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育融合”视域下特色艺术教育的实践与创新——访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教育集团校长吴燕
1
作者 刘源 谢先成 吴燕 《教师教育论坛》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其价值和意义日益凸显。面对未来教育的变革和挑战,如何彰显艺术教育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安徽省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凭借其深厚... 在新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其价值和意义日益凸显。面对未来教育的变革和挑战,如何彰显艺术教育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安徽省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凭借其深厚的艺术教育底蕴和创新实践,构建了一套完善的艺术教育体系,在艺术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实现了艺术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期《教师教育论坛》特别专访了安徽省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教育集团吴燕校长,深入探讨了“五育融合”视域下特色艺术教育的实践与创新问题,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艺术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实践案例,共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 教育工作者 学生个性发展 安徽省合肥市 创新实践 基础教育 吴燕 实践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的内容框架与路径探索——访特级教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曹建华 被引量:7
2
作者 谢先成 曹建华 《教师教育论坛》 2019年第2期8-11,共4页
新高考改革实行选科、选考制,在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时,使学生的生涯决策时间前置,这凸显了高中学校开展生涯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然而,由于生涯教育在我国起步晚、体系不健全,很多高中学校缺乏生涯教育的经验,所以在进入新高考... 新高考改革实行选科、选考制,在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时,使学生的生涯决策时间前置,这凸显了高中学校开展生涯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然而,由于生涯教育在我国起步晚、体系不健全,很多高中学校缺乏生涯教育的经验,所以在进入新高考改革后的较短时期内难以把握生涯教育的规律,不能迅速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作为新高考改革试点地区的一所优质学校,较早地进行了生涯教育实践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效。为引领广大高中学校应对新高考改革所引发的生涯教育变革,本期人物访谈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常务副校长曹建华,希望为广大高中学校更好开展生涯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涯教育 试点地区 新高考 高考改革 高中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期教育变革迈入“双线”融合新常态--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政涛 被引量:25
3
作者 谢先成 李政涛 《教师教育论坛》 2020年第6期4-7,共4页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让线上教学、居家学习成了师生教与学的主要方式,改变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格局和根本面貌。可以说,疫情期间开展的“停课不停学、不停教”成了我国教育史上史无前例的超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随着疫情防控形...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让线上教学、居家学习成了师生教与学的主要方式,改变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格局和根本面貌。可以说,疫情期间开展的“停课不停学、不停教”成了我国教育史上史无前例的超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复课,学校教育逐渐复归正常,走向常态化。进入“后疫情”时期,线上教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会持续下去,“双线”混合教学将成为未来学校在教学意义上的基本形态。与之紧密相关的教研和培训,也将从传统的现场教研、现场培训走向基于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教研、混合培训,“双线”教研和“双线”培训可能成为未来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及培训部门开展教师培训的主要方式。针对“后疫情”时期“双线”教学、“双线”教研与“双线”培训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以及中小学开学复课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重心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政涛,期望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研究 教育教学研究 线上教学 混合教学 教育工作者 教师培训 教学意义 教育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三大维度 被引量:15
4
作者 薛军 谢先成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19期52-55,共4页
主题语境是英语课程内容的重要要素,其中主题意义是主题语境的核心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讲,英语学习活动就是对有关中外文化的主题意义探究。这就要求教师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并以此整合学习内容,引领学生英语学科核... 主题语境是英语课程内容的重要要素,其中主题意义是主题语境的核心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讲,英语学习活动就是对有关中外文化的主题意义探究。这就要求教师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并以此整合学习内容,引领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来说,教师须转变观念,将语篇研读作为探究主题意义的前提基础,将经验激发视作探究主题意义的保障条件,将思维可视当成探究主题意义的建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英语 主题意义 主题语境 阅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其系统模型探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杏 谢先成 《天津电大学报》 2015年第1期62-66,共5页
