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复合菌固态发酵平菇菌糠饲料参数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立东 段平平 +3 位作者 李昌昌 胡丽红 陆牡龙 许贵善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7-1291,共15页
本试验以平菇菌糠(P.SMS)为主要原料,以枯草芽孢杆菌(BS)和植物乳杆菌(LP)为发酵菌种,旨在优化发酵参数并为生产品质优良的平菇菌糠饲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将常规营养指标、干物质损失率、pH、氨态氮(NH3-N)... 本试验以平菇菌糠(P.SMS)为主要原料,以枯草芽孢杆菌(BS)和植物乳杆菌(LP)为发酵菌种,旨在优化发酵参数并为生产品质优良的平菇菌糠饲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将常规营养指标、干物质损失率、pH、氨态氮(NH3-N)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结合改进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探究发酵因素的最适范围(玉米粉添加量5%、10%、15%;菌液接种量12%、16%、20%;物料含水量70%、80%、90%;发酵时间7、10和13 d;BS和LP菌种比例1∶1、2∶1、3∶1;发酵温度25、37、45℃),并通过六因素三水平[L_(18)(3^(6))]正交试验探究玉米粉添加量、菌液接种量、物料含水量、发酵时间、BS和LP菌种比例、发酵温度对复合菌固态发酵平菇菌糠饲料中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干物质损失率,pH及NH3-N、乳酸(LA)、乙酸(AA)、丙酸(PA)、丁酸(BA)含量的影响,用综合评分进一步优化发酵参数,并对最优发酵参数组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平菇菌糠最佳发酵参数组合下CP、EE、NDF、ADF含量,干物质损失率,pH及NH3-N含量分别为8.33%、7.26%、31.34%、22.15%,6.12%,4.56,6.56%,LA、AA、PA、BA含量分别为8.23、2.87、0.16和0.09 mmol/L,相比于平菇菌糠原料,CP和EE含量分别增加了34.14%和19.41%,NDF和ADF含量分别降低了40.38%和44.47%。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平菇菌糠最佳发酵参数为:玉米粉添加量10%、菌液接种量16%、物料含水量80%、发酵时间7 d、BS和LP菌种比例2∶1、发酵温度25℃(室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发酵 平菇菌糠 TOPSIS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喂水平对肉用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器官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91
2
作者 许贵善 刁其玉 +7 位作者 纪守坤 邓凯东 姜成钢 屠焰 刘洁 赵一广 马涛 楼灿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3-960,共8页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20~35 kg杜寒杂交公羔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21只平均体重为(19.14±2.37)kg公羔随机分为3组,按照自由采食(AL组)、自由采食量的70%(IR70组)和自由...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20~35 kg杜寒杂交公羔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21只平均体重为(19.14±2.37)kg公羔随机分为3组,按照自由采食(AL组)、自由采食量的70%(IR70组)和自由采食量的40%(IR40组)3个水平饲喂,每组7只羊,每只羊为1个重复。当AL组的试验羊体重达到35 kg时进行屠宰试验,测定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重要内脏器官的重量和发育情况。试验期66 d。结果表明:不同的饲喂水平对净增重、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生长性能和部分屠宰指标表现为相同的变化规律,即AL组>IR70组>IR40组,3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净肉率和胴体净肉率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L组瘤胃重占复胃总重比例最高,为67.08%,与IR70组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重占宰前活重比例以AL组最高,显著高于IR70和IR40组(P<0.05)。结果提示,饲喂水平对肉用绵羊生长性能、复胃的重量与发育、主要生理器官的发育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试验结果与NRC(2007)肉羊的饲养标准有一定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羔羊 营养需要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器官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35kg杜寒杂交公羔羊能量需要参数 被引量:18
