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例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许渝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919-1920,共2页
关键词 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职工医院感染知识培训Kirkpatrick评估模型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润琳 罗万军 +2 位作者 王文娟 许渝 张多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01-104,108,共5页
目的运用Kirkpatrick评估模型评价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项目的效果,以期逐步提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质量。方法结合问卷调查、现场调查及专家访谈法,运用Kirkpatrick四层次评估模型,对开展的新职工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共192名... 目的运用Kirkpatrick评估模型评价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项目的效果,以期逐步提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质量。方法结合问卷调查、现场调查及专家访谈法,运用Kirkpatrick四层次评估模型,对开展的新职工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共192名学员参加新职工培训,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医生与技术人员(简称医技人员)132名(68.75%),护理人员60名(31.25%);培训学员总体满意度达89.41%。培训人员培训后成绩为(83.43±5.56)分,较培训前的(54.22±5.13)分显著提高(t=54.15,P<0.001);年终考核成绩为(82.38±4.28)分,与培训后成绩(83.43±5.5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3),年终考核成绩较培训后考核成绩下降1.05分。两两比较医技人员、护理人员培训前后对医院感染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除"医院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以及"无菌操作技术"知识点,两者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知识点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别比较医技人员、护理人员培训后和年终考核各知识点得分情况,大部分知识点得分都有所下降(均P<0.05),其中医技人员对"手卫生"和"职业安全"的掌握下降幅度较大,护理人员对"细菌耐药机制、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掌握下降幅度较大。结论 Kirkpatrick四层次评估模型能客观反映培训的内部和外部效果,此次培训短期效果显著,长期效果不明显。可通过多种措施完善培训模式,建立系统化、结构化评估体系,提高培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在职培训 Kirkpatrick评估模型 教育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感染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3
作者 许渝 黄砚屏 罗万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新生儿CRE感染防控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病区2016—2018年CRE感染新生儿68例(CRE组),随机选取同期同病房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CSE)感染新生... 目的探讨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新生儿CRE感染防控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病区2016—2018年CRE感染新生儿68例(CRE组),随机选取同期同病房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CSE)感染新生儿50例(CSE组),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CRE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CRE组新生儿68例,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感染60例(88.24%),大肠埃希菌感染7例(10.29%),产酸肺炎克雷伯菌感染1例(1.47%)。CRE组医院感染38例(55.88%),CSE组医院感染6例(1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小胎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PICC置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史、糖皮质激素使用史、住院时间长均为新生儿感染CRE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低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日数、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史为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CRE感染以医院感染为主,应针对新生儿CRE感染危险因素制定综合性防控措施,以减少CRE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枪弹质量评估模型研究
4
作者 许渝 张亚军 孙强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34-36,共3页
运用模糊理论和质量管理理论,进行枪弹质量特性分析,定义枪弹质量水平和质量水平指数,构建枪弹质量评估数学模型。
关键词 枪弹 质量评估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构建高效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5
作者 许渝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年第36期0122-0123,共2页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凝聚课堂智慧,集中学生思维,诱发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火焰,协调教与学关系的主要表现,也是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有效性得以提升的集中体现。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深度整合教学资源,从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认真地进行总结...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凝聚课堂智慧,集中学生思维,诱发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火焰,协调教与学关系的主要表现,也是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有效性得以提升的集中体现。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深度整合教学资源,从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认真地进行总结和归纳,延伸课程,从教材中搜集教学的精髓,顺应时代的发展,深深地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进程,切实解决学生学习语文中的困惑,有计划地进行创造,重组丰富的语文知识,从而达到优质高效的教学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 高效 高中语文 课堂 有效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探析
6
作者 许渝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年第6期0186-0186,共1页
高中阶段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容非常多,其难度也增加了,不但要让学生能够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要让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习作。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丰富其情感,使学生对于中华文化产生一种浓厚的感情。文言... 高中阶段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容非常多,其难度也增加了,不但要让学生能够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要让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习作。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丰富其情感,使学生对于中华文化产生一种浓厚的感情。文言文是高中阶段一个主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系统的学习来提高他们的理解力,促进学生品味文言文作品中的用词之巧妙,思绪之深远,用到的典故也大都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对于高中生的思想启迪能够有一定的意义。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的教学,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扭转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受到情绪的感染,从而更喜欢去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 语文 文言文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管理措施降低PICU多重耐药菌感染 被引量:9
