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肥厚型心肌病心脏重构的关系
1
作者 潘崇 许浩博 +8 位作者 翟关群 朱法胜 张体鹏 乔树宾 崔锦钢 袁建松 胡奉环 王娟 王全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脏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9年1月在阜外医院确诊为HCM且接受睡眠监测的患者580例,记录一般资料、超声心动图、睡眠呼吸监测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呼吸监测...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脏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9年1月在阜外医院确诊为HCM且接受睡眠监测的患者580例,记录一般资料、超声心动图、睡眠呼吸监测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呼吸监测数据与HCM患者心脏重构的关系。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性别、年龄、BMI、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和吸烟史为调整因素,重度OSA、ln[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90%占总睡眠时间(TST)百分比>10%、ln(SaO_2<90%占TST百分比+1)是HCM患者左心室扩大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2.480(1.220~5.043)、1.290(1.005~1.655)、2.198(1.233~3.917)、1.372(1.120~1.681)。结论:OSA严重程度及其相关指标与HCM患者心脏重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心脏重构 左心室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评价及初步分析
2
作者 许浩博 朱法胜 +7 位作者 杨伟宪 袁建松 王娟 王天杰 刘一陆 王勇 田涛 乔树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3-988,共6页
目的: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并对结果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前瞻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21年11月至2023年4月间,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且应用压力/温度导丝法测量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的25例患者。以IMR≥2... 目的: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并对结果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前瞻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21年11月至2023年4月间,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且应用压力/温度导丝法测量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的25例患者。以IMR≥25 U定义为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MD),根据是否合并CMD将患者分CMD组(n=15)和非CMD组(n=10),并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临床特征。结果:25例患者,平均年龄(58.4±13.3)岁,男性18例,平均体重指数(26.7±3.6)kg/m~2。所有患者均检测成功,无检测相关并发症,平均IMR为(30.5±15.3)U。共有15例患者合并CMD。CMD组和非CMD组患者在基线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用药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MD组患者左心室壁最厚处厚度显著大于非CMD组[(20.2±2.8)mm vs.(16.9±2.3)mm,P=0.005],两组在其他超声心动图参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IMR<50 U的22例患者中,左心室壁最厚处厚度与IMR呈显著线性正相关(r=0.423,P=0.049)。两组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和血流储备分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的CMD严重程度与左心室壁厚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 微循环阻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单片机和射频技术的电子价格标签 被引量:4
3
作者 曹军 赵宁 +2 位作者 许浩博 周普 刘渊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7-480,共4页
基于单片机和射频技术的电子价格标签,使用扫描仪读取货物条形码所提供的商品信息,采用无线的形式发送至电脑主机,经过数据处理后,将价格信息以无线的形式传送到货架上的单片机,与之相连的显示屏随即显示价格。该系统实现了商品价格管... 基于单片机和射频技术的电子价格标签,使用扫描仪读取货物条形码所提供的商品信息,采用无线的形式发送至电脑主机,经过数据处理后,将价格信息以无线的形式传送到货架上的单片机,与之相连的显示屏随即显示价格。该系统实现了商品价格管理的智能化,具有高效率,低功耗,灵活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价格标签 单片机 射频 无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深度可分离卷积的硬件高效加速器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许浩博 王颖 +3 位作者 王郁杰 张士长 刘博生 韩银和 《高技术通讯》 CAS 2021年第8期791-799,共9页
