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灯盏细辛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70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许珍晶 蔡永亮 +2 位作者 陈怀珍 王艳昕 徐国存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2-113,共2页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入选的14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40 mL静脉滴注,2次/d,14 d为1个疗...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入选的14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40 mL静脉滴注,2次/d,14 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痊愈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8.6%和97.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7%和81.4%。治疗后观察组椎动脉收缩期末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和基底动脉VS均显著提高,对照组仅基底动脉VS有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V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灯盏细辛联合倍他司汀可明显改善VBI的症状和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是治疗VBI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灯盏细辛 倍他司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许珍晶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第2期194-196,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进行性加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病变主要发生在大脑,由多种因素引起,临床上可表现为有进行性大脑认知、识别功能障碍,有明显记忆力降低并伴随个性和行为的改变,...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进行性加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病变主要发生在大脑,由多种因素引起,临床上可表现为有进行性大脑认知、识别功能障碍,有明显记忆力降低并伴随个性和行为的改变,视觉空间关系、语言交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病因 诊断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酸枣仁汤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艳昕 鲍远程 +3 位作者 蔡永亮 徐磊 许珍晶 沈斌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酸枣仁汤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肝郁血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26例。联合治疗组患者口服加味酸枣仁汤,并接受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西药对照组患者口服... 目的观察加味酸枣仁汤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肝郁血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26例。联合治疗组患者口服加味酸枣仁汤,并接受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西药对照组患者口服艾司唑仑,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 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联合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治疗后PSQI总分、SRSS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PSQI和SRSS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对照组少,且随访无反跳。结论加味酸枣仁汤口服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在改善失眠症状方面与艾司唑仑相似,但在改善肝郁血虚证候方面明显优于艾司唑仑,其不良反应较少,远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加味酸枣仁汤 经颅微电流刺激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睡眠状况自评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胺联合硫普罗宁治疗肝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徐磊 蔡永亮 +4 位作者 王艳昕 侯志峰 许珍晶 徐明安 马守亮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93-395,共3页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tiopronin,TPO)联合青霉胺(penicillamine,PCA)治疗肝型肝豆状核变性(ho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年龄大于12岁,首次住院的33例肝型H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治疗组(n=17)。在低...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tiopronin,TPO)联合青霉胺(penicillamine,PCA)治疗肝型肝豆状核变性(ho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年龄大于12岁,首次住院的33例肝型H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治疗组(n=17)。在低铜饮食和口服锌剂(150 mg/d)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青霉胺250mg ti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硫普罗宁200 mg tid口服,疗程均为12周。记录治疗前后24 h尿铜(u-Cu)、血清铜(p-Cu)和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ER)水平,估算游离铜(nCER-Cu)水平,观察肝功能、血常规和凝血常规指标。结果两组u-Cu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两组nC-ER-Cu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AST和TBIL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Dhawan指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PO联合PCA治疗肝型HLD能显著促进24 h尿铜排泄,降低游离铜毒性,并能改善肝功能,疗效优于PCA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型肝豆状核变性 青霉胺 硫普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证候演变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艳昕 鲍远程 +6 位作者 方朝晖 蔡永亮 童建兵 侯志峰 许珍晶 徐磊 徐明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36-41,共6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共纳入102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分别在发病第3天(72h内)、第7天、第15天采集患者的四诊信息,对四诊变量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对不同时点的证候要素进行动态分析。结果层...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共纳入102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分别在发病第3天(72h内)、第7天、第15天采集患者的四诊信息,对四诊变量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对不同时点的证候要素进行动态分析。结果层次聚类分析结果提示,发病第3天证候可聚为阴虚、内风、气虚血瘀、痰热四类,发病第7天的证候可聚为气阴两虚、痰热、血瘀、痰湿、内风五类,发病第15天的证候可聚为血瘀、气阴两虚、痰热、痰湿四类。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不同时点的证候要素与文献报道相似,发病72h内以内风较为突出,而后则以痰热、痰湿、血瘀证候为主,气阴两虚贯穿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急性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梗死 急性期 证候要素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灵联合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疗效及其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艳昕 周导 +4 位作者 鲍远程 蔡永亮 陈怀珍 许珍晶 徐明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年第8期694-697,共4页
