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体素的静息态fMRI观察原发性失眠患者针刺治疗后全脑度中心度的改变 被引量:16
1
作者 许晓跃 王水 +5 位作者 陆儒 马晓芬 江桂华 傅世舜 詹文峰 方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6-300,共5页
【目的】利用度中心度(DC)的方法探讨原发性失眠(PI)患者针灸治疗后静息态下脑功能网络连接属性的改变。【方法】对29例PI患者及22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均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百会、四神聪、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行两周针灸治疗后,... 【目的】利用度中心度(DC)的方法探讨原发性失眠(PI)患者针灸治疗后静息态下脑功能网络连接属性的改变。【方法】对29例PI患者及22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均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百会、四神聪、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行两周针灸治疗后,行静息状态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经预处理和后处理计算出全脑DC值图,采用双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别检测PI组与NC组间DC分布图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与NC组相比,PI患者DC值减低的脑区主要分布在右侧颞中回、右侧海马、右侧豆状核、双侧海马旁回及左侧楔叶等区域。【结论】基于静息态功能MRI数据的DC分析观察到PI患者在脑区间功能连接改变,DC作为一种新的基于体素水平描述脑网络属性的方法,可能对理解PI神经机制及观察其脑网络属性的改变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 功能磁共振 原发性失眠 脑功能网络 度中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治疗药物相关个体化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许晓跃 陈水平 陈建魁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0期1226-1232,共7页
恶性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和化疗药物通过作用于信号传导通路中的特定基因位点而发挥药效,通路中基因的突变和表达状态与药效及毒副作用密切相关,通过对相关基因检测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能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本文... 恶性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和化疗药物通过作用于信号传导通路中的特定基因位点而发挥药效,通路中基因的突变和表达状态与药效及毒副作用密切相关,通过对相关基因检测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能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本文就常用靶向治疗药物和化疗药物的基因检测,从相关靶标、临床意义、检测方法、标本采集、核酸提取、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个体化用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个体化治疗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骨手法结合MIPPO技术重建内侧柱稳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晓跃 丁红 童松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第5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微创固定(MIPPO)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肱骨近端骨折40例随机分为正骨手法+MIPPO技术固定组(简称手法组)和传统切复内固定组(简称切复组),每组20例,分别进行治疗。术后3、6...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微创固定(MIPPO)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肱骨近端骨折40例随机分为正骨手法+MIPPO技术固定组(简称手法组)和传统切复内固定组(简称切复组),每组20例,分别进行治疗。术后3、6、12个月,观察恢复情况:骨折恢复、内固定松动断裂、肱骨头缺血坏死、内固定取出时间和内固定取出后局部骨质等情况,及有无再骨折,并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40例患者均获随访,手法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肱骨头内翻畸形,骨折畸形愈合,1例患者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切复组2例患者出现肱骨头内翻。两组术后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重建内侧柱稳定,具有创伤小、血循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 正骨手法 经皮微创固定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丰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分型 被引量:5
4
作者 许晓跃 于农 +1 位作者 陈建魁 张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21-423,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基因型,以及其与生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9月1—30日在某院妇科就诊的673例女性生殖道疾病患者进行HPV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HPV与女性生殖道疾病类型的关系。结果 673例患者...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基因型,以及其与生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9月1—30日在某院妇科就诊的673例女性生殖道疾病患者进行HPV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HPV与女性生殖道疾病类型的关系。结果 673例患者中检出HPV阳性140例(20.80%);宫颈炎、宫颈病变、宫颈癌和其他炎症(包括外阴炎、阴道炎、盆腔炎和泌尿系感染)患者HPV检出率分别为23.32%(87例)、38.89%(14例)、61.11%(11例)和11.38%(28例)。140例HPV阳性患者(197例次)共检出13种HPV亚型(52、16、58、56、39、51、68、33、59、18、31、35、45型),其中HPV52型所占比率(18.78%)最高,其次是HPV16(16.75%)和HPV58型(11.67%)等;单一感染103例(73.57%),二重及多重感染37例(26.43%),HPV阳性的宫颈癌患者均为二重感染。结论该地区女性生殖道疾病患者HPV感染及型别分布有地区特异性。了解本地区HPV感染及型别分布,为探索及有效防治HPV相关疾病提供了流行病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女性 生殖道疾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观察 被引量:60
5