3
作者 许贵善 刁其玉 +7 位作者 纪守坤 邓凯东 姜成钢 屠焰 刘洁 赵一广 马涛 楼灿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082-5090,共9页
【目的】旨在确定20—35 kg杜寒杂交F1代公羔羊维持和生长的代谢能与净能需要量,为杜寒杂交羔羊的科学饲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正试期66 d。筛选基本同龄的杜寒杂交公羔羊50只,其中35只用于比较屠宰... 【目的】旨在确定20—35 kg杜寒杂交F1代公羔羊维持和生长的代谢能与净能需要量,为杜寒杂交羔羊的科学饲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正试期66 d。筛选基本同龄的杜寒杂交公羔羊50只,其中35只用于比较屠宰试验,15只用于消化代谢试验。当用于比较屠宰试验的35只羊体重为(20.26±1.29)kg时,随机抽取7只进行屠宰用以估测试验羊初始体组成;剩余的28只羊分为自由采食组(AL,14只)、70%自由采食组(IR70,7只)和40%自由采食组(IR40,7只)3个饲喂水平组。当自由采食组的14只羊体重达到(28.54±2.29)kg时,随机抽取7只羊进行屠宰;将剩余的21只羊按上述3个饲喂水平饲喂,每个饲喂水平包括7只羊。当自由采食组羊只平均体重达到35 kg时,按屠宰规程进行屠宰。在消化代谢试验中,将体重为(32.38±2.23)kg的15只杜寒杂交公羔羊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只羊),试验日粮及饲喂水平同比较屠宰试验,采用全收粪尿法收集粪、尿,采用开放式呼吸测热系统测定24 h甲烷产生量、CO2排放量和耗氧量。【结果】杜寒杂交公羔羊维持净能和维持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250.61和374.21 kJ.kg-1SBW0.75,代谢能维持利用效率为0.67;在20—35 kg体重阶段,日增重分别为100、200、300和350 g.d-1生长净能和生长代谢能的需要量变化范围在1.10—5.04 MJ.d-1和2.63—12.03 MJ.d-1,代谢能的生长利用效率为0.419。【结论】20—35 kg杜寒杂交F1代公羔羊能量代谢参数(包括维持净能、维持代谢能、生长净能和生长代谢能)参数值略低于NRC和AFRC肉羊能量需要量的推荐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羊 净能 代谢能 维持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海西土-草-畜系统中微量元素的季节变化与盈缺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许贵善 张力 +4 位作者 冯昕炜 周学辉 苗小玲 晁生玉 张秉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82-384,共3页
采取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海西地区土-草-畜系统中的5种微量元素(铜、锰、锌、硒、钼)季节变化与盈缺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牧草铜在春、秋季处于缺乏状态,羊被毛铜变化范围在2.99~4.70μg/g之间,处于正常水平;... 采取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海西地区土-草-畜系统中的5种微量元素(铜、锰、锌、硒、钼)季节变化与盈缺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牧草铜在春、秋季处于缺乏状态,羊被毛铜变化范围在2.99~4.70μg/g之间,处于正常水平;土壤锰含量冬春季、夏季、秋季均低于我国正常土壤锰含量(710μg/g),牧草锰含量在秋季最低,仅为20.85μg/g;土壤不缺锌,牧草锌含量在10.00~42.44μg/g之间,其中秋季牧草锌的含量(10.00μg/g)远远低于NRC推荐绵羊锌需要量;土壤和牧草严重缺硒,绵羊血清中的硒极度缺乏;土壤缺钼,牧草缺钼(0.1872~0.6906μg/g),绵羊血清中钼的含量在0.0257~0.1735μg/m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海西 微量元素 季节变化 盈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对海西州四季牧场放牧绵羊采食量与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许贵善 冯昕炜 +1 位作者 张晓庆 张力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0-72,共3页
