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下土木工程学科转型升级新趋势与人才培养新策略
1
作者 许浒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1期29-31,共3页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土木工程行业面临技术更新换代、市场竞争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多方面挑战,从国家发展战略、行业发展更新和专业转型迭代等不同角度剖析了土木工程学科转型升级的必然性和迫切性。结合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揭示了该...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土木工程行业面临技术更新换代、市场竞争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多方面挑战,从国家发展战略、行业发展更新和专业转型迭代等不同角度剖析了土木工程学科转型升级的必然性和迫切性。结合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揭示了该学科长久以来的历史使命和不断发展的内驱动力,进一步分析了其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和方向。同时,结合新时代的需求和挑战,明确了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的土木工程师为主旨的培养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人才培养策略,为土木工程学科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BIM 智能化 人才培养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石被动柔性防护网非线性静力设计方法及验证
2
作者 赵雷 廖林绪 +4 位作者 刘耀鹏 余志祥 齐欣 许浒 金云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9-727,共9页
被动柔性防护网是一种常见的落石灾害防治措施。针对当前落石被动柔性防护网尚无适用的工程化设计方法的现状,以非线性计算过程中结构内能与设计防护能级相等作为加载完成的判别准则,建立了落石被动柔性防护网的非线性静力设计方法。基... 被动柔性防护网是一种常见的落石灾害防治措施。针对当前落石被动柔性防护网尚无适用的工程化设计方法的现状,以非线性计算过程中结构内能与设计防护能级相等作为加载完成的判别准则,建立了落石被动柔性防护网的非线性静力设计方法。基于LS-DYNA对250~5000 kJ共8种常用能级的被动柔性防护网开展非线性动力分析,明确了冲击力的分布范围及相对大小,形成了适用于不同能级落石被动柔性防护网非线性静力设计的荷载模式。为了有效模拟被动柔性防护网特殊的受力特征,开发了由索单元与受拉弹簧单元组成的非线性耗能单元用于耗能器模拟,开发了内部由多段索单元组成的滑移索单元用于滑移边界以及网环单元模拟。基于对网片冲击试验的反演和3500 kJ被动柔性防护网的设计及足尺冲击试验检验,验证了所提出的落石被动柔性防护网非线性静力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石被动柔性防护网 非线性静力分析 设计方法 荷载模式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防护系统冲击大变形视觉监测方法
3
作者 田永丁 杨啸宇 +3 位作者 余志祥 骆丽茹 程强 许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3-171,共9页
局域少数点位的变形监测往往难以反馈复杂柔性防护系统的实际工作形态,常造成预警误报,为此提出了基于多点分布式的柔性防护系统变形视觉采集分析方法。利用帧间光流算法实现了落石冲击下柔性防护网系统全场二维速度场识别,据此建立了... 局域少数点位的变形监测往往难以反馈复杂柔性防护系统的实际工作形态,常造成预警误报,为此提出了基于多点分布式的柔性防护系统变形视觉采集分析方法。利用帧间光流算法实现了落石冲击下柔性防护网系统全场二维速度场识别,据此建立了速度幅值二维分布图,通过相邻帧图像的速度分布差值图实现了柔性防护系统全场冲击变形状态的实时追踪,进一步提出了复杂运动叠加情形下柔性防护网系统稠密测点变形高鲁棒性提取算法,并分析了其变形规律同时提取了最大变形量,实现了有限测点监测到无限分布式传感的突破。设计了三跨柔性防护系统足尺模型,开展了750 kJ落石冲击试验,通过高速相机非接触式监测了落石冲击防护系统全过程影像数据。研究表明:所提议方法实现了落石冲击下柔性防护系统全场变形状态非接触、全历程追踪,冲击过程包含落锤接触防护系统、最大冲击变形与触底反弹三个阶段;为验证所提方法的可靠性,提取了落石冲击下柔性防护系统跨中区域冲击大变形曲线,发现750 kJ能量冲击下柔性防护系统的最大变形量为-6.201 m,与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6.19%和0.93%。所提方法实现了足尺冲击试验中柔性防护系统工作形态的远程监测,有潜力应用于落石灾害下柔性防护系统的形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防护系统 落石冲击 冲击大变形 计算机视觉技术 足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峡谷区公路桥隧衔接段危岩运动模拟及轻量化防护预警体系探讨
4
作者 孙耀明 彭李 +5 位作者 廖志鹏 黎鸣明 袁兵 杨斯亮 许浒 周小军 《公路交通技术》 2024年第3期98-109,117,共13页
