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接竞争ELISA检测大米样品中的重金属镉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艳梅 钟辉 +4 位作者 黄建芳 谈思怡 刘诗琴 邵晨晨 向军俭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8-532,共5页
目的直接竞争ELISA方法检测大米样品中重金属镉。方法用纳米Ti O2对微波消解处理的大米样品中的重金属镉进行富集,通过比较不同p H值和不同洗脱体积来优化纳米Ti O2富集方法,再用直接竞争ELISA检测重金属镉的含量。结果在p H为9时,纳米T... 目的直接竞争ELISA方法检测大米样品中重金属镉。方法用纳米Ti O2对微波消解处理的大米样品中的重金属镉进行富集,通过比较不同p H值和不同洗脱体积来优化纳米Ti O2富集方法,再用直接竞争ELISA检测重金属镉的含量。结果在p H为9时,纳米Ti O2对重金属镉有良好的吸附性,20 mg/ml的EDTA·2Na可将纳米Ti O2吸附的镉定量洗脱。用纯化后的镉单克隆抗体建立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分析,其灵敏度(IC50)为19 ng/ml,检测限(IC10)为2.1 ng/ml,检测范围(IC20~IC80)为3.6~98.2 ng/ml。用优化后的直接竞争ELISA对富集洗脱后的镉溶液进行检测,检测效果满足国家检测标准。结论本研究对6份市售大米样品采用微波消解和富集,通过直接竞争ELISA检测其镉含量,所得结果与仪器法测定结果一致,可用于实际样品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镉 单克隆抗体 直接竞争ELISA 纳米TiO2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单抗制备及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诗琴 黄建芳 +2 位作者 谈思怡 邵晨晨 向军俭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1-445,共5页
目的获得人脑钠肽前体N端(NT-pro BNP)的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人血浆中NT-pro BNP。方法通过Discovery Studio4.0软件预测抗原表位,合成其表位肽偶联载体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获得... 目的获得人脑钠肽前体N端(NT-pro BNP)的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人血浆中NT-pro BNP。方法通过Discovery Studio4.0软件预测抗原表位,合成其表位肽偶联载体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获得分泌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制备腹水型单抗。通过SDS-PAGE、ELISA等方法对获得的抗体性质进行鉴定,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对120例临床血液样本中NT-pro BNP进行快速检测。结果获得6株能稳定分泌抗人NT-Pro BNP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4株单抗的腹水型效价高于1×10^(-6)。共筛选出4对能双抗夹心ELISA配对的抗体,其中Ab1与Ab5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大的线性范围,其亲和力分别为1.0×10^(10)L/mol与5.9×109L/mol,检测线性范围:300~9 600 pg/ml。样本检测结果显示,自制试剂盒的阳性检出率为97.5%(78/80),阴性检出率为100%(40/40)。结论筛选获得1对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配对抗体,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的检测方法,亦为新的快速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 单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新过敏原烯醇化酶的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谈思怡 黄建芳 +2 位作者 孙一帆 郭成斌 向军俭(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8-811,共4页
目的:鉴定凡纳滨对虾分子量为47 kD过敏原的性质。方法:采用丙酮沉淀法提取凡纳滨对虾总蛋白,通过SDS-PAGE、11例虾过敏患者血清IgE的Western blot分析凡纳滨对虾中过敏原组份,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Matrix-Assisted ... 目的:鉴定凡纳滨对虾分子量为47 kD过敏原的性质。方法:采用丙酮沉淀法提取凡纳滨对虾总蛋白,通过SDS-PAGE、11例虾过敏患者血清IgE的Western blot分析凡纳滨对虾中过敏原组份,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TOF-MS)鉴定凡纳滨对虾47 kD未知过敏原组分。结果:通过SDS-PAGE电泳证明所提取的凡纳滨对虾总蛋白组分完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至少有14种与阳性血清反应的组分,其中,55%的虾过敏患者Ig E与分子量为47 kD的蛋白分子发生特异性反应,质谱分析结果显示47 kD蛋白为烯醇化酶。结论:烯醇化酶是凡纳滨对虾的一种新的过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过敏原 烯醇化酶 质谱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7N9禽流感病毒跨种间传播及其感染人气道黏膜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郭妍蓉 谈思怡 +7 位作者 林宇静 刘曦 郑晓滨 乔永康 Tan Kai Sen 王德云 张评浒 严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的禽流感,2013年2月底在我国长三角地区率先暴发感染人的疫情。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下可以感染人,且目前尚...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的禽流感,2013年2月底在我国长三角地区率先暴发感染人的疫情。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下可以感染人,且目前尚未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然而,H7N9禽流感已成为一种持续的公共卫生威胁,截至目前,中国已暴发了6次H7N9禽流感疫情,向WHO报告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已有1567例,其中615例死亡。在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的过程中,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首当其冲,在病毒传播和感染过程中起关键作用。H7N9禽流感病毒如何跨越种属屏障造成人的感染,以及禽流感病毒感染宿主而导致的黏膜损伤诱发的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是该综述探讨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禽流感病毒 跨种间传播 气道上皮细胞 免疫应答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全利 刘诗琴 +3 位作者 谈思怡 邵晨晨 黄建芳 向军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15-1119,共5页
