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双重使命 |
谢佑平
|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司法行政化与司法独立:悖论的司法改革——兼评法官等级制与院长辞职制 |
谢佑平
万毅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2
|
|
3
|
检察监督原则另论 |
谢佑平
万毅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8
|
|
4
|
中国引入辩诉交易制度的三重障碍 |
谢佑平
万毅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0
|
|
5
|
在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关于监听的法律思考 |
谢佑平
万毅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5
|
|
6
|
困境与进路:司法审查原则与中国审前程序改革 |
谢佑平
万毅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3
|
|
7
|
法内程序与法外程序——我国司法改革的盲点与误区 |
谢佑平
万毅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6
|
|
8
|
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论纲 |
谢佑平
万毅
魏佳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9
|
质疑与废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
谢佑平
江涌
|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
2006 |
44
|
|
10
|
法理视野中的刑事诉讼效率和期间:及时性原则研究 |
谢佑平
万毅
|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3
|
|
11
|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另论 |
谢佑平
万毅
|
《法学论坛》
|
2002 |
28
|
|
12
|
多元视野下的美国青少年法治教育:途径、策略及启示 |
谢佑平
王永杰
|
《青少年犯罪问题》
|
2007 |
38
|
|
13
|
刑事控审分离原则的法理探析 |
谢佑平
万毅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6
|
|
14
|
背景与机理:关于设立证据开示程序的反思——一个跨文化法律移植的话题 |
谢佑平
万毅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15
|
从治罪到维权:我国刑事诉讼构造之重构 |
谢佑平
江涌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16
|
理想与现实:控辩平等的宏观考察 |
谢佑平
万毅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0
|
|
17
|
论权力及其制约 |
谢佑平
江涌
|
《东方法学》
|
2010 |
31
|
|
18
|
德国的秘密侦查制度 |
谢佑平
邓立军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
2011 |
10
|
|
19
|
台湾地区的“线民”制度 |
谢佑平
邓立军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