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距离激光通信链路能量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安岩 许燚赟 +2 位作者 董科研 李欣航 郑欣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26-1530,共5页
针对收发口径固有位置偏差对城市近距离激光通信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链路能量与固有位置误差模型,计算了不同误差下的链路能量情况,并分析了二者关系。以固有位置误差15 mm为例,计算了不同距离下的链路能量,在基础上,进行了实... 针对收发口径固有位置偏差对城市近距离激光通信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链路能量与固有位置误差模型,计算了不同误差下的链路能量情况,并分析了二者关系。以固有位置误差15 mm为例,计算了不同距离下的链路能量,在基础上,进行了实际的通信验证试验,给出具体试验操作流程,并得到了距离10~40 m的实测数据。实验数据表明,与理论偏差不超过0. 52 dB,验证了理论能量模型的正确性。该能量模型可用于指导近距离通信端机的设计和链路搭建,同时,小型化光端机的成功研制及通信试验可有效加速城市间近距离下的民用通信领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便携式 近距离通信 链路能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焦对激光通信接收视场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许燚赟 董科研 +2 位作者 安岩 朱天元 颜佳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2-831,共10页
为了降低自由空间激光通信中对准难度,本文提出了采用离焦的方法以增大接收视场角。以满足通信所需最低能量(-35 d Bm)为基准,理论推导了探测器接收能量、接收视场角(FOV)、离焦接收能量及离焦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Matlab仿真,分析... 为了降低自由空间激光通信中对准难度,本文提出了采用离焦的方法以增大接收视场角。以满足通信所需最低能量(-35 d Bm)为基准,理论推导了探测器接收能量、接收视场角(FOV)、离焦接收能量及离焦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Matlab仿真,分析对比了离焦接收能量和离焦量对接收视场角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离焦量为0.5 mm时,离焦接收能量从-20.9 d Bm提高到-4.1 d Bm,接收视场角能增大0.27 mrad;当离焦接收能量为-4.1 d Bm时,离焦量从0.2 mm扩大到1.0 mm,视场角能增大1.75 mrad。通过对比表明,提高离焦接收能量以及扩大离焦量都可以增加接收视场角,且扩大离焦量的效果相对比较明显,这对后续离焦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离焦 视场角 离焦接收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激光通信系统视场角检测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安岩 许燚赟 +1 位作者 董科研 李欣航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18,共4页
为了解决便携式激光通信视场角测量范围小、要求精度高、测量难度大的问题,采用计算指定通信距离下的链路能量作为视场角测量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便携式激光通信视场角测量的方法和装置,并在此方案设计的高精度测量装置基础上进行了实... 为了解决便携式激光通信视场角测量范围小、要求精度高、测量难度大的问题,采用计算指定通信距离下的链路能量作为视场角测量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便携式激光通信视场角测量的方法和装置,并在此方案设计的高精度测量装置基础上进行了实际试验测量。结果表明,探测器灵敏度为-30dBm时,在1km,2km,3km,4km处测得的激光通信接收视场角分别为1.12mrad,0.94mrad,0.87mrad和0.63mrad。该测试方法和装置能够精确测量便携式激光通信的视场角范围,测试装置可以扩展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小视场高精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便携式激光通信 视场角 高精度测量 能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通信中对准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安岩 许燚赟 +1 位作者 董科研 梁海峰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8-51,共4页
针对近距离通信的对准误差产生的主要影响,建立了带有像面位置偏差的高斯光链路能量计算模型,分析了造成像面偏移的主要因素,并进行建模论证。基于该模型,对近距离激光通信的主要偏差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为:在1km内与角度偏差相比,... 针对近距离通信的对准误差产生的主要影响,建立了带有像面位置偏差的高斯光链路能量计算模型,分析了造成像面偏移的主要因素,并进行建模论证。基于该模型,对近距离激光通信的主要偏差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为:在1km内与角度偏差相比,固有位置偏差影响较大;尤其与远距离时角度偏差相比,固有位置偏差是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链路能量 对准误差 像面光斑偏离 光轴偏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土壤含量检测的近红外光谱仪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辛琦 安岩 +2 位作者 董科研 李欣航 许燚赟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5期8-11,共4页
针对土壤中水、有机质、氮和无机元素等物质的检测手段,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近红外光谱仪光学设计方案。报道了国内现有的检测现状,分析了现有检测仪器的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双波段覆盖和复合消像散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近红外光谱仪... 针对土壤中水、有机质、氮和无机元素等物质的检测手段,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近红外光谱仪光学设计方案。报道了国内现有的检测现状,分析了现有检测仪器的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双波段覆盖和复合消像散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近红外光谱仪光学系统。将复合消像散方法应用于近红外双波段光谱仪的设计中,双波段覆盖范围达900~2500nm,且全波段范围下光谱分辨率优于2nm,RMS值小于24μm,在奈奎斯特采样频率下,MTF值在10lp/mm时可以达到0.7以上。采用双波段覆盖和复合消像散方法可设计高分辨率的宽光谱近红外光谱仪,所设计的光谱仪系统可以满足土壤含量检测方面的实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光学设计 Czerny-Turner结构 复合像散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