深切峡谷区公路桥隧衔接段危岩落石极为普遍,具有高陡、面广量大、致灾随机性强等特点,存在识别难、绕避难、防治难、养护难等诸多工程难题,使得现有防护措施面临巨大挑战。以巫溪隧道出口危岩为例,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建立山体... 深切峡谷区公路桥隧衔接段危岩落石极为普遍,具有高陡、面广量大、致灾随机性强等特点,存在识别难、绕避难、防治难、养护难等诸多工程难题,使得现有防护措施面临巨大挑战。以巫溪隧道出口危岩为例,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建立山体高精度三维模型,快速准确识别危岩及其分布,利用RockFall及CRSP-3D软件模拟落石运动特征。结果表明:1)落石以自由飞落、滚动、弹跳为主;2)无防护工况下落石最大弹跳高度大于70 m,最大冲击能量9000 kJ,主被动防护工况下,仍有10%的高位落石破网而出;3)LS-DYNA模拟显示,冲击作用下柔性棚洞可拦截破网落石,棚洞各构件处于弹性状态,但拱架基础在低能落石冲击下易破坏。基于此,提出深切峡谷区桥隧衔接段突发型及渐进型危岩落石全寿命周期轻量化预警防护体系,以实现“高能易修、中能无害、低能零损”的防护预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切峡谷区 危岩 运动模拟 柔性棚洞 轻量化防护预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非线性分析中的非协调参数Drucker-Prager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许浒 余志祥 赵世春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80,共6页
为了克服现有混凝土数值计算模型在滞回分析中的收敛困难问题,结合经典Drucker-Prager(D-P)模型的Cap修正屈服准则,提出采用非协调参数D-P模型模拟混凝土。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经过大量试算提出了非协调参数α和k的合理取值范围。并且,采... 为了克服现有混凝土数值计算模型在滞回分析中的收敛困难问题,结合经典Drucker-Prager(D-P)模型的Cap修正屈服准则,提出采用非协调参数D-P模型模拟混凝土。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经过大量试算提出了非协调参数α和k的合理取值范围。并且,采用非协调参数D-P模型分别模拟了钢筋混凝土梁在跨中单调荷载下的受力行为,以及钢筋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下滞回性能,并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这个模型的有效性。利用这一特点,可通过数值计算手段获得混凝土构件在循环荷载下的恢复力模型,从而有效地节省试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构件 非线性分析 非协调参数Drucker-Prager模型 数值模拟 滞回曲线 恢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Drucker-Prager准则在砖砌体结构抗震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许浒 余志祥 +1 位作者 苏启旺 吴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91-96,共6页
为进一步研究砖砌体结构的抗地震倒塌性能,针对其抗震计算分析方法,梳理并总结常用的宏观计算模型,明确等效框架模型和三弹簧单元模型均能用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且在结合砖墙的恢复力模型后能获得不同区域构件的破坏情况及宏观响应,... 为进一步研究砖砌体结构的抗地震倒塌性能,针对其抗震计算分析方法,梳理并总结常用的宏观计算模型,明确等效框架模型和三弹簧单元模型均能用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且在结合砖墙的恢复力模型后能获得不同区域构件的破坏情况及宏观响应,并指出后者具备更好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介绍砖砌体材料的二维破坏准则,并提出采用修正Drucker-Prager准则对其进行模拟以获得砖墙构件的滞回曲线,进而实现快速构建砖墙的恢复力模型。分别将5个砖墙试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得到的实测滞回曲线与计算值相比较,结果吻合程度均较好,从而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砌体结构 宏观计算模型 修正Drucker-Prager模型 破坏准则 滞回曲线 恢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球高度对跳发球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许浒 杜养军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40,共2页