采用深度可分离(DS)卷积替代标准卷积已成为神经网络轻量化设计的趋势,但是由于深度可分离卷积不规则的数据维度和数据尺寸,现有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在处理这类网络时计算并行度和计算单元(PE)利用率无法得到保证,导致加速器计算性能降... 采用深度可分离(DS)卷积替代标准卷积已成为神经网络轻量化设计的趋势,但是由于深度可分离卷积不规则的数据维度和数据尺寸,现有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在处理这类网络时计算并行度和计算单元(PE)利用率无法得到保证,导致加速器计算性能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通道朝向的计算数据流,该数据流能够将数据维度不同的Depthwise卷积、Pointwise卷积和标准卷积在统一的数据流下展开运算。基于该数据流,设计了一款面向深度可分离卷积的加速器,该加速器采用统一的计算核心处理深度可分离卷积中各类卷积运算,在低面积开销下实现了高计算并行度。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现有的深度可分离卷积加速器相比,该设计获得了1.32倍处理速度和1.76倍面积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可分离(DS)卷积 加速器 低面积 低延迟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任务处理的神经网络加速器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浩博 王颖 +2 位作者 王郁杰 闵丰 韩银和 《高技术通讯》 CAS 2021年第5期457-463,共7页
本文从多任务系统以及算法硬件协同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面向多任务处理的神经网络加速器架构。在算法方面,提出了一套多任务处理算法,能够有效挖掘多任务间的特征重复性和计算重用性;在架构设计方面,设计了能够利用网络参数共享... 本文从多任务系统以及算法硬件协同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面向多任务处理的神经网络加速器架构。在算法方面,提出了一套多任务处理算法,能够有效挖掘多任务间的特征重复性和计算重用性;在架构设计方面,设计了能够利用网络参数共享实现多任务间计算重用的加速器架构。该架构采用基于时间片的调度方法,实现了多视觉任务的高效并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主流的移动图形处理器(GPU)相比,本文提出的加速器能够在多任务推理阶段减少65.80%的乘法运算量,同时获得了 11倍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多任务 加速器 参数共享 计算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V原理的锁相环抖动BIST电路优化与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蔡志匡 徐亮 +2 位作者 任力争 许浩博 时龙兴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2-486,共5页
为解决传统基于游标原理锁相环片上抖动测量电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精度游标(MRV)原理的锁相环抖动内建自测试技术.该原理不仅能够大幅降低测量电路面积,同时能够有效保证测量精度,减少锁相环(PVT)的影响.将MRV原理运用在游标延时... 为解决传统基于游标原理锁相环片上抖动测量电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精度游标(MRV)原理的锁相环抖动内建自测试技术.该原理不仅能够大幅降低测量电路面积,同时能够有效保证测量精度,减少锁相环(PVT)的影响.将MRV原理运用在游标延时链(VDL)和游标振荡器(VRO)2种典型技术上.在VDL方案中,由单级延时链改进为两级延时链,分别采用粗细2种不同分辨率的延时单元;在VRO方案中,根据待测信号的范围,通过改变振荡器的控制信号,测量电路动态选择相应的分辨率.在TSMC 130 nm工艺下,分别对2种改进方案进行电路实现,并从分辨率、面积、测量范围、测量误差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相环 内建自测试 多精度游标 抖动 游标延时链 游标振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CNN与LSTM的二值权重神经网络芯片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士长 王郁杰 +6 位作者 肖航 许浩博 李佳骏 王颖 张浩天 李晓维 韩银和 《高技术通讯》 CAS 2021年第2期122-128,共7页
深度神经网络在图像分类、语音识别、视频检测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领域主要采用了卷积神经网络(CNN)、长短期记忆(LSTM)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网络类型。由于CNN和LSTM网络结构的差异使得现有深度神经网络加速器无法同时高效支持... 深度神经网络在图像分类、语音识别、视频检测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领域主要采用了卷积神经网络(CNN)、长短期记忆(LSTM)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网络类型。由于CNN和LSTM网络结构的差异使得现有深度神经网络加速器无法同时高效支持这两种网络类型。权重二值化使得加速器对于CNN和LSTM的同时支持更加高效,同时使得计算复杂度和访存量大幅降低,使得神经网络加速器能够获得更高的能效,并且二值权重对中小规模神经网络模型的精度损失的影响非常有限。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支持CNN与LSTM的二值权重神经网络加速器设计结构,该结构在运行CNN和LSTM网络模型时,其核心运算单元利用率超过已有加速器,并且该加速器通过了片上系统(SoC)芯片验证,经过芯片实测,该加速器芯片能效在SoC系统级别达到了6.43 TOPS/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CNN) 长短期记忆(LSTM) 神经网络加速器 二值权重 片上系统(S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转位蛋白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岩 许浩博 田野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线粒体转位蛋白(TSPO)是位于线粒体外膜具有5个跨膜结构域的蛋白。TSPO配体可通过维持心脏电活动、保证线粒体能量供给、阻止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及抑制活性氧释放等途径,发挥心脏保护作用,并可作为包括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 线粒体转位蛋白(TSPO)是位于线粒体外膜具有5个跨膜结构域的蛋白。TSPO配体可通过维持心脏电活动、保证线粒体能量供给、阻止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及抑制活性氧释放等途径,发挥心脏保护作用,并可作为包括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肥厚、动脉粥样硬化与大血管性血管炎等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转位蛋白 心血管疾病 活性氧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能效加速器的二值化神经网络设计和训练方法
