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栽培稻及其近缘野生种间杂交揭示杂草稻的起源 被引量:5
1
作者 许红云 熊海波 +7 位作者 朱骞 石瑜敏 王威豪 刘百龙 徐家星 文建成 李东宣 陈丽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31-1036,共6页
通过水稻种间、亚种间和品种间的杂交,在套袋隔离和自然授粉两种条件下,对其杂交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类型及杂交后代群体中杂草稻发生频率、类型及主要特征以及杂草稻的发生趋势进行调查分析,直接验证和重演杂草稻起源的主要路径。杂草稻... 通过水稻种间、亚种间和品种间的杂交,在套袋隔离和自然授粉两种条件下,对其杂交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类型及杂交后代群体中杂草稻发生频率、类型及主要特征以及杂草稻的发生趋势进行调查分析,直接验证和重演杂草稻起源的主要路径。杂草稻的主要特征为:颖壳褐色或金色,种皮红色,散穗、易落粒,中长芒或无芒。结果表明,如果以近缘野生种为亲本,在其F2群体中比较容易发生类似杂草稻的单株;杂交组合中杂草稻出现频率的大小依次为:杂草稻或野生稻/粳稻(44.16%)>杂草稻或野生稻/籼稻(27.84%)>籼稻/粳稻(3.30%)>籼稻/籼稻(1.41%)>粳稻/粳稻(0)。这一结果显示杂交亲本间遗传差异越大,在后代中出现杂草稻类型植株的频率就越高。套袋条件下,后代中杂草稻出现的频率为10.70%,而不套袋情况下为4.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生物 杂草稻 野生稻 籼稻 粳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型杂交粳稻滇杂46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许红云 徐津 +8 位作者 谭学林 王樨 金寿林 黄大军 谭亚玲 张忠林 洪汝科 文建成 陈丽娟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9-112,共4页
滇杂46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利用育性稳定的合系42-7 A不育系与强恢复系南46组配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型紧凑,剑叶挺直,耐倒伏;生育期和株高适中,全生育期174 d,熟相好;蒸煮品质好,食味佳、冷饭不回生;田间稻瘟病和白... 滇杂46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利用育性稳定的合系42-7 A不育系与强恢复系南46组配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型紧凑,剑叶挺直,耐倒伏;生育期和株高适中,全生育期174 d,熟相好;蒸煮品质好,食味佳、冷饭不回生;田间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强;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明显,产量高;适应性和适应范围广。于2011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稻2011007)。文中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型杂交粳稻 滇杂46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粳稻品种发芽及幼苗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许红云 为军 谭学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593-596,共4页
本研究分别通过25、30、35、40℃,持续2、4、6、8 d对20份粳型水稻品种实施处理,以确定持续高温对粳稻品种发芽和幼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对粳型水稻品种的发芽率没有显著的影响;35℃、持续8 d和40℃的高温显著地影响成苗率... 本研究分别通过25、30、35、40℃,持续2、4、6、8 d对20份粳型水稻品种实施处理,以确定持续高温对粳稻品种发芽和幼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对粳型水稻品种的发芽率没有显著的影响;35℃、持续8 d和40℃的高温显著地影响成苗率;高温可以促进根、芽细胞的伸长,然而其芽在2 d,根在6 d以上的40℃高温中生长减弱停止;持续30、35、40℃的高温将导致粳稻品种根数不同程度的减少。粳稻品种的耐热性在遗传上存在差异,这为耐热性粳型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品种 芽期和幼苗期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籼型优质软米的品质性状分析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许红云 为军 +3 位作者 陈丽娟 刘友林 吴叔康 谭学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1-267,共7页
分析云南软米的类型和品质特点以及产地对云南软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云南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调查了来源于不同稻米产区的25份云南软米品种的12个品质性状指标,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软米品种间在精米率、整精米... 分析云南软米的类型和品质特点以及产地对云南软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云南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调查了来源于不同稻米产区的25份云南软米品种的12个品质性状指标,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软米品种间在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米饭伸长度等性状中品种间差异不大。大多数云南软米的胶稠度在75~100mm,直链淀粉含量在13%~19%,蛋白质含量均小于9%,蒸煮后精米的平均伸长率为66.8%。栽培环境的变化可导致同一品种垩白率和垩白度的显著变化,而对稻米软硬度和粒形的影响较小。云南优质米以细长软米为主。由于粒形和直链淀粉含量相对于其栽培环境表现稳定,是可靠的育种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软米 品质性状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条件下水陆稻资源的生物量与结实率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许红云 陈丽娟 +1 位作者 为军 谭学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6-69,共4页
