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双重使命
1
作者 谢佑平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8,共15页
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刑事司法改革面临确保司法规律遵循和科学技术运用的双重使命。需要强化检察机关对侦查行为的监督,平衡侦查机关使用大数据技术与保护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坚持控辩平等,并通过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现控辩双方在数... 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刑事司法改革面临确保司法规律遵循和科学技术运用的双重使命。需要强化检察机关对侦查行为的监督,平衡侦查机关使用大数据技术与保护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坚持控辩平等,并通过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现控辩双方在数据获取上的权利平衡;在审判领域,应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坚守法官中立性和决策核心地位,确保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的正确应用,同时注重算法的透明性和可解释性,并尊重被告人的选择权,合理限制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的案件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司法规律 侦控原理 控辩平等 审判中心主义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行政化与司法独立:悖论的司法改革——兼评法官等级制与院长辞职制 被引量:22
2
作者 谢佑平 万毅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9-143,共5页
司法改革的目标应当是通过司法独立而实现司法公正,然而有关机关近期出台的改革措施,如法官等级评定制和院长辞职制,却可能强化法院管理制度中的行政化色彩,损害司法的独立性。这显然是与司法改革的终极目标相违背的。
关键词 司法行政化 司法独立 司法制度 悖论 司法改革 法官等级制 院长辞职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监督原则另论 被引量:18
3
作者 谢佑平 万毅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64,共5页
检察监督原则是我国检察权配置的基本方案和原则。根据检察监督原则的要求,检察权本质上是一种法律监督权,检察院可以对公安机关和法院进行监督。但是,从检察权本身的性质和特征来分析,检察监督原则的法理合理性却值得质疑。
关键词 检察监督 检察权 法律监督权 检察院 法理 法院 原则 公安机关 根据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引入辩诉交易制度的三重障碍 被引量:20
4
作者 谢佑平 万毅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7-112,共6页
辩诉交易制度的基本机能在于规避诉讼风险,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但是,从背景来看,辩诉交易制度本质上是一项内生于英美对抗式诉讼模式的制度设计,其运行依赖于对抗式诉讼制度以及契约文化和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念,在我国引入辩诉交... 辩诉交易制度的基本机能在于规避诉讼风险,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但是,从背景来看,辩诉交易制度本质上是一项内生于英美对抗式诉讼模式的制度设计,其运行依赖于对抗式诉讼制度以及契约文化和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念,在我国引入辩诉交易制度应当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辩诉交易制度 实用主义 司法体制 改革 诉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关于监听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25
5
作者 谢佑平 万毅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3-39,共7页
监听是世界各国为应付犯罪形势的新变化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技术化、高隐密性的强制侦查措施 ,其出现对于侦查机关打击和惩罚犯罪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 ,监听的采用又严重侵犯了公民隐私权 ,因此 ,各国都对监听的采用规定... 监听是世界各国为应付犯罪形势的新变化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技术化、高隐密性的强制侦查措施 ,其出现对于侦查机关打击和惩罚犯罪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 ,监听的采用又严重侵犯了公民隐私权 ,因此 ,各国都对监听的采用规定了严格的法律程序 ,以防止侦查机关滥用监听 ,过度侵害公民权利。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上对监听缺乏明确规定 ,这不利于保障公民人权 ,应当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侦查 犯罪 监听 刑事诉讼程序 程序法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进路:司法审查原则与中国审前程序改革 被引量:13
6
作者 谢佑平 万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30,共7页
现代司法审查原则以自然正义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为支撑,要求未经法院的司法审查,任何人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或者科处其他刑罚;未经法院审查,不得对公民实施逮捕、羁押等强制措施以及其他强制性侦查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机制中长期以来缺... 现代司法审查原则以自然正义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为支撑,要求未经法院的司法审查,任何人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或者科处其他刑罚;未经法院审查,不得对公民实施逮捕、羁押等强制措施以及其他强制性侦查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机制中长期以来缺乏司法审查的理念,现行审前程序中的诸多制度设计存在着背离司法审查原则的现象,对此应当贯彻司法审查原则通过制度重构予以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司法审查原则 正当程序原则 审前程序 中国 改革 自然正义原则 实体 侦查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内程序与法外程序——我国司法改革的盲点与误区 被引量:16
7
作者 谢佑平 万毅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6-69,共4页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效率低下的真正原因 ,在于大量法外程序的滋生及其向法内程序的渗透 ,使得整个刑事司法程序膨胀、臃肿。对此 ,我国司法改革显然存在着认识上的盲点与误区。本期刊发谢佑平教授和万毅博士有关这一问题的对话 ,以飨...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效率低下的真正原因 ,在于大量法外程序的滋生及其向法内程序的渗透 ,使得整个刑事司法程序膨胀、臃肿。对此 ,我国司法改革显然存在着认识上的盲点与误区。本期刊发谢佑平教授和万毅博士有关这一问题的对话 ,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司法制度 司法程序 法内程序 法外程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论纲 被引量:6