9
作者 李佳骏 许浩博 +4 位作者 王郁杰 肖航 王颖 韩银和 李晓维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969,共9页
针对二值化神经网络加速器计算溢出和乘法器依赖的问题,提出一套二值化神经网络设计及其训练方法.首先设计能够模拟溢出的矩阵乘法,保证模型部署后不丢失准确率;然后优化卷积层和激活函数,缓解溢出总量;再设计移位批标准化层,使二值化... 针对二值化神经网络加速器计算溢出和乘法器依赖的问题,提出一套二值化神经网络设计及其训练方法.首先设计能够模拟溢出的矩阵乘法,保证模型部署后不丢失准确率;然后优化卷积层和激活函数,缓解溢出总量;再设计移位批标准化层,使二值化神经网络摆脱对乘法运算的依赖,并有效地降低访存;最后针对改进的模型提出基于溢出启发的协同训练框架,确保模型训练能够收敛.实验结果表明,与10个主流的关键词激活方法相比,在准确率无明显损失的情况下,所提方法使片上计算规模减少超过49.1%,并为加速器带来至少21.0%的速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值化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模型训练 神经网络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病变分型与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和血运重建的关系
10
作者 闫森 许浩博 +10 位作者 黄晓青 张海鹏 陈纪林 乔树宾 崔锦钢 高立建 党爱民 管常东 张炜 李佐治 王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70-1176,共7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分型与冠心病患者冠脉非靶病变进展和血运重建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接受连续2次冠脉造影检查且造影发现冠脉非靶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255例。患者均在第1...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分型与冠心病患者冠脉非靶病变进展和血运重建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接受连续2次冠脉造影检查且造影发现冠脉非靶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255例。患者均在第1次冠脉造影时记录到了至少1处冠脉非靶病变,所有患者均在2年内完成2次冠脉造影检查,非靶病变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冠脉病变分型分为A/B1型病变,B2/C型病变,依据患者非靶病变是否有B2/C型病变分为无B2/C型病变(简单病变组)和有B2/C型病变(复杂病变组)。记录所有冠脉非靶病变的特征和定量冠脉造影结果并进行前后2次对比,判断冠脉非靶病变是否进展,并记录患者的血运重建情况。结果:共纳入1255例患者,男性1003例(79.9%),年龄(58.0±9.7)岁。其中简单病变组402例,复杂病变组853例;共有1670处非靶病变,其中A/B1型病变619处(A型病变214处,B1型病变405处)和B2/C型病变1051处(B2型病变796处,C型病变255处)。随访(14.8±4.5)个月。与简单病变组相比,复杂病变组年龄较大,冠心病家族史及合并脑卒中病史比例均较低(P均<0.05)。复杂病变组患者基线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简单病变组高(P均<0.05)。复杂病变组的非靶病变进展比例(21.8%vs.13.2%,P<0.001)和非靶病变血运重建比例(16.5%vs.11.2%,P=0.013)均高于简单病变组。两组的非靶病变相关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变水平,复杂病变组较简单病变组非靶病变进展比例更高(17.4%vs.11.0%,P<0.001),非靶病变血运重建比例更高(13.0%vs.9.2%,P=0.01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B2/C型病变是非靶病变进展(HR=1.732,95%CI:1.275~2.351,P<0.001)和非靶病变血运重建(HR=1.477,95%CI:1.053~2.070,P=0.024)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冠脉非靶病变B2/C型病变的进展风险更大,血运重建风险更高,应更严格控制危险因素,警惕病变进展所引起的不良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病变分型 冠状动脉非靶病变 病变进展 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原发冠状动脉小血管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11
作者 刘蓉 乔树宾 +4 位作者 崔锦刚 管浩 许浩博 刘晶 管常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评价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原发冠状动脉小血管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仅使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原发冠状动脉小血管CTO病变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信息、病史和手术信息,并通过电话或门... 目的:评价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原发冠状动脉小血管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仅使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原发冠状动脉小血管CTO病变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信息、病史和手术信息,并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记录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血管血运重建)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160例患者,开口病变26例(16.3%),分叉病变42例(26.3%),弥漫性病变117例(73.1%),钙化病变87例(54.4%)。参考血管直径为(2.3±0.4)mm。住院期间,无MACE,无CABG,无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随访(15.7±5.5)个月,1例(0.6%)发生心原性死亡,6例(3.8%)发生靶血管血运重建。MACE发生率为4.4%,无CABG。结论: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原发冠状动脉小血管CTO病变安全有效,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原发病变 慢性完全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卷积神经网络的高能效比特稀疏加速器设计