作者 朱杰权 许晓跃 +1 位作者 诸苏杭 罗玉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4期91-92,95,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B超检查颈动脉内-中膜的...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B超检查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IMT)及斑块面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与正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比较: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和氢氯吡格雷联合应用较单用阿托伐他汀钙有更强的调脂作用和抗炎、抗血栓的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钙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定量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金欣 陈建魁 +5 位作者 于农 宋世平 左向华 许晓跃 佟利威 杨倩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793-794,共2页
目的 评价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和EB病毒(EBV)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3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CMV DNA和EBV DNA载量.结果 334例患者中EBV检测阳... 目的 评价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和EB病毒(EBV)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3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CMV DNA和EBV DNA载量.结果 334例患者中EBV检测阳性率为13.2%,CMV检测阳性率为19.2%,DNA拷贝数介于(102~107)copy/mL之间.治疗有效者EBV DNA 和CMV DNA载量迅速下降,2~3周后转阴.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动态监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CMV DNA和EBV DNA水平对于CMV感染和EB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疱疹病毒4型 聚合酶链反应 血液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8
7
作者 金欣 左向华 +8 位作者 薛剑 许晓跃 吴海涵 佟利威 袁方 李占甲 姜雪丹 陈水平 于农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4年第5期564-567,共4页
目的通过对肺癌组及对照组细胞色素P450 2C19(cytochrome P450 2C19,CYP2C19)等位基因进行基因分型,探讨CYP2C19基因中G681A和G636A多态性的分布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提取293例肺癌患者和300例健康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基因组DNA,... 目的通过对肺癌组及对照组细胞色素P450 2C19(cytochrome P450 2C19,CYP2C19)等位基因进行基因分型,探讨CYP2C19基因中G681A和G636A多态性的分布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提取293例肺癌患者和300例健康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基因组DNA,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CYP2C19进行基因分型。对肺癌组和健康对照组基因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肺癌组CYP2C19*2/*3基因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77%vs 5.67%;P=0.000),对照组CYP2C19*1/*2基因型显著高于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67%vs 13.99%;P=0.000)。两组病例CYP2C19代谢型分布比较结果,肺癌组慢代谢型频率超过对照组一倍以上(33.45%vs 15.33%)。肺癌与各相关指标的多因素Logistic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YP2C19慢代谢型可能是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OR:2.755,95%CI:1.748~4.343)。结论 CYP2C19慢代谢型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金欣 陈建魁 +6 位作者 于农 尹秀云 左向华 宋世平 佟利威 许晓跃 田曙光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378-37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抗原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北京金山川公司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85例COPD合并肺侵袭性真菌感染(...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抗原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北京金山川公司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85例COPD合并肺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IFI组)血浆中(1,3)-β-D-葡聚糖含量,并与4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1,3)-β-D-葡聚糖水平为2.32~15.32pg/ml,确诊IFI组的(1,3)-β-D-葡聚糖水平为8.23~2289.56pg/ml,该检测方法对IFI的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97.5%,PPV为97.6%,NPV为88.6%。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抗原检测可在拟诊早期对COPD患者是否感染真菌提供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β-D葡-聚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型烟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金欣 陈建魁 +8 位作者 陈水平 左向华 薛剑 佟利威 许晓跃 袁方 吴海涵 李占甲 于农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5年第5期367-370,共4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型烟雾病患者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经MRA或DSA确诊为烟雾病的患者10例,所有患者经内分泌科会诊符合甲亢诊断标准。9例患者经抗甲亢治疗,病情稳定... 目的分析和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型烟雾病患者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经MRA或DSA确诊为烟雾病的患者10例,所有患者经内分泌科会诊符合甲亢诊断标准。9例患者经抗甲亢治疗,病情稳定后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单侧或双侧(一般为单侧)脑硬模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1例患者单纯抗甲亢药物治疗。结果 10例患者中,7例为女性,3例为男性,甲状腺功能均异常。2例患者免疫球蛋白升高,4例患者抗核抗体谱有异常。对10例患者进行头颅部CT/MR检查,全部表现为脑梗死,均为双侧。