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平行医疗系统的医院运营优化
1
作者 谢欣照 俞怡 +7 位作者 吴子怡 王可欣 吕昕怡 王静 王雨桐 林懿伦 王飞跃 陈彦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2024年第1期52-63,共12页
在数字化浪潮中,为了应对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问题,满足医院管理优化的需求,亟须引入数字化和平行智能技术。平行医疗系统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方法,充分发挥数据价值,通过虚实互动来优化解决方案。该系统由分布式可信数据库、医疗操作系统... 在数字化浪潮中,为了应对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问题,满足医院管理优化的需求,亟须引入数字化和平行智能技术。平行医疗系统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方法,充分发挥数据价值,通过虚实互动来优化解决方案。该系统由分布式可信数据库、医疗操作系统、医疗场景工程和医疗大模型组成,通过数据的收集和流通,强化数据赋能,从而促进医院运营的跨维度优化。为了更好地展现数据在医院运营中的价值,基于平行医疗系统提出了量化数据价值的方法,并借助数值实验进行展示。实验结果表明,平行医疗系统可以提升医院社会效益47.45%、经济效益13.82%和运行效率21.90%,为决策者提供全局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系统 平行医疗 医院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的三甲公立医院临床科室运行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欣照 吴子怡 +3 位作者 王可欣 吕昕怡 成荣 陈彦 《卫生软科学》 2024年第10期39-42,共4页
[目的]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某三甲公立医院的临床科室运行效率进行评价,为医院运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CR、BCC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样本医院2020-2023年28个临床科室运行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28个临床科室中,DEA有... [目的]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某三甲公立医院的临床科室运行效率进行评价,为医院运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CR、BCC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样本医院2020-2023年28个临床科室运行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28个临床科室中,DEA有效科室2020-2023年分别为10个、12个、14个和13个,综合效率2020-2023年平均值分别为0.827、0.878、0.894、0.888,其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1共23个科室,<1共5个科室,其主要受技术变化指数的影响。[结论]纯技术效率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变化指数关联较大,医院和各临床科室应当通过合理控制投入产出、加强管理和技术水平提升,强化数字技术利用等举措,来推动运行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运行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门急诊患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流程优化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子怡 谢欣照 +3 位作者 王可欣 吕昕怡 周昊阳 陈彦 《现代医院》 2024年第8期1190-1193,1197,共5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综合医院门急诊患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优化门急诊患者突发事件的应急流程提供参考。方法基于FMEA对综合医院门急诊患者突发事件应急流程中的风险...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综合医院门急诊患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优化门急诊患者突发事件的应急流程提供参考。方法基于FMEA对综合医院门急诊患者突发事件应急流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及评估,分析潜在的失效模式,查找出风险优先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125的重点风险,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进行控制,并对控制效果进行评价,采取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现4大方面16个风险点,通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高风险点的RPN均下降至125以下,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门急诊急救设备利用率、患者突发事件及时通报率、患者突发事件及时反馈率、患者突发事件急救成功率均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FMEA应用于门急诊患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有利于优化门急诊患者突发事件的应急流程,从而提升综合医院门急诊应急处置能力,使门急诊患者突发事件得到妥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门急诊 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FIC理论的公立医院门诊应急联动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
4
作者 王可欣 谢欣照 +5 位作者 吴子怡 吕昕怡 成荣 周昊阳 李颖 陈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5期13-16,共4页
