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地区耐阴爵床科植物筛选及其园林应用
1
作者 张雅慧 谢思明 彭彩霞 《广东园林》 2024年第1期99-108,共10页
爵床科Acanthaceae植物多自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林下,种类繁多,生活型、生态型多样,且适应性较强、栽培繁殖易、管理粗放,在气候湿热的广州地区的园林造景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通过对华南国家植物园及广州市代表性公园绿地中的爵床科... 爵床科Acanthaceae植物多自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林下,种类繁多,生活型、生态型多样,且适应性较强、栽培繁殖易、管理粗放,在气候湿热的广州地区的园林造景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通过对华南国家植物园及广州市代表性公园绿地中的爵床科植物的园林应用进行调查,观察记录不同种间的形态、物候及观赏特征;通过比较不同光照栽培环境下的生长发育表现,筛选出45种观赏性高、耐阴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广州地区林缘或林下栽培的爵床科植物,并介绍其观赏特征及园林应用形式。最后,结合调查情况,建议通过加强爵床科植物种质资源发掘和利用、增加对耐阴性种质的筛选、丰富园林应用形式、优化养护管理、加大科普宣教力度等措施应对现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爵床科 耐阴性 筛选 园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和FHIT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谢思明 沈丽佳 +2 位作者 殷操 阮萍 姚希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PTEN、FHIT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和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肿瘤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 2例口腔鳞癌中和12例正常口腔黏膜中FHIT、PTEN的蛋白表达。结果:在正常口腔黏膜中PTEN均为...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PTEN、FHIT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和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肿瘤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 2例口腔鳞癌中和12例正常口腔黏膜中FHIT、PTEN的蛋白表达。结果:在正常口腔黏膜中PTEN均为强阳性表达(12 / 12 ) ,在口腔鳞癌中2 4 2 % (15 / 6 2 )表现为PTEN蛋白表达的缺乏或减少;而FHIT在正常口腔黏膜中也均为强阳性表达(12 / 12 ) ;在口腔鳞癌中17 7% (11/ 6 2 )表现为FHIT蛋白表达缺乏或减少。结论:PTEN、FHIT在口腔鳞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基因 PTEN基因 FHIT基因 口腔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及癌前病变中MLH-1与PTEN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谢思明 张莉 +5 位作者 孟润莎 卢志远 沈丽佳 张丹燕 李伟深 殷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口腔癌及癌前病变中错配修复基因MLH-1与抑癌基因PTEN的蛋白表达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上皮单纯增生11例及上皮异常增生10例,而正常口腔黏膜10例中错配修复基因ML... 目的:通过检测口腔癌及癌前病变中错配修复基因MLH-1与抑癌基因PTEN的蛋白表达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上皮单纯增生11例及上皮异常增生10例,而正常口腔黏膜10例中错配修复基因MLH-1与抑癌基因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中MLH-1的阳性表达率为47.9%(23/48),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7.9%(23/48),明显低于其他各组,与正常黏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MLH-1与PTEN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r=0.548,P=0.018).结论:MLH-1与PTE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过程中均起作用,MLH-1与PTEN可能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口腔癌前病变 免疫组化 MLH-1 PT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甘露醇剂量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2
4
作者 谢思明 陆士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 探讨甘露醇对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及如何正确使用甘露醇。方法 选取高血压幕上性非丘脑出血、脑压增高不突出、发病 6h内、血肿量 <5 0mL的患者 84例 ,将 2 4h内应用 2 0 %甘露醇 2 5 0mLQ8h或Q12h者称为常... 目的 探讨甘露醇对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及如何正确使用甘露醇。方法 选取高血压幕上性非丘脑出血、脑压增高不突出、发病 6h内、血肿量 <5 0mL的患者 84例 ,将 2 4h内应用 2 0 %甘露醇 2 5 0mLQ8h或Q12h者称为常规组 (2 8例 ) ,12 5mL者称为半常规组 (2 8例 )及未使用甘露醇组 (2 8例 )。 4 8h复查脑CT ,血肿增大超过 33%为血肿早期扩大 ,分析早期应用甘露醇对血肿扩大的影响。结果 常规组发生早期血肿扩大 11例 ,半常规组 3例 ,未使用甘露醇组 2例。常规组与半常规组、未使用甘露醇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结果相同。结论 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 2 4h内不适当应用甘露醇可增加早期血肿发生率 ,使病情加重。半常规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甘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ABC转运蛋白在鼻咽癌顺铂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谢思明 杜莎莎 +1 位作者 方唯意 姚开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8-463,共6页