7
作者 许渝 徐润琳 +2 位作者 周涛 罗万军 王文娟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8-629,共2页
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主要收治的是重症患者,随着侵入性操作的广泛应用以及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引起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 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主要收治的是重症患者,随着侵入性操作的广泛应用以及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引起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使PICU的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性监测 集束化管理 多重耐药菌感染
原文传递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控制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 被引量:18
8
作者 徐润琳 罗万军 +3 位作者 王文娟 许渝 鲍连生 徐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95-497,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六西格玛管理控制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的DMAIC流程,即定义阶段、测量阶段、分析阶段、改进阶段和控制阶段,找出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控制和改进措施。结果改进前发生多药耐药菌... 目的探讨利用六西格玛管理控制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的DMAIC流程,即定义阶段、测量阶段、分析阶段、改进阶段和控制阶段,找出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控制和改进措施。结果改进前发生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率为5.39%,Z值1.908,对影响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患儿病情、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洗手次数、接受培训次数等均是影响感染率的显著因子;严格落实各项措施后,得出改进后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率为3.31%,Z值由1.908提高至2.547;对改进前后感染率进行χ2分析,得出χ2=6.667,P≤0.01,说明改进措施落实有效。结论通过六西格玛管理能有效缩短患儿住院天数,提高病床周转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患儿满意度,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在引进六西格玛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本单位自身的特点,不断摸索、探寻最适合的个性化六西格玛管理模式,使之为医院质量管理奉献出巨大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管理 多药耐药菌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污染器械预处理方式及放置时间对清洗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罗万军 徐润琳 +2 位作者 王文娟 许渝 周涛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88-119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及不同放置时间对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以明确最佳预处理方法。方法运用ATP生物荧光法,对剖宫产术后的器械预处理及其放置时间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观察和评价。结果设计直接放置、预冲洗、喷水保湿、喷酶保湿、多酶... 目的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及不同放置时间对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以明确最佳预处理方法。方法运用ATP生物荧光法,对剖宫产术后的器械预处理及其放置时间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观察和评价。结果设计直接放置、预冲洗、喷水保湿、喷酶保湿、多酶溶液浸泡等5个预处理组,每组处理使用后器械456件,共计2 280件。以预冲洗组和多酶溶液浸泡组的清洗合格率最高,放置时间以不超过2 h为宜。结论使用后污染器械最佳预处理方法是用后立即冲洗,用多酶洗液浸泡保湿在2 h内进行清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预处理 清洗效果 生物荧光法
原文传递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医院感染突发事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润琳 罗万军 +2 位作者 王文娟 许渝 张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889-5891,共3页
目的探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应用于医院感染突发事件中的可行性,为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快速处理突发事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起医院感染突发事件为例,运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与微生物检测法平行采样,并对检测的RLU值的对数值与CFU的对数值... 目的探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应用于医院感染突发事件中的可行性,为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快速处理突发事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起医院感染突发事件为例,运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与微生物检测法平行采样,并对检测的RLU值的对数值与CFU的对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手持式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的RLU值对数值与微生物检测法检测的CFU值对数值(P<0.05);台式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的RLU值对数值与微生物检测法检测的CFU值对数值(P<0.05)均呈现线性关系,运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及微生物检测法各检测29件,合格率分别为68.97%、75.86%,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合两种检测法发现携带病菌的复苏气囊及工作人员的手为此次事件的传播媒介,及时采取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事态发展。结论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与微生物检测法检测结果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是主动监控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有效方法,与微生物检测法结合使用能加快控制速度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 微生物检测法 医院感染 突发事件 预防控制
原文传递