8
作者 谢佑平 万毅 魏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1-97,103,共8页
司法公正涵括了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层涵义 ,两者辩证统一、不可偏废。我国现行司法体制的结构性缺陷在于公正的缺失 ,而正在推行的司法改革的目标定位正是为了重塑司法公正。为此 ,在改革的动力资源上必须依赖国家与社会的双向互动 ,... 司法公正涵括了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层涵义 ,两者辩证统一、不可偏废。我国现行司法体制的结构性缺陷在于公正的缺失 ,而正在推行的司法改革的目标定位正是为了重塑司法公正。为此 ,在改革的动力资源上必须依赖国家与社会的双向互动 ,在改革的路径选择上则需要在本土化的基础上走创新制度移植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公正 程序 司法改革 司法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疑与废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被引量:44
9
作者 谢佑平 江涌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7-67,共11页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其产生之初,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是已经不适合当前的现实。现实中,该制度矛盾重重,包括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矛盾,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普通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矛盾,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内部的矛盾。同时,...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其产生之初,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是已经不适合当前的现实。现实中,该制度矛盾重重,包括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矛盾,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普通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矛盾,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内部的矛盾。同时,国外以刑、民分诉为主流和方向。因此,对该制度应该予以废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不合理性 废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理视野中的刑事诉讼效率和期间:及时性原则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谢佑平 万毅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8-55,共8页
公正和效率是现代司法的两大价值目标。司法效率的实现有赖于刑事诉讼法对诉讼期间的科学规范和司法实践对法定期间的严格遵守。为此 ,及时性原则已成为各国指导诉讼效率和期间的基本准则 ,它要求控制诉讼时间、提升诉讼节奏、简化诉讼... 公正和效率是现代司法的两大价值目标。司法效率的实现有赖于刑事诉讼法对诉讼期间的科学规范和司法实践对法定期间的严格遵守。为此 ,及时性原则已成为各国指导诉讼效率和期间的基本准则 ,它要求控制诉讼时间、提升诉讼节奏、简化诉讼程序。我国的刑事诉讼在诸多方面贯彻了及时性原则的精神 ,但也存在着检察院单方面决定延长羁押期限、对集中审理缺乏规定、简易审判程序类型单一和功能受限等问题 ,有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司法效率 诉讼期间 及时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另论 被引量:28
11
作者 谢佑平 万毅 《法学论坛》 2002年第4期101-107,共7页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 ,公检法三机关之间的关系是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但在配合制约原则的指导下 ,三机关的关系普遍出现了错位、扭曲、缺位等不良现象。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关键词 公检法 关系 错位 扭曲 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视野下的美国青少年法治教育:途径、策略及启示 被引量:38
12
作者 谢佑平 王永杰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7年第3期62-66,75,共6页
美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在美国公民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其教育特点在于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法治教育模式,注重行动与实践参与,注重法治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完整性、连续性、科学性,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突出情景教... 美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在美国公民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其教育特点在于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法治教育模式,注重行动与实践参与,注重法治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完整性、连续性、科学性,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突出情景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整合教育、家庭与社会资源,构筑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模式,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在法治教育中的作用。其教育特点启示我们,法治教育不是单一的课堂灌输,而是多元互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教育 途径 策略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控审分离原则的法理探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谢佑平 万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0-94,共5页
为保障诉讼的公正 ,现代法治国家在建构刑事程序时普遍实行控审分离原则。控审分离原则具有结构和程序两方面的意义 :结构意义上的控审分离原则是要实现机构设置和人员组织上的审、检分离 ;而程序意义上的控审分离原则是指程序启动意义... 为保障诉讼的公正 ,现代法治国家在建构刑事程序时普遍实行控审分离原则。控审分离原则具有结构和程序两方面的意义 :结构意义上的控审分离原则是要实现机构设置和人员组织上的审、检分离 ;而程序意义上的控审分离原则是指程序启动意义上的不告不理和程序运作中的诉审同一。对于控审分离原则 ,我国现有规定仍然有不合理之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控审分离 结构意义 程序意义 法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景与机理:关于设立证据开示程序的反思——一个跨文化法律移植的话题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佑平 万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9-113,共5页