为了解牧草成分与绵羊消化率之间的关系,并为放牧绵羊的科学饲养管理提供依据,试验采用模拟采集牧草标样法、全收粪法和两级离体消化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放牧绵羊的牧草采食量和消化率。结果表明:冬春季、夏季和秋季绵羊的放牧采食量分别... 为了解牧草成分与绵羊消化率之间的关系,并为放牧绵羊的科学饲养管理提供依据,试验采用模拟采集牧草标样法、全收粪法和两级离体消化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放牧绵羊的牧草采食量和消化率。结果表明:冬春季、夏季和秋季绵羊的放牧采食量分别为(487.58±62.90)、(1713.28±254.87)、(782.09±98.41)g/d,三季间差异极显著(P<0.01);牧草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45.96±7.25)%、(55.84±0.74)%、(51.13±2.43)%,三季间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绵羊 采食量 消化率
原文传递
反刍动物对饲料蛋白质和淀粉消化吸收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胡丽红 袁国宏 +1 位作者 陆牡龙 许贵善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5期87-96,共10页
蛋白质是饲料中最主要的氮源,淀粉是饲料中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二者通过瘤胃发酵、降解后在小肠中被吸收,是维系能氮平衡的主要物质。该文综述了淀粉的消化特性、蛋白类饲料和淀粉类饲料分类,以及反刍动物对其消化吸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 蛋白质是饲料中最主要的氮源,淀粉是饲料中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二者通过瘤胃发酵、降解后在小肠中被吸收,是维系能氮平衡的主要物质。该文综述了淀粉的消化特性、蛋白类饲料和淀粉类饲料分类,以及反刍动物对其消化吸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饲料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为发展精准饲养和节粮型畜牧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淀粉 反刍动物 葡萄糖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饲对肉用羔羊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许贵善 刁其玉 +3 位作者 邓凯东 姜成钢 屠焰 纪守坤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2年第S1期302-304,共3页
文章旨在讨论营养限饲对20~35kg杜寒杂交公羔组织和器官发育的影响。将21只试验羊随机分为3组,按照自由采食(AL组)、自由采食量的70%(IR70组)和自由采食量的40%(IR40组)3个水平饲喂,每组7只羊。当AL组的试验羊体重达35kg时21只羊全部屠... 文章旨在讨论营养限饲对20~35kg杜寒杂交公羔组织和器官发育的影响。将21只试验羊随机分为3组,按照自由采食(AL组)、自由采食量的70%(IR70组)和自由采食量的40%(IR40组)3个水平饲喂,每组7只羊。当AL组的试验羊体重达35kg时21只羊全部屠宰,测定各胃室、重要组织及内脏器官的增重与发育情况。结果表明:AL组瘤胃重占胃总重比例最高,为67.08%,与IR70组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重占宰前活重比例以AL组最高,显著高于IR70组和IR40组(P【0.05)。说明营养限饲会显著影响杜寒杂交公羔内脏器官的增重与发育;对4个胃室的重量与发育比例的影响程度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羔羊 限饲 营养需要 器官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海西荒漠半荒漠草地氮硫的季节变化及盈缺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许贵善 张力 +4 位作者 郑中朝 周学辉 苗小林 晁生玉 张秉玉 《草原与草坪》 CAS 2005年第5期34-37,共4页
在春季(3月中旬),夏季(7月中旬)和秋季(11月中旬)对青海海西地区荒漠半荒漠草地中的土壤、可食牧草和绵羊的血清、瘤胃液、被毛等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7月份的土壤全氮为(0.33±0.10)%,土壤有效硫为(42.65±8.57)mg/kg,均... 在春季(3月中旬),夏季(7月中旬)和秋季(11月中旬)对青海海西地区荒漠半荒漠草地中的土壤、可食牧草和绵羊的血清、瘤胃液、被毛等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7月份的土壤全氮为(0.33±0.10)%,土壤有效硫为(42.65±8.57)mg/kg,均分别显著高于3月份土壤全氮(0.15±0.04)%、土壤有效硫(20.00±3.02)mg/kg和11月份土壤全氮(0.07±0.03)%、土壤有效硫(37.85±7.91)mg/kg。