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护理对提高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能力和效果的作用
1
作者 谢文娴 叶日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2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究为提高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能力和效果,选择应用优质护理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2—8月本医院收治的急诊心肌梗死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20例,采取优质护理)和对照组(120例,采取常规护理)。比较评估两组患者... 目的探究为提高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能力和效果,选择应用优质护理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2—8月本医院收治的急诊心肌梗死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20例,采取优质护理)和对照组(120例,采取常规护理)。比较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救治关键时间及救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救治关键时间比对照组的短(P<0.05);观察组住院控制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胸痛缓解率以及抢救成功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在改善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能力以及效果上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救治能力 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系统理论的区域科技创新资源评价——以长三角地区为实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郑明 谢文娴 +3 位作者 刘洢颖 王莉军 刘志辉 普丽娜 《情报工程》 2021年第2期33-45,共13页
[目的/意义]科技创新资源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它不仅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还通过资源的集聚营造了高效的创新环境,驱动了科技成果的产出,形成了更高水平的资源基础实力,从而确保科技创新能力持续积累。[方... [目的/意义]科技创新资源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它不仅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还通过资源的集聚营造了高效的创新环境,驱动了科技成果的产出,形成了更高水平的资源基础实力,从而确保科技创新能力持续积累。[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系统理论,构建了以科技创新资源支撑力、聚集力和驱动力为基本框架的"三力"指数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而计算出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综合指数和"三力"指数。[结果/结论]最后以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其科技创新资源指数进行排名,进而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城市科技创新资源基本格局,为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建设和评价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系统 科技资源配置 科技创新资源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谢文娴 叶日珍 黄石英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6期140-141,共2页
目的观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采取护理干预对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住院部接收并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总计106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53例)与研究组(5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 目的观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采取护理干预对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住院部接收并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总计106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53例)与研究组(5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生存质量,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恢复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率高达100%,对照组为84.91%(P<0.05)。结论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COPD患者,可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拉近医护人员和患者距离,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COPD 肺功能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病人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石英 徐兰芳 谢文娴 《全科护理》 2020年第6期722-724,共3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入住本院的186例慢性鼻窦炎择期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86例(2018年7月—2018年12月)给予围术期常规护...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入住本院的186例慢性鼻窦炎择期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86例(2018年7月—2018年12月)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2019年1月—2019年6月)围术期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结果]两组病人口干程度、术后疼痛程度、不适症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将加速外科康复护理运用于慢性鼻窦炎择期手术病人,能够减轻口干及疼痛等不适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病人的及早康复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内镜 加速康复外科 口干 疼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科学数据管理和共享需求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5
5
作者 普丽娜 殷晓 谢文娴 《情报工程》 2021年第6期88-100,共13页
[目的 /意义]为全面了解上海科学数据资源现状,以及不同利益主体对上海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政策的需求。[方法 /过程]从数据治理视角,遵循信息资源全生命周期规律,设计问卷内容,面向各利益相关者开展调研。[结果 /结论 ]总结科学数据全... [目的 /意义]为全面了解上海科学数据资源现状,以及不同利益主体对上海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政策的需求。[方法 /过程]从数据治理视角,遵循信息资源全生命周期规律,设计问卷内容,面向各利益相关者开展调研。[结果 /结论 ]总结科学数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特点,提出上海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数据共享 数据全生命周期 科学数据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系统视角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创新发展评价研究
6
作者 普丽娜 谢文娴 +1 位作者 刘志辉 刘琦岩 《情报工程》 2023年第5期46-58,共13页
[目的/意义]G60科创走廊作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推动引擎,其科技创新发展能力是驱动“三先”走廊目标实现的关键。对G60科创走廊科技创新发展进行系统量化评价,是监测“三先”走廊建设发展的有效手段。[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区域... [目的/意义]G60科创走廊作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推动引擎,其科技创新发展能力是驱动“三先”走廊目标实现的关键。对G60科创走廊科技创新发展进行系统量化评价,是监测“三先”走廊建设发展的有效手段。[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结合G60科创走廊的“三先”走廊发展定位,构建以创新策源、先进制造和科创生态为基本框架的科技创新发展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对G60科创走廊及其所属九城市2016年至今的科技创新发展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并选取代表性指标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国内主要创新城市群、国外主要创新城市进行了国内外的对比分析。[结果/结论]本研究经系统刻画,分析了G60科创走廊的建设成效,进一步验证了通过提升创新策源辐射能力、加强科技创新主体集聚、完善创新生态环境,推动G60科创走廊“三先”发展的重要作用,为G60科创走廊深化发展提供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 创新驱动 创新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叶菊花 谢文娴 闫立佳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10期1391-1392,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患肢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入选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220例,对照组11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1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术...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患肢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入选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220例,对照组11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1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第1天和术后1周,观察组的患肢肿胀程度、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训练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身心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黄石英 谢文娴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21期3567-3568,3529,共3页
