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同护理健康教育方案在提高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谭锦风 郑银 +1 位作者 谢冬英 洪伊荣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202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健康教育方案提高乙型肝炎病毒(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以改善患者健康结局。方法 将60例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健康教育方案提高乙型肝炎病毒(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以改善患者健康结局。方法 将60例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协同护理健康教育方案干预。6个月后随访,采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评价2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及疾病治疗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心理社会管理、疾病信息管理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 <0.05)。结论 协同护理健康教育方案可以提高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抗病毒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健康教育方案 肝癌 乙型肝炎 自我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病毒肝炎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特点和防治 被引量:20
2
作者 谢冬英 邓洪 +2 位作者 邓友 陆玮伦 肖杰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防治对策。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1995年9月~1997年8月同一病房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病死率、深部痰细菌培养结果及肺部感染与其他部位感染、多器官...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防治对策。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1995年9月~1997年8月同一病房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病死率、深部痰细菌培养结果及肺部感染与其他部位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关系。结果两年内同一病房68例重型肝炎患者中40例(58.82%)发生院内肺部感染。25例行深部痰细菌培养者20例获阳性结果,其中13例为多种细菌感染。菌种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其中真菌、嗜麦芽假单胞菌、肠球菌、金葡菌较多见,耐药率高。不同时期发生肺部感染者痰菌的主要菌种有所不同。伴有肺部感染者亦常见其他部位感染,特别是原发性腹膜炎、胆道感染、肠道感染、败血症及合并真菌感染较多见,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高,治疗效果差,病死率(82.5%)明显高于无肺部感染的重型肝炎(53.57%)。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常见院内肺部感染,病原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肺部感染常与其他部位感染和并发症并存,病死率高。预防和治疗院内肺部感染需采取综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患者 医院感染 肺部感染 防治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炎患者载脂蛋白α_1及β_(100)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谢冬英 何有成 +1 位作者 邓练贤 陈幼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评价慢性肝炎患者载脂蛋白(apo)α1和apoβ100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以304例慢性肝炎(CH)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轻度50例,中度82例,重度29例,重型肝炎(SH)72例及肝炎肝化(LC)71例。酶法检... 目的评价慢性肝炎患者载脂蛋白(apo)α1和apoβ100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以304例慢性肝炎(CH)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轻度50例,中度82例,重度29例,重型肝炎(SH)72例及肝炎肝化(LC)71例。酶法检测血清apoα1和apoβ100,以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为降低。结果CH轻、中、重度、SH及LC发生apoα1和apoβ100下降的比例分别为22%与14%,488%与11%,931%与448%,972%与472%,732%与338%。下降程度以SH组最显著,依次为CH重度和LC组,而CH轻度和中度组改变较小。血清apoα1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成明显负相关。结论血清apoα1和apoβ100特别是apoα1水平是反映肝细胞炎症活动程度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载脂蛋白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近识 被引量:13
4
作者 谢冬英 姚集鲁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药物治疗 影响因素 适应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HBVDNA水平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及HBeAg状态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谢冬英 张宇锋 +1 位作者 张英 陈幼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9年第3期14-16,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硬化活动期患者HBVDNA水平与HBeAg状态的分布和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调查337例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载量,MEI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常规方法检测肝功能,同时行超声检... 