三季都能满足植物生长的基本需要;可食牧草中的全氮和全硫在7月份时最高,春季和秋季,牧草含量远不能满足绵羊生长的需要;血清中的氮、硫在3月份、7月份和11月份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均为7月份>11月份>3月份。3月份血清白蛋白的含量(33.92±9.77)g/L显著低于7月份(53.11±10.59)g/L和11月份(53.53±7.74)g/L,三季含量均低于绵羊血清白蛋白正常含量;瘤胃液氮与牧草氮含量和血清白蛋白的变化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海西 荒漠半荒漠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寒杂交公羔羊能量与蛋白质的组织分布及机体组成的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许贵善 纪守坤 +3 位作者 姜成钢 邓凯东 屠焰 刁其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7-736,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揭示不同饲喂水平对20~35kg杜寒杂交公羔羊机体组织中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及分布规律的影响,建立通过活体体重估测杂交羔羊机体组成和化学组成的预测模型。将21只杜寒杂交公羔随机分为3组,按照自由采食(AL)、自由采食量的70%(... 本研究旨在揭示不同饲喂水平对20~35kg杜寒杂交公羔羊机体组织中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及分布规律的影响,建立通过活体体重估测杂交羔羊机体组成和化学组成的预测模型。将21只杜寒杂交公羔随机分为3组,按照自由采食(AL)、自由采食量的70%(IR70)和自由采食量的40%(IR40)3个水平饲喂,每个处理7只羊。当自由采食组羊只达到35kg时进行屠宰试验,测定不同组织(骨骼、肌肉、脂肪、血+内脏、皮和毛)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及总能含量。结果,从机体组成看,脂肪/水分在AL组最高,与IR40组差异显著(P<0.05);蛋白/脂肪在IR40组最高,与AL组差异显著(P<0.05);组织鲜重占去毛空体重的比例,肌肉、血+内脏和皮在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骨骼在3组间差异显著(P<0.05);所有组织在不同组别间能量含量(MJ.kg-1)和蛋白质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羊毛中能量和蛋白总量在3个饲喂水平间差异不显著(P>0.05);3组间干物质和粗蛋白占去毛空体重的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但水分和灰分比例在IR40组显著高于AL和IR70组(P<0.05)。饲喂水平会显著影响20~35kg杜寒杂交公羔羊机体中粗蛋白、脂肪和水分的比例,其中脂肪和水分含量呈高度负相关关系;不同组织的能值/机体总能值和蛋白/机体总蛋白参数受饲喂水平的影响不尽相同;机体的蛋白含量相对稳定,脂肪含量易受年龄和饲喂水平的影响;羔羊空腹体重与不同的组织与器官存在强相关关系,去毛空体重与机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存在强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羔羊 能量 蛋白质 机体组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料补饲水平对卡拉库尔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贵善 冯昕炜 陶丽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488-849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卡拉库尔羊瘤胃内环境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健康、体重相近的卡拉库尔羊,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补饲300、400和500g/(只·d)3种不同水平的精料,其他处理完全相同,预试期15d,正试期60... [目的]研究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卡拉库尔羊瘤胃内环境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健康、体重相近的卡拉库尔羊,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补饲300、400和500g/(只·d)3种不同水平的精料,其他处理完全相同,预试期15d,正试期60d,对瘤胃液pH、NH3-N和VFA进行测定。[结果]3组试羊瘤胃液pH值在6.04-7.49之间,各组试羊瘤胃液pH变化规律表现为先降低后上升;瘤胃液NH3-N浓度在25.84-26.15mg/100ml之间,处于正常范围内,变化趋势为采食后3h浓度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到采食后5h,降至最低,随后又略有回升;VFA随精料补饲水平提高而升高,乙酸与丙酸比例随精料水平的提高而降低。[结论]瘤胃内环境参数随着精料添加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库尔羊 精料补饲 瘤胃内环境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科学专业《饲料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7