住院患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现状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文娟 徐润琳 +1 位作者 罗万军 许渝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871-5873,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分布及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与控制MRSA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住院患儿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00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MRSA感染监测,并对临床感染资料进行统计... 目的分析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分布及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与控制MRSA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住院患儿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00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MRSA感染监测,并对临床感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儿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MRSA 115株,分离率为11.42%;MRSA标本来源于下呼吸道68株、外科伤口41株,分别占59.13%、35.65%;MRSA感染患儿主要分布在新生儿外科、新生儿内科、重症医学科,分别占13.04%、11.30%、11.30%。结论免疫功能低下、皮肤受损、接受手术、使用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以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是发生MRSA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高危科室、高危人群、重点部位的监测,减少危险因素的发生,可预防和减少MRSA的产生,控制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儿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分布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ATP生物荧光检测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徐润琳 罗万军 +1 位作者 王文娟 许渝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59-861,共3页
目的探索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方法。方法利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方法,对器械、物体表面、手卫生进行常规检测以及在突发公共事件现场进行采样检测。收集2014年1-12月数据,根据不同采样部位检测合格率评价ATP生物... 目的探索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方法。方法利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方法,对器械、物体表面、手卫生进行常规检测以及在突发公共事件现场进行采样检测。收集2014年1-12月数据,根据不同采样部位检测合格率评价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管理过程中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后,检测项目平均合格率由1月份的33.3%逐渐上升至12月份的80.76%,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为0.864(P<0.01),消洗效果改善明显。结论利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开展相关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清洁度监测进行清洁效果评价,能明显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检测 医院感染管理 清洗效果
原文传递
一起新生儿伦敦沙门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润琳 罗万军 +1 位作者 王文娟 许渝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4-216,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一起新生儿伦敦沙门菌感染事件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预防控制经验,为防止该类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于2011年12月29日-2012年1月13日调查新生儿内科108例患儿临床资料,采取现况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次事件中... 目的通过对一起新生儿伦敦沙门菌感染事件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预防控制经验,为防止该类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于2011年12月29日-2012年1月13日调查新生儿内科108例患儿临床资料,采取现况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次事件中的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并分析存在的危险因素。结果该次事件共持续16d,调查病例108例,发现感染病例33例,罹患率为30.56%,时间分布呈现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点,空间分布有聚集性,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显示污染的环境和手是造成沙门菌属感染传播的重要途径,暴露于ICU、食用早产儿奶、接触护理人员是危险因素。结论此次腹泻事件是一起由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引起的疑似感染暴发事件,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该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敦沙门菌 新生儿腹泻 医院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儿童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调查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文娟 徐润琳 +2 位作者 罗万军 许渝 邓文琳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9-691,共3页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住院患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现状及临床分布,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儿童医院2013年度住院患儿送检标本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在2013年度,该儿童医院共送...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住院患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现状及临床分布,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儿童医院2013年度住院患儿送检标本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在2013年度,该儿童医院共送检病原学标本55 450份,检出多重耐药菌1 063株,检出率1.92%。多重耐药菌中,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比例最高,占42.43%;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占17.31%。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主要分布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和新生儿内外科等。结论该医院住院患儿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率较高,且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提示应加强耐药菌株监测和抗菌药物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医院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监测
原文传递
川崎病患儿血清YKL-40的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东明 许渝 +5 位作者 张丽萍 张勇 刘玲 夏琨 彭静 王丹丹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探讨YKL-40在川崎病(K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KD冠状动脉病变(CAL)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06-2016-06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住院的KD患儿86例,将其分为KD无CAL组72例、KD伴CAL组14例,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上呼吸道感染... 目的:探讨YKL-40在川崎病(K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KD冠状动脉病变(CAL)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06-2016-06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住院的KD患儿86例,将其分为KD无CAL组72例、KD伴CAL组14例,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热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YKL-40、白细胞(WBC)、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差异。结果:KD无CAL组YKL-40、WBC、PLT、CRP、ESR、FIB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D伴CAL组血清YKL-40水平较KD无CAL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WBC、PLT、CRP、ESR、FI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YKL-40可能参与了KD的发病,可作为KD冠状动脉损伤的一种新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YKL-40