在旱作条件下对288份水陆稻种资源进行了生物量与结实率鉴定。结果表明:在旱作条件下的营养生长过程中,绝大部分的陆稻材料较水稻材料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表现在成熟期具有较大的生物量,但水稻种质资源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种质成熟期具有较... 在旱作条件下对288份水陆稻种资源进行了生物量与结实率鉴定。结果表明:在旱作条件下的营养生长过程中,绝大部分的陆稻材料较水稻材料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表现在成熟期具有较大的生物量,但水稻种质资源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种质成熟期具有较大的生物量。水稻和陆稻的结实率无显著差异。生物量和结实率的相关系数(r)为0.0578,表明在旱作条件下生物量的大小与结实率高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陆稻 种质资源 生物量 结实率 耐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稻种资源的香型分类及叶片和精米香味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许红云 陈丽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B05期255-258,共4页
稻米的香味性状是衡量稻米品质好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对市场售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亚洲栽培稻起源及遗传变异中心的云南,具有丰富的香稻种质资源,香稻资源的利用潜力巨大。本研究对192份云南稻种资源进行了系统的鉴别,并根据参照品... 稻米的香味性状是衡量稻米品质好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对市场售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亚洲栽培稻起源及遗传变异中心的云南,具有丰富的香稻种质资源,香稻资源的利用潜力巨大。本研究对192份云南稻种资源进行了系统的鉴别,并根据参照品系的香型进行分类,同时探讨水稻叶片与精米的香型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1.21%的云南稻种有不同程度的香味。叶片和精米的香味表型有差异。供试品种叶片、精米均有香味的材料占11.46%。叶片不香而精米香的材料占10.19%。叶片香而精米不香的材料占9.55%。叶片和精米香味的相关系数为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水稻 种质资源 稻米品质 香味性状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型杂交粳稻在旱作条件下的表型特征及其与经济产量相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许红云 为军 +2 位作者 陈丽娟 尚永莲 谭学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5期907-911,共5页
滇型杂交粳稻的研究与开发在云南高原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为云南水稻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们对滇型杂交水稻在旱作条件下的表型特征特性却知之甚少。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鉴定育成滇型杂交稻组合的耐旱特征特性,并对生长速率,其他... 滇型杂交粳稻的研究与开发在云南高原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为云南水稻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们对滇型杂交水稻在旱作条件下的表型特征特性却知之甚少。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鉴定育成滇型杂交稻组合的耐旱特征特性,并对生长速率,其他表型性状与经济产量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滇型杂交稻旱作节水栽培和今后的耐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滇型杂交粳稻品种(组合)耐旱性有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中滇杂35产量和结实率均明显高于其它4个参试品种(组合)。小区产量与每穗实粒数和减数分裂期的生长速率相关系数分别为0.96和0.93,达极显著水平,与结实率的相关系数达0.9,为显著水平,表明在以小区产量为目标的育种项目中,使用这些性状可以大大地提高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型杂交粳稻 耐旱性 每穗结实数 生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例小儿重症肺炎及其并发症护理体会 被引量:13
8
作者 许红云 魏宏珍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31期94-95,共2页
肺炎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大多见于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或气候多变发病多见。本病可原发,也常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及麻疹、百日咳等急性传染病之后,其临床表现多为高热咳嗽伴有白色泡沫黏痰,... 肺炎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大多见于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或气候多变发病多见。本病可原发,也常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及麻疹、百日咳等急性传染病之后,其临床表现多为高热咳嗽伴有白色泡沫黏痰,还有呼吸困难、鼻翼煽动、缺氧发绀、肺部哕音等。小儿易发生肺炎是由于呼吸道系统的生理解剖特点,如气管、支气管管道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少,肺含气量少,易被黏膜所阻塞发生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肺炎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技术在虚拟旅游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许红云 《电脑与电信》 2016年第7期36-38,共3页