目的:探讨肝豆灵和DMPS联合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疗效及其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随机分为肝豆灵组48例(DMPS驱铜治疗加肝豆灵治疗)和对照组36例(单纯DMPS驱铜治疗),疗程54d,分别观察肝纤维化的中西... 目的:探讨肝豆灵和DMPS联合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疗效及其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随机分为肝豆灵组48例(DMPS驱铜治疗加肝豆灵治疗)和对照组36例(单纯DMPS驱铜治疗),疗程54d,分别观察肝纤维化的中西医疗效、肝功能及其血清学指标的治疗前后变化,并做2组间比较。结果:肝豆灵组中西医治疗肝纤维化有效率56.25%,对照组有效率44.4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豆灵组治疗组的肝功能指标改善,其中ALT、AST、TBIL治疗前后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ALB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肝功能虽有改善,但其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方面,肝豆灵组的HA、PⅢNP有明显下降(P<0.05),而C-IV、LN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肝豆灵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但主要对反映肝纤维化炎症和活动性的指标HA和PⅢNP作用较好,但此结论可能与疗程较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灵 肝豆状核变性 肝纤维化 血清学指标 HA PⅢ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脏病理及超微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艳昕 鲍远程 +5 位作者 蔡永亮 侯志峰 许珍晶 徐磊 徐明安 马守亮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年第3期252-255,共4页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也是少数几种可以治疗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之一。目前世界各地患病率不一,据报道约为0.3~3/10万[1]。在我国的...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也是少数几种可以治疗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之一。目前世界各地患病率不一,据报道约为0.3~3/10万[1]。在我国的发病率并不少见,朱氏等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l0年12月进行肝脏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的儿童非病毒性肝病703例,非病毒性肝病疾病谱为66种,以肝脏代谢相关性疾病最多(46.23%)(其中单病种以肝豆状核变性最多(48.9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肝脏 病理 超微结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洗和肩封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48例 被引量:7
8
作者 王艳昕 蔡永亮 +1 位作者 许珍晶 徐磊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年第12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和肩封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48例的疗效。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以中药熏洗和肩封治疗,对照组用肩周封闭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中药熏洗和肩封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单纯肩周封闭组(P<0.05),而且治疗...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和肩封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48例的疗效。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以中药熏洗和肩封治疗,对照组用肩周封闭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中药熏洗和肩封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单纯肩周封闭组(P<0.05),而且治疗组在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度等临床症状积分的比较及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肩封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效果显著,对改善症状、促进卒中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肩手综合征 中药熏洗 肩周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震止痉胶囊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王艳昕 鲍远程 +4 位作者 许珍晶 蔡永亮 陈怀珍 方向 徐磊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年第9期758-760,共3页
目的:探讨抗震止痉胶囊单用治疗Hoehn-Yahr分期为I^II期的早期帕金森病疗效。方法:将50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抗震止痉胶囊(治疗组)和苯海索(对照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UPDRS评分第Ⅱ部分日常生活活动、... 目的:探讨抗震止痉胶囊单用治疗Hoehn-Yahr分期为I^II期的早期帕金森病疗效。方法:将50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抗震止痉胶囊(治疗组)和苯海索(对照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UPDRS评分第Ⅱ部分日常生活活动、第Ⅲ部分运动检查评测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UPDRS第Ⅱ部分、第Ⅲ部分运动检查的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中药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抗震止痉胶囊可单用于早期的PD患者,可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疗效与抗胆碱能药物苯海索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止痉胶囊 早期帕金森病 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肝豆灵片治疗肝型肝豆状核变性32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守亮 蔡永亮 +4 位作者 徐磊 王艳昕 侯志峰 许珍晶 徐明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3期207-208,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肝型肝豆状核变性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中成药肝豆灵片治疗肝豆状核变性32例,6d1个疗程,治疗9~10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32例显效率34.38%,有效率50.00%,无效率15.62%,无死亡病例。且治疗后ALT、AST、... 目的:探讨治疗肝型肝豆状核变性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中成药肝豆灵片治疗肝豆状核变性32例,6d1个疗程,治疗9~10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32例显效率34.38%,有效率50.00%,无效率15.62%,无死亡病例。且治疗后ALT、AST、TBA、TBIL、DBIL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好转(P<0.05或P<0.01)。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肝豆灵治疗肝型肝豆状核变性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烯磷脂酰胆碱 肝豆灵 肝型肝豆状核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中医诊治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艳昕 蔡永亮 许珍晶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年第12期1140-1142,共3页
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呈突飞猛进的发病趋势,成了世界糖尿病发病重灾区之一,是影响国人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主要疾病之一。我国1991至2000年随访结束的主要死因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所致死亡占所有死因的第9... 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呈突飞猛进的发病趋势,成了世界糖尿病发病重灾区之一,是影响国人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主要疾病之一。我国1991至2000年随访结束的主要死因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所致死亡占所有死因的第9位[1]。已有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梗死 中医药诊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明向教授巧用丹栀逍遥散治疗卒中后抑郁采菁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志峰 徐若然 +5 位作者 李游 韩辉 徐磊 许珍晶 董婷 韩明向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23期179-181,共3页