目的:探讨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骨科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n=25)、早期组(n=25)。基础组患者采用基础手术护理,早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 目的:探讨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骨科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n=25)、早期组(n=25)。基础组患者采用基础手术护理,早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疼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早期组护理后患者的SAS、SDS评分比基础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术后1周VAS评分低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减轻术后负面心理,减少并发症,可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早期护理干预 身心健康 并发症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精细化急救护理对溶栓效果的提升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叶日珍 黄丹 +1 位作者 谢文娴 李莉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高溶栓治疗效果,分析精细化急救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共有60例患者被纳入此次研究,均是某院2019年8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精细... 目的: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高溶栓治疗效果,分析精细化急救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共有60例患者被纳入此次研究,均是某院2019年8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精细化急救护理)各30例,分析两组护理方式对急救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两组救治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溶栓开始时间、卧床时间相比均较短,且实验组溶栓成功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转运成功率高,急救成功率高,抢救发生医疗争议率低(P<0.05);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方式满意度评价,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结论:从预后角度来说,予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精细化急救护理,能缩短患者的溶栓治疗时间,提高溶栓效果,利于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精细化急救护理 溶栓治疗时间 溶栓效果 提升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在医院门诊注射室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叶日珍 谢文娴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12期1697-1698,共2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门诊注射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进行输液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门诊注射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进行输液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管理中, PDCA循环模式的效果理想,可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注射室 PDCA循环 护理满意度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IL-6、PCT及NSE水平联合检测对患者继发轻度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丹 叶日珍 谢文娴 《中外医疗》 2020年第2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联合检测对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继发轻度认知障碍(MCI)的预测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8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AECOPD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联合检测对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继发轻度认知障碍(MCI)的预测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8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AECOPD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变化,将继发MCI患者设为实验组(n=23),未继发MCI患者为对照组(n=67)。对比两组IL-6、PCT及NSE的水平差异;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对病情进行评估;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MoCA与血清IL-6、PCT及NSE水平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IL-6、PCT及NSE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继发轻度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实验组的IL-6水平为(20.45±1.88)pg/mL,高于对照组的(8.65±1.3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70,P<0.001);实验组PCT水平为(1.33±0.94)ng/mL,高于对照组的(0.75±0.4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2,P<0.001);实验组的NSE水平为(18.75±7.78)ng/mL,高于对照组的(14.74±4.2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1,P<0.01);实验组的APACHEⅡ分数为(18.45±3.73)分,高于对照组的(10.23±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10,P<0.001)。AECOPD患者MoCA评分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L-6、PCT及NSE与AECOPD患者的MoCA评分呈负相关;IL-6、PCT及NSE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78、0.71,均具有较好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3个因子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0,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最高。结论AECOPD患者血清中IL-6、PCT及NSE水平升高与继发认知障碍有关,血清中IL-6、PCT及NSE水平联合检测对AECOPD患者继发MCI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轻度认知障碍 IL-6 PCT 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2
作者 普丽娜 谢文娴 殷晓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9年第5期103-110,共8页
在分析实验技术人才概念、特征及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验技术工作的属性特点和岗位性质,建立“支撑服务—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为一体的实验技术人才三维评价理论模型,形成伴随实验技术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的分类评价体系... 在分析实验技术人才概念、特征及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验技术工作的属性特点和岗位性质,建立“支撑服务—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为一体的实验技术人才三维评价理论模型,形成伴随实验技术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的分类评价体系,并对分类评价方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力图为有效评价实验技术人才提供方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技术人才 分类评价 指标体系 人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黄石英 谢文娴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5期9-10,共2页
目的分析股骨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行股骨复位PFNA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股骨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将髋关节... 目的分析股骨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行股骨复位PFNA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股骨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75分者纳入疗效较佳组,将Harris评分<75分者纳入疗效不佳组,疗效不佳患者占33.00%;两组在年龄、骨折分型、手术时机、骨折是否稳定、骨折复位质量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骨折分型、手术时机、骨折稳定性、骨折复位质量均是影响PFNA内固定术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股骨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疗效与年龄、骨折分型、手术时机、骨折稳定性、骨折复位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疗效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优质护理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实施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文娴 《辽宁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实施的护理效果。方法 2015年11月-2018年1月,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院前急救接诊患者3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89例,对照组在抢救过程中实施...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实施的护理效果。方法 2015年11月-2018年1月,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院前急救接诊患者3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89例,对照组在抢救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优质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投诉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4.18%高于对照组82.01%,投诉事件发生率为5.82%,低于对照组13.23%,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71%高于对照组82.01%,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理想,可提升抢救成功率,为患者争取最佳抢救时机,减少投诉事件,切实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推荐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优质护理 心肺复苏 交接工作
原文传递
品管圈联合护理干预改善慢阻肺患者认知度效果
15
作者 谢文娴 叶日珍 黄石英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年第22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品管圈联合护理干预改善慢阻肺患者认知度的效果。方法:将142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与联合组(7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组则采取品管圈联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药物使用正确率、治疗依从... 目的:观察品管圈联合护理干预改善慢阻肺患者认知度的效果。方法:将142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与联合组(7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组则采取品管圈联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药物使用正确率、治疗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联合组疾病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药物使用正确率为100.00%、治疗依从率为98.59%、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14%、87.33%、88.73%(P<0.01)。结论:在慢阻肺患者中采取品管圈联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慢阻肺的认知度,改善其对药物的正常使用情况及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品管圈 护理干预 认知度 合理用药 依从性 满意度
原文传递
氧驱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与临床护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叶日珍 谢文娴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年第21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使用氧驱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0月本院接收的98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则... 目的:探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使用氧驱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0月本院接收的98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则使用盐酸氨溴索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护理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确切,同时予以综合护理,可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氧驱雾化吸入 盐酸氨溴索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