对学习行为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一般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的概念和结构,进而演绎出教师网络学习行为的内涵和呈现。教师网络学习行为的系统模型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和多维度的结构体系,多层次表现为系统内部有多个级别,自上而下由抽象到具体... 对学习行为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一般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的概念和结构,进而演绎出教师网络学习行为的内涵和呈现。教师网络学习行为的系统模型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和多维度的结构体系,多层次表现为系统内部有多个级别,自上而下由抽象到具体;多维度表现为网络学习行为类型的多样化,包括操作行为、信息处理行为、协同交互行为、作业行为、认知和元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网络学习行为 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课堂教学幽默研究:进展、问题与前瞻 被引量:2
6
作者 谢先成 李杏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第7期66-69,共4页
三十年来,中国对"课堂教学幽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绩,如对其意蕴的研究、必要性的探讨、策略的研究等。然而,在这些研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诸如研究成果互鉴度高、雷同现象比较严重,研究内容表层化、缺乏深层探讨,... 三十年来,中国对"课堂教学幽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绩,如对其意蕴的研究、必要性的探讨、策略的研究等。然而,在这些研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诸如研究成果互鉴度高、雷同现象比较严重,研究内容表层化、缺乏深层探讨,过于本土化、缺少国外相关研究,研究类型片面、缺乏多元综合等。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立足当前,着重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厘清基本概念、明确研究范围,深化理论探讨、建构操作策略,借鉴国外研究成果、进行本土化整合,拓宽研究视野,综合多种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幽默 进展 问题 前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网络学习研究:梳理与盘点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先成 李杏 陈斌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30-134,共5页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对网络学习的研究业已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研究的范围涉及到网络学习的元研究、技术类支持研究、应用研究和监控与评价研究四大领域。然而,在这些研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相...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对网络学习的研究业已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研究的范围涉及到网络学习的元研究、技术类支持研究、应用研究和监控与评价研究四大领域。然而,在这些研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相关研究成果雷同现象比较严重,部分研究把持话语权;其二,研究过于偏向正式学习,网络学习的非正式视角被严重忽视;其三,研究缺少实证,缺失个案分析;其四,研究缺乏借鉴学习,本土气息过于浓厚。因此,今后的研究要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着重对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加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习 文献梳理 研究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泠沅和他的青浦教改实验——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实践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泠沅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1
8
作者 顾泠沅 徐章韬 +1 位作者 顾非石 谢先成 《教师教育论坛》 2021年第4期4-8,共5页
1962年,18岁的顾泠沅考入复旦大学,遇到了影响他人生的第一位导师——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参加工作后,他先后受教于刘佛年校长和吕型伟先生。三位导师代表着三种不同的精神,他们的言传身教不断使顾泠沅扎根教育第一线的信念更为坚定... 1962年,18岁的顾泠沅考入复旦大学,遇到了影响他人生的第一位导师——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参加工作后,他先后受教于刘佛年校长和吕型伟先生。三位导师代表着三种不同的精神,他们的言传身教不断使顾泠沅扎根教育第一线的信念更为坚定。1977年,以顾泠沅为首的农村教改实验小组成立,影响深远的青浦教改实验随即启动。十五年磨一剑,1992年青浦教改实验取得初步成效,使当时青浦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跃升至上海市先进水平。时至今日,这项改革已走过了40余年历程,但在顾泠沅心目中才算真正获得了成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是行走在教改之路上的顾泠沅的真实写照,他和他的青浦教改实验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财富。本期人物访谈带领大家走近顾泠沅和他的青浦教改实验,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化区域或校本教育改革带来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改实验 教育工作者 吕型伟 吾将上下而求索 青浦 路漫漫其修远兮 苏步青 言传身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害怕的课堂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杏 谢先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16期42-44,共3页