目的 探索公立医院门诊应急联动的影响因素,为提升门诊应急联动效果、助推门诊平稳运行提供参考。方法 先以SFIC理论为基础,构建公立医院门诊应急联动影响因素问卷;于2023年3月至4月对筛选出的25名专家发放问卷;最后运用决策试验和评价... 目的 探索公立医院门诊应急联动的影响因素,为提升门诊应急联动效果、助推门诊平稳运行提供参考。方法 先以SFIC理论为基础,构建公立医院门诊应急联动影响因素问卷;于2023年3月至4月对筛选出的25名专家发放问卷;最后运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法分析问卷数据,探索影响应急联动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与原因度。结果 本研究结合理论模型与文献分析构建了5个维度21个因素的指标评价体系,并识别出10个关键因素,包括院内环境、组织结构、指挥领导、可操作性、规范全面、合作基础、沟通渠道、建立信任、积极投入与风险共担。结论 从夯实联动初始条件、加强应急制度建设、提升领导指挥能力方面入手可提升公立医院门诊应急联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门诊 应急联动 SFIC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互联网医院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5
作者 吴子怡 谢欣照 +4 位作者 王可欣 吕昕怡 成荣 周昊阳 陈彦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12期53-56,共4页
基于价值链理论,从基础活动和增值活动两方面,以及组织架构、平台建设、服务内容、信息技术、管理制度、运营手段等6个维度构建互联网医院运营管理模式。运行后,累计成功挂号量、完成问诊量、开具处方量、开具检验检查数量以及患者满意... 基于价值链理论,从基础活动和增值活动两方面,以及组织架构、平台建设、服务内容、信息技术、管理制度、运营手段等6个维度构建互联网医院运营管理模式。运行后,累计成功挂号量、完成问诊量、开具处方量、开具检验检查数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处方执行率、医技预约执行率均显著提升。基于价值链理论构建的互联网医院运营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互联网+医疗”服务效率与水平,转变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的运营管理思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链 互联网医院 运营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陈晨辉 那丽 +5 位作者 牟昀辉 张诗敏 尹琴琴 谢欣照 张杭琪 马月丹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31,共4页
目的:分析我国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和发展趋势,以期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方法:基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的卫生服务体系规划要求,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年来,我国加强了... 目的:分析我国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和发展趋势,以期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方法:基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的卫生服务体系规划要求,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公共卫生人员数量逐步上升,但增速较缓,大部分省份无法完成"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0.83人"这一指导性目标,且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配置与医院有较大差距,公共卫生人力资源整体配置水平不高。结论:应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员薪酬待遇等,进一步优化我国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人员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智慧门诊一体化服务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可欣 焦阳阳 +2 位作者 吴子怡 谢欣照 陈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索公立医院智慧门诊服务体系的创新思路。方法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践为例,通过比较2021年7月至12月(优化前)与2022年1月至6月(优化后)相关数据,评估涵盖诊前预问诊、诊中指引、诊后随访、患者管理等多方面的一体化智慧... 目的探索公立医院智慧门诊服务体系的创新思路。方法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践为例,通过比较2021年7月至12月(优化前)与2022年1月至6月(优化后)相关数据,评估涵盖诊前预问诊、诊中指引、诊后随访、患者管理等多方面的一体化智慧服务平台的运行效果。结果优化后平台的各功能模块使用人次数、患者对各个流程满意率高于优化前,优化后患者诊疗等候时间短于优化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慧门诊一体化服务平台可在满足公立医院患者就医需求、提高医疗服务供需匹配度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门诊 流程优化 公立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TAUT理论的互联网医院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焦阳阳 王可欣 +7 位作者 张成 徐瑞 王迪 吴子怡 谢欣照 成荣 詹祥 陈彦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3年第3期346-351,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人群互联网医院需求异质性,探索互联网医院的服务机制及优化路径。方法:以UTAUT理论为框架,通过数据分析对互联网医院的标识机制、积木块机制及所形成的内部模型机制进行优化。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 目的:分析不同人群互联网医院需求异质性,探索互联网医院的服务机制及优化路径。方法:以UTAUT理论为框架,通过数据分析对互联网医院的标识机制、积木块机制及所形成的内部模型机制进行优化。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职业”“长期居住地”“一天内上网时间”“月收入”对互联网医院的使用情况有统计学差异;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一天内上网时间”“感知有用性”“社会影响”“个体创新性”“感知可控性”是影响患者互联网医院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可通过修改接诊时间、加大宣传力度、延伸服务内容、提高平台可操作性四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互联网医院 UTAUT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