9例患者待甲亢控制平稳后进行脑硬模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有1例患者在明确诊断后给予抗甲状腺治疗及保守治疗。对1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5~48个月。9例患者经甲亢和手术(EDAS)治疗后均恢复良好,复查MRI未出现新的梗死灶。8例术后(12~24个月)复查DSA提示,颅外已经向颅内大量代偿供血,语言不清、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均减轻或消失。结论甲亢型烟雾综合征患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脑梗死,二者合并发病可能与免疫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积极抗甲亢治疗是手术治疗烟雾病的基础,待甲亢控制平稳后进行脑硬模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是预防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烟雾综合征 脑梗死 甲亢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患者HBV感染标志物及其DNA定量的实验室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英 许晓跃 +3 位作者 左向华 金欣 陈水平 陈建魁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HBV感染标志物和HBV DNA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近5年淋巴瘤科1779例住院病人,其中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16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目的探讨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HBV感染标志物和HBV DNA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近5年淋巴瘤科1779例住院病人,其中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16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159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16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 cell lymphoblasts lymphoma,T-LBL)13例。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G),共12890名,男性8450名,女性4440名。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和抗体;采用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DNA。结果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HBsAg、HBeAg的阳性率高于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HBcAb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HBsAb阳性率低于正常对照组;说明HBV携带者对HBV的免疫力较低,发生恶性淋巴瘤的风险较大。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嗜淋巴细胞和嗜肝细胞的特性,淋巴瘤患者HBsAg携带率是正常对照组的4.1~10.9倍;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HBV DNA的阳性率是正常对照组的2.2~8.3倍。结论 HBV感染与淋巴瘤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患者血清的HBV抗原、抗体和DNA水平可能是淋巴瘤患者致病和HBV再激活的重要因素。对于用化疗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淋巴瘤患者,应定期对其肝功能和乙肝标志物进行检测。若出现肝功异常或HBV再激活等情况,应立即评估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标志物 DNA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RS人工韧带与缝线骨锚重建喙锁韧带治疗锁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红 许晓跃 +1 位作者 许欣 诸苏杭 《中医正骨》 2012年第6期34-36,41,共4页
目的:比较LARS人工韧带与缝线骨锚重建喙锁韧带2种方法治疗锁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42例锁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男27例,女15例;年龄32~79岁,中位数54岁;左侧26例,右侧16例;合并骨质疏松症27例;骨折分型:NeerⅡ型30例,Ⅲ... 目的:比较LARS人工韧带与缝线骨锚重建喙锁韧带2种方法治疗锁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42例锁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男27例,女15例;年龄32~79岁,中位数54岁;左侧26例,右侧16例;合并骨质疏松症27例;骨折分型:NeerⅡ型30例,Ⅲ型12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LARS人工韧带与缝线骨锚重建喙锁韧带,观察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中位数11个月;骨折均愈合;参照JOA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评定疗效,LARS人工韧带组疗效优于缝线骨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7.323,P=0.034)。缝线骨锚组2例合并骨质疏松症的NeerⅡ型骨折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锚钉松动、拔出,骨折端移位,改用锁骨钩钢板固定,4个月后骨折愈合;LARS人工韧带组1例患者,术后3周因跌倒致骨折远端向上移位,患肢上举时疼痛,行锁骨远端切除术后,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LARS人工韧带重建喙锁韧带是治疗锁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锁骨 骨折固定术 人工韧带 缝合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基因检测与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农 金欣 +6 位作者 陈水平 佟利威 许晓跃 姜雪丹 吴海涵 袁方 李占甲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4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通过对甲H1N1型流感病毒基因的检测分析,揭示其基因变异情况及探讨甲型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为甲型流感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样本为患者鼻咽部的粘膜上皮细胞和分泌物。取200μL标本置于核酸分离纯化系统中提取核酸,然后以LightC... 目的通过对甲H1N1型流感病毒基因的检测分析,揭示其基因变异情况及探讨甲型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为甲型流感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样本为患者鼻咽部的粘膜上皮细胞和分泌物。取200μL标本置于核酸分离纯化系统中提取核酸,然后以LightCycler 480 PCR仪进行核酸扩增,最后分析曲线判断结果。每份标本均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质蛋白基因(M基因)、核蛋白基因(NP基因)、血凝素基因(HA基因)、人类的RNA酶P基因(RNase P基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判定:M基因、NP基因、HA基因、RNase P基因均阳性,为真阳性;HA基因阴性,其它三种基因阳性,为可疑阳性。