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弹力图和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严平 许毛宇 +2 位作者 吴莉青 叶小群 郑欣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828-833,共6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和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Caprini RAM)在创伤性骨折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DVT)中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400例,按照住院期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DVT组(63例)和无...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和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Caprini RAM)在创伤性骨折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DVT)中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400例,按照住院期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DVT组(63例)和无DVT组(337例),比较两组常规凝血检验项目、TEG和Caprini RAM评分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指标及多指标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结果除性别比、APTT、PLT外,其余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和K值在DVT组中显著降低,而MA、Angle、CI、Caprini RAM评分等显著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R值、Angle、CI、TT、Fib和DD等混杂因素后,K值、FDP和Caprini RAM评分为DVT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基于3者的联合应用模型诊断DVT的AUC为0.890(0.850~0.930),显著高于各单指标。随着K值的升高,DVT发生率逐渐降低(χ^(2)=17.872,P<0.001);FDP水平和Caprini RAM评分升高,DVT发生率显著升高(χ^(2)=58.950、64.827,P均<0.001)。结论低K值、高水平FDP和高Caprini RAM评分是创伤性骨折患者发生DVT的潜在危险因素,通过多指标的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其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骨折 深静脉血栓 凝血指标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FDP连续监测结合骨折时间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骆丹英 严平 +2 位作者 何丽丽 杨熠菲 许毛宇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7期1067-106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连续检测结合骨折时间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1例2023年1月至6月间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17例,女124例,纳入100...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连续检测结合骨折时间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1例2023年1月至6月间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17例,女124例,纳入100例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通过连续动态监测手术前后血浆D-D和FDP的水平,结合患者骨折时间,对下肢DVT的发生情况进行预测价值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前血浆D-D、FD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DVT患者术后连续监测显示,血浆D-D、FD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DVT患者(P<0.05)。骨折时间越长,发生下肢DVT的风险越高(P<0.05)。结论D-D和FDP的连续检测可密切反映体内凝血及纤溶的状况,骨折时间是下肢DVT的危险因素,连续监测D-D、FDP,结合骨折时间有助于预测评估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DVT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骨折时间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肿瘤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毛宇 吴胜军 《健康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检测多种肿瘤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的血浆循环DNA含量,探讨不同肿瘤患者循环DNA的水平差异。方法收集肺癌患者、结直肠癌患者、胃癌患者、肝癌患者以及正常对照各20份血浆标本,用微量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抽提血浆循环DNA,采用荧光定量... 目的:检测多种肿瘤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的血浆循环DNA含量,探讨不同肿瘤患者循环DNA的水平差异。方法收集肺癌患者、结直肠癌患者、胃癌患者、肝癌患者以及正常对照各20份血浆标本,用微量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抽提血浆循环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DNA进行定量。结果肿瘤组患者血浆循环DNA浓度为55.2(12.3~92.6)ng/mL,正常对照组为12.7(2.9~32.1)ng/mL,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组肿瘤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71,P=0.941)。结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以及肝癌4种肿瘤患者的体内血浆循环D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而4种肿瘤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循环DNA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凝血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许毛宇 李锡兵 +1 位作者 朱张义 刘恒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11期1035-1036,共2页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高凝状态已被国内外许多临床研究证实,是凝血与抗凝、纤溶机制、血小板激活和血管壁含内皮细胞损伤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引起临床高度关注[1]。对妊娠期高血压带来凝血指标的变化趋势不熟悉,单纯对照非妊娠健康人群的...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高凝状态已被国内外许多临床研究证实,是凝血与抗凝、纤溶机制、血小板激活和血管壁含内皮细胞损伤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引起临床高度关注[1]。对妊娠期高血压带来凝血指标的变化趋势不熟悉,单纯对照非妊娠健康人群的参考范围可能会干扰诊断或不合理治疗,引起误诊和漏诊。本次研究从目前实验室常规开展的凝血相关检测指标来观察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对凝血指标造成的变化趋势及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血小板激活 内皮细胞损伤 凝血指标 参考范围 高凝状态 妊娠高血压疾病 健康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重症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华秀芬 吴娜 +1 位作者 许毛宇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6期41-44,共4页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重症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估其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在浙江省杭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10mg/kg的标准单用阿奇...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重症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估其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在浙江省杭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10mg/kg的标准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在应用同等剂量的阿奇霉素的基础上,加用哌拉西林舒巴坦40mg/kg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0.95%,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126,P=0.024)。试验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5.752,P<0.001;t=3.180,P=0.002;t=2.274,P=0.009;t=4.201,P<0.001)。治疗后,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比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对重症支原体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哌拉西林舒巴坦 阿奇霉素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48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夏瑛 朱兴海 许毛宇 《中国乡村医药》 2013年第8期65-66,共2页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对临床送检的19832份标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SA)检测和MRSA检测,用纸片扩散法对MRSA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对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对临床送检的19832份标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SA)检测和MRSA检测,用纸片扩散法对MRSA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对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得到311株SA,检出率为1.6%,其中MRSA共计148株,阳性率47.6%;MRSA来源前三位的是痰液37株(25.0%),脓液24株(16.2%),血液21株(14.2%);MRSA分离科室前三位的是妇科38株(25.7%),ICU19株(12.8%),乳腺科21株(14.2%)。MRSA耐药率超过50%的有10种,其中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苯唑西林100%耐药;MRSA敏感率超过50%的有7种,其中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100.0%敏感,结论 MRSA的分离率及耐药率均较高,且表现形式多样,耐药性呈上升趋势,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泛用、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富阳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调研 被引量:1