12
作者 肖航 许浩博 +3 位作者 王颖 李佳骏 王郁杰 韩银和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22-1131,共10页
为解决当前比特稀疏架构的性能瓶颈,提出高能效比特稀疏加速器设计.首先提出一种激活值编码方法和相应的电路来提高卷积神经网络的比特稀疏度,结合比特串行电路实时跳过激活值的零值比特来加速神经网络的计算;然后提出一种列共享同步机... 为解决当前比特稀疏架构的性能瓶颈,提出高能效比特稀疏加速器设计.首先提出一种激活值编码方法和相应的电路来提高卷积神经网络的比特稀疏度,结合比特串行电路实时跳过激活值的零值比特来加速神经网络的计算;然后提出一种列共享同步机制,以解决比特稀疏架构的同步问题,并在较小的面积和功耗开销下大幅提高比特稀疏架构的计算性能.在SMIC 40 nm工艺和1 GHz频率下,评估不同的比特稀疏架构在卷积神经网络上的能效.实验结果表明,与非稀疏加速器VAA和比特稀疏加速器LS-PRA相比,所提出的加速器AS-PRA分别提高了544%和179%的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加速器 比特稀疏 编码与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长期预后评价 被引量:29
13
作者 王娟 许浩博 +8 位作者 乔树宾 管常东 胡奉环 杨伟宪 袁建松 郭超 段欣 高润霖 徐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53-1058,共6页
目的:评价吸烟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长期预后。方法:本研究人群来自PANDAⅢ临床试验。PANDAⅢ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全人群的随机对照研究,自2013-12至2014-08期间共入选了来自46家中心的2 ... 目的:评价吸烟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长期预后。方法:本研究人群来自PANDAⅢ临床试验。PANDAⅢ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全人群的随机对照研究,自2013-12至2014-08期间共入选了来自46家中心的2 348例患者,平均年龄(61.2±10.6)岁,男性1 658例(70.6%)。所有受试者均接受PCI,均置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药物洗脱支架。根据入院时吸烟状态将2 348例患者分为非吸烟组(n=1 169),已戒烟组(n=300例)和吸烟组(n=879)。随访2年,主要研究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定义为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次要终点包括支架血栓和靶病变失败(TLF),定义为心原性死亡,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和缺血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结果:吸烟组和戒烟组均以男性患者为主,与非吸烟组和已戒烟组相比,吸烟组患者的年龄更小(P<0.0001),合并高血压(P=0.0002)、糖尿病(P=0.0052)、既往PCI史(P<0.0001)比例更低。吸烟组入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比例高达41.3%(363/879),较已戒烟组和非吸烟组明显增高(P<0.0001)。非吸烟组、已戒烟组和吸烟组中分别有1 130例(96.7%)、286例(95.3%)和846例(96.2%)患者完成了2年随访。吸烟组、已戒烟组和非吸烟组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11.23%、13.64%和12.21%(P=0.54)。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不是全因死亡和TLF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吸烟的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PCI后,吸烟组、戒烟组和非吸烟组的长期MACE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大血管原发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蓉 乔树宾 +7 位作者 崔锦刚 袁建松 王天杰 田涛 管浩 刘圣文 许浩博 杨伟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00-803,共4页
目的:评价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大血管原发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2020年1~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大血管(直径≥3.0 mm)原发病变的137例患者,记录患者一般信息、病史、手术资料,以... 目的:评价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大血管原发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2020年1~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大血管(直径≥3.0 mm)原发病变的137例患者,记录患者一般信息、病史、手术资料,以及随访12个月期间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发生情况。结果:137例患者共有143处冠状动脉大血管原发病变,13处(9.1%)为A型病变,92处(64.3%)为B型病变,38处(26.6%)为C型病变,血管平均参考直径(3.1±0.3)mm。住院期间无1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以及急性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1例因预扩张后严重夹层置入1枚支架。随访12个月期间无1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结论: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大血管原发病变安全、有效,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冠状动脉 大血管 原发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许浩博 王娟 +9 位作者 张海鹏 乔树宾 胡奉环 杨伟宪 宋雷 袁建松 刘蓉 崔锦钢 郭超 罗晓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9-585,共7页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诊断为非梗阻性HCM且行睡眠呼吸监测的患者共241例。