目的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硬化活动期患者HBVDNA水平与HBeAg状态的分布和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调查337例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载量,MEI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常规方法检测肝功能,同时行超声检查。比较不同HBVDNA水平患者中HBeAg阳性和阴性、不同Child—Push分级和肝癌患者的比例,以及不同年龄患者中不同HBVDNA水平和HBeAg状态患者的比例。结果80.4%(271/337)患者HBVDNA阳性,31.5%(106/337)患者HBeAg阳性,68.5%(231/337)患者HBeAg阴性。HBVDNA水平越高者中HBeAg阳性者比例越高,HBeAg阴性者比例越低;不同HBVDNA水平患者中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BVDNA3~41g拷贝/ml患者中肝癌的比例高于HBVDNA〈31g拷贝/ml患者(P=0.014)和≥71g拷贝/ml患者(P=0.009);HBeAg阴性患者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加,但HBeAg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绝大多数乙肝肝硬化患者HBVDNA阳性,且2/3患者HBeAg阴性。长期抗病毒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肝炎E抗原 乙型 肝炎病毒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期望 被引量:6
6
作者 谢冬英 姚集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治疗 Α-干扰素 拉米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查出乙肝,宝宝还能要吗
7
作者 陈婉璐 谢冬英 《家庭医生(月末版)》 2024年第3期70-71,共2页
广州的一位女士到医院做检查,发现自己居然怀孕两个月了。但她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医生告知检查出了慢性乙肝。这可把这位准妈妈吓坏了——得了乙肝,孩子还能要吗?要不要吃药治疗?吃药会不会影响胎儿安全?这也是很多感染乙肝病毒的孕妇... 广州的一位女士到医院做检查,发现自己居然怀孕两个月了。但她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医生告知检查出了慢性乙肝。这可把这位准妈妈吓坏了——得了乙肝,孩子还能要吗?要不要吃药治疗?吃药会不会影响胎儿安全?这也是很多感染乙肝病毒的孕妇忧虑的三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胎儿安全 乙肝病毒 准妈妈 三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肝炎继发感染的特征与防治 被引量:2
8
作者 谢冬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30-1031,共2页
继发感染既是重型肝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肝功能衰竭的重要诱发因素和加重因素.继发感染与重型肝炎的其他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上消化道出血等有密切关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重型肝炎的预后有显著的影响.研... 继发感染既是重型肝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肝功能衰竭的重要诱发因素和加重因素.继发感染与重型肝炎的其他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上消化道出血等有密切关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重型肝炎的预后有显著的影响.研究表明,约60%~80%的重型肝炎患者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且常常表现为多部位、多种细菌同时感染或多次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疾病感染 防治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多中心、随机、部分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研究
9
作者 谢冬英 贾继东 +4 位作者 计焱焱 李莉 党双锁 谭德明 雷春亮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8-290,326,共4页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进行52周的多中心、随机、部分双盲及安慰利对照临床研究。试验组119例在0~52周予阿德福韦10mg/d,对照组118例在0~12周(双盲对照期)予安慰剂10mg/d,...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进行52周的多中心、随机、部分双盲及安慰利对照临床研究。试验组119例在0~52周予阿德福韦10mg/d,对照组118例在0~12周(双盲对照期)予安慰剂10mg/d,第13~52周(开放治疗期)接受阿德福韦10mg/d。分别于治疗0、2、4、8、12、16、28、40及52周复查,除16周和28周外,均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水平,观察2组治疗期间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及ALT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双盲对照期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HBV DNA水平分别较基线下降2.9和0.6log10 copy/mL(P〈0、01),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28.8%和3.4%(P〈0.01),ALT复常率分别为46.0%和27.0%(P〈0.01)。开放治疗期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HBV DNA水平的平均对数值分别较基线下降3、9和3、8 log10copy/mL,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无发生明显肾损害的病例。结论:阿德福韦能明显抑制慢乙肝患者的HBV DNA复制,促进ALT复常,且有良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 核苷类似物 阿德福韦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冬英 王小花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8期3307-3308,共2页