结果共检测3673份样本,其中,阴性2404份,甲型流感阳性样本共1269份,阳性率34.5%;阳性样本中季节性甲型流感641份,占50.5%;甲型H1N1流感阳性628份,占49.5%(真阳性433份,占68.9%,可疑阳性195份,占31.1%)。在整个流行季,真阳性与可疑阳性在相同时间的检出率比值基本不变。甲型H1N1检出高峰在10月,季节性甲流则分别在9月和12月。中青年人群的阳性检出率为57.5%,儿童为39.9%,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仅占2.6%。结论甲型H1N1流感以M、HA、NP、RNaesP四种基因阳性毒株为主,其流行高峰出现在10月份,感染人群以中青年和儿童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 基因检测 流行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与咽拭子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金欣 于农 +7 位作者 陈水平 左向华 佟利威 许晓跃 吴海涵 姜雪丹 袁方 李占甲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4年第3期301-302,327,共3页
目的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肺部感染危重患者的咽拭子样本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检测,探讨不同样本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450例肺部感染危重患者纳入临床研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咽拭子样本和BALF样本,对检测... 目的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肺部感染危重患者的咽拭子样本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检测,探讨不同样本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450例肺部感染危重患者纳入临床研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咽拭子样本和BALF样本,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450例肺部感染危重患者中,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者1 15例,占25.6%.BALF样本检测的阳性率为69.56%,咽拭子样本检测的阳性率为13.04%.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年龄段主要在20~39和50 ~59岁,以50-59岁年龄段人数最多.结论 MP是肺部感染主要病原体之一,采集BALF标本用实时荧光PCR检测MPP阳性率更高,是MPP诊断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实时荧光定量PCR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手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诸苏杭 许晓跃 方育科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联合中药熏洗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肘关节牵引及肘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医手法治疗及中...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联合中药熏洗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肘关节牵引及肘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医手法治疗及中药熏洗治疗,总疗程为4周,评估2组VAS评分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并采用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优良率为92.50%,优于对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程结束后2组患儿疼痛均缓解,肘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提高,与治疗前相比VAS评分下降,肘关节功能评分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VAS评分及肘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更加明显(P<0.05,P<0.01)。结论:中医手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能有效缓解患儿疼痛症状,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中药熏洗 中医手法 肘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监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欣 佟利威 +5 位作者 许晓跃 吴海涵 袁方 姜雪丹 李占甲 于农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价值,评价其CMV感染与CMV病的关系并观察抗病毒疗效。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动态监测CMV-DNA拷贝数的变化。结果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15例,其中有32例患者出现1~3次血...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价值,评价其CMV感染与CMV病的关系并观察抗病毒疗效。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动态监测CMV-DNA拷贝数的变化。结果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15例,其中有32例患者出现1~3次血CMV阳性,占27.83%(32/115)。32例阳性患者中4例发生CMV病,占12.5%。血CMV阳性者32例中有25例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占78.13%(25/32)。血CMV阳性患者中,28.13%(9/32)出现移植后继发造血抑制,83例血CMV阴性患者中,18.07%(15/83)出现继发造血抑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独应用更昔洛韦为主治疗的15例,13例CMV检测转阴,占86.67%。单独应用膦甲酸钠为主治疗的患者5例,CMV检测转阴4例。结论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应高度关注CMV感染问题,坚持每周监测血CMV-DNA拷贝数,发现CMV血症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防止发生CMV病,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聚合酶链反应 巨细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51例二次脑梗死疗效观察
16