为研究鼻咽癌细胞CNE2中顺铂耐药与10种ABC转运蛋白的关系,分别用顺铂、顺铂+5-氟脲嘧啶来诱导CNE2耐药,在脱药培养2个月后通过MT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及其与顺铂的量效关系和耐药指数,同时,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耐药细胞与敏感细胞... 为研究鼻咽癌细胞CNE2中顺铂耐药与10种ABC转运蛋白的关系,分别用顺铂、顺铂+5-氟脲嘧啶来诱导CNE2耐药,在脱药培养2个月后通过MT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及其与顺铂的量效关系和耐药指数,同时,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耐药细胞与敏感细胞中10种ABC转运蛋白mRNA表达的差异,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验证.MTT法结果提示,成功诱导出两株分别对顺铂、顺铂+5-氟脲嘧啶耐药的细胞株(分别命名为CNE2/DDP、CNE2/DDP+5Fu),耐药指数分别为2.58和5.31,ABCC2在两株耐药细胞株中表达均上调,分别为2.50和4.08倍,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表明,ABCC2在两株耐药细胞中表达均增强,同时ABCC2还可在CNE2/DDP+5Fu细胞核中表达.上述结果表明ABCC2在CNE2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顺铂 多药耐药 ABC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HIT抑癌基因在头颈部鳞癌中的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谢思明 殷操 沈丽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07-110,共4页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 (FHIT)是 1996年新发现的一种定位于人类染色体 3p14 .2上的抑癌基因 ,其编码的蛋白质具有ApnA水解酶的特性 ,可通过水解ApnA(主要是Ap3A)而阻止细胞生长信号传导途径 ,从而抑制细胞的生长 ;另有观点认为FHIT可与A...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 (FHIT)是 1996年新发现的一种定位于人类染色体 3p14 .2上的抑癌基因 ,其编码的蛋白质具有ApnA水解酶的特性 ,可通过水解ApnA(主要是Ap3A)而阻止细胞生长信号传导途径 ,从而抑制细胞的生长 ;另有观点认为FHIT可与Ap3A等结合成FHIT底物复合物 ,这种复合物可能是一种信号物质 ,其抑癌作用可能比其水解酶作用更重要。研究表明FHIT在肿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就FHIT在头颈部鳞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基因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 头颈部鳞癌 口腔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低钠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谢思明 陆士奇 +2 位作者 王中 刘源 郝永刚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11-1112,共2页
目的研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出血量、病情轻重、脑血管痉挛的情况及血钠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结果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其血钠水平明显降低... 目的研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出血量、病情轻重、脑血管痉挛的情况及血钠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结果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其血钠水平明显降低,有明显的临床意义。结论低钠血症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并发症,且是反映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情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应严密监测并及时明确病因、尽早治疗,以改善病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低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耐药细胞系中11种ABC转运子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思明 方茅 钟雪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995-998,共4页
目的:在胶质瘤的治疗中,亚硝基脲类药物如卡氮芥是常用的化疗药物。但由于耐药性的产生,患者预后通常不良。在耐药机制的研究中,ABC转运子家族因其具有将药物泵出细胞外的特性而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胶质瘤细胞中卡氮芥耐药与11种AB... 目的:在胶质瘤的治疗中,亚硝基脲类药物如卡氮芥是常用的化疗药物。但由于耐药性的产生,患者预后通常不良。在耐药机制的研究中,ABC转运子家族因其具有将药物泵出细胞外的特性而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胶质瘤细胞中卡氮芥耐药与11种ABC转运子的关系。方法:以SWOZ2细胞作为卡氮芥敏感的细胞系,以卡氮芥耐药的SWOZ1细胞作为原发性耐药细胞系,同时诱导出卡氮芥耐药的SWOZ2细胞系作为获得性耐药细胞系,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及卡氮芥对各细胞系的IC50和耐药指数,同时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耐药细胞与敏感细胞中11种ABC转运子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CCK-8法结果表明,与SWOZ2细胞相比,SWOZ1对卡氮芥的耐药性是SWOZ2的4.7倍,SWOZ2的卡氮芥耐药细胞系(命名为SWOZ2/B)对卡氯芥的耐药性是SWOZ2的6.5倍。采用相对定量的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 1种ABC转运子在各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只有ABCG1在2株耐药细胞系中均表达上调,分别在SWOZ1中上调了4.1倍、在SWOZ2/B中上调了4.4倍。