目的通过对30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探讨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00例患者实行严密监护,加强病情观察,引流管和伤口管理,实施心理护理,饮食及活动指导,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结果 300例患者均好转出... 目的通过对30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探讨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00例患者实行严密监护,加强病情观察,引流管和伤口管理,实施心理护理,饮食及活动指导,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结果 300例患者均好转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的患者积极做好治疗的同时,进行全面、细致、有效的护理能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脾切除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原治疗中的不良事件分析
11
作者 谢冬英 林炳亮 +1 位作者 张晓红 曹红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8年第9期48-50,共3页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病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以脑脊液涂片或培养发现新型隐球菌为诊断依据,回顾性调查65例使用两性霉素B(AMB)和5-氟胞嘧啶(5-FC)联合治疗1周以上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病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以脑脊液涂片或培养发现新型隐球菌为诊断依据,回顾性调查65例使用两性霉素B(AMB)和5-氟胞嘧啶(5-FC)联合治疗1周以上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并对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5例均发生一起或多起不良事件,其中以神经精神系统受损表现最常见,包括视力下降、失明、眼内出血、瞳孔不等大、视神经乳头水肿、复视、意识障碍、听力下降、脑疝、瘫痪、抽搐、癫痫发作、精神异常等,主要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本身相关,少数与AMB或5-FC相关。神经精神系统受损以外的不良事件包括:发热、头痛加剧、顽固性低钾血症、高钠血症、高氯血症、呕吐、厌食、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贫血、院内感染、脉管炎、休克、皮疹等,其中主要与AMB相关的有发热、头痛加剧、肾功能损害、贫血、脉管炎等,与5-FC相关的主要有呕吐、厌食、肝功能损害。其他相关因素包括脱水剂、解热镇痛药及原有伴随疾病等。结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使用AMB与5-FC联合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很常见,涉及多个器官组织。不良事件的防治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适当的药物剂量与浓度,严密监测电解质、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变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隐球菌性 两性霉素B 氟胞嘧啶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基因型与阿德福韦酯治疗的病毒学应答 被引量:12
12
作者 蔡乐斌 谢冬英 +4 位作者 陈幼明 徐启桓 林炳亮 陆玮伦 李建国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36-138,共3页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研究HBV基因型与阿德福韦酯治疗后病毒学应答的关系。[方法]56例血清HBV DNA载量≥10+拷贝/mL并符合其他入选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入此研究。头12周随机分为阿德福韦...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研究HBV基因型与阿德福韦酯治疗后病毒学应答的关系。[方法]56例血清HBV DNA载量≥10+拷贝/mL并符合其他入选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入此研究。头12周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组,比较12周时两组HBV DNA水平差异。12周后所有患者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所有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40周,比较40周治疗后和基线相比HBV DNA载量的变化、ALT复常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HBV DNA载量检测采用实时定量PCR法,HBV基因型采用线性探针分析法(INNO-LiPA)检测。[结果]12周双盲治疗结束时,阿德福韦酯组和安慰剂组的HBV DNA载量较基线分别下降3.1±1.4 log拷贝/mL和O.3±1.1 log拷贝/mL。所有患者治疗40周后,HBV DNA载量平均下降3.6±1.2 log拷贝/mL,71%(40/56)的患者ALT复常,20%(9/46)基线HBeAg阳性患者发生HBeAg血清转换,29%(16/56)出现完全应答。52例进行了HBV基因型检测,28 f54%)为B型,24(46%)例为C型,未检测到其他基因型。两种基因型患者基线HBV DNA载量、ALT水平及HBeAg状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阿德福韦酯治疗40周后,两组基因型患者HBV DNA载量、ALT复常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阿德福韦酯能明显抑制HBV复制,促进ALT复常和HBeAg血清转换。阿德福韦酯抑制HBV疗效与感染HBV基因型B型或C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酯 HBV基因型 HBV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革热患者血小板减少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相关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方集 吴元凯 +5 位作者 陈淑如 谢茜 李新华 朱昌浩 谢冬英 崇雨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6-332,共7页