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参数、睡眠呼...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诊断为非梗阻性HCM且行睡眠呼吸监测的患者共241例。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参数、睡眠呼吸监测参数等。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无OSA组、轻度OSA组和中-重度OSA组,比较三组患者间的临床特点。结果:共有164例(68.0%)非梗阻性HCM患者合并OSA,中-重度OSA患者110例(45.6%)。三组患者年龄[(47.1±13.1)岁vs.(51.4±11.8)岁vs.(54.7±11.7)岁,P<0.001]和体重指数[(24.5±3.3)kg/m^(2) vs.(26.7±3.3)kg/m^(2) vs.(27.7±4.1)kg/m^(2),P<0.001]均随着OSA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与无OSA组和轻度OSA组患者相比,中-重度OSA组患者男性患者比例更高,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冠心病和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的患者比例更高(P均<0.05)。中-重度OSA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无OSA组和轻度OSA组患者(P<0.05)。三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中-重度OSA组的左心房直径和升主动脉内径均显著大于无OSA组和轻度OSA组患者(P均<0.05)。中-重度OSA组睡眠期间平均心率也显著高于无OSA组和轻度OSA组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经过自然对数(ln)转换,ln(AHI+1)与左心房直径(r=0.176,P=0.006)和升主动脉内径(r=0.318,P=0.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OSA在非梗阻性HCM患者中非常常见,心血管代谢异常及心脏重构程度随OSA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对该类患者应积极行睡眠呼吸监测筛查O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心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对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娟 许浩博 +9 位作者 乔树宾 胡奉环 杨伟宪 宋雷 袁建松 管常东 郭超 张敏 崔锦刚 徐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0-346,共7页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PCI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患者396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PCI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患者396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1084例)和非糖尿病组(2876)例。收集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操作资料。所有患者在1、6、9个月及1、2、3年时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主要研究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次要终点包括支架血栓和靶病变失败(TLF),后者包括心原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缺血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是否影响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行PCI后的近、远期预后。结果: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中分别有1038例(95.8%)、2766例(96.2%)患者完成了3年随访。(1)MACE: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MACE发生率偏高[15.32%(159例)vs.14.14%(391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两组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所有的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虽然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糖尿病组高于非糖尿病组[10.31%(107例)vs.8.46%(234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次要终点: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TLF的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8.29%(86例)vs.7.52%(208例),P=0.43]。糖尿病组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4.14%(43例)vs.2.78%(77例),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经过多因素Cox分析后,糖尿病并非靶病变血运重建的独立危险因素(HR=0.94,95%CI:0.48~1.87,P=0.84)。结论: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后随访3年MACE的发生率与非糖尿病患者无明显差异。