本文对虚拟现实技术与旅游结合的研究背景做了介绍,首先对VR虚拟现实旅游技术概念进行了分析,对VR技术在我国旅游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描述,其次对VR虚拟现实旅游技术在旅游业的发展路径及探索进行了研究,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旅游体验。
关键词 VR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氧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性疾病的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红云 吴琼仙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7年第10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氧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性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中医科及内科住院经颅脑螺旋CT或MRI结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诊断明确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随机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入院后均给予活血... 目的探讨中医药氧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性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中医科及内科住院经颅脑螺旋CT或MRI结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诊断明确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随机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入院后均给予活血化淤的丹参类中药静脉注射制剂,2组所给药物、成分和剂量无差异,对照组采取静脉给药的方式,观察组采取医用雾化药氧治疗仪进行药氧法给药。结果2组经颅彩色多普勒诊断显示,脑血管缺血情况的2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2χ=4.09、p<0.05)。结论中医药氧疗法对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氧疗法 缺血性脑血管性疾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模式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红云 《电脑与电信》 2015年第11期37-39,共3页
本文从物联网模式和智慧农业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分析物联网模式在智慧农业的具体实践和应用,并找出当前物联网模式在智慧农业应用中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以提高智慧农业中物联网模式的普及和应用,推动现代智慧农业生产一体化和加... 本文从物联网模式和智慧农业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分析物联网模式在智慧农业的具体实践和应用,并找出当前物联网模式在智慧农业应用中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以提高智慧农业中物联网模式的普及和应用,推动现代智慧农业生产一体化和加工智能化,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的战略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模式 智慧农业 应用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级医院聘用护士现状及管理对策
12
作者 许红云 姜华 余德爱 《右江医学》 2006年第4期437-438,共2页
关键词 镇级医院 聘用护士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训结合教学模式在《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中的实践
13
作者 许红云 廖明海 李兆翠 《科技信息》 2013年第26期29-29,共1页
本文通过对高职竞赛现状与Android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Android课程的特点,以软件设计大赛为背景,以竞赛内容为项目驱动,对课程教学采用赛训结合、项目驱动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赛训结合 项目驱动 ANDRO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企业应用的软件项目开发系列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
14
作者 许红云 赵淑芳 《中国电子商务》 2014年第6期136-136,共1页
本文阐述了课程群的内涵,构建基于课程群内涵的面向企业应用的软件项目开发系列课程群,并进行了实践教学.实践表明,完善的课程群建设,是优化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课程群 课程群建设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ILP、InDel和SSR标记的杂草稻籼粳分类 被引量:14
15
作者 徐群 许红云 +3 位作者 魏兴华 汤圣祥 李东宣 陈丽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6-692,共7页
采用40对SSILP、30对InDel和43对SSR标记对来自斯里兰卡的28份杂草稻和14栽培稻,来自国内外的9份籼型栽培稻、7份粳型栽培稻和4份代表性杂草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SSILP、InDel和SSR标记分别检测到84、61和213个等位基因,其平均多态性... 采用40对SSILP、30对InDel和43对SSR标记对来自斯里兰卡的28份杂草稻和14栽培稻,来自国内外的9份籼型栽培稻、7份粳型栽培稻和4份代表性杂草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SSILP、InDel和SSR标记分别检测到84、61和213个等位基因,其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257、0.255和0.543。聚类分析显示供试的42份斯里兰卡杂草稻和栽培稻均为籼型。SSILP与InDel标记的相关性很高(r=0.989),而它们与SSR标记相关性较低(0.812和0.808)。结果表明,SSILP和InDel标记可高效鉴别各类稻种资源的籼粳属性,而SSR标记更适用于亚种内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栽培稻 分子标记 籼粳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酯化加氢制乙醇技术开发与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科 李扬 +3 位作者 范鑫 胡玉容 袁小金 许红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04-305,共2页