目的制备高效价、高特异性的抗人肌红蛋白(MYO)单克隆抗体(m Ab),建立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人血清中MYO。方法用天然的MYO进行免疫,用杂交瘤技术获得稳定分泌抗人MYO m Ab的细胞株;制备腹水型m Ab,经亲和纯化后进行抗体特性鉴定;... 目的制备高效价、高特异性的抗人肌红蛋白(MYO)单克隆抗体(m Ab),建立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人血清中MYO。方法用天然的MYO进行免疫,用杂交瘤技术获得稳定分泌抗人MYO m Ab的细胞株;制备腹水型m Ab,经亲和纯化后进行抗体特性鉴定;确定最佳配对组合并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一步法,对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并与进口试剂盒进行比较。结果共筛选出9株能稳定分泌m Ab的细胞株,其中2M1、3M4、5M7、10M4亲和纯化后效价达到(1.0-2.6)×10^6(A450约为1.0时的抗体稀释倍数)。抗体配对共筛选出3对能进行夹心配对的抗体(2M1/HRP-3M4、5M7/HRP-3M4、10M4/HRP-5M7),其中5M7/HRP-3M4这个配对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大的线性范围;利用最佳配对组合5M7/HRP-3M4建立标准曲线,其线性范围为(25-1000)ng/m L,优于进口试剂盒的线性范围(25-500)ng/m L;样本检测结果显示,自制试剂盒的阳性检出率为95%(19/20),阴性检出率为100%(40/40)。结论获得了2株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抗人MYO m Ab,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一步法,为ELISA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肌红蛋白 细胞融合 单克隆抗体 ELISA双抗体夹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单抗联合紫杉醇抑制MCF-7及MCF-7紫杉醇耐药株(MCF-7/Taxol)增效作用的分子机制
6
作者 邵晨晨 黄建芳 +2 位作者 谈思怡 刘诗琴 向军俭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6-490,495,共6页
目的研究bFGF单抗联合紫杉醇(Taxol)抑制MCF-7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探讨bFGF单抗联合Taxol对耐药株MCF-7/Taxol的增效作用及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bFGF单抗联合Taxol对MCF-7及MCF-7/Taxol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二... 目的研究bFGF单抗联合紫杉醇(Taxol)抑制MCF-7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探讨bFGF单抗联合Taxol对耐药株MCF-7/Taxol的增效作用及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bFGF单抗联合Taxol对MCF-7及MCF-7/Taxol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二者联合对MCF-7、MCF-7/Taxol的凋亡作用;Western blot检测MCF-7及MCF-7/Taxol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bFGF单抗联合Taxol作用MCF-7、MCF-7/Taxol后对其增殖抑制率分别提高了13.40%~36.50%、9.56%~26.87%,联合能加强对细胞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bFGF单抗联合Taxol作用MCF-7、MCF-7/Taxol后PI、FITC双阳性率分别提高了17.10%~23.20%、22.00%~22.70%,表明联合能加强对凋亡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CF-7、MCF-7/Taxol中MabD9+Taxol组能明显下调Raf-1、p-Erk、p-STAT3、Bcl-2、Caspase3,并上调p-JNK、Bax、cleavedCaspase3、cleaved PARP,其中Raf-1在MCF-7/Taxol中表达量较MCF-7明显下降。结论本研究揭示了bFGF单抗联合Taxol抑制MCF-7的如下机制:加强对Erk/MAPK通路的抑制,并加强上调p-JNK,下调p-STAT3的表达量,引起Bcl-2表达量下调,Bax表达上调,Caspase3、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表达变化引起细胞凋亡。且耐药株除具类似的抑制机制外,其Raf-1下调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bFGF单抗 MCF-7 耐药株MCF-7/Tax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γδ T细胞的抗肿瘤临床免疫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谈思怡 向征 +2 位作者 徐艳 吴扬哲 尹芝南 《生命科学》 CSCD 2017年第9期855-863,共9页
γδ T细胞自发现30余年来,其研究较其他免疫细胞相对滞后,甚至被认为是进化的"残留物(relics)"。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γδ T细胞在人的免疫功能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桥梁"。近年来... γδ T细胞自发现30余年来,其研究较其他免疫细胞相对滞后,甚至被认为是进化的"残留物(relics)"。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γδ T细胞在人的免疫功能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桥梁"。近年来,γδ T细胞的抗肿瘤、抗感染的相关研究表明了γδ T细胞在肿瘤免疫与感染免疫中具有重要功能和临床应用价值。Vγ9Vδ2亚群是只存在于外周血的一类人γδ T细胞,其数量虽少,但其功能全面、强大。相比肿瘤或传染病患者自体γδ T细胞的功能被抑制或"后天不足",健康人来源的同种异体γδ T细胞由于功能健康,其临床应用价值更具优势。现以抗肿瘤应用为落脚点,综述人γδ 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识别肿瘤细胞的分子免疫机制,并简单总结国际上自体γδ T细胞抗肿瘤的应用进展;同时,简述国际上最新关于同种异体γδ T细胞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动态,并介绍了笔者团队同种异体γδ T细胞治疗肿瘤的进展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γδ T细胞 抗肿瘤免疫治疗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