结论:ABCG1在脑胶质瘤细胞卡氯芥耐药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卡氮芥 ABC转运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内皮素1含量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思明 陆士奇 赵益明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患者脑脊液中内皮素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采集35例SAH患者脑脊液标本,采集时间为入院后第1~3、7~9、13~15天,采用放免法检测脑脊液中内皮素1(ET-1)浓度。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患者脑脊液中内皮素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采集35例SAH患者脑脊液标本,采集时间为入院后第1~3、7~9、13~15天,采用放免法检测脑脊液中内皮素1(ET-1)浓度。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结果出血后第3天脑脊液中ET-1浓度即有明显升高,在出血后第7天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血管痉挛患者ET-1浓度明显高于未痉挛者。结论SAH患者脑脊液中ET-1浓度的升高参与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其含量与病情演变、脑血管痉挛(CVS)程度有关,并可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脑脊液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思明 陆士奇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年第6期92-93,共2页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1980年首先由Caplan发现并命名,是指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直径范围内5条血管分叉部位(两条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及基底动脉顶端)动脉闭塞所致其供血区(丘脑、中脑、小脑、枕叶和颞叶内侧)多发性...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1980年首先由Caplan发现并命名,是指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直径范围内5条血管分叉部位(两条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及基底动脉顶端)动脉闭塞所致其供血区(丘脑、中脑、小脑、枕叶和颞叶内侧)多发性梗死。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干血管病,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及影像学(特别是MR)的发展,确诊的TOBS病例增多。现将我院收治TOBS18例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临床分析 缺血性脑干血管病 基底动脉顶端 小脑上动脉 大脑后动脉 动脉闭塞 临床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ABCC2的表达与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11
作者 谢思明 江庆萍 +2 位作者 方唯意 储兵 姚开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在鼻咽癌组织中ABCC2的表达与顺铂化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完整的鼻咽癌标本,根据对化疗的情况分为高敏感组和低敏感组,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ABCC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分析ABCC2的表达与化疗效果、转移等... 目的探讨在鼻咽癌组织中ABCC2的表达与顺铂化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完整的鼻咽癌标本,根据对化疗的情况分为高敏感组和低敏感组,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ABCC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分析ABCC2的表达与化疗效果、转移等方面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84例标本,其中高敏感组50例,低敏感组34例;ABCC2在低敏感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高敏感组(P<0.01),并且在顺铂+5-氟脲嘧啶化疗方案中,ABCC2在低敏感组中的的表达高于高敏感组(P<0.05);在转移组中ABCC2的表达高于未转移组(P<0.05)。结论在鼻咽癌中ABCC2的表达与DDP化疗效果、转移有关,提示可以考虑用ABCC2来预测鼻咽癌对DDP为基础的化疗的敏感性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ABCC2 顺铂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鳞癌中抑癌基因PTEN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谢思明 沈丽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531-1533,共3页
The PTEN, having a dual specificity phosphatase activity, is the first tumor suppressor gene that possess phosphatase activity hitherto. Many researches have suggested that PTEN play a major role in the tumorgenesis. ... The PTEN, having a dual specificity phosphatase activity, is the first tumor suppressor gene that possess phosphatase activity hitherto. Many researches have suggested that PTEN play a major role in the tumorgenesis. In clinical, the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n this review,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f PTE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TEN and HNSCC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基因 肿瘤抑制 头颈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耐药相关蛋白及β-caten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甘思远 钟雪云 +3 位作者 谢思明 李素梅 彭辉 