7
作者 严平 许毛宇 +3 位作者 叶小群 骆丹英 张亚军 陈金云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第2期269-270,275,共3页
临床输血是挽救患者生命不可或缺的手段,然而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及血液供应紧张等,使临床输血工作面临重大的压力和挑战[1]。对一个地区的用血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可以了解该区域内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量,合理做好用血计划,... 临床输血是挽救患者生命不可或缺的手段,然而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及血液供应紧张等,使临床输血工作面临重大的压力和挑战[1]。对一个地区的用血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可以了解该区域内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量,合理做好用血计划,有助于给供血部门提供参考,合理进行血液分配。笔者对杭州市富阳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医疗机构用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用血 自体回输 合理用血 输血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4年杭州邵逸夫医院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许毛宇 吴胜军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2期304-307,共4页
目的掌握近年来杭州邵逸夫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情况,分析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迁,为治疗及制定预防控制其感染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结合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 目的掌握近年来杭州邵逸夫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情况,分析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迁,为治疗及制定预防控制其感染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结合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对2010—2014年间杭州邵逸夫医院从临床分离的2 269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ESBLs的分离率、产ESBLs与非产ESBLs菌的药敏结果差异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的大多数药物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一直很高,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复方新诺明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年来总体变化较小,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上升明显,但后3年趋于稳定;同时几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酶抑制剂合剂的耐药率增长明显。2010—2014年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且产ESBLs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5年间呈普遍增长的趋势,产ESBLs菌株较非产ESBLs菌株其耐药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药物敏感试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产妇产褥感染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张义 许毛宇 +1 位作者 陈敏强 刘胜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7期1187-1190,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与产妇产褥期感染的关系,为产妇产褥期感染预防和治疗对策提供参考。方法纳入杭州市富阳区妇幼保健院2019—2020年分娩的109例产褥期感染产妇设为观察...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与产妇产褥期感染的关系,为产妇产褥期感染预防和治疗对策提供参考。方法纳入杭州市富阳区妇幼保健院2019—2020年分娩的109例产褥期感染产妇设为观察组,按照1∶1的比例及产后时间天数相同的同期产妇109例设为对照组,采集两组产妇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并行组间比较。将观察组患者按照感染部位分为子宫内膜炎组40例、盆腹腔感染组33例及外阴感染组36例,分组统计不同产褥期感染部位患者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按照确诊后治疗时间将观察组产妇分为治疗后24 h、治疗后48 h、治疗后72 h,采集血液检测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并行不同时间段比较,综合分析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与产妇产褥期感染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产妇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感染部位患者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子宫内膜炎组高于盆腹腔感染组和外阴组,盆腹腔感染组高于外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褥感染患者治疗后72 h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低于治疗后48 h及治疗后24 h,治疗后48 h低于治疗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褥感染的部位及治疗时间,可在一定程度反应产褥感染发生发展变化,可作为产褥感染辅助诊断、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监控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褥期感染 血清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感染部位 治疗时间 指标变化
原文传递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早中期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夏瑛 蒋利萍 许毛宇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18期4163-4165,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早、中期的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5例为观察组,同时期糖耐量正常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孕早期、孕中期的血清铁蛋白(...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早、中期的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5例为观察组,同时期糖耐量正常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孕早期、孕中期的血清铁蛋白(SF)、血红蛋白(Hb)、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观察组孕早、中期的以上各指标,并且分析两组孕早、中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清SF水平与HOMA-IR的关系。结果孕早期、孕中期观察组的血清SF、Hb、HbA1c、FPG、2 h PG及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孕早期:(45.3±19.0)μg/L vs.(26.8±10.4)μg/L;(119.3±9.5) g/L vs.(105.6±11.2) g/L;(6.8±1.3)%vs.(5.1±1.0)%;(5.9±0.4) mmol/L vs.(4.4±0.7) mmol/L;(9.8±0.8) mmol/L vs.(8.0±0.6) mmol/L;(4.8±0.5)%vs.(3.0±0.2)%,孕中期:(47.0±19.7)μg/L vs.(27.2±11.0)μg/L;(121.9±10.9) g/L vs.(107.5±12.6) g/L;(7.1±1.4)%vs.(5.3±1.2)%;(6.0±0.5) mmol/L vs.(4.7±0.3) mmol/L;(9.9±1.0) mmol/L vs.(8.3±0.7) mmol/L;(4.9±0.4)%vs.(3.2±0.6)%,均P<0.05]。观察组孕中期血清SF、Hb、HbA1c、FPG、2 h PG及HOMA-IR略高于孕早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早期的HOMA-IR与血清SF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孕中期的HOMA-IR与血清SF呈正相关(P<0.05),对照组HOMA-IR与血清SF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早、中期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并且HOMA-IR与血清SF呈正相关,应加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早、中期的血清铁蛋白水平监测,将其作为诊治妊娠期糖尿病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孕早期 孕中期 铁蛋白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新生儿败血症342例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华秀芬 吴娜 +1 位作者 许毛宇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709-712,共4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以及抗菌药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342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血培养标本,了解新生儿败血... 目的研究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以及抗菌药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342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血培养标本,了解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病原菌培养情况,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结果342例新生儿败血症感染率为5.4%,其中早产儿败血症患儿136例,感染率为10.9%,足月产败血症患儿206例,感染率为4.0%,早产儿败血症感染率高于足月产败血症(x。:88.07,P〈0.01);早产儿败血症和足月儿败血症病原菌菌株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的两种革兰阳性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耐药率分别为97.1%和87.5%,其次对红霉素耐药性分别为86.9%和75.0%;三种常见革兰阴性菌均对抗生素亚胺培南敏感,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耐药,耐药率均为100.0%,其次是哌拉西林、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结论新生儿败血症革兰阳性菌主要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大肠杆菌为主,常见病原菌具有耐药性,临床治疗时应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加强耐药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病原菌 抗药性 细菌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