课堂安全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教育话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表现自己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他们像是被隔离的沉默的羔羊,课堂上话不多,也鲜有表现出丰富的情绪,所以显得十分拘谨、小心翼翼。然而一旦回到熟悉的课外... 课堂安全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教育话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表现自己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他们像是被隔离的沉默的羔羊,课堂上话不多,也鲜有表现出丰富的情绪,所以显得十分拘谨、小心翼翼。然而一旦回到熟悉的课外环境,这部分学生就会突然变得活跃起来,像变了个人一样。这样看来,我们就不能将这种非正常现象完全归咎于学生自身的性格问题了。对学生而言,课堂能否给他们提供一种心理安全感是不是很重要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深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感 课堂氛围 学生心理 教师角色 教学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勤耕耘育桃李,春华秋实满园芳——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先成 窦桂梅 《教师教育论坛》 2019年第2期4-7,共4页
窦桂梅是我国基础教育界颇具影响力的语文老师和校长,也是一位从一线走出来的实践派教育家。窦桂梅19周岁参加工作,凭借闯劲和韧劲迅速成长为语文教学名师。她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生的事业来做,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她都能始终保持清醒... 窦桂梅是我国基础教育界颇具影响力的语文老师和校长,也是一位从一线走出来的实践派教育家。窦桂梅19周岁参加工作,凭借闯劲和韧劲迅速成长为语文教学名师。她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生的事业来做,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她都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智慧地思考、感悟与实践教育。她热爱学习,无论工作多么琐碎繁杂,都会挤出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把学习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她敢于实践、大胆尝试,在行动上拥有专业探索精神,20年前在国内率先提出了"语文立人"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主张。在进入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工作的近20年里,窦桂梅的职业角色和使命发生了变化。作为校长,她引领学校从优秀走向卓越。但她始终心怀敬畏,依然坚持奋战在教育一线,和老师们一起深耕课堂,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十多年来,即便是在百忧劳心的日子里,她仍努力深入课堂,与学生一道成长。本期人物访谈带领大家一起走近窦桂梅,感悟她30多年的专业成长历程和教育生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桂梅 附属小学 清华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访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史宁中教授 被引量:19
11
作者 谢先成 《教师教育论坛》 2018年第6期4-7,共4页
高中课程是实现高中教育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体现着国家意志,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中课程修订工作,并于2017年底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通知》,重新... 高中课程是实现高中教育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体现着国家意志,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中课程修订工作,并于2017年底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通知》,重新修订了高中课程方案及语文等14门学科课程标准。高中新的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它与原先的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有何不同?如何将之落实到位,发挥其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专访了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史宁中教授,通过解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希冀为广大高中学校发展及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程标准 东北师范大学 普通高中 标准修订 解读 教授 校长 课程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育人功能与使用建议——访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杨再隋教授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谢先成 《教师教育论坛》 2017年第10期4-8,共5页
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媒介,承载着培养人、发展人的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历经了多次变革,管理上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现在又回到"一纲一本";内容、结构上则... 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媒介,承载着培养人、发展人的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历经了多次变革,管理上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现在又回到"一纲一本";内容、结构上则经历了从"文选型"教材到"能力训练型"教材,再到现在的"综合素养型"教材的演变。可以说,语文教材的发展是在曲折中前进。时至今日,语文教材再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的要求,统一组织编写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2016年9月,"部编本"语文教材开始在试点地区使用,经过一年的试用,2017年9月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的学生开始全面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统一使用,引起了基础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从"一纲多本"到"一纲一本"的回归传递了怎样的教育信息,注重传统文化知识入教材的编写理念又会对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素养提出哪些方面的挑战?带着这些广大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最为关切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著名语文教育和语文教材评审专家杨再隋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编写理念 教育专家 育人功能 新中国成立以来 教授 课堂教学 能力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办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实现“幼有所育”美好愿望——访全国著名学前教育研究专家、华中师范大学蔡迎旗教授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先成 《教师教育论坛》 2018年第12期4-7,共4页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对人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学前教育议题的讨论时常见诸报端,从宏观层面上的学前教育立法、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到中观层面上的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学前教育"小学化"防治,...