卒中后抑郁(PSD)为脑卒中患者最常发生的并发症状之一。韩明向教授精通仲景之学,认为PSD治疗时应以气郁、痰火为主,兼顾卒中后患者气虚血瘀的病理基础。临证以疏肝解郁、滋阴降火为主要治则,喜用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化火之郁证,再结合临... 卒中后抑郁(PSD)为脑卒中患者最常发生的并发症状之一。韩明向教授精通仲景之学,认为PSD治疗时应以气郁、痰火为主,兼顾卒中后患者气虚血瘀的病理基础。临证以疏肝解郁、滋阴降火为主要治则,喜用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化火之郁证,再结合临床辨证加减,验案颇多,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栀逍遥散 卒中后抑郁 经验 韩明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郁一号方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莉 蔡永亮 +7 位作者 王艳昕 韩辉 侯志峰 许珍晶 徐磊 马守亮 徐明安 朱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10期1702-1705,共4页
目的:观察解郁一号方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解郁一号方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采... 目的:观察解郁一号方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解郁一号方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在治疗1周见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6、8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4、6、8周末,实验组HAMD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郁一号方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较单用盐酸帕罗西汀起效快,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症状 解郁一号方 盐酸帕罗西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防止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中斑块脱落的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守亮 侯志峰 +6 位作者 蔡永亮 吴云虎 王艳昕 徐磊 许珍晶 徐明安 朱虹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年第11期1027-1028,共2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防止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中斑块脱落临床疗效。方法:4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加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口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3~5d内行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防止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中斑块脱落临床疗效。方法:4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加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口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3~5d内行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结果:阿托伐他汀钙具有明确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作用,具有稳定斑块、防止斑块脱落的作用,减少了颈动脉支架置入手术过程中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从而保障了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 斑块脱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院校神经病学教学方法探讨
15
作者 王艳昕 鲍远程 +3 位作者 蔡永亮 徐磊 许珍晶 马守亮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年第11期973-974,共2页
神经病学是一门既复杂又抽象的临床二级学科,从内科发展而来,但具有其特殊性,需要扎实的解剖学基础,定位与定性诊断结合,且需具备一定的影像学及相关学科知识等。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枯燥、难以理解及记忆的概念,需要有极强的归纳... 神经病学是一门既复杂又抽象的临床二级学科,从内科发展而来,但具有其特殊性,需要扎实的解剖学基础,定位与定性诊断结合,且需具备一定的影像学及相关学科知识等。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枯燥、难以理解及记忆的概念,需要有极强的归纳、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需掌握的内容较多,且多抽象难理解,学生们普遍反映很难。同时中医院校与西医院校相比较,在前期学习中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西医基础课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教学方法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郁一号方治疗失眠65例
16
作者 徐明安 蔡永亮 +4 位作者 汪刘根 许珍晶 徐磊 马守亮 侯志峰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年第3期222-223,共2页
运用解郁一号方治疗失眠65例,并与用中成药枣仁安神胶囊治疗35例相比较,2组患者均以7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47%,对照组61.76%,2组比较经卡方检验,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 解郁一号方 失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腱黄瘤病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晶晶 王艳昕 +3 位作者 许珍晶 李丹丹 濮绘绘 朱龙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5期1990-1992,F0003,共4页
目的总结脑腱黄瘤病(CTX)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CTX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患者以智能减退、活动困难、视物模糊、双足肿物为主要临床表现,足部肿物活检... 目的总结脑腱黄瘤病(CTX)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CTX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患者以智能减退、活动困难、视物模糊、双足肿物为主要临床表现,足部肿物活检病理检查提示大量胆固醇晶体沉积,基因检测提示胆固醇27-羟化酶基因c.373-379del及c.1263+3G>C突变。诊断为CTX,西医给予口服鹅去氧胆酸治疗,中医给予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治疗。治疗1个月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CTX首发症状个体差异大,应根据患者的神经皮肤表现,及时进行病理及基因检查。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改善CTX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腱黄瘤病 临床特点 中西医结合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0
18
作者 许珍晶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7年第9期1334-1337,共4页
目的评价丹参川芎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安徽省中医院诊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6 mg/次,3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丹参川... 目的评价丹参川芎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安徽省中医院诊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6 mg/次,3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 L/次加入0.9%Na Cl 250 m L,1次/d,均用药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等的改善程度;检测治疗前后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黏度和血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改善脑后循环血液供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血黏度 纤维蛋白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