11
作者 许贵善 雷红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8年第9期92-94,共3页
从教学计划、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与实践安排等方面介绍了《饲料学》课程的具体改革与创新措施,旨在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动物科学 饲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料补饲量对卡拉库尔羊育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贵善 冯昕炜 +1 位作者 赵亮 陈钊铭 《饲料广角》 2010年第13期24-25,共2页
将24只卡拉库尔羊分为3个处理组,按300g/(只·d)、400g/(只·d)、500g/(只·d)3个水平添加精料,自由采食棉籽壳,研究不同精料添加量对卡拉库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组试验羊全期平均日增重分别为95.66g、139.79g、1... 将24只卡拉库尔羊分为3个处理组,按300g/(只·d)、400g/(只·d)、500g/(只·d)3个水平添加精料,自由采食棉籽壳,研究不同精料添加量对卡拉库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组试验羊全期平均日增重分别为95.66g、139.79g、148.41g,第2、3组极显著高于第1组(P<0.01),而2组与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的日粮条件下,每天饲喂400g精料时的饲料转化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料补饲 卡拉库尔羊 育肥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方法探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贵善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年第5期151-152,共2页
通过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民族学生学习该课程教学的几点意见和方法。
关键词 民族学生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菌制剂和复合酶制剂对青贮玉米秸秆化学组成及纤维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毛建红 陶莲 +3 位作者 刘融 王玉荣 许贵善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763-2771,共9页
本试验以酶制剂、酶-菌复合制剂对玉米秸秆进行生物发酵处理,分析其对玉米秸秆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纤维微观结构的影响,旨在探索通过打破纤维微观结构提高玉米秸秆利用率的作用机制。试验设置秸秆原料组(CS组)、青贮对照组(CK组)、复... 本试验以酶制剂、酶-菌复合制剂对玉米秸秆进行生物发酵处理,分析其对玉米秸秆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纤维微观结构的影响,旨在探索通过打破纤维微观结构提高玉米秸秆利用率的作用机制。试验设置秸秆原料组(CS组)、青贮对照组(CK组)、复合酶制剂组(CPL组)、复合酶-单活菌组(CPLP组)、复合酶-双活菌组(CPLB组)。使用真空包装机抽空玉米秸秆青贮袋中的气体,室温发酵45 d后,分析各组青贮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采用苯酚硫酸法+4,4'二羧酸-2,2'-喹啉(BCA)法、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和伊红美兰法分析各组玉米秸秆纤维微观结构。结果表明:1)与CK组相比,CPL组的p H、氨态氮/总氮(NH3-N/TN)和乳酸/乙酸显著降低(P<0.05),乳酸、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CPLB组的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CPLP和CPLB组的p H、NH3-N/TN、乳酸/乙酸以及NDF、ADF、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2)与CK组相比,CPL组的三级结构结晶度显著升高(P<0.05),一级结构聚合度和四级结构比表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二级结构氢键作用力无明显变化;CPLP和CPLB组的一级结构聚合度显著降低(P<0.05),四级结构比表面积显著增高(P<0.05),二级结构氢键作用力减弱,三级结构结晶度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复合酶-单活菌和复合酶-双活菌显著改善了玉米秸秆的化学组成,通过降低玉米秸秆纤维素的一级结构聚合度和三级结构中纤维素非结晶区,减弱二级结构分子间氢键作用力,增加四级结构比表面积,有效地破解了玉米秸秆细胞壁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酸杆菌 秸秆降解酶 玉米秸秆 青贮 微观结构 四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示法讲解家畜维持净能与生产净能的关系