未发现糖尿病是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PCI后血运重建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靶病变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许浩博 高晓津 +5 位作者 郭超 王娟 刘蓉 胡奉环 乔树宾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7-562,共6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 SCAD)患者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探讨其诊治策略。方法:回顾阜外医院2004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病历系统中诊断为冠状动脉夹层的病例58例,共发现SCAD患者2...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 SCAD)患者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探讨其诊治策略。方法:回顾阜外医院2004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病历系统中诊断为冠状动脉夹层的病例58例,共发现SCAD患者24例,对其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例SCAD患者平均年龄(48.1±13.3)岁,女性8例(33.3%),18例(75.0%)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起病。冠状动脉造影共发现28处夹层病变,病变类型均为1型,15处(53.6%)病变累及右冠状动脉,有4例(16.7%)患者合并多支冠状动脉夹层。TIMI血流3级22处(78.6%)病变血管中有6处行血运重建治疗,而TIMI血流小于3级的6处病变中有4处行血运重建治疗。初始血运重建策略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6例(25.0%),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溶栓治疗均为2例(8.3%),余14例(58.3%)患者给予药物保守治疗。21例患者成功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中位数为31个月,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1例(4.2%,脑梗死)。结论:SCAD患者经常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起病,多数患者可以选择药物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娟 许浩博 +9 位作者 张海鹏 陈纪林 乔树宾 胡奉环 杨伟宪 袁建松 刘蓉 崔锦钢 郭超 段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8-545,共8页
目的:探讨年龄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间接受连续两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发现冠状动脉非靶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255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n=94)、中年组(45岁≤... 目的:探讨年龄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间接受连续两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发现冠状动脉非靶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255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n=94)、中年组(45岁≤年龄<65岁,n=847)和老年组(≥65岁,n=314)三组。记录所有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的特征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进行前后对比,评价三组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情况。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定义为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时中度狭窄病变的直径狭窄率进展10%以上或轻度狭窄病变的直径狭窄率进展30%以上或病变进展至完全闭塞。如患者有2处及以上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其中任一非靶病变出现快速进展,即认为该患者存在快速进展。结果:所有患者均在2年内完成两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平均间隔时间14.8个月。与老年组比较,青年组和中年组男性和吸烟者比例更高,而老年组合并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及既往介入治疗的比例较青年组和中年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病变水平,青年组中病变快速进展的比例显著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20.7%(24/116)vs.15.6%(175/1124)vs.12.1%(52/430),P=0.048]。在患者水平,青年组中有病变快速进展者的比例也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25.5%(24/94)vs.19.4%(164/847)vs.16.2%(51/314),P=0.121]。三组患者在非靶病变血运重建、非靶病变相关心肌梗死及全部心肌梗死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0.984,95%CI:0.970~0.997,P=0.019)、高血压(HR=0.747,95%CI:0.570~0.981,P=0.036)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HR=1.422,95%CI:1.003~2.016,P=0.048)为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且老年组患者出现病变快速进展的风险显著低于青年组患者(HR=0.593,95%CI:0.354~0.993,P=0.047)。结论:年轻冠心病患者出现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风险更高,应严格控制危险因素,警惕病变快速进展所引起的不良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冠心病 冠状动脉非靶病变 快速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置入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超 杨昊翰 +7 位作者 王心宇 许浩博 袁建松 李佳 张峻 吴元 乔树宾 杨伟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82-788,共7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置入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入我院的AMI合并CS患者209例,其中置入IABP患者102例(置入IABP组)、未置入IABP患者107例(未置入I...