跳发球是一种进攻性较强的发球技术。虽在70年代初就已崭露头角,但因其失误率高,未能引起各队的足够重视,在90年代初,为了在发球进攻这一环节上找到新的突破口,欧美有些国家的运动员凭借高大的身材和出色的弹跳能力,又重新采用了跳发球... 跳发球是一种进攻性较强的发球技术。虽在70年代初就已崭露头角,但因其失误率高,未能引起各队的足够重视,在90年代初,为了在发球进攻这一环节上找到新的突破口,欧美有些国家的运动员凭借高大的身材和出色的弹跳能力,又重新采用了跳发球技术,在一系列世界大赛中,成绩突出的男队几乎全部采用了跳发球。相比之下,我国运动员运用明显较少,攻击性较差,失误率较高。由于在理论上未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发球技术 攻击性 失误率 击球点 弹跳能力 世界大赛 头角 男队 深入细致的研究 进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落生土建筑的抗地震倒塌加固措施 被引量:5
8
作者 许浒 李勇志 +1 位作者 雷敏 赵世春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5-143,共9页
目前我国仍存在大量生土建筑房屋,其中不乏以群落形式存在的民居。为了保护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历史文化遗产,亟需提高该类房屋的抗地震倒塌能力。针对群落生土建筑的特点,本文提出了采用薄壁型钢条带加固生土墙体并采用角钢加固屋盖和独... 目前我国仍存在大量生土建筑房屋,其中不乏以群落形式存在的民居。为了保护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历史文化遗产,亟需提高该类房屋的抗地震倒塌能力。针对群落生土建筑的特点,本文提出了采用薄壁型钢条带加固生土墙体并采用角钢加固屋盖和独立柱的加固方案,该方案便于施工且节约成本。为验证加固方案的有效性,选取一典型生土建筑,通过数值仿真动力计算方法进行地震倒塌过程分析,对比分析其在加固前后的响应,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加固措施能显著提高生土建筑的抗地震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土建筑 抗震加固措施 数值仿真计算 地震倒塌过程分析 抗地震倒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814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诱发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许浒 熊密 +4 位作者 车东媛 黄庆华 赵时宇 袁永辉 余尚斌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375-377,380,共4页
为观察中药814 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诱发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否有影响, 用经鼻腔注入, 反复感染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大鼠分为正常对照、感染、预防治疗、一般治疗和假治疗组。预防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组大鼠分别于... 为观察中药814 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诱发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否有影响, 用经鼻腔注入, 反复感染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大鼠分为正常对照、感染、预防治疗、一般治疗和假治疗组。预防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组大鼠分别于细菌感染前3 d 和细菌感染后第4 周开始用中药814灌胃治疗。结果表明, 两治疗组尤其是前者大鼠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轻微, 细支气管壁和肺间质炎症亦较感染组为轻。与感染组相比较,预防治疗组第8周起和一般治疗组第16 周大鼠单位面积内平均肺泡数增加 (P< 0.05), 第16 周, 预防治疗组大鼠血氧分压比感染组增高(P< 0.05), 血CO2 分压降低 (P< 0.05), 两指标均接近正常水平。结果提示, 中药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克雷伯杆菌 中药814 CO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环氧树脂基屏蔽腻子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浒 李晓玲 +2 位作者 吴荣俊 左亮周 陈五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28-1335,共8页
本文针对船用核反应堆辐射场特点、屏蔽防护需求和使用环境条件,开展了屏蔽腻子的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选用耐腐蚀防霉变优异、粘结度强、无毒性的双酚A环氧树脂和脂环胺固化剂作为基体材料,添加粒径约100μm的铅、聚乙烯、碳化硼等屏... 本文针对船用核反应堆辐射场特点、屏蔽防护需求和使用环境条件,开展了屏蔽腻子的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选用耐腐蚀防霉变优异、粘结度强、无毒性的双酚A环氧树脂和脂环胺固化剂作为基体材料,添加粒径约100μm的铅、聚乙烯、碳化硼等屏蔽添加剂提高屏蔽腻子的辐射防护性能。