15
作者 许贵善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2期102-103,共2页
能量是家畜最为重要的营养素之一,也是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文章通过图示法,简单明了地展示了家畜维持净能和生产净能之间的关系,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图示法 维持净能 生产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酶及组合处理对青贮水稻秸秆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玉荣 陶莲 +3 位作者 马涛 石长青 许贵善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01-1408,共8页
本试验以水稻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降解纤维素酶进行青贮发酵处理,分析其对水稻秸秆微观结构的影响,旨在实现农作物秸秆的高效降解,提高其营养价值。设青贮对照(S组)、复合酶制剂处理(C组)、果胶酶+漆酶处理(PL组)、复合酶制剂+果胶... 本试验以水稻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降解纤维素酶进行青贮发酵处理,分析其对水稻秸秆微观结构的影响,旨在实现农作物秸秆的高效降解,提高其营养价值。设青贮对照(S组)、复合酶制剂处理(C组)、果胶酶+漆酶处理(PL组)、复合酶制剂+果胶酶+漆酶处理(CPL组)和原料(M组),各组采用袋装真空青贮。室温贮藏45 d后取样,采用实验室检测方法、苯酚硫酸法、4,4'二羧酸-2,2'-喹啉(BCA)法、近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和伊红美兰法分析不同酶或酶组合处理的水稻秸秆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及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与S组相比,PL组、C组及CPL组的乳酸(LA)含量显著增加(P<0.05),p H、氨态氮/总氮及乙酸、纤维素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CPL组、C组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与S组相比,PL组青贮水稻秸秆的聚合度显著降低(P<0.05),降低幅度达30.26%,分子间氢键结合力减弱,结晶度与比表面积无显著变化(P>0.05);C组青贮水稻秸秆聚合度显著降低(P<0.05),降低幅度达27.11%,分子间氢键结合力减弱,结晶度与比表面积无显著变化(P>0.05);CPL组青贮水稻秸秆的聚合度显著降低(P<0.05),降低幅度达56.32%,分子间氢键结合力减弱,有降低结晶度和增加比表面积的趋势(P>0.05)。综上,CPL组降解纤维组分的效果最理想,能有效地破解细胞壁中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复合结构,将纤维素降解为可利用的糖,提高水稻秸秆青贮饲料的营养含量,降低聚合度及结晶度,增大比表面积,从而提高秸秆的可消化性及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木质纤维素 微观结构 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35kg体重阶段杜泊×小尾寒羊F_1代公羔体内钙、磷、钠、钾、镁含量及分布特点 被引量:7
17
作者 纪守坤 许贵善 +6 位作者 姜成钢 邓凯东 楼灿 屠焰 张乃锋 聂明非 刁其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46-1953,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20~35kg杜泊×小尾寒羊F1代公羔羊在自由采食条件下不同体重阶段体组织中钙(Ca)、磷(P)、钠(Na)、钾(K)、镁(Mg)的含量变化及分布规律。选取杜泊×小尾寒羊(杜寒)F一代公羔羊21只,随机分为3组,各... 本试验旨在研究20~35kg杜泊×小尾寒羊F1代公羔羊在自由采食条件下不同体重阶段体组织中钙(Ca)、磷(P)、钠(Na)、钾(K)、镁(Mg)的含量变化及分布规律。选取杜泊×小尾寒羊(杜寒)F一代公羔羊21只,随机分为3组,各组自由采食同种颗粒饲料,分别于体重20、28、35妇时屠宰并分离骨骼、肌肉、羊皮、内脏(含血)、脂肪和羊毛组织,分析各部分矿物质含量。