我国乙酸产能已严重过剩,而燃料乙醇需求日趋旺盛。乙酸加氢制乙醇能同时解决乙酸过剩和乙醇需求的问题。介绍了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醋的酸经酯化加氢制乙醇技术开发进展和工艺路线,简述了工艺流程,并对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乙酸 酯化 加氢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亚种间、品种间杂交揭示杂草稻的起源和进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熊海波 许红云 +13 位作者 徐群 朱骞 甘树仙 冯德党 张小玲 谢小东 张慧 李娟 谭亚玲 文建成 李东宣 石瑜敏 魏兴华 陈丽娟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9,共9页
杂草稻是在稻田或可耕地周边生长的类似杂草并兼有野生稻和栽培稻特性的稻属植株或群体。迄今对杂草稻的发生和进化尚有很多的争论和假说,本研究通过水稻亚种间和品种间的杂交试验以及亲本与杂交后代籼粳分化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对杂草... 杂草稻是在稻田或可耕地周边生长的类似杂草并兼有野生稻和栽培稻特性的稻属植株或群体。迄今对杂草稻的发生和进化尚有很多的争论和假说,本研究通过水稻亚种间和品种间的杂交试验以及亲本与杂交后代籼粳分化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对杂草稻起源和进化途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研究结果显示:亚种间和品种间特定亲本杂交组合(7个籼/粳,4个籼/籼)的后代中均可分离出类似杂草稻的植株,其频率为籼/粳>籼/籼;籼粳交或籼籼交F2-F4代群体中产生类似杂草稻植株的频率随世代增加呈现递增趋势(F2最低为1.26%,F4最高为15.35%),这与双亲的遗传背景有密切关系,即籼、粳亚种的遗传背景差距越大,其杂交组合后代中产生杂草稻的机率越高;籼/粳交组合安山稻/9311F3代分离群体中类似杂草稻的植株以籼型为主(占52.8%);韩国粳稻品种安山稻在籼粳组合中不论作母本或父本,杂交后代都易产生类似杂草稻单株,这可能与其籼粳组分遗传异质性较高有关;粳/粳组合后代中未鉴定出类似杂草稻的植株,预示粳稻品种间杂交可能不易产生杂草稻。本研究为杂草稻的防控和利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栽培稻 起源 进化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气管插管并发症观察及防护措施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舜娟 陈秋芳 +6 位作者 叶秀娟 钟华荪 朱朝太 肖柳红 丁小容 陈赛娇 许红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8-669,共2页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后出现并发症的观察及防护措施。方法对7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插管后出现的并发症有喉痉挛55例,声音嘶哑、咽喉疼痛255例,插管移位45例,引起肺部感染或使肺部感染加重150例,导管阻塞100例,误吸75...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后出现并发症的观察及防护措施。方法对7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插管后出现的并发症有喉痉挛55例,声音嘶哑、咽喉疼痛255例,插管移位45例,引起肺部感染或使肺部感染加重150例,导管阻塞100例,误吸75例,意外拔管35例,气囊破裂20例,喉溃疡15例。结论操作者熟练技术,严格操作常规,术后密切观察呼吸及血氧饱和度,规范气道护理、口腔护理,熟悉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气管插管 并发症观察 措施 喉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6 被引量:7
19
作者 洪汝科 金寿林 +5 位作者 张忠林 黄大军 许红云 王樨 陈丽娟 谭学林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90,共2页
滇杂36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用滇Ⅰ型不育系合系42-7A与恢复系南36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穗大粒多、稻瘟病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 滇型杂交粳稻 滇杂36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披垂叶突变体及其杂交后代的耐旱性与保护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小祥 张忠林 +3 位作者 许红云 洪汝科 颜林孟 陈丽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97-203,共7页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对两个粳型水稻披垂叶突变体品系及其与常规籼、粳品种的杂交后代(F1、F2)进行苗期耐旱性鉴定,并测定了旱种条件下突变体及其杂交后代不同生育期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以及相关农艺性状的特征。...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对两个粳型水稻披垂叶突变体品系及其与常规籼、粳品种的杂交后代(F1、F2)进行苗期耐旱性鉴定,并测定了旱种条件下突变体及其杂交后代不同生育期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以及相关农艺性状的特征。结果表明:两个水稻披垂叶突变体MR304和MR312的苗期耐旱性均为中抗;MR312与7个品种的11个杂交后代(F1)中,仅有文稻2号/MR312组合的苗期耐旱性为高抗,MR312/滇香籼1号为中抗;在昆明旱种条件下,突变体及其杂交后代POD和CAT的活性分别在孕穗期和抽穗期最高,其中4个组合(银光/MR312、农安稻/MR312、文稻2号/MR312和MR312/滇香籼1号)F1孕穗期POD或抽穗期CAT的活性最强,株高、分蘖、穗长趋于正常。该研究揭示了利用水稻披垂叶突变体产生的F1杂种优势可增强杂交稻大田期的耐旱性;孕穗期的POD活性和抽穗期的CAT活性是鉴定杂交后代F1和F2植株大田期耐旱性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突变体 耐旱性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