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对人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学前教育议题的讨论时常见诸报端,从宏观层面上的学前教育立法、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到中观层面上的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学前教育"小学化"防治,再到微观层面上的幼儿教师成长、保教活动开展、课程游戏化等,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时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另外,随着国内二孩政策的实施,入园儿童数将大幅度增加,这给学前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对这些话题进行冷静思考,保持清晰认识。本期人物访谈围绕以上话题采访了全国著名学前教育研究专家、华中师范大学蔡迎旗教授,希望在如何认识学前教育问题的本质、采取有效行动实现"幼有所育"美好愿望方面带给大家有益的思考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专家 愿望 美好 幼儿园建设 质量 教育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向智慧的教育:“可以为”与“何以为”——访常州市勤业中学校长岳亚军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先成 《教师教育论坛》 2016年第6期8-11,共4页
在如今价值、文化多元交锋与交融的背景下,初中教育由于缺乏一定的"深度"与"温度",而饱受人们的非议。事实上,初中教育的定位和发展问题一直都是摆在校长和教师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对于"教育是什么",... 在如今价值、文化多元交锋与交融的背景下,初中教育由于缺乏一定的"深度"与"温度",而饱受人们的非议。事实上,初中教育的定位和发展问题一直都是摆在校长和教师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对于"教育是什么",内尔·诺丁斯曾说:"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那么,作为初中学校发展的引领人——校长和作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直接促进者——教师应如何思考和解决"可以为"与"何以为"的问题,走向通往智慧的教育道路呢?本期人物访谈栏目记者特采访常州市勤业中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岳亚军,带领大家一起去探讨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教育 勤业 省特级教师 内尔 发展问题 诺丁斯 发展心理学家 教育对象 高中教育 人物访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智慧教育 赋予学生关键能力——访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长周鹏程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先成 《教师教育论坛》 2016年第4期4-7,共4页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简称"华中师大一附中"),身处华中,却闻名全国,蜚声国际。面对席卷全球的教育信息化浪潮,上任不久的校长周鹏程并没有对学校过往的荣光做过多停留,而是积极探求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力求以智慧教...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简称"华中师大一附中"),身处华中,却闻名全国,蜚声国际。面对席卷全球的教育信息化浪潮,上任不久的校长周鹏程并没有对学校过往的荣光做过多停留,而是积极探求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力求以智慧教育引领学校未来发展。作为名校的领路人,周鹏程睿智风趣,思维敏捷,不仅仅是学科教学专家,更是华中师大一附中教育发展创新道路上的推动者。30年多年的教育经历,周鹏程见证了基础教育领域的历次变革,却仍然坚守纯粹教育的责任与使命。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情怀凝聚整个精英教育团队,为学子插上理想的翅膀,也将引领华中师大一附中对中国优质高中教育进行更好地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鹏 华中师大 教学专家 优质高中 未来社会 人格魅力 基础教育领域 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育理想 学习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脉新高考,引领高中教育新常态——访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海峰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先成 《教师教育论坛》 2018年第8期4-7,共4页
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无论是古代的科举还是如今的高考,都对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的近70年的历程中,高考屡次成为社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谁把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 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无论是古代的科举还是如今的高考,都对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的近70年的历程中,高考屡次成为社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谁把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对我国而言,21世纪是教育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改革时代,教育将肩负着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历史使命。新高考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改革,也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试点地区的情况与一些省份公布的方案已初步显现出以上特征,因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将之喻为最难啃的"硬骨头"。那么,新高考改革如何才能稳妥推进?本刊记者围绕这个话题采访了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海峰,以期引发广大读者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教育 考试指导 特聘教授 长江学者 委员会 新高考 刘海峰 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心笃志 四季耕耘--访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