原文传递
儿童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终止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12
16
作者 林静 许渝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0-232,共3页
通过电话回访及档案资料的总结,分析25例患儿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终止的原因,认为药物起效慢、病情反复、家长缺乏治疗信心;注射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疗程长,治疗时间安排困难;家长对患儿经过短期特异性免疫治疗后专科症状改善情况的认知... 通过电话回访及档案资料的总结,分析25例患儿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终止的原因,认为药物起效慢、病情反复、家长缺乏治疗信心;注射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疗程长,治疗时间安排困难;家长对患儿经过短期特异性免疫治疗后专科症状改善情况的认知程度等,是导致患儿终止治疗最主要的原因。提示应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完成全阶段的脱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敏法 免疫 病人依从 儿童
原文传递
某医院消毒效果监测与效益分析报告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万军 马敬伟 +3 位作者 徐润琳 王文娟 许渝 周涛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48-950,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消毒与灭菌效果状况,分析存在问题,为加强医院感染与消毒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消毒管理和消毒灭菌质量状况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常规监测成本明显高于特殊情况监测,并逐年增加;常规监测阳性率明... 目的了解医院消毒与灭菌效果状况,分析存在问题,为加强医院感染与消毒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消毒管理和消毒灭菌质量状况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常规监测成本明显高于特殊情况监测,并逐年增加;常规监测阳性率明显低于特殊情况监测。常规监测中医务人员手、紫外线等和使用中消毒剂阳性率较高;特殊情况监测中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器械阳性率较高。结论常规卫生消毒监测费用较高,其监测标本阳性率与医院感染率之间相关性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效果监测 医院感染 效益分析
原文传递
2012年某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文娟 许渝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1-273,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为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该医院在2012年度共收治住院患者57 600例,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1 120...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为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该医院在2012年度共收治住院患者57 600例,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1 120例,感染率为1.94%。从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MDR-PA)及其他多重耐药菌共1 120株。结合目标性监测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及时控制了2起多重耐药菌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结论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防控措施,具有前瞻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防控措施
原文传递
128例儿童早复极波心电图危险分层指标分析
19
作者 孙东明 许渝 +5 位作者 张丽萍 张勇 刘玲 夏琨 彭静 王丹丹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目的:对儿童早复极波心电图的危险分层指标进行初步分析,提高对儿童早复极波心血管预后的认识。方法:收集早复极波儿童128例,分析早复极波分布导联、J波形态、J波振幅、J波后ST段形态、J波时限、J波与R波振幅的比值(J/R比值)、Ⅱ、V5导... 目的:对儿童早复极波心电图的危险分层指标进行初步分析,提高对儿童早复极波心血管预后的认识。方法:收集早复极波儿童128例,分析早复极波分布导联、J波形态、J波振幅、J波后ST段形态、J波时限、J波与R波振幅的比值(J/R比值)、Ⅱ、V5导联的T波与R波振幅的比值(T/R比值)等心电图危险分层指标,并按性别分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复极波儿童男70例,女58例;年龄3个月~14岁6个月,平均(5.3±3.5)岁。早复极波分布于下壁导联47例(36.7%),侧壁导联51例(39.8%),广泛分布者30例(23.4%)。J波振幅<0.2mV 104例(81.2%),≥0.2mV 24例(18.8%)。J波为顿挫型76例(59.4%),切迹型52例(40.6%)。J波后ST段呈上斜型102例(79.7%),水平或下斜型26例(20.3%)。J/R比值(14.7±11.3)%。Ⅱ、V5导联的T/R比值为(34.5±15.3)%。J波时限>60ms 2例。以上指标按性别分组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儿童早复极波下壁导联及侧壁导联分布率相近,广泛分布者少见。J波振幅多<0.2mV,多为顿挫型,J波后ST段多呈上升型,J波时限绝大多数<60ms。男女早复极波特征相似。儿童早复极波多为良性心电图变异,但其远期心血管预后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复极波 危险分层 儿童
原文传递
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细胞因子
20
作者 刘洁 罗万军 +2 位作者 王文娟 许渝 张晓慧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12-3816,共5页
目的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细胞因子水平,为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的早期识别与感染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武汉儿童医院某三甲儿童专科医院小儿血液科住院白血病患儿1695例为研究对... 目的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细胞因子水平,为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的早期识别与感染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武汉儿童医院某三甲儿童专科医院小儿血液科住院白血病患儿169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1:1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SM)均衡两组间协变量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归纳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比较两组患儿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的白血病患儿104例,其中感染部位以血液系统为主(51.92%),其次为呼吸道系统(16.35%)。通过PSM成功匹配104对,匹配后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住院年度、白血病类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OR=41.650,95%CI:17.010~101.981),粒细胞缺乏时间(OR=3.541,95%CI:1.489~8.425),诱导化疗期(OR=2.177,95%CI:1.190~3.984),手术(OR=10.167,95%CI:2.223~46.464),侵入性操作(OR=2.913,95%CI:1.585~5.353)是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血红蛋白(HGB)为(81.66±13.80)g/L低于未感染组,感染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IL-10分别为(22.52±3.48)mg/L、(1.24±0.62)ng/ml、(373.64±129.62)pg/ml、(18.71±3.75)pg/ml高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通过PSM可以减少常规数据收集研究的选择偏倚,均衡基线资料组间差异。化疗诱导期是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此阶段可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率。可通过联合检测HGB、PLT及IL-6、IL-10加强对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早期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性得分匹配 白血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血红蛋白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