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屏蔽腻子的主要成分配比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碳化硼含量为5%~15%、铅含量为80%时,中子的慢化与吸收达到平衡,较高的铅含量大幅增强了其对γ射线及次级γ射线的屏蔽防护能力,使屏蔽腻子对235 U诱发裂变源的综合辐射防护能力达到最佳水平。消泡剂、分散剂、流平剂、促进剂等加工助剂的添加对屏蔽腻子快速固化、气泡排除、混合均匀、成型致密光滑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通过样品试制和试验测试,证明了优化设计的屏蔽腻子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耐辐照老化性能、固化成型质量、粘结强度、混合浇灌施工便捷性能等,能有效满足船用核反应堆等设施屏蔽缝隙处及不规则部位的辐射防护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腻子 环氧树脂 蒙特卡罗方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数统计和χ^(2)-PCC的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浒 陈宇航 +3 位作者 何佳斌 YAHIA Halabi 龙丹冰 赵仕兴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99,共9页
为减少建筑施工高坠事故的发生概率,完善相关工程管理质量和技术措施,收集和整理2010—2020年中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的746份事故报告,总结事故发生时间、事故等级、直接经济损失、坠落高度、高处作业分类、防护措施和工人年龄... 为减少建筑施工高坠事故的发生概率,完善相关工程管理质量和技术措施,收集和整理2010—2020年中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的746份事故报告,总结事故发生时间、事故等级、直接经济损失、坠落高度、高处作业分类、防护措施和工人年龄这7类典型事故特征及相应指标,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分析事故特征和规律,采用χ^(2)-皮尔逊相关系数(PCC)方法明确各因素间的相关性水平以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近半数坠落高度发生在二级作业高度范围,超过半数的工人在发生事故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且坠落高度、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防护措施四者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性水平;防护措施与坠落高度、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19、0.149和0.187,坠落高度与死亡人数相关系数为0.404,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的相关系数达0.957,悬空作业与死亡人数相关系数为0.17。此外,目前国内施工现场较低高度的高处作业存在防护盲区,既有防护措施未能有效降低事故严重程度,建议加强对危险区域作业的安全监控,提高伤亡赔偿标准,重视防护用具长期使用后性能劣化情况的检验和抽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数统计 χ^(2)皮尔逊相关系数(PCC) 建筑施工 高处坠落 高处作业 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单脚起跳扣球增加立体进攻力度的设想与论证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浒 王选琪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3-46,共4页
为了探索我国男、女排新的进攻途径,通过在一般水平的运动员中进行实验,同时根据世界某些优秀运动员跳跃的最佳成绩,结合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揭示了后排队员在进攻中采用单脚起跳扣球的可行性与优越性.证实了后排队员利用单脚起跳更能发... 为了探索我国男、女排新的进攻途径,通过在一般水平的运动员中进行实验,同时根据世界某些优秀运动员跳跃的最佳成绩,结合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揭示了后排队员在进攻中采用单脚起跳扣球的可行性与优越性.证实了后排队员利用单脚起跳更能发挥人体的腾空(高、远)度,为高水平运动员提供了更容易操作的新技术,也将为战术的发展与创新带来新的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球队员 立体进攻 单脚起跳 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多维复杂方管桁架强化节点的承载力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浒 余志祥 赵世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8-704,共7页