罗枫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329,共7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化疗药物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肿瘤对化疗药物产生多药耐药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肿瘤联合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检测β-catenin以及肿瘤耐药相关蛋白MRP2、P-gp、Bcl-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背景与目的:随着化疗药物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肿瘤对化疗药物产生多药耐药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肿瘤联合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检测β-catenin以及肿瘤耐药相关蛋白MRP2、P-gp、Bcl-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car cinoma,ESCC)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ESCC的多药耐药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运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582例ESCC及其癌旁294例正常黏膜、92例单纯细胞增生和87例不典型增生上皮组成的组织芯片中MRP2、P-gp、β-catenin及Bcl-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MRP2、Bcl-2在ESCC中的累积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值[分别为(195.7±175.9)×103和(90.5±112.5)×103]显著高于其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IOD值[分别为(104.8±86.1)×103和(25.2±46.6)×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gp、β-catenin在ESCC中的IOD值[分别为(57.7±75.5)×103和(32.0±47.0)×103]显著低于其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IOD值[分别为(114.8±106.6)×103和(46.1±35.7)×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ESCC的分化程度按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顺序依次改变,MRP2的IOD值依次递增,β-catenin在低分化ESCC中的IOD值大于其在中、高分化ESCC中的IOD值,Bcl-2在高分化ESCC中的IOD值低于其在中、低分化ESCC中的I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β-catenin、Bcl-2在ESCC浸润至黏膜层的病例的癌组织标本中的IOD值大于其在ESCC浸润至肌层或浆膜层的病例的癌组织标本中的I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Bcl-2的IOD值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1);ESCC中P-gp的表达分别与MRP2、Bcl-2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288和r=0.253,P<0.01)。结论:P-gp与MRP2及Bcl-2可作为ESCC多药耐药的预测因子。β-catenin可能在ESC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MRP2 P-GP Β-CATENIN Bcl-2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图像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PTEN和FHIT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cyclin D1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4
作者 沈丽佳 谢思明 +2 位作者 殷操 阮萍 姚希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PTEN、FHIT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和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cyclinD1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OSCC中FHIT、PTEN、cyclinD1蛋白表达的情况,以12例正常口腔粘膜作对照。结果在正常口腔粘膜中PTE...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PTEN、FHIT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和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cyclinD1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OSCC中FHIT、PTEN、cyclinD1蛋白表达的情况,以12例正常口腔粘膜作对照。结果在正常口腔粘膜中PTEN均为强阳性表达(12/12),在OSCC中24.2%(15/62)表现为PTEN蛋白表达的缺乏或减少;而FHIT在正常口腔粘膜中也均为强阳性表达(12/12),在OSCC中17.7%(11/62)表现为FHIT蛋白表达缺乏或减少;cyclinD1在正常口腔粘膜中91.7%(11/12)表现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在OSCC中53.2%(33/62)表现为阳性或强阳性表达;PTEN与FHIT均为阳性或强阳性表达时,37.8%(28/74)cyclinD1表现为阴性或弱阳性,其中11例为正常口腔粘膜(占正常组的91.7%)。结论PTEN、FHIT在OSCC的发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PTEN/FHIT的表达与cyclinD1有关,提示PTEN、FHIT能够下调cyclinD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基因 PTEN FHIT CYCLIN D1 口腔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siRNA靶向干扰EIF4G1鼻咽癌稳定细胞株的建立 被引量:8
15
作者 涂露霞 方唯意 +4 位作者 刘真 李欣 何英 谢思明 姚开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4-847,851,共5页