作者 朱杰权 许晓跃 诸苏杭 《海峡药学》 2013年第5期226-227,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二次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二次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经过十天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3%,具有统... 目的探讨分析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二次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二次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经过十天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二次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尿激酶 静脉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PCR检测CYP2C19基因分型与氯吡格雷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金欣 陈水平 +9 位作者 左向华 佟利威 袁方 许晓跃 吴海涵 李占甲 张伟 黄媛 尹秀云 于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12期1948-1950,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CYP2C19基因型与ADP抑制率之间的关系,探讨CYP2C19基因分型与氯吡格雷抗凝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成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患者55例,收集患者EDTA抗凝静脉血提取血液基因组DNA,用实... 目的通过分析CYP2C19基因型与ADP抑制率之间的关系,探讨CYP2C19基因分型与氯吡格雷抗凝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成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患者55例,收集患者EDTA抗凝静脉血提取血液基因组DNA,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分析CYP2C19基因型,测定每名患者ADP抑制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YP2C19不同基因型患者ADP抑制率的差异。结果所有入组患者根据基因型不同分为快代谢组占49.09%(27/55),中等代谢组占38.19%(21/55),慢代谢组占12.73%(7/55)。三组ADP抑制率比较,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存在关联,快代谢型患者PCI术后服用氯吡格雷疗效好于携带基因突变的患者,慢代谢型患者PCI术后服用氯吡格雷疗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氯吡格雷 荧光PCR ADP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研究的穴位按压疗法力度相关参数聚类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晋 沈卫东 +5 位作者 许晓跃 葛童娜 郭旭 王帅 屠晶晶 虎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9期124-128,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穴位按压疗法力度相关参数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以"acupressure"作为标题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2014年1月1日~2018年1月31日收录的公开发表的SCI文献。按照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受力面积、时间/频... 目的研究分析穴位按压疗法力度相关参数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以"acupressure"作为标题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2014年1月1日~2018年1月31日收录的公开发表的SCI文献。按照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受力面积、时间/频次5类穴位按压力度的相关参数信息,将文献分为"有描述"和"无描述"两类,并对"有描述"的文献进行描述方式分类及聚类分析。结果得到可用数据元素55条,按照穴位按压力度相关参数分类,其中5项参数均有描述的数据元素12条,占21.8%;无描述的0条。结论近5年来SCI收录的穴位按压文献中,力度相关参数的应用不统一,存在参数缺失、错误和模糊,穴位按压力度相关参数标准化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按压 力度相关参数 数据挖掘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素对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凋亡的影响
19
作者 顾庆香 周芳霞 +3 位作者 许晓跃 郭旭 张晋 傅一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67-2769,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凋亡的影响,旨在为其临床诊疗和机制阐释等提供依据。方法:在体外培养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于培养24、48、72 h分别给予0.625、1.25、2.5、5.0、10.0μg/mL的LE微乳液干预,采用MTT法检...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凋亡的影响,旨在为其临床诊疗和机制阐释等提供依据。方法:在体外培养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于培养24、48、72 h分别给予0.625、1.25、2.5、5.0、10.0μg/mL的LE微乳液干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生长抑制情况,采用TUNEL法分析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在所有培养周期,LE微乳液对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的体外增殖都表现抑制作用,且48 h以上的培养中,抑制作用强烈。TUNEL染色显示,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多数变为圆形,细胞核着色明显。FCM分析表明,DNA合成后期和分裂细胞减少明显,伴随LE浓度提高,LE迅速诱导786-O细胞凋亡。结论:紫草素对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体外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对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推测紫草素可能用于人肾透明细胞癌的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作用于分子凋亡通路而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细胞凋亡 增殖抑制 紫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腑净化汤联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严重骨创伤后肠功能障碍42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葛童娜 许晓跃 丁红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第10期767-767,共1页
严重骨创伤患者通常病情较重,须接受较长时间的卧床治疗,不利于胃肠的蠕动,肠道的消化吸收、免疫功能和屏障功能受到影响,最终引发肠黏膜损伤、营养不良以及肠源性感染,会阻碍骨创伤的康复进度,其治疗以西医常规疗法为主。本文观... 严重骨创伤患者通常病情较重,须接受较长时间的卧床治疗,不利于胃肠的蠕动,肠道的消化吸收、免疫功能和屏障功能受到影响,最终引发肠黏膜损伤、营养不良以及肠源性感染,会阻碍骨创伤的康复进度,其治疗以西医常规疗法为主。本文观察通腑净化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严重骨创伤患者并发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兹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创伤 肠功能障碍 中西医结合疗法 通腑净化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