为比较不同强化方式空间多维方管桁架节点的力学性能,结合呼和浩特火车东站客运站的大跨度钢结构屋盖,对典型空间交汇的复杂方管桁架节点的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分别考虑了节点核心区盖板加厚强化、主弦杆增设内加劲板强化和未强化3种节点... 为比较不同强化方式空间多维方管桁架节点的力学性能,结合呼和浩特火车东站客运站的大跨度钢结构屋盖,对典型空间交汇的复杂方管桁架节点的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分别考虑了节点核心区盖板加厚强化、主弦杆增设内加劲板强化和未强化3种节点,通过单调加载和低周往复循环加载,获得了3种节点的静力和滞回力学性能,并比较了3种节点的刚度、承载力和延性变化规律.计算中将微动力阻尼系数引入牛顿-拉普森方程,改善了局部屈曲等强非线性问题的收敛性.研究表明,内加劲强化使节点变形更均匀,但盖板加厚强化在满足实际工程设计要求的同时较内加劲强化容易处理,施工质量易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管桁架 强化节点 承载力 滞回性能 微动力阻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砌体结构在地震下的非线性计算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浒 赵世春 +1 位作者 叶列平 陆新征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0-175,共6页
针对目前砌体结构计算模型在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中的不足,本文采用一种三弹簧单元宏观模型进行整体结构的非线性计算。首先,将其计算结果与单片砌体构件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随后,采用该模型对一简单空间砌体结构进行静力... 针对目前砌体结构计算模型在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中的不足,本文采用一种三弹簧单元宏观模型进行整体结构的非线性计算。首先,将其计算结果与单片砌体构件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随后,采用该模型对一简单空间砌体结构进行静力和动力分析,并计算了不同地震烈度下的结构响应,得到令人较为满意的结果。以层间位移角定义了各墙体构件的弹性、破坏和极限3个阶段,对整体结构的损伤情况给予了评价,并提出以竖向承载构件完全失效作为结构倒塌的判别准则,使三弹簧单元模型在砌体结构抗震研究方面具备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三弹簧单元模型 滞回性能 非线性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藏羌石砌民居建筑的抗地震倒塌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浒 杜宁宁 +1 位作者 余志祥 乔杨锴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21-1029,1046,共10页
我国川西地区的传统藏羌石砌民居具有较高的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但在近年来的历次地震中出现了大量破坏.结合该类房屋的砌筑材料和建筑布置特征,对其抗地震倒塌性能进行研究.首先,开展了3组黏土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一个1/2缩尺黏土... 我国川西地区的传统藏羌石砌民居具有较高的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但在近年来的历次地震中出现了大量破坏.结合该类房屋的砌筑材料和建筑布置特征,对其抗地震倒塌性能进行研究.首先,开展了3组黏土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一个1/2缩尺黏土-石砌墙体试件的水平抗剪承载力试验,并通过显式动力数值计算手段对试验过程进行模拟;其次,针对黏土和毛石材料均采用Holmquist-Johnson-Cook(HJC)本构模型,基于随机分布离散型有限元方法,根据实际墙体中两种材料的分布比例建立相应数值模型,并通过与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明确了数值计算中的关键参数;在此基础上,对一典型二层平面L型缩进式民居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计算,通过与实际震害情况的对比分析了其地震破坏机制,再现了地震倒塌全过程,并开展了结构的抗地震倒塌易损性分析,研究了不同晒台缩进面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罕遇烈度下,平面L型缩进式结构中晒台面积比例由30%增加至45%时,结构倒塌概率增大16.7%,抗倒塌储备系数下降9%,对易损性曲线影响并不显著;但当晒台面积比例减小至15%时,二层墙体开洞率增大18%,导致结构的地震倒塌概率增加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民居碉房 随机分布离散型有限元模型 抗震性能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国际国内模糊状态下的编组与排号定位之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浒 位桂香 +1 位作者 许晓明 高媛媛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1-143,共3页