目的检测人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G1(EIF4G1)基因在8株鼻咽癌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寻找最高表达的细胞株。构建EIF4G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建立稳定干扰EIF4G1表达的鼻咽癌细胞株,测定干扰效率。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EIF4G1mRNA... 目的检测人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G1(EIF4G1)基因在8株鼻咽癌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寻找最高表达的细胞株。构建EIF4G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建立稳定干扰EIF4G1表达的鼻咽癌细胞株,测定干扰效率。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EIF4G1mRNA在鼻咽癌细胞株5-8F、6-10B、C666-1、CNE1、CNE2、HNE1、HONE1、SUNE1表达水平。构建重组靶向EIF4G1shRNA慢病毒表达质粒pLenti6/BLOCK-iT-DEST/EIF4G1shRNA。用293FT细胞包装后产生的成熟慢病毒颗粒感染5-8F细胞,经杀稻瘟菌素筛选后,建立稳定表达siRNA的5-8F鼻咽癌细胞株。最后荧光定量PCR检测干扰效率。结果在8个鼻咽癌细胞株中,EIF4G1显示在5-8F细胞株中表达最高。PCR和测序验证pLenti6/BLOCK-iT-DEST/EIF4G1shRNA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经293FT细胞病毒包装,感染5-8F细胞后,与阴性对照组和未干扰组相比可明显抑制EIF4G1mRNA水平EIF4G1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Lenti6/BLOCK-iT-DEST/EIF4G1shRNA慢病毒重组质粒,建立了稳定靶向干扰EIF4G1表达的siRNA5-8F鼻咽癌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G1 慢病毒 重组质粒 RNA干扰 鼻咽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2/CD99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H/RS细胞中的表达及与Eber-1/LMP-1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沈丽佳 何滢 +3 位作者 蒋会勇 谢思明 朱梅刚 赵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76-780,共5页
目的:检测mic2基因与CD99蛋白和Eber-1基因与潜伏膜蛋白-1(LMP1)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H/RS细胞中的表达,探讨mic2/CD99表达与Eber-1/LMP-1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并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检测59例石蜡包埋淋巴... 目的:检测mic2基因与CD99蛋白和Eber-1基因与潜伏膜蛋白-1(LMP1)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H/RS细胞中的表达,探讨mic2/CD99表达与Eber-1/LMP-1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并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检测59例石蜡包埋淋巴瘤组织标本[43例cHL,1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mic2/CD99和Eber-1/LMP-1的表达,比较分析mic2/CD99在两组中的表达及与Eber-1/LMP-1的关系。结果:cHL组CD99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3%,mic2基因表达为55·8%,LMP1表达为58·1%,Eber-1表达为53·5%;NHL组CD99蛋白与mic2基因表达高于cHL组(P<0·05);LMP1和Eber-1的表达低于cHL组(P<0·05);mic2基因的表达高于CD99蛋白的表达(P<0·05);Eber-1与LMP1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CD99蛋白与LMP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各项指标的表达与性别无关。CD99蛋白与LMP1的表达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mic2与Eber-1的表达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CD99蛋白在cHL H/RS细胞中低表达,并与LMP1的表达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基因 mic2 基因 Eber-1 蛋白质CD99 潜伏膜蛋白质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B淋巴瘤A20细胞株mCD99L2基因表达检测及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6
17
作者 沈丽佳 方唯意 +3 位作者 谢思明 何滢 蒋会勇 赵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的检测及克隆小鼠B淋巴瘤A20细胞株mCD99L2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寡核苷酸探针,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A20细胞中mCD99L2基因的mRNA表达,RT-PCR法从A20细胞总RNA中获取mCD99L2 基因含编码区全长cDNA,克隆入T载体,筛选阳... 目的检测及克隆小鼠B淋巴瘤A20细胞株mCD99L2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寡核苷酸探针,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A20细胞中mCD99L2基因的mRNA表达,RT-PCR法从A20细胞总RNA中获取mCD99L2 基因含编码区全长cDNA,克隆入T载体,筛选阳性克隆、酶切鉴定并经序列测定;设计含酶切位点的PCR引物,PCR 获取含mCD99L2基因编码区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I和Xho I双酶切取所需目的片段,利用分子克隆技术与 pcDNA3.1/MycHis C(+)质粒重组,对产生的重组子进行PCR、双酶切鉴定,并经过测序证实。结果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A20细胞中mCD99L2基因mRNA呈阳性表达;RT-PCR法成功获得mCD99L2基因编码区全长cDNA序列,DNA序列测序结果与GenBank提供的已知序列(NM-138309)比较,结果完全一致;重组质粒pcDNA3.1-mCD99L2中的插入片段经DNA测序后与GenBank中mD99L2基因相应序列比较,100%同源。结论小鼠B淋巴瘤A20细胞株存在 mCD99L2基因,采用RT-PCR和T-A技术克隆了A20细胞的mCD99L2基因,成功构建了pcDNA3.1-mCD99L2真核表达载体,为下一步探索mCD99L2基因在小鼠B淋巴瘤A20细胞株中的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A20细胞株 mCD99L2 基因克隆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通过下调PTEN增强人脑胶质瘤细胞对卡莫司汀耐药 被引量:10