17
作者 余映潮 谢先成 《教师教育论坛》 2017年第8期4-8,共5页
余映潮是我国当代语文教育界的一位名家,他潜心语文教学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也形成了独特鲜明的语言教学艺术。20余年来,他每年发表有关语文教学的文章50篇左右,总计超过1600篇,填补了许多语文教学研究领域无人问津的空白;在离... 余映潮是我国当代语文教育界的一位名家,他潜心语文教学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也形成了独特鲜明的语言教学艺术。20余年来,他每年发表有关语文教学的文章50篇左右,总计超过1600篇,填补了许多语文教学研究领域无人问津的空白;在离开教师岗位15年后,余映潮尝试重新走上讲台,成为坚持进行课堂示范的语文教研员,从教至今,260节教艺精湛的小学、初中和高中语文公开课,更使余映潮成为"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与实践的领军人物"。数十年"又读又记"的"四季耕耘",岁月悠长,激情依旧,常年多侧面、多角度的思考、提炼与教学实践,让余映潮的教育人生有着新鲜而开阔的视野,也让他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与无尽的乐趣。本期人物访谈带领大家一起走近余映潮,走进他细腻深入又充满诗意的语文教学艺术殿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艺术 潜心笃志 教学层次 教师岗位 语言教学 朗读能力 教研员 熏陶感染 研究成果 板块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好校长如何炼成--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知名校长刘长铭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先成 《教师教育论坛》 2020年第12期4-7,共4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站在了新的发展方位和历史起点上,同时也被赋予了新要求、新使命。这为校长办学带来压力、挑战的同时,也给学校带来很多的发展新机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站在了新的发展方位和历史起点上,同时也被赋予了新要求、新使命。这为校长办学带来压力、挑战的同时,也给学校带来很多的发展新机遇。北京市第四中学(以下简称"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大学毕业后便到北京四中任教,从新手教师到青年骨干教师再到学校管理干部,多年的从教经历和办学探索,使其成长为襟怀坦荡、涵养丰厚、敢于担当的全国知名校长。有人曾把北京四中称为"小清华",而刘长铭校长在办学中所倡导的"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承担的勇气"更多体现的是"北大气质"。校长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校长的办学思路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那么,新时代的校长究竟该如何办学?如何增强办学活力?如何有效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全国知名校长刘长铭,希望大家能从他的教育思考和办学实践中获得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北京四中 教育思考 青年骨干教师 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学活力 办学实践 新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学校的发展困顿应该怎么解?——访安徽省六安市狮子岗乡杨店小学校长王立平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先成 《教师教育论坛》 2016年第2期8-10,共3页
乡村教育的发展历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事实上,作为事物变化发展的旁观者,要想弄清楚该事物在发展道路上的具体状况,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可以说,对待上述议题最具发言权的人,当属乡村学校校长。"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 乡村教育的发展历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事实上,作为事物变化发展的旁观者,要想弄清楚该事物在发展道路上的具体状况,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可以说,对待上述议题最具发言权的人,当属乡村学校校长。"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将这句管理名言运用到乡村学校的发展上再合适不过了。那么,在当今社会发展存在城乡二元格局的背景下,乡村学校会碰到哪些发展困境?校长应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有效应对?本刊记者带着这些疑问对安徽省六安市狮子岗乡杨店小学王立平校长进行了访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狮子岗乡 乡村学校 杨店 王立平 城乡二元格局 乡村教育 安徽省六安市 班班通 农村教育发展 教育教学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多方力量,打造幸福班集体——访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最牛班主任”范莉
20
作者 谢先成 范莉 《教师教育论坛》 2015年第8期7-9,共3页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中师大一附中")的范莉老师任教十余年中,一直从事着班主任工作。学生和同事们对她的评价是:"她是一道明媚的阳光,将生活的快乐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她是一道飞架的桥梁,用信任作基,以...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中师大一附中")的范莉老师任教十余年中,一直从事着班主任工作。学生和同事们对她的评价是:"她是一道明媚的阳光,将生活的快乐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她是一道飞架的桥梁,用信任作基,以关爱为石,将师生心灵的默契悄悄连接。"2015年高考前夕,在华中师大一附中摆满各类教育书籍的教师办公室中,范莉老师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她认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会给人烙下一辈子的印记,这种教育的力量正是源自于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团结——教育的合力,而这些都应是班主任努力的方向。班主任不仅应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而且更应积极地去引导每一位学生成为一个让"生病的人"觉得幸福的人。培养学生,班主任要做到因材施教;完善自我,班主任应多读书、多研究、多思考,要懂得归纳与总结,努力让自己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面对高考改革,范莉老师在未来的班级管理上也充满信心,她认为,高考改革并不会对现有的班级管理模式产生太大的影响,班集体的灵魂也不会丢失,只是这对班主任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教师 班集体 高考改革 华中师大 班级管理工作 教师办公室 各类教育 学科教师 学会学习 家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