通过对国际、国内在竞赛编排中编组与排号定位的调查探究,揭示了现实中模糊状态存在的普遍性,以及在编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难度。根据实验与研究,对模糊状态下如何编组与排号定位提出了新的思路,主张按报名时间顺序代替抽签,由单位推... 通过对国际、国内在竞赛编排中编组与排号定位的调查探究,揭示了现实中模糊状态存在的普遍性,以及在编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难度。根据实验与研究,对模糊状态下如何编组与排号定位提出了新的思路,主张按报名时间顺序代替抽签,由单位推荐种子队,采用二次蛇形分组法确定种子队位置,可使分组实力均衡、种子队(人)与非种子队(人)定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赛编排 方法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体育竞赛编排制度中循环制、“贝格尔编排法”剖析与改革创新之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许浒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9-61,共3页
针对体育竞赛编排方法存在的弊端及引发的问题 ,推出 1种新的编排方法 ,试图达到保持上述 2种编排中的各自优势 ,同时达到弥补和克服上述
关键词 竞赛编排 循环制 “贝格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生育期潜水蒸发估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浒 王丽丽 +3 位作者 王一杰 周超 索梅芹 王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2-105,111,共5页
潜水是作物生长可利用的水源之一。采用五道沟实验站1991年10月-2020年5月潜水蒸发和水文气象长系列实测资料,分析了冬小麦生育期不同埋深潜水(0-5 m)蒸发与水面蒸发、地表温度、空气绝对湿度和气温4个因素的变化趋势,计算了冬小麦各生... 潜水是作物生长可利用的水源之一。采用五道沟实验站1991年10月-2020年5月潜水蒸发和水文气象长系列实测资料,分析了冬小麦生育期不同埋深潜水(0-5 m)蒸发与水面蒸发、地表温度、空气绝对湿度和气温4个因素的变化趋势,计算了冬小麦各生育期地下水位不同埋深下潜水蒸发量分别与4个气象因子的比值(潜水蒸发系数),从而构建了潜水蒸发系数与埋深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基于4个气象因子的潜水蒸发系数与埋深的拟合关系,均表现为:出苗-分蘖期指数函数拟合效果最好,其他生育期二项式函数拟合效果最好,R2均达到0.89以上,拟合精度较高,可用于淮北地区黄潮土冬小麦生育期间潜水蒸发量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潜水蒸发系数 气象因子 埋深 淮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模拟降雨的黄潮土坡面侵蚀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浒 王健 +3 位作者 索梅芹 王振龙 胡永胜 周超 《水力发电》 CAS 2021年第7期7-11,共5页
为探讨不同坡度和雨强条件黄潮土坡面侵蚀及入渗规律,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实验方法,选择4种坡度和3种雨强坡面产流量、侵蚀量和土壤入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雨强坡面产流量随着坡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坡度9°时产流量最大。40 mm/... 为探讨不同坡度和雨强条件黄潮土坡面侵蚀及入渗规律,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实验方法,选择4种坡度和3种雨强坡面产流量、侵蚀量和土壤入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雨强坡面产流量随着坡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坡度9°时产流量最大。40 mm/h雨强坡面侵蚀量随坡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60、80 mm/h时侵蚀量随坡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大而后逐渐减小,坡度6°时侵蚀量最大。累计产流量与累计侵蚀量在3°和其他坡度时均呈线性函数关系。黄潮土埋深0.5 m以内的土壤含水率受降雨响应较为敏感,坡度影响降雨入渗速率,浅层土壤含水率变化速率随着坡度的增加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入渗是影响黄潮土降雨侵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侵蚀 人工模拟降雨 坡度 雨强 黄潮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飘球原理归结及其潜在威力之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许浒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Z2期21-23,共3页
本文以排球新规则有关发球条文为依据,运用流体力学原理,根据风洞实验、自由落体实验的结论与数据,对飘球的原理及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揭示了现阶段挖掘飘球潜在威力的可行性与现实性。
关键词 排球 飘球 潜在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