结果表明,随屠宰活重(SBW)的增加羔羊胴体重、肌肉重、羊皮重、内脏重和羊毛重均显著增加(P%0.05),生长速度较稳定;20kg组骨骼重量显著低于28和35妇组(P%0.05),生长前期快后期慢;35kg组脂肪重显著高于28和20kg组(P%0.05),生长模式为前期慢后期快。在各屠宰组中,35kg组骨骼中钙、磷、镁含量均显著高于20和28妇组(P〈O.05);在肌肉中,20kg组磷、钠、钾、镁含量均显著高于35妇组(P〈0.05);在羊皮与内脏中,随屠宰体重增加,矿物质含量不同程度增加。另外,骨骼中含有体内总含量约98.5%的钙,82.3%的磷,41.5%的钠和69.8oA的镁,而肌肉中含有体内总量50.1%的钾。结果显示,钙、磷、钠、钾和镁元素在羔羊体内的含量随体重的变化差异显著,不同元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含量差异显著。随羔羊体重增加肌肉中各矿物质含量降低,而骨骼、羊皮、内脏中矿物质含量存在不同程度增加。骨骼是钙、磷、钠和镁的主要分布器官,钾主要分布在肌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组织生长 分布 矿物质含量 屠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喂水平对杜寒F1代公羔羊体内主要矿物质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纪守坤 许贵善 +7 位作者 姜成钢 屠焰 刘洁 赵一广 马涛 楼灿 邓凯东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33-2140,共8页
本文旨在研究饲喂水平对杜寒F1代公羔羊体内主要矿物质含量及分布规律的影响。选用杜寒F1代公羔羊21只,随机分为3组,即自由采食组(AL组)、70%限饲组(IR70组)和40%限饲组(IR40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AL组体重达到35 kg时进行比较... 本文旨在研究饲喂水平对杜寒F1代公羔羊体内主要矿物质含量及分布规律的影响。选用杜寒F1代公羔羊21只,随机分为3组,即自由采食组(AL组)、70%限饲组(IR70组)和40%限饲组(IR40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AL组体重达到35 kg时进行比较屠宰试验,测定各组织中钙、磷、镁、钠、钾含量。结果表明:饲喂水平对羔羊体增重、骨骼、肌肉、皮、脂肪、内脏(包括血液)增重影响显著(AL组>IR70组>IR40组)(P<0.05),对羊毛重影响不显著(P>0.05);在各组织中,仅有IR70组内脏(包括血液)中钙含量显著高于IR40组(P<0.05),AL组和IR70组内脏(包括血液)中磷含量显著高于IR40组(P<0.05);在分布上,骨骼是钙、磷、镁、钠的主要储存部位,分别占机体总量的98.5%、83.4%、71.7%和41.5%,而钾主要储存于肌肉中,占机体总量的49.4%。结果提示,饲喂水平提高,羔羊各组织重量显著增加(除羊毛重外),骨骼、肌肉和皮中钙、磷、镁、钠、钾含量均无显著变化,饲喂水平为维持需要时,钙和磷含量最低。骨骼是钙、磷、镁和钠的主要储存部位,而钾主要储存于肌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饲喂水平 分布 主要矿物质元素 屠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木质纤维素微观结构及其裂解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玉荣 陶莲 +2 位作者 许贵善 石长青 刁其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8-41,共4页
纤维素的微观结构可以从分子水平揭示秸秆的基本组成,解释植物细胞壁的破解效果,为提高秸秆利用率提供有效证据。本文综述了纤维素的四级结构及其裂解方法,为秸秆饲料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关键词 秸秆 木质纤维素 微观结构 四级结构 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发酵葡萄渣发酵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冯昕炜 许贵善 刘昱成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223,共2页
以葡萄渣为主要底物接种酵母菌进行发酵,酿酒酵母和饲料酵母的配比为2∶1,发酵时间为30 h。结果表明,发酵葡萄渣中粗蛋白、灰分、磷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烘干葡萄渣,而水分、NDF和ADF极显著(P<0.01)低于烘干葡萄渣,钙含量显著(0... 以葡萄渣为主要底物接种酵母菌进行发酵,酿酒酵母和饲料酵母的配比为2∶1,发酵时间为30 h。结果表明,发酵葡萄渣中粗蛋白、灰分、磷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烘干葡萄渣,而水分、NDF和ADF极显著(P<0.01)低于烘干葡萄渣,钙含量显著(0.01≤P<0.05)高于烘干葡萄渣,二者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葡萄渣经酵母菌发酵后,营养成分大幅度增加,纤维含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葡萄渣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