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置入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入我院的AMI合并CS患者209例,其中置入IABP患者102例(置入IABP组)、未置入IABP患者107例(未置入IABP组)。为评估IABP置入与否以及置入时机不同(介入诊疗前置入和介入诊疗后置入)是否影响临床结局,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与未置入IABP组比,置入IABP组男性比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例、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比例及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评分更高,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房颤动、神志改变、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比例以及28 d病死率更低(P均<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置入IABP可改善28 d生存率(46.1%vs.25.2%,P=0.003)。(2)在置入IABP的102例患者中,72例为介入诊疗前置入,30例为介入诊疗后置入。与介入诊疗前置入患者比,介入诊疗后置入患者血肌酐水平及SAPSⅡ评分更高(P均<0.05)。生存分析显示,介入诊疗前置入患者28 d生存率数值上高于介入诊疗后置入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8%vs.30.0%,P=0.118)。(3)回归分析表明,高龄(OR=1.015,95%CI:1.001~1.028,P=0.037)、神志改变(OR=2.709,95%CI:1.825~4.020,P=0.000)、PCI术后(OR=1.787,95%CI:1.180~2.705,P=0.006)为AMI合并CS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OR=0.654,95%CI:0.435~0.984,P=0.042)、较高动脉血酸碱度(OR=0.064,95%CI:0.023~0.184,P=0.000)、较高的收缩压(OR=0.961,95%CI:0.948~0.973,P=0.000)为近期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置入IABP可改善AMI合并CS患者的近期预后,介入诊疗前置入有改善生存趋势,但并非28 d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原性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 主动脉球囊反搏 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状态对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男性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超 王心宇 +8 位作者 管常东 滕浩波 许浩博 段欣 王娟 袁建松 杨伟宪 徐波 乔树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122-128,共7页
目的评价吸烟因素对左主干病变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男性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阜外医院接受左主干病变PCI的男性冠心病患者3122例,其中不吸烟组1207例,当前吸烟组1339例,已戒烟组576例,... 目的评价吸烟因素对左主干病变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男性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阜外医院接受左主干病变PCI的男性冠心病患者3122例,其中不吸烟组1207例,当前吸烟组1339例,已戒烟组576例,随访3年,主要研究终点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包括全因死亡、所有心肌梗死以及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及靶病变失败(包括心源性死亡、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和靶血管血运重建)。对三组间定量资料采用ANOVA或Cruskal-Wallis检验,对定性资料采用Chi-square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和LogRanh检验。基于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当前吸烟组年龄低于不吸烟组及已戒烟组(P<0.0001);预后方面三组患者MACE复合终点(P=0.2772)、靶病变失败(P=0.2522)、支架内血栓(P=0.2118)等主要次要终点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分组中,心源性死亡(P=0.2509)、靶血管血运重建(P=0.9866)、全因死亡(P=0.3130)、所有血运重建(P=0.5028)和卒中(P=0.3985)等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有心肌梗死(5.67%比5.10%比2.97%,P=0.0072)和靶血管心肌梗死(5.48%比5.10%比2.89%,P=0.0067)发生率方面,已戒烟组发生率高于不吸烟组,高于当前吸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经Cox回归分析,既往心肌梗死(HR=1.339,95%CI 1.042~1.722,P=0.0227)和基线SYNTAX评分(HR=1.0333,95%CI 1.017~1.049,P<0.0001)为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前吸烟是靶血管心肌梗死发生的独立保护性因素(HR=0.793,95%CI 0.646~0.974,P=0.0274)。结论对左主干病变行PCI的患者,吸烟状态对其长期MACE或靶病变失败的发生并无影响,而对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则是其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男性 左主干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