10、50和100μg/ml)孵育3T3-L1脂肪细胞16 h,再加入100 ng/ml脂多糖共同孵育6 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脂肪细胞培养液中的白细胞介素8水平,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测... 分别用不同浓度高密度脂蛋白(HDL,0、10、50和100μg/ml)孵育3T3-L1脂肪细胞16 h,再加入100 ng/ml脂多糖共同孵育6 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脂肪细胞培养液中的白细胞介素8水平,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脂肪细胞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 显示,脂多糖刺激使脂肪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增加(P<0.05).不同浓度HDL干预的脂肪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低于脂多糖刺激组,并且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HDL干预的脂肪细胞PPARγmRNA表达较单用脂多糖刺激组显著升高.这些结果提示HDL可能通过上调PPARγ的表达、抑制脂肪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脂肪细胞 白细胞介素8 PPAR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