18
作者 胡婷 陈梅香 +2 位作者 翁泽平 谢思明 钟雪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45-1351,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1(miR-21)在增强人脑胶质瘤细胞对卡莫司汀(BCNU)耐药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jetPRIME将miR-21 mimics及阴性对照序列转入人脑胶质瘤细胞SWOZ2,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CNU敏感株SWOZ2与BCNU耐药株SWOZ... 目的:探讨微小RNA-21(miR-21)在增强人脑胶质瘤细胞对卡莫司汀(BCNU)耐药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jetPRIME将miR-21 mimics及阴性对照序列转入人脑胶质瘤细胞SWOZ2,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CNU敏感株SWOZ2与BCNU耐药株SWOZ2-BCNU、SWOZ2-miR-21 mimics细胞与对照组细胞中miR-21表达差异,用CCK-8检测这两对细胞对BCNU敏感度的差异,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这两对细胞中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及张力蛋白(PTEN)、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P-糖蛋白(P-gp)表达的差异。结果:SWOZ2-BCNU细胞miR-2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WOZ2细胞,转染组SWOZ2-miR-21 mim-ics细胞中miR-2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SWOZ2-BCNU细胞BCNU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明显高于SWOZ2细胞,转染组细胞BCNU的IC50明显高于对照组;与SWOZ2细胞相比,SWOZ2-BCNU细胞中PTEN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Akt和P-gp蛋白的表达都明显升高;转染后,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细胞中PTEN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而p-Akt和P-gp蛋白的表达皆明显升高。结论:miR-21可能通过下调PTEN蛋白表达,增强人脑胶质瘤细胞对BCNU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耐药 MIR-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沈丽佳 阮萍 +2 位作者 殷操 谢思明 赵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64-1667,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的表达意义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口腔扁平苔藓及10例正常口腔粘膜中肿瘤坏死因子...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的表达意义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口腔扁平苔藓及10例正常口腔粘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TNFRI)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口腔扁平苔藓的上皮角质细胞TNFRI及固有层TNF-α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上皮TNF-α及固有层TNFRI的表达则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口腔扁平苔藓的上皮层可见大量凋亡细胞,而固有层单个核细胞的凋亡指数则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口腔扁平苔藓中同时存在角质细胞的凋亡亢进及单个核细胞凋亡的减少,这种凋亡的异常可能与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苔藓 口腔 肿瘤坏死因子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脂肪组织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韩良富 卞晓洁 +3 位作者 郭艳霞 谢思明 徐峰 陆士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93-597,共5页
目的研究内脏脂肪组织(visceraladiposetissue,VAT)和急性胰腺炎(AP)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探索VAT在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01-2013—12期间我院收治的257例急性胰腺炎病例,通过计算断层扫描图像... 目的研究内脏脂肪组织(visceraladiposetissue,VAT)和急性胰腺炎(AP)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探索VAT在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01-2013—12期间我院收治的257例急性胰腺炎病例,通过计算断层扫描图像来衡量VAT面积;其他分析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aymassindex,BMI)、APACHEII评分、Ranson’s评分、住院时间和死亡事件。结果56例(21.79%)患者被确诊为中度和重症急性胰腺炎。轻型胰腺炎和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内脏脂肪组织百分比(VAT%)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3)。中度和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VAT%增高,VAT%与BMI没有相关性,但VAT%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能力优于BMI。结论VAT增加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VAT相对于BMI有着独特的预后价值,建议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评估中纳入VAT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AP) 严重性 内脏脂肪组织(V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