英美法国家的证据开示程序实为英美法国家为克服对抗制的机理缺陷 ,实现诉讼效率 ,防止伏击审判而设 ,是英美当事人主义诉讼借鉴大陆职权主义诉讼庭前程序的产物 ,其生成有着特殊的历史语境。在我国目前的诉讼构造下 ,引进英美证据开示... 英美法国家的证据开示程序实为英美法国家为克服对抗制的机理缺陷 ,实现诉讼效率 ,防止伏击审判而设 ,是英美当事人主义诉讼借鉴大陆职权主义诉讼庭前程序的产物 ,其生成有着特殊的历史语境。在我国目前的诉讼构造下 ,引进英美证据开示程序缺乏必要性和可行性。就必要性而言 ,现行的庭前程序完全可以胜任证据开示程序的功能 ;就可行性而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法律移植 证据开示程序 当事人主义诉讼 职权主义诉讼 英美法系 诉讼制度 诉讼法 起诉制度 侦查制度 庭审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治罪到维权:我国刑事诉讼构造之重构 被引量:10
15
作者 谢佑平 江涌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4-130,共7页
在民主法治社会里,国家作为抽象物,其存在的合法性、正当性在于保证人民的自由与安全。国家应该以人为目的,成为每一个人获得安全、自由的手段。国家如此,国家的各种制度也应如此。基于此,维护人权也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功能的... 在民主法治社会里,国家作为抽象物,其存在的合法性、正当性在于保证人民的自由与安全。国家应该以人为目的,成为每一个人获得安全、自由的手段。国家如此,国家的各种制度也应如此。基于此,维护人权也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具体的结构,而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构造不符合维护人权的目的,应该重构。我国应该建立以审判为中心,以控审分离、控辩平等、审判中立为原则的刑事诉讼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保障 审判中心 控审分离 审判中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与现实:控辩平等的宏观考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谢佑平 万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64,共6页
作为现代刑事诉讼法的公理性原则之一,控辩平等原则要求在代表国家追诉的检察院和作为个人应诉的被告人之间实现权利对等、地位平等,它包括平等武装和平等保护两层涵义。控辩失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关系的基本现状,对此,应当通过刑... 作为现代刑事诉讼法的公理性原则之一,控辩平等原则要求在代表国家追诉的检察院和作为个人应诉的被告人之间实现权利对等、地位平等,它包括平等武装和平等保护两层涵义。控辩失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关系的基本现状,对此,应当通过刑事诉讼制度和程序的重构来加以扭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 控诉 辩护 被告人 控辩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权力及其制约 被引量:31
17
作者 谢佑平 江涌 《东方法学》 2010年第2期64-90,共27页
权力是社会科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权力主体凭借财产、组织等方面的优势违背其他主体意志实现自身意志的一种特殊的控制力。权力具有双刃性、不确定性、用益性、强制性、主体间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暗含了权力扩张和权力滥用的条件,提示... 权力是社会科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权力主体凭借财产、组织等方面的优势违背其他主体意志实现自身意志的一种特殊的控制力。权力具有双刃性、不确定性、用益性、强制性、主体间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暗含了权力扩张和权力滥用的条件,提示人们应该注意制约和监督权力,而公共权力的内在矛盾、人性恶的思想以及权力腐败的严重后果则成为制约、监督权力的基本理由。公共权力来自于人们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天然需要,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是其原初价值。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有权力制约、监督的政治模式、法律模式、社会模式、道德模式和暴力模式。法律监督是我国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监督审判外,还应当对行政权进行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制约 权力监督 分权制衡 法律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的秘密侦查制度 被引量:10
18
作者 谢佑平 邓立军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6期51-60,共10页
德国是当今世界秘密侦查分散型立法模式的典型。德国秘密侦查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邮件检查、秘密监听、卧底侦查、秘摄秘录等。综合衡量,德国的秘密侦查已基本上实现了法治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秘密侦查程序法定原则得到基本确立;建... 德国是当今世界秘密侦查分散型立法模式的典型。德国秘密侦查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邮件检查、秘密监听、卧底侦查、秘摄秘录等。综合衡量,德国的秘密侦查已基本上实现了法治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秘密侦查程序法定原则得到基本确立;建立了针对秘密侦查行为的司法审查机制;犯罪嫌疑人在秘密侦查程序中的诉讼地位得到较大提升。当然另一方面,德国秘密侦查制度依然具有浓厚的职权主义刑事诉讼模式之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秘密侦查制度 邮件检查 秘密监听 秘摄秘录 卧底侦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的“线民”制度 被引量:7
19
作者 谢佑平 邓立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6-156,共11页
台湾地区对"线民"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理解:狭义上的"线民"即指台湾地区《警察职权行使法》及其《警察遴选第三人搜集资料办法》所创制的"第三人";而广义上的"线民"除了包括"第三人&qu... 台湾地区对"线民"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理解:狭义上的"线民"即指台湾地区《警察职权行使法》及其《警察遴选第三人搜集资料办法》所创制的"第三人";而广义上的"线民"除了包括"第三人"以外,还包括刑事法律及其他相关法律中所规定的"检举人"与"咨询人员"。台湾地区警察遴选"第三人"的法律制度包括"第三人"的概念界定,遴选"第三人"的条件,"第三人"的权利与义务,警察与"第三人"关系的终止与继续遴用,对"第三人"所搜集的资料的研判与运用等方面,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线民"运用中无法可依的问题,这对推进中国大陆地区"刑事特情"工作的法治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警察职权行使法》 第三人 刑事特情 秘密侦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