【目的】了解登革热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抗GPIIb/IIIa和抗GPIb/IX)的表达,探讨登革热患者血小板减少是否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相关。【方法】用改良的血小板抗原单抗特异性固相化法(MAIPA法)检测51例登革病毒1型(DENV-1... 【目的】了解登革热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抗GPIIb/IIIa和抗GPIb/IX)的表达,探讨登革热患者血小板减少是否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相关。【方法】用改良的血小板抗原单抗特异性固相化法(MAIPA法)检测51例登革病毒1型(DENV-1)登革热患者和50例健康者血清的抗GPIIb/IIIa和抗GPIb/IX特异性抗体,分析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水平和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结果】51例DENV-1登革热患者血清中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抗GPIIb/IIIa、抗GPIb/IX和双抗体总体阳性率分别为35.3%(18/51)、37.3%(19/51)和43.1%(22/51);与50例健康者的阳性率8.0%(4/50),6.0%(3/50)和10.0%(5/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度血小板减少登革热患者(PLT<50×109/L)血清中,抗GPIIb/IIIa和抗GPIb/IX抗体检出率为100%(6/6)和83.3%(5/6),血小板计数无减少登革热患者血清中抗体阳性率为14.8%(4/27)和29.6%(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0.015)。在登革热血小板计数减少患者血清中,抗GPIIb/IIIa和抗GPIb/IX抗体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58,P<0.001;r=-0.44,P<0.05)。【结论】登革热患者血小板减少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抗GPIIb/IIIa和抗GPIb/IX相关;免疫因素参与登革热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破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登革病毒1型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膜糖蛋白 血小板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性胃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甄沛林 张英 +1 位作者 张宇峰 谢冬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003-3005,共3页
目的:观察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发病率与肝功能分级及食管静脉曲张(EV)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将PHG的发病率与肝功能分级及EV严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200例肝硬化患者中,PHG97例(48.5%),EV154例(77%... 目的:观察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发病率与肝功能分级及食管静脉曲张(EV)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将PHG的发病率与肝功能分级及EV严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200例肝硬化患者中,PHG97例(48.5%),EV154例(77%)。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PHG发病率呈明显正相关(P<0.01),EV程度与PHG发病率亦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PHG的发病率与肝功能分级及EV严重程度之间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脉高压性胃病 发病率 肝功能分级 食管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林炳亮 谢冬英 +2 位作者 翟洁卿 黄育波 高志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8-212,共5页
【目的】分析东莞地区基孔肯雅热的流行特点,为防控该病提供借鉴。【方法】现场调查92例确诊为基孔肯雅热的患者,分析该病社区聚集流行的人口学、环境学及流行时间的特点。【结果】92例患者中男性占46.7%,15~60岁年龄段患者占65.2%,疫... 【目的】分析东莞地区基孔肯雅热的流行特点,为防控该病提供借鉴。【方法】现场调查92例确诊为基孔肯雅热的患者,分析该病社区聚集流行的人口学、环境学及流行时间的特点。【结果】92例患者中男性占46.7%,15~60岁年龄段患者占65.2%,疫区处于城乡结合部,为热带亚热带季候风地区,流行初期布雷指数为77,流行末期降至5以下;病例集聚于1社区,占总发病患者的70.7%,疫情流行半径在5公里以内;患者发热,关节痛,皮疹的发生率分别为95.1%,82.9%,75.6%。【结论】基孔肯雅热流行具有社区聚集性,疫区的亚热带气候及布雷指数有利于该病的流行,发热、关节痛和皮疹是该病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孔肯雅热/临床 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2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毒血清学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龙辉 何有成 +2 位作者 谢冬英 朱建芸 姚集鲁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7期726-727,共2页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病原学与慢性肝炎重症化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43 2例重型病毒性肝炎 (重肝 )的病原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引起重肝的肝炎病毒中以HBV单一或重叠感染率最高 95 8% (4 14 / 43 2 ) ,未发现单一HAV、HD...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病原学与慢性肝炎重症化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43 2例重型病毒性肝炎 (重肝 )的病原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引起重肝的肝炎病毒中以HBV单一或重叠感染率最高 95 8% (4 14 / 43 2 ) ,未发现单一HAV、HDV和HGV感染引起者。 10例 (2 3 % )未能确定病原。乙型慢性重肝的HBV前C区变异率为5 9 8% (5 5 / 92 ) ,显著高于乙型急性或亚急性重肝 0 % (P <0 0 5和P <0 0 1)。HBV重叠HEV感染者病死率为 73 4%(69/ 94) ,HEV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病死率为 68 6% (72 / 10 5 ) ,均比单一HBV或单一HEV感染者高 (P <0 0 1和P <0 0 5 )。结论 HBV感染仍是广东地区重肝的主要病因。乙型慢性重肝与HBV前C区变异相关。HBV与HEV重叠感染可加重病情 ,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病毒性肝炎 肝炎病毒 乙肝病毒前C区变异 重叠感染 病原学 慢性肝炎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前C区1896位点变异与HBV感染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建芸 崇雨田 +4 位作者 谢冬英 陈幼明 曹红 姚集鲁 高志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7期4-5,共2页
了解HBV前C区1896位点变异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用PCR技术,通过改变引物3’端的方法,检测HBV感染者的前C区第1896位点变异株。结果:105例HEV感染者中的HBV前C区1896... 了解HBV前C区1896位点变异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用PCR技术,通过改变引物3’端的方法,检测HBV感染者的前C区第1896位点变异株。结果:105例HEV感染者中的HBV前C区1896位点变异株总检出率为56.2%;男性与女性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57.0%与500%;≤30岁组,31-59岁组,≥60岁年龄组的检率分别为60.0%,56.6%,28.6%;无黄疸组,轻~中度黄疸组,重度黄疸组的检出率分别为53.2%,65.1%,40.0%;在HBV携带者、慢性肝炎(包括轻、中、重庆),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0.0%,57.4%,33.3%,70.0%。结论: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株广泛存在于HBV感染者中,而且其检出率与患者性别、年龄、HBV感染时间长短及肝功能损害程度并无明显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变异 乙型肝炎 肝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例裂头蚴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莫志硕 李新华 +1 位作者 雷姿颖 谢冬英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分析裂头蚴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2年8月-2011年5月确诊的25例裂头蚴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诊治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23例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其中22... 目的分析裂头蚴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2年8月-2011年5月确诊的25例裂头蚴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诊治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23例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其中22例为食源性感染,1例为接触性感染;临床表现为中枢神经型14例、皮肤型7例、内脏型3例、眼裂头蚴病1例。25例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3例内脏型患者的嗜酸粒细胞均升高,其他22例患者中仅1例嗜酸粒细胞升高;23例行寄生虫抗体全套检查,其中22例患者裂头蚴抗体阳性;14例中枢型患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均可见病灶;11例患者行病灶手术切除或活检术,其中8例可见虫体。该病首诊误诊率80%。经治疗后18例治愈,7例症状缓解。结论食源性感染成为裂头蚴病的重要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以中枢型为主;嗜酸粒细胞检测正常不能排除该病,血清学检查有重要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头蚴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不同时相慢加急性乙肝肝衰竭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9
19
作者 翁伟镇 陈俊峰 +5 位作者 梅咏予 李建国 曹会娟 谢冬英 高志良 林炳亮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2-428,共7页
【目的】探讨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加急性乙肝肝衰竭患者合适时机。【方法】91例慢加急性乙肝肝衰竭患者分为两大组,干细胞治疗组45例,其中进展期12例,平台期33例;对照组46例,进展期13例,平台期33例。首要研究终点是比较12周不同... 【目的】探讨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加急性乙肝肝衰竭患者合适时机。【方法】91例慢加急性乙肝肝衰竭患者分为两大组,干细胞治疗组45例,其中进展期12例,平台期33例;对照组46例,进展期13例,平台期33例。首要研究终点是比较12周不同组不同期患者生存状况;次要研究终点是观察干细胞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不同时点的胆红素、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疾病进展期患者12周累积生存率(6/12,50%)与对照组进展期患者生存率(6/13,46.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02),疾病平台期患者12周累积生存率(28/33,84.8%)较对照组平台期患者生存率(18/33,52.2%)高(P=0.0037)。在干细胞治疗组中,疾病进展期患者12周累积生存率较疾病平台期患者12周累积生存率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9)。干细胞组平台期患者总胆红素(μmol/L)在2周、4周较基线变化分别为-97±124、-189±166,而进展期患者在2周、4周较基线变化分别为10±206、-10±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w=0.040;P4w=0.013)。平台期患者MELD评分在4、12周较基线变化分别为-3.8±4.5、-12.5±5.1,而进展期患者在4、12周较基线变化分别为3.8±8.1、-4.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4w=0.000;P12w=0.005)。【结论】在慢加急性乙肝肝衰竭疾病平台期进行异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运动可以逆转脂肪肝
20
作者 谢冬英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19年第5期38-38,共1页
一般来说,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恢复正常。脂肪肝最基本的治疗是控制体重,体重下降3%,肝脏脂肪含量会改善;体重下降7%,肝脏炎症会改善;体重下降10%,肝脏纤维化会改善。目前控制体重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饮食及运动,饮... 一般来说,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恢复正常。脂肪肝最基本的治疗是控制体重,体重下降3%,肝脏脂肪含量会改善;体重下降7%,肝脏炎症会改善;体重下降10%,肝脏纤维化会改善。目前控制体重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饮食及运动,饮食控制体重效果明显,配合运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运动 饮食 逆